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假貨大家見得多了
而且大多數也都是包和衣服
就算買到假的也不會有什麼傷害
最多傷面子吧!
但是!
假的母嬰用品真的太過分太過分了!
今年2月今年2月,金山警方發現一條線索:有一伙人在廣東租賃廢舊廠房開設地下工廠,專門生產假冒貝親品牌奶瓶、奶嘴等母嬰用品。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與金山警方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很快摸出一根龐大的制假售假鏈條。
假冒貝親奶瓶奶嘴。張龍 攝
犯罪嫌疑人李某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從吳某和姜某處購進低檔奶瓶、奶嘴,以及假冒貝親品牌包裝盒、說明書等,由唐某加工印刷貝親品牌標識、圖案,由凌某組裝成品後統一發貨,通過不法商家批發至上海、浙江、山西、福建等地,最終流入市場。
「我們發現,犯罪嫌疑人李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分別從吳某和姜某處購進低檔奶瓶、奶嘴,以及假冒貝親品牌包裝盒、說明書等,由唐某加工印刷貝親品牌標識、圖案,由凌某組裝成品後負責統一發貨,通過不法商家批發至上海、浙江、山西、福建等地,最終流入市場。」
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曹勇介紹
8月,專案組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在廣東省廣州市、東莞市、河南省安陽市等9省市抓獲生產假冒奶瓶、奶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
9月、10月,專案組又先後在廣州市、東莞市、安徽省蕪湖市等地抓獲生產假冒該品牌說明書、外包裝盒的姜某等犯罪嫌疑人。
「通過系列抓捕行動,專案組共搗毀假冒品牌奶瓶、奶嘴生產、銷售窩點18處,繳獲一批假冒奶瓶、奶嘴、各類包裝材料及一批制假機器設備,徹底摧毀了該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奶瓶、奶嘴的『產業鏈』,涉案金額5000餘萬元。」
目前,李某等2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等罪名已被檢察機關依法提起訴訟,其餘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案件偵破後,日本駐滬總領館代表貝親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向上海市公安局發來感謝信,稱讚「上海警方的行動充分體現了對保護創新及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重視以及中國智慧財產權執法隊伍的執法能力與水平,對構建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實,造假貝親一事並非只此一例,隨著貝親在國內市場的較佳表現,各式各樣的侵權假冒產品也隨之而來,特別是電商渠道及社交媒體等新興網際網路平臺的崛起,規模化假貨生產銷售的形成,逐漸顯現出網絡化、集中化、規模化、跨地域的趨勢。
「毒」奶嘴、奶瓶嚴重危害嬰幼兒健康
山寨奶嘴、奶瓶中嚴重超標的揮發性物質,如何毒害嬰幼兒?它們究竟是什麼?
帶著這些問題,老編輯諮詢了育兒研究諮詢師、北師大環境經濟學碩士湯維
嬰幼兒更容易遭受這類揮發性化學物質的侵害,因為他們的飲食 / 體重比,遠高於成年人,所以吸收會更高,對身體的危害更嚴重
尤其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即使很少的劑量,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孫亞飛老師,也表示:
由於矽膠奶嘴的製作工藝,奶嘴中殘留的揮發性物質中,有可能含有甲醇和三甲胺,它們都有比較強烈的毒性。
三甲醇攝入體內後會轉化為甲醛,而甲醛會破壞視力,並且高度致癌。
三甲胺對呼吸道以及神經系統都有危害,長時間低劑量吸入容易頭暈。
如過量攝入,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嚴重時會傷害嬰幼兒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
1. 山寨奶嘴,為什麼出現揮發性物質超標?
簡單來說就是,造假黑作坊缺乏技術,為了牟利,偷減工序。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奶嘴,都是矽膠奶嘴。矽膠的特點,是清潔無毒(理論上),但實際生產加工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不少雜質。
最主要的殘留揮發物質,來源於矽膠的聚合(將小分子不斷聚合成大分子)。
正規的奶嘴生產企業,聚合最後有一個脫除揮發性物質的工序。
而造假黑作坊,由於生產技術缺乏,或節省成本、減少工序,導致矽膠奶嘴中的揮發物殘留超標。
2. 給奶嘴高溫消毒,可以去毒嗎?
答案是:不行。
高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脫除揮發性物質,但在家庭環境並沒有什麼意義。
一是家庭高溫消毒也就是 100℃ 的開水,溫度不算太高,效率低。
二是消費者拿到手的矽膠奶嘴,都是聚合交聯完成的,揮發性物質從中擴散的阻力大,很難脫除乾淨。
使用過程中,這些物質還是會緩慢揮發,根本去不乾淨。
絕不是燙燙煮煮就可以消毒了。
4 招遠離毒奶嘴、奶瓶
保證嬰幼兒的健康,最安全可靠的方法是:避免買到假冒偽劣的有毒奶嘴。
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1. 不要圖便宜,儘量通過品牌官方旗艦店和可信賴的渠道購買,不要選擇難以驗證來源的私人渠道。
2. 購買時可詢問客服,產品是否有檢驗標準和生產標準,索要相關證明,如對方無法提供,不要購買。
3. 收到奶嘴產品後,可先從外觀上進行辨認排查。
真品:做工精細,顏色字體清晰,包裝完好,產品外觀優質,生產信息等清晰、齊全
假冒偽劣奶嘴:通常做工粗糙,包裝不完整,字體模糊,產品外觀不良
4. 注意防偽標誌(此處以貝親奶嘴為例),根據查詢碼進行查詢。
直接接觸寶寶的東西,再謹慎都不為過。
在此,提醒廣大網店商家、母嬰店主,在進貨的時候,一定要審核進貨商的相關資質,不要懷有僥倖心理,貪圖低價而販賣假冒偽劣商品。
並且提醒媽媽們,買母嬰用品時,尤其是奶瓶奶嘴等嬰兒需要入嘴的用品時,要注意材質、安全性、品牌等。
綜合自新民晚報、上海法制報、上海經偵等、丁香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