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選擇私立名校,我錯了嗎?

2020-09-05 ammy大魚海棠

讀私立高中的兒子,終于于5月上旬開學了。學校根據選科狀況及成績排名,進行了重新分班。兒子自知成績下降了很多,所以公布分班情況的那天晚上,他顯得焦慮不安,既期待又害怕。只見他坐在客廳沙發上不停的刷著學校的登入連接,手心裡全是汗,時不時還用手拍拍胸脯,不停的做著深呼吸。

我走過去問他:「不至於緊張成這樣吧,放輕鬆點,無非就是做雞頭或鳳尾的選擇,不必太在意,高中都是靠自主學習的。」「不是這樣的,班風和學風很重要。」兒子無奈的回答。我默默地用我的手機試著登錄,居然一下子登進去了。兒子搶過我的手機,輸入自已的學號,結果出來了,普通班。從尖子班滑到普通班去了。兒子的臉馬上黑了。將手機還給我,一聲不響的起身回了自己房間,隨手鎖上了房門。我雖說在安慰著兒子,但真的知道結果後,我的心情也一落千丈。

開學後第一周周末回家,我強忍著不問兒子學習的事和班級的事。只問了一下上課下課都戴口罩嗎?第一周學校的飯菜如何?第二周周末回家,看兒子情緒還好。拉著他在客廳坐下,我試探著問:「兩周了,同學之間都熟悉了嗎?班級裡學風如何?」「不說這些不行嗎?兩周了,我好不容易調整好心態了,你又來說。」兒子的臉色很難看,生氣的回答我。我不滿意他的態度,回他:「我只是關心一下你而已。」「兩周來,我天天獨來獨往,不與同學交往,就自已一人坐在座位上埋頭做題。班幹部不想當,班級活動不想參與,滿意了嗎?」兒子氣呼呼的說完,起身又逃回房間去了。

我不知我錯在哪了?問不得,說不得,小心冀冀的討好他。難得周末回家,想著法子給他做好吃的,我為了誰呀!早就知道學校是按成績分班的,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不好好努力學習呢? 2萬一個學期的學費,工薪家庭,掙錢不容易,讀個普通班,我還覺得委屈呢。我一人坐在沙發上氣得眼淚直往下掉。

兒子三歲時,就開始每天給他講故事,家裡也買了許多圖畫書,卡片,開始有意識的培養他的讀書興趣。講故事是他最喜歡的,幾乎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聽我講。我將我所能知道的所有故事都講完了,不得不買許多故事書回家,變成每天晚上念故事了。《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等。到讀小學一年級前,十幾本故事書重複的念了多遍。

上小學識字後,才開始讓他自已看書了。到小學四年級時,兒子養成了看書的習慣。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看書。且一本書看好幾遍,記得他看《駱駝祥子》時,就看了三遍之多,看完還向我講述他對書中祥子的看法。《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他也看了兩遍。到小學六年級,國內外的名著看了十幾本了,國內少兒文學作家的作品,最喜歡曹文軒,沈石溪,鄭淵潔等作家的作品,特別是曹文軒的作品,家裡買了好幾本。國外的少兒文學作品如《綠山牆的安妮》,《窗邊的小豆豆》,也有五六本之多。他房間的書架上,全是他喜歡看的書。我暗自高興,從小的培養沒有錯。

許是從小聽故事的原因,他的記憶力很好,小學的語文書和英語書,能從頭背下來。記得小學六年級時,他的語文老師打電話給我投訴,他上課不認真聽講,讓我們家長好好說說。我也很認真的批評他。可每次的語文考試,成績都不錯。他語文老師也說,這孩子基礎是真好,不認真學語文也能考好.

小升初,面臨著讀公立還是私立初中的問題。我考慮再三,有意識的帶他看了劃片的公立初中和本市比較有名的幾所私立初中。誠然,私立初中的各項設施,都比公立的好許多,無論是硬體還是軟實力,都是私立的好。兒子做出了選擇,讀私立初中。這樣的結果,不得不說,是我暗中操作的結果吧。

五一三天假期,是私立初中小升初的考試時間,三天時間,趕了4場考試。每一場考試都是一萬多人參加考試。其中一場D學校的考生高達1.8萬人,該校組織的老師,實在讓人佩服,進場退場,學生家長几萬人,組織的有條不紊,當然名氣也是本市最響亮的。最後,兒子說如果能被D校錄取,就選它了。最後,兒子如願的被D校錄取了。

初一第一學期,兒子帶了六七本課外書去學校讀,說學校每天有35分鐘的讀書課。第二個學期,只帶了兩本去,說沒時間讀書了,每天都有刷不完的題。到初二時,根本不帶課外書了,利用一切時間趕作業。

有一次周末坐地鐵去學校接他回家。一上地鐵,我所見的三個車廂,他們學校的孩子,無一例外的坐在座位上,將作業鋪在腿上或書包上寫作業。中途上來兩個老外和三名國內陪同人員,倆老外一臉疑惑的用英語問:「這些學生為何都在地鐵上寫作業?」其中一名國內陪同人員回答:「可能是作業很多吧?怕寫不完,利用坐車的時間寫一部分。」何止是地鐵上,在D校校門前公交站,等車的幾分鐘,都有孩子看書背單詞。孩子們在校周測,月考,大考不斷,同學之間竟爭激烈,不拼不行,形勢逼著這些孩子你追我趕,所以,D校的校風學風是很特別,很突出的。

初三時,明顯感覺到兒子的變化,不愛說話,不愛出去活動了,只要放假在家就一人關在房間裡。我開始擔心,也不知是否因為孩子大了,進入青春期了,有了自已獨特的想法和心事。總之再也不願與家長溝通了。還將房門鎖得緊緊的,敲門也不開,有話隔著門說。也不知他關在房間裡做什麼事情?

