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的症狀 佝僂病的日照治療方法

2020-12-17 三九養生堂

佝僂病相當於殘疾的一種,它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疾病。那麼佝僂病的症狀有哪些呢?為什麼會患上佝僂病,佝僂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佝僂病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佝僂病的症狀

新生的嬰兒表現為四肢明顯短小,頭比正常的要大、前額明顯突出。

有的是有比較明顯的行為反常。比方睡覺總是不安,簡單哭,常常出汗,由於過多的出汗,頭部會比較癢,嬰兒會用頭蹭枕頭,會呈現比較明顯的枕禿現象。

隨著病情的發展和小孩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胸部骨頭異常,中間部分會向外凸出,或者向內凹。

等到1歲過後小孩走路或者站立時,兩腿會有「O」「X」型腿的情況

小孩因為鈣的缺乏會出現張牙比較晚。

面部表情冷漠,表情少,說話晚,對外界刺激反應遲緩。

佝僂病的病因

1.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

研討指出儘管母親孕後期每日補充400IU的維生素D。關於足月兒血循環中25-OH-D3的影響很小,可是與孕期規則補充的母親比較,孕期母親未補充者,新生兒的維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少的水平,因而早產、雙胎更易於儲存不足。

2.日照不足

由於城市生活中高大修建阻擋日光照射;大氣汙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線較弱;沒有足夠時刻的室外活動;或許室外活動時皮膚露出少;不論是氣候、時節、大氣雲量、緯度、膚色、皮膚露出都可影響內源性維生素D的生成。

3.生長速度快

如低體重、早產、雙胎、疾病等因素,嬰兒恢復後,生長發育相對更快,需要維生素D多,但體內貯存的維生素D不足,易發生佝僂病。

4.食物中補充維生素D不足

因天然食物中含維生素D少,純母乳餵養,沒有充足的戶外活動,如不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的罹患危險增加。

5.疾病和藥物影響

胃腸道或肝膽疾病影響維生素D吸收。如嬰兒肝炎症候群、緩慢腹瀉等,肝、腎嚴峻危害可致維生素D羥化妨礙,1,25-OH2-D3生成缺乏而引起佝僂病。長時間服用抗驚厥藥物可使體內維生素D缺乏,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可影響肝細胞微粒體的氧化酶系統活性添加,使維生素D和25-OH-D3加快分解為無活性的代謝產品。糖皮質激素有對立維生素D對鈣的轉運效果。

佝僂病的臨床表現

多見於嬰幼兒,特別是3~18月齡。主要表現為生長最快部位的骨骼改變,並可影響肌肉發育及神經興奮性的改變,年齡不同,臨床表現不同。本病在臨床上可分期如下:

1.初期(早期)

見於6個月以內,特別是3個月以內小嬰兒。多為神經興奮性增高的表現,如易激惹、煩鬧、多汗、枕禿等。此期常無骨骼病變,骨骼X線可正常,或鈣化帶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鈣下降,血磷降低,鹼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2.活動期(激期)

當病情繼續加重,出現PTH功能亢進和鈣、磷代謝失常的典型骨骼改變。6月齡以內嬰兒佝僂病以顱骨改變為主,前囟邊緣軟,顱骨薄,輕按有「桌球」樣感覺。6月齡以後,骨縫周圍亦可有桌球樣感覺,但額骨和頂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漸增厚,至7~8個月時,頭型變成「方顱」,頭圍也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樣組織堆積而膨大,沿肋骨方向於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可觸及圓形隆起,從上至下如串珠樣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顯,稱佝僂病串珠;嚴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鈍圓形環狀隆起,稱手、足鐲。1歲左右的小兒可見到胸骨和鄰近的軟骨向前突起,形成「雞胸樣」畸形;嚴重佝僂病小兒胸廓的下緣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溝或郝氏溝。

患兒會坐與站立後,因韌帶鬆弛可致脊柱畸形。由於骨質軟化與肌肉關節鬆弛,1歲後,開始站立與行走後雙下肢負重,可出現股骨、脛骨、腓骨彎曲,形成嚴重膝內翻(「O」形)或膝外翻(「X」形)樣下肢畸形。可能因為嚴重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謝障礙,使全身肌肉鬆弛,肌張力降低和肌力減弱。

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鈣稍低外,其餘指標改變更加顯著。X線顯示長骨鈣化帶消失,幹骺端呈毛刷樣、杯口狀改變;骨質稀疏,骨皮質變薄;可有骨幹彎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無臨床症狀。

