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元兇」是導致寶寶佝僂病的主因,如何確認自己患有佝僂病?

2020-12-17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佝僂病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簡稱,也叫軟骨病。在醫學上的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性疾病。

而佝僂病的起因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和鈣。因為鈣是骨頭生長的主要成分,維生素D則主要是促進鈣、磷吸收和利用,並保證鈣、磷正常地沉著在骨骼生長部位,以保證骨骼的正常發育。

如何確認自己或他人是否患有佝僂病?

在生活中,我們僅僅只是看到他們的雙腿合在一起時,呈現一種「O」形腿或「X」形腿,我們就稱之為佝僂病。那佝僂病到底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呢?患有佝僂病都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呢?怎麼樣能夠確定自己或者別人是不是患上佝僂病呢?

在此,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佝僂病症狀,我們對佝僂病那些經常出現的比較明顯的症狀做了以下的介紹,以供大家了解。

精神神經症狀

精神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為多汗、夜驚、好哭等。多汗與氣候無關,並且由於汗液刺激,患兒經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禿或環形脫髮。

骨髂表現

頭部

(1)顱骨軟化:這是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多見於3~6月嬰兒。

(2)頭顱畸形:「方顱」、 「鞍狀頭」或「十字頭」

(3)前囟大,閉合遲,可遲至2-3歲才閉合。

(4)出牙晚,可延至1歲出牙,或3歲才出齊。嚴重者牙齒排列不齊,釉質發育不良。

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胸型呈雞胸;漏鬥胸。

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僂病「手鐲」與「足鐲」。

(2) 下肢畸形「O」形腿(膝內翻),或「X」形 腿(膝外翻)。

(3)脊柱彎曲:可有脊柱側彎或後凸畸形,嚴重者也可見骨盆畸形(髖外翻),女性嚴重患兒成年後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難產。

其它表現

還有一些其他的表現,如抬頭、坐、站、行走都較晚,關節鬆弛有過伸現象,大腦皮層功能異常,條件反射形成比較緩慢,語言發育比較落後,貧血。

佝僂病是因為缺什麼?

1日光照射不足

維生素D由皮膚經日照產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過膳食補充。此外空氣汙染也可阻礙日光中的紫外線。

人們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樓林立的地區、生活在室內、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陽屏阻礙紫外線、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區等都影響皮膚生物合成足夠量的維生素D。對於嬰兒及兒童來說,日光浴是使機體合成維生素D3的重要途徑。

2維生素D攝入不足

動物性食品是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海水魚如鯡魚沙丁魚,動物肝臟魚肝油等都是維生素D2的良好來源。從雞蛋、牛肉、黃油和植物油中也可獲得少量的維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維生素D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嬰幼兒對它的需要,需多曬太陽,同時補充魚肝油。

3鈣含量過低或鈣磷比例不當

食物中鈣含量不足以及鈣、磷比例不當均可影響鈣、磷的吸收。

人乳中鈣、磷含量雖低,但比例(2∶1)適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鈣、磷含量較高,但鈣磷比例(1.2∶1)不當,鈣的吸收率較低。

佝僂病會有後遺症嗎?

佝僂病後遺症大多出現在2歲以後的小孩,患佝僂病可能是由於小孩生長的迅速,引起了身體內的鈣的相對缺乏,或者由於疾病引起的其代謝的障礙,或者是攝入的量不足等。這時候如果抓緊時間治療的話,有可能小孩子就不會留下後遺症。

所以當孩子患有佝僂病時,應積極採取行動。小孩在佝僂病恢復期,經過一定的治療後,各種的臨床表現均會消失,並且肌張力得到恢復,血液生化會發生改變和X線表現也恢復正常。

沒有好的話,留有後遺症的小孩,可能經治療或自然恢復後,臨床症狀消失,僅是在重度佝僂病後,遺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佝僂病會遺傳嗎?

佝僂病的全稱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是由於維生素D攝入不足、日照不足、攝入鈣質不足或鈣磷比例不當,以及某些肝腎、胃腸道疾病或藥物的影響。

所以佝僂病主要還是與小兒的營養水平相關,它並非遺傳性疾病。

所以,針對佝僂病,我們應該多預防。比如:母親在懷孕期間應加強營養,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有條件時應儘量讓孩子吃母奶。

還有多曬太陽:曬太陽被認為是防治佝僂病的良好措施。但要注意:夏天曬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避免日光直曬;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曬太陽,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必要時讓小孩子及時添加維生素D。如果真的患上了佝僂病,也不要著急,應該及時的採取措施,積極的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康復的。

更多閱讀:

日常之餘「踮踮腳尖」,隨之而來的保健作用,真的叫人意想不到

提醒:亞臨床甲減TSH>10mIU/L,要立刻治!那無症狀甲減需要治嗎

雌激素與年輕美貌、生育力密切相關,是不是雌激素越高越好?