好奇心使我和他爸商量後決定,趁他上學不在家的時間,我們倆在鎖上動了手腳,讓他的房門無法鎖上了。兒子周末一回家,就發現了。問我:「媽媽,我的房門怎麼關不上了?」「是嗎?我看看。許是前天起大風,我忘記了關窗,門鎖碰壞了。等會讓爸爸看一下,能否修好。」我諾無其事的回答。他爸爸看過後表示無法修好,只能換一把新的,並說太可惜了,一把門鎖兩百元,才用了一年不到就壞了。兒子惋惜的說:「算了,不換新的了吧。並不影響關門,只是無法反鎖而已。」和兒子鬥智鬥勇,下三濫的手段也用上了。

後來初三的最後一個學期,成績沒怎麼下降,但給我明顯的感覺,很浮燥,沒耐心,學習也靜不下心來。作業也不積極交了,偶而會接到老師電話,說他沒完成作業。所以,只要在家,我就會找藉口,進去看看兒子躲在房間幹什麼。看動漫,聽歌或自已唱歌,總是這些事情。我想,也許是臨近中考,自已減減壓吧,不反對他玩這些,只要不超過晚上11點即可。

中考前夕,學校老師通知,本校學生有優先籤約本校高中部的權利,中考成績只作參考,不作為錄取依據。本班有16名同學入圍,如果籤約了,高中一定是分在尖子班。我又和兒子商量,是拼一次中考呢,考進本市幾所有名的公立高中,還是籤約D校高中?想聽聽他的想法。他回答:「我已經適應了D校這種高壓下的學習,老師也管的比較嚴。如果去了公立高中,我自制力比較差,總想玩怎麼辦?」我笑他:「還很有自知之明嘛,心中有目標,肩上有責任,還不能自已管住自己嗎?」兒子回到:「問題的關鍵是我從心底討厭學習這件事。在校學習帶給我的只是無限的壓力和痛苦的感受。你說,沒有老師的高壓管理,我怎麼可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聽著兒子的話,心裡拔涼拔涼的。

努力了十幾年,到頭來會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猛然才發覺,我的心思,兒子的心思,都不約而同的用到了成績這個點上,完全漠視了讀本本身這件事。家裡買回的新書,都是好久沒有動過了。這是否偏立了我的初心呢?

中考成績出來了,兒子703分,而D校的高中錄取線713分,中考780分滿分,我拍著胸後怕,好在籤約了。不然高中都考不上。毫無疑問,兒子高中雖分在了尖子班,但成績確實排在了後面。初三下學期,兒子明顯學習放鬆了,如果高中能調整心態,找到適合自已的學習方法,鼓勵他,不放棄,定能有所進步吧。

高一的第一次月考結束,我和他爸倆人一起去接他,知道他學習辛苦,想順便帶他去吃點好吃的。從校門口出來後,一看臉色不對,可能成績不理想,不便開口了。一路上,他都是在後排座位閉目養神。一路無語,等到車進了小區車位停下,我才喊他下車,沒想到他突然「哇」的一聲開始大哭,撕心裂肺,傷心不已。我的心也被他哭得開始發慌了,不知他到底怎麼了?

我試著寬慰他:「如果是因為成績不理想而哭,媽媽就陪你去附近的公園走走,先不回家了。你想哭就在公園放心的哭吧!」我拉著他的胳膊,他順從的下車了,機械性的被我拉著,順著小區的小路轉入公園的一角。

我倆在一個無人的角落坐下後,他慢慢的放低了哭聲,變成無聲抽泣了。等他平靜後,我才開始說話:「能和媽媽聊聊嗎?人總要長大的,會面對許多的挫折和困難,所以,要學會釋放壓力,哭,也是一種情緒的渲洩,無可厚非。」這時,他才低著頭,慢慢開口:「月考成績出來了,9科共1050分,我考了746分,班裡第43名。全年級可能在900名左右。從來沒有考過這樣的名次和分數。各科我都很努力在學,怎麼就考不好呢?同學們都太牛了,我的同桌,下課就去打球,可成績卻考得很好,光數學都快滿分了。同宿舍8個同學,全是從初中一起籤約過來的,我成了倒一。不光學習不行,其他特長也沒有,學校幾十個社團,我都不知道去進哪一個,一無事處的感覺。」