3.恢復期

以上任何期經治療或日光照射後,臨床症狀和體徵逐漸減輕或消失。血鈣、磷逐漸恢復正常,鹼性磷酸酶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療2~3周後骨骼X線改變有所改善,出現不規則的鈣化線,以後鈣化帶緻密增厚,逐漸恢復正常。

4.後遺症期

多見於2歲以後的兒童。因嬰幼兒期嚴重佝僂病,殘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雞胸等。無任何臨床症狀,血生化正常,X線檢查骨骼幹骺端病變消失。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佝僂病的症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導致佝僂病的病因有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食物中補充維生素D不足、疾病和藥物影響等。希望大家對此做好相應的預防哦。

相關焦點

  • 佝僂病治療方法 佝僂病這樣治療比較好
    佝僂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佝僂病有許多人都得過,佝僂病大都發生在嬰幼兒、兒童、青少年身上,佝僂病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佝僂病治療方法是什麼?佝僂病不能吃什麼?佝僂病治療偏方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夠注意。佝僂病治療方法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症,又稱軟骨病,其病因主要是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的異常引起的。多自出生3個月後開始發病,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治療佝僂病主要在於補充維生素D,從而促進兒童對鈣、磷的吸收,避免其代謝紊亂。
  • 小兒挑食會引起佝僂病?但我相信很多家長不知道佝僂病的症狀!
    佝僂病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障礙和骨樣組織鈣化障礙。嚴重者可引起骨骼畸形,家長應及早採取措施,預防佝僂病的出現,而弄清佝僂病的原因,是預防該病發作的主要方式。那麼,佝僂病是怎麼引起的呢?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吧!
  • 嬰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怎樣預防佝僂病
    有些嬰兒在小的時候就會出現佝僂病的現象,那麼怎麼知道自己的小孩是不是有佝僂病呢,嬰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為什麼有的小孩會出現佝僂病,嬰兒佝僂病的病因是什麼呢?嬰兒佝僂病的預防方法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什麼是佝僂病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佝僂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它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佝僂病我們經常叫它缺鈣,它一般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佝僂病有哪些症狀呢?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佝僂病的相關知識吧。什麼是佝僂病(佝僂病)佝僂病(Rickets),它通常發生在1-3歲的兒童身上,它是由於兒童體內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維生素D缺乏會讓身體中的鈣、磷發生紊亂,使兒童的骨骼發育不良。佝僂病的發病比較的慢,很難引起家長的注意。因此。家長應該多注意幼兒的一些發育情況。佝僂病不但會讓幼兒的抵抗力下降,還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例如肺炎、腹瀉等,對兒童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 佝僂病是什麼現象 患上佝僂病怎麼治好
    佝僂病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於嬰幼兒童,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軟骨病。導致佝僂病產生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那麼佝僂病是什麼現象呢?佝僂病的病因具體有哪些呢?佝僂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重度佝僂病佝僂病在發病之初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慢慢發展成為重度佝僂病,中度佝僂病患兒常常會有貧血現象、肝脾腫大現象和營養不良現象等,而且身體的免疫力也會下降很多。很容易患腹瀉、肺炎等疾病,而且由於血鈣過低,還很容易出現低鈣抽經。
  • 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原標題: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對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來說,了解和認識小兒佝僂病的症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小兒佝僂病,對小孩子的治療十分有益。
  • 3大「元兇」是導致寶寶佝僂病的主因,如何確認自己患有佝僂病?
    如何確認自己或他人是否患有佝僂病?在生活中,我們僅僅只是看到他們的雙腿合在一起時,呈現一種「O」形腿或「X」形腿,我們就稱之為佝僂病。那佝僂病到底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呢?患有佝僂病都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呢?怎麼樣能夠確定自己或者別人是不是患上佝僂病呢?