相關焦點

  • 小兒佝僂病,背後4個元兇要知道
    其實,佝僂病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缺鈣導致的。佝僂病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D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在嬰幼兒時期較為常見。很多初為父母的寶爸寶媽根本不了解導致小兒佝僂病出現的根本原因。因此沒有做好預防工作,待到寶寶患病以後才來補救,但是這時候佝僂病已經對寶寶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 小孩戶外活動少易患佝僂病 小孩如何預防佝僂病?
    原標題:小孩戶外活動少易患佝僂病 小孩如何預防佝僂病?   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維生素缺乏症。由於缺乏維生素D時,鈣不能被吸收,使鈣磷代謝失常,產生骨骼病變。佝僂病雖然不是什麼危險的疾病,但是對於兒童也是存在嚴重的威脅。下面來看看佝僂病是怎麼一回事。
  • 什麼是佝僂病 佝僂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佝僂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它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佝僂病我們經常叫它缺鈣,它一般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佝僂病有哪些症狀呢?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佝僂病的相關知識吧。什麼是佝僂病(佝僂病)佝僂病(Rickets),它通常發生在1-3歲的兒童身上,它是由於兒童體內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維生素D缺乏會讓身體中的鈣、磷發生紊亂,使兒童的骨骼發育不良。佝僂病的發病比較的慢,很難引起家長的注意。因此。家長應該多注意幼兒的一些發育情況。佝僂病不但會讓幼兒的抵抗力下降,還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例如肺炎、腹瀉等,對兒童的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 寶寶佝僂病的症狀是什麼 怎樣防治?
    佝僂病也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引發以骨骼病變為主要特徵的疾病,3~18個月的嬰幼兒是佝僂病的高危病發人群,寶寶得佝僂病嚴重損害健康,如不及時治療將對後天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那麼,寶寶佝僂病的症狀是什麼?怎樣防治?
  • 寶寶得了佝僂病,是因為缺鈣?真正的原因是……
    由於現在的孩子,營養狀況都提高了,佝僂病的發病率已經明顯降低,所以很多媽媽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佝僂病」。但是,說到補鈣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寶寶被要求補鈣,也是打著預防佝僂病的幌子來的。很可惜!佝僂病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缺鈣導致的,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小兒常見病,尤其是胎齡較小的早產兒,比較容易發病。
  • 小兒挑食會引起佝僂病?但我相信很多家長不知道佝僂病的症狀!
    佝僂病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障礙和骨樣組織鈣化障礙。嚴重者可引起骨骼畸形,家長應及早採取措施,預防佝僂病的出現,而弄清佝僂病的原因,是預防該病發作的主要方式。那麼,佝僂病是怎麼引起的呢?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吧!
  • 寶寶出現的佝僂病需要怎樣治療?
    佝僂病又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在嬰兒期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是一種骨骼鈣化不良的疾病,其原因(在孕後期維生素D的攝入不足、早產兒、寶寶營養性疾病、慢性疾病等等)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出現的一系列的症狀。那佝僂病會引起哪些症狀呢?
  • VD攝入不足導致「大頭娃娃」「佝僂病」只有固體飲料嗎?
    撰文 | 湯伯健康膳食研究院 旻舒近期頻上熱搜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裡的寶寶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被某醫院確認為「佝僂病」,郴州永興縣牽頭成立專案組調查此事,永興縣第一人民醫院也對涉事兒童進行了體檢,最後事件調查結果出來了:經市級醫療專家集體綜合評估,5名兒童
  • 關注寶寶健康 警惕小兒佝僂病!
    佝僂病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疾病,也是常見病之一。其危害可造成骨骼系統改變,還可累及消化、呼吸、循環、免疫等系統。併發症包括「O」型腿、「X」型腿、雞胸、貧血等。因此,預防小兒佝僂病很有必要!很多家長認為明顯就是缺鈣引起的佝僂病,但他為什麼補過很多鈣,補不好呢?
  • 關注寶寶健康 警惕小兒佝僂病
