4月14日,在第五屆全區文明城市評選中,察右前旗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
一場3年的奔跑,20餘萬察右前旗人的共同期盼,如今終成現實。
三年來,察右前旗以創建文明城市為統領,深入開展市容市貌整治,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持續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城鄉環境面貌顯著改善,公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老百姓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暖人心的實惠。
以美怡人 城鄉統籌提顏值
察右前旗以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為抓手,深入開展市容市貌整治,拆除違法建築近1萬平方米,城市管理全面加強。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購置餐廚垃圾收集車,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5噸。進一步完善數位化城管建設,新舊城區一體化、精細化、網格化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新舊區並重,市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新區垃圾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建設平地泉公園等,市政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高標準打造高鐵站區環境,規範運營站前停車場,啟動地下電力管道建設,完成呼張高鐵沿線環境安全專項整治,以良好的環境迎接京呼高鐵全線通車。
全面完善土貴烏拉鎮鎮內路網結構,工業街、峰山路等11條市政道路開工建設。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中朵馨園、朝陽小區等新建小區加緊建設,900戶居民「出棚入樓」。持續推進鎮內綠化,改造提升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全力打造宜居城鎮。
以農村垃圾、汙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同步推動公共服務不斷向農村延伸,完成55個自然村殘垣斷壁拆除新建工作,建成水衝廁所9座、環保旱廁168座,10個幸福院安裝汙水處理設備,10個村達到國家綠化示範村標準,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成功創建自治區「四好農村路」示範旗。
以德育人 內外兼修塑氣質
如果說不斷改善城區環境提升了城市「顏值」,那麼弘揚崇德向善的精神內涵則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氣質」。
發揮榜樣作用,持續開展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培育和樹立了一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杆。各級文明單位也積極行動起來,大力開展「十個一」道德建設實踐活動和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投資金、引項目、扶產業,形成了以文明創建推動脫貧,以脫貧促進文明創建的良好局面。
成立察右前旗志願者協會,建立各類志願服務隊伍,註冊志願者每年人均參加志願服務時間達26小時。建立社區志願服務工作站6處,開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職工、殘疾人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優秀志願者和優秀志願服務組織評選,舉辦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文明交通、愛心送考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30餘次,4000多人次參加。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積極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成為理論宣講平臺、教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健身體育服務平臺,致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同時,積極推進移風易俗,開展「我身邊的十大陳規陋習」評選活動,建設社區文明祭掃集中焚燒點,擬定《文明察右前旗20條》,修訂村規民約,健全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全旗「一約四會」實現全覆蓋。
以文化人 增添城市獨特魅力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僅體現在「面子」,更存在於「裡子」,植根於文化。
走進察右前旗各大公園廣場、小區、校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老愛幼、光碟行動等為主題的公益廣告處處可見,交相輝映成一幅文明和諧畫卷,洋溢著文明的氣息。
察右前旗將貫徹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旗委中心組必學內容,在行政機關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等行動,在廣大企事業單位中開展「遵規守法」愛崗敬業」行動,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禮儀禮節教育」等行動,在農村社區開展「誠信友善」「生態文明」等行動,進一步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學習教育。
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培育,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挖掘鄉賢文化、傳承好家風好家訓評選等活動,共評出文明家庭45戶、選樹「五好十美」文明戶50戶、「脫貧光榮之星」27戶,徵集家規家訓和家風故事15個。舉辦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詩詞沙龍和傳統小戲二人臺劇目進鄉村等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文明之風勁吹察右前旗大地,浸潤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為,鐫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處,為察右前旗譜寫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記者 滕佳 通訊員 常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