  •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圖片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圖片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圖片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圖片 X線顯示長骨鈣化帶消失,幹骺端呈毛刷樣、杯口狀改變;骨質稀疏,骨皮質變薄;可有骨幹彎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無臨床症狀。 3.恢復期 以上任何期經治療或日光照射後,臨床症狀和體徵逐漸減輕或消失。血鈣、磷逐漸恢復正常,鹼性磷酸酶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療2~3周後骨骼X線改變有所改善,出現不規則的鈣化線,以後鈣化帶緻密增厚,逐漸恢復正常。 4.後遺症期 多見於2歲以後的兒童。
  • 寶貝挑食 當心佝僂病找上門
    寶貝挑食 當心佝僂病找上門 所謂佝僂病,就是孩子鈣磷代謝出現異常,導致骨骼畸形的病症。一般會出現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常見症狀有低鈣驚厥、精神萎靡、生長遲緩等。家長需要注意孩子日常飲食,讓孩子補充充足的鈣質、維生素D,以避免患上佝僂症。
  • 寶寶出現的佝僂病需要怎樣治療?
    佝僂病又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在嬰兒期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是一種骨骼鈣化不良的疾病,其原因(在孕後期維生素D的攝入不足、早產兒、寶寶營養性疾病、慢性疾病等等)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出現的一系列的症狀。那佝僂病會引起哪些症狀呢?
  • 寶寶佝僂病的症狀是什麼 怎樣防治?
    佝僂病也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引發以骨骼病變為主要特徵的疾病,3~18個月的嬰幼兒是佝僂病的高危病發人群,寶寶得佝僂病嚴重損害健康,如不及時治療將對後天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那麼,寶寶佝僂病的症狀是什麼?怎樣防治?
  • 兒童佝僂病常見症狀有哪些
    ,那麼兒童佝僂病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有的年輕父母不怎麼會看護孩子,一旦孩子出現了一些哭鬧不停止,甚至出現了身體的很多變化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引起重視了,有的時候佝僂病的發生是會讓更多的孩子身體發育不正常的,那麼對於兒童佝僂病都有哪些常見症狀呢?
  • 別讓小兒佝僂病 毀了孩子一生
    對兩歲以下兒童來說,佝僂病是他們的高發病之一,佝僂病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簡稱,又常被稱為「軟骨病」。據了解,佝僂病多發生在2—3歲兒童身上,初期發病在3個月左右的寶寶身上較為多見,在發生佝僂病後,症狀表現以精神症狀為主。
  • 小孩戶外活動少易患佝僂病 小孩如何預防佝僂病?
    原標題:小孩戶外活動少易患佝僂病 小孩如何預防佝僂病?   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維生素缺乏症。由於缺乏維生素D時,鈣不能被吸收,使鈣磷代謝失常,產生骨骼病變。佝僂病雖然不是什麼危險的疾病,但是對於兒童也是存在嚴重的威脅。下面來看看佝僂病是怎麼一回事。
  • 先天性佝僂病的寶寶有什麼症狀?
    先天性佝僂病易怒、煩躁、多汗、枕禿、方顱畸形、串珠樣病變、雞胸樣畸形等典型的表現。佝僂病主要是由於幼兒出生後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的骨鈣化不全。在早期主要會出現神經興奮性增高表現,例如煩躁、多汗、枕禿等症狀。隨著病情加重,逐漸會出現方顱畸形,7-10肋出現串珠樣突起改變,嚴重者還可影響手足。另外患者的胸骨和鄰近軟骨向前突出,形成雞胸樣畸形,在恢復期症狀可以逐漸減輕,或者消失。
  • 一文讀懂小兒佝僂病的診斷與治療
    佝僂病與肺炎、腹瀉、貧血同為小兒時期重點防治的四大疾病,由於維生素D缺乏,體內鈣磷代謝異常,骨樣組織鈣化不良,骨骼生長障礙,可致骨骼畸形及運動功能發育遲緩等症狀。對於患兒出現驚厥發作有何解釋?實習醫生D:佝僂病伴驚厥應是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續症的一種類型。
  • 寶寶得了佝僂病,是因為缺鈣?真正的原因是……
    由於現在的孩子,營養狀況都提高了,佝僂病的發病率已經明顯降低,所以很多媽媽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佝僂病」。但是,說到補鈣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寶寶被要求補鈣,也是打著預防佝僂病的幌子來的。很可惜!佝僂病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缺鈣導致的,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小兒常見病,尤其是胎齡較小的早產兒,比較容易發病。
  • 佝僂病是怎麼引起的 易於三種疾病混淆
    原標題:佝僂病是怎麼引起的 易於三種疾病混淆   佝僂病症狀出現後,我們知道它缺乏維生素D以及其他各種因素造成,本文將從四個方面概述佝僂病的簡單治療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去幫助。   佝僂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 海醫二院醫生提醒:防治佝僂病,別忘補充維生素D
    佝僂病是一類多種因素導致的鈣磷代謝異常、骨化障礙而引起的以骨骼病變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病,它是一個大家族,包括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低血磷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腎性佝僂病等,其中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最為常見。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這個病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來,其主要原因是維生素D不足(不是鈣),導致的一系列症狀。
  • 關注寶寶健康 警惕小兒佝僂病!
    佝僂病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疾病,也是常見病之一。其危害可造成骨骼系統改變,還可累及消化、呼吸、循環、免疫等系統。併發症包括「O」型腿、「X」型腿、雞胸、貧血等。因此,預防小兒佝僂病很有必要!很多家長認為明顯就是缺鈣引起的佝僂病,但他為什麼補過很多鈣,補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