    佝僂病是我國兒童重點防治疾病,也是常見病之一。其危害可造成骨骼系統改變,還可累及消化、呼吸、循環、免疫等系統。併發症包括「O」型腿、「X」型腿、雞胸、貧血等。因此,預防小兒佝僂病很有必要!很多家長認為明顯就是缺鈣引起的佝僂病,但他為什麼補過很多鈣,補不好呢?其實常說的佝僂病大多是指由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
  • 寶寶出生就患有先天性佝僂病 懷孕媽媽不能太嬌氣
    據揚子晚報報導,一位家境優越的媽媽發現,寶寶生下來居然患有先天性佝僂病,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而專家指出,先天性佝僂病和缺乏維生素D有關,是種「富貴病」。如今,很多孕婦出門有車代步,怕曬出斑抹防曬霜,孕期缺乏戶外運動,也未進行營養檢測和補充,還有經常出現的霧霾天,這些都導致孕婦維生素D缺乏。小編身邊也很多媽媽在懷孕時不喜歡運動,有些乾脆辭職在家,任憑家人「伺候」著。這種情況真的可取嗎?
  • 嬰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怎樣預防佝僂病
    有些嬰兒在小的時候就會出現佝僂病的現象,那麼怎麼知道自己的小孩是不是有佝僂病呢,嬰兒佝僂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為什麼有的小孩會出現佝僂病,嬰兒佝僂病的病因是什麼呢?嬰兒佝僂病的預防方法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佝僂病治療方法 佝僂病這樣治療比較好
    佝僂病治療方法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症,又稱軟骨病,其病因主要是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的異常引起的。多自出生3個月後開始發病,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積極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活動和防止畸形。治療佝僂病主要在於補充維生素D,從而促進兒童對鈣、磷的吸收,避免其代謝紊亂。
  • 小兒佝僂病是怎麼回事? 怎樣預防小兒佝僂病?
    孩子是父母手中的寶,每個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健健康康,平安長大。
  • 預防佝僂病,吃鈣還是維生素D?寶寶吃不對反而有害
    等到打預防針的時候,豆媽帶著寶寶體檢,想再確認一下孩子是不是缺鈣。醫生讓寶寶平躺到床上,給孩子仔細的摸了一下小肚子和肋骨的接觸,然後又摸了摸囟門的位置。對豆媽說:「孩子基本上是不缺鈣的,因為他現在正處於六七個月剛剛從躺著的狀態,逐漸開始坐著。因為這種體位上的變化,肋骨稍微有點突出是很正常的。
  • 佝僂病的症狀 佝僂病的日照治療方法
    佝僂病相當於殘疾的一種,它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疾病。那麼佝僂病的症狀有哪些呢?為什麼會患上佝僂病,佝僂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佝僂病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佝僂病的症狀新生的嬰兒表現為四肢明顯短小,頭比正常的要大、前額明顯突出。有的是有比較明顯的行為反常。
  • 寶貝挑食 當心佝僂病找上門
    寶貝挑食 當心佝僂病找上門 所謂佝僂病,就是孩子鈣磷代謝出現異常,導致骨骼畸形的病症。一般會出現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常見症狀有低鈣驚厥、精神萎靡、生長遲緩等。家長需要注意孩子日常飲食,讓孩子補充充足的鈣質、維生素D,以避免患上佝僂症。
  • 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原標題: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對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來說,了解和認識小兒佝僂病的症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小兒佝僂病,對小孩子的治療十分有益。
  • 佝僂病是什麼現象 患上佝僂病怎麼治好
    佝僂病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於嬰幼兒童,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軟骨病。導致佝僂病產生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那麼佝僂病是什麼現象呢?佝僂病的病因具體有哪些呢?佝僂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佝僂病是什麼現象輕度佝僂病輕度的佝僂病兒童主要的體徵表現就是容易煩躁不安、睡眠不穩,而且還很容易出現夜哭、夜驚現象,而且多汗,常常由於汗水的刺激,導致他們在睡覺的時候搖頭擦枕,從而形成枕禿現象。另外,患兒的顱骨軟化,滷門增大也是常見的輕度佝僂病體徵。
  • 海醫二院醫生提醒:防治佝僂病,別忘補充維生素D
    家住瓊中的周女士發現自己的寶寶多汗、睡不好、出牙晚、腿不直,於是帶著寶寶來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檢查,確診為患有佝僂症。周女士心裡既擔心又納悶:佝僂病不是缺鈣嗎?寶寶從出生就開始補充鈣劑,怎麼會缺鈣呢?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嘛?佝僂病缺什麼呢?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顏海峰與大家聊聊佝僂病相關常識。  什麼是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