我從兒子的字裡行間,感覺到了深深的自卑感。我想著,重要的是要讓他重拾自信心,擺脫這種失落感。所以,不提學習,不如幫他分析,高中可以進哪個社團。我試著建議:「初中時有學過兩個月的韓舞,要不挑一個合適的去試跳一段,說不定老師就讓你進團了呢?」「我想去報唱歌,至於跳舞,也可以去試試。」兒子開始和我討論。「唱歌,你正處在變聲期,高音上不去,低音低不下來,不過,也可以去試試。重在參與嘛。」我接著說。近半個多小時的溝通,最後完全放下了成績不理想的打擊,愉快的和我回家了。

為了進社團,自已挑配歌,自已練習跳了很多遍,孩子如願進了韓舞社。自從進了社團,活力又回來了,每周回來都和我分享他的快樂,每周二和周四,都有一節課練習跳舞。是他最快樂的時光,盡情的揮撒汗水,暫時忘卻了學習的煩惱。我想著,這樣也好,我們本就是平凡的父母,是否也要學會接受自已孩子的平凡呢?很快一個學期快結束了,元旦匯演,兒子和同伴表演了兩個舞蹈,贏得同學們的認可,禮堂裡掌聲,尖叫聲不斷,兒子為此興奮了兩天。眼看著期末考臨近,我也只得再和他溝通,要暫時將社團的事放下了。他說班主任也找他聊過了,他願意放棄社團,從此安心於學習。

可近一個學期的放鬆,不是能努力十天半月就能見成效的,期末的分班考,兒子成績下滑更多了,終被從尖子班劃了出去。

我不得不反思我的教育方法,我的有意無意的引導選擇,孩子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我做媽媽的是否有很大的責任呢?選擇私立名校錯了嗎?好不容易培養的讀書習慣最後卻放棄了,得不償失嗎?誰能給我指點迷津呢?

相關焦點

  • 唐辛子:在日本,我為什麼必須讓孩子讀私立名校
    在我家學生上小學四年級之前,我一直在博客上為她記錄成長日記。因為在沒有更好的教育體系出現之前,沒有人能脫離應試教育另闢蹊徑。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將孩子送去私塾接受課外輔導,並放棄免費的義務教育,花費不菲的學費讓孩子考入私立學校的理由之一。考入私立學校的一個優勢是:孩子只要能考入「中學高中一貫制」學校,就可以免試直升高中。這樣一來,孩子們可以從初中開始,便集中精力做好考大學的考試準備。
  • 我為何不糾結地給孩子選擇了離家近的私立幼兒園?
    幼兒園的選擇和所有未來我們為孩子做出的選擇,可能都會讓我們有焦慮,有糾結,這很正常。不為了看著好看,也不為了聽著好聽。文 | 吉米媽我們後臺收到了好幾個媽媽的詢問,問我們孩子上的都是什麼樣的幼兒園,當初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是怎麼想的。問我給孩子選幼兒園是公立園好,私立雙語園好,還是國際園好?
  • 為了讓孩子受挫從私立轉到公立?你真的明白公立私立的區別嗎?
    而對於美國的家長,公立還是私立,只是教育特點不同,學生資源多少而已。美國公立和私立的好學生,都上同樣的常青藤,大U,文理學院。而中國的國際高中的學生,能參加高考進入985的,我見到的學生中,一個手能數出來,而且兩邊分心,都沒有搞到最好。方向,是要選擇的大事,兩者必須選其一,不能你同時又往東走,又往西走。而教育方法,則可以互相串道,互相借鑑。
  • 成都「四七九」家族+私立名校大集合
    只要是學校名稱跟「石室」、「七中」、「樹德」相關的學校都是「四七九」的親兒子嗎? 除了成都「四七九」學校,成都還有哪些優秀的私立名校值得關注的喃?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些優秀的成都名校~
  • 孩子升學,選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有差別嗎?
    到了孩升學的年齡,很多父母大概就會為自家孩子的就學問題而操心。為了給孩子找一個好學校,很多人可謂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因為,大部分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校時,就面臨著「上公辦學校」或「上私立學校」的苦惱。「私立學校名氣大,各種條件都不錯,我必須要把我的孩子送到私立去」——這是不少家長的心聲。
  • 希臘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如何選擇?答案在這裡!
    你了解希臘教育體制嗎?公立和私立學校應該怎麼選?希臘教育體制,希臘公立學校,希臘私立學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希臘的學校。私立學校大部分採用希臘語和英語教學,在三年級的時候會在選修一門語言課程,所以對於就讀私立學校的中國學生來說,至少會說四門語言,為將來的學習工作增添籌碼。私立學校的學前教育費用為2000-3000歐元每學年,小學和初中為4000-6000歐元每學年,高中則為6000-9000每學年歐元。相比其它發達國家的私立學校收費而言,希臘教育的性價比非常高。
  • 《三十而已》的現實版:為了孩子上名校,我離婚了,選擇淨身出戶
    「我和孩子的爸爸離婚了,淨身出戶以前那個房子歸我前夫,這是我的無房證明,這下總可以報名了吧。」說完,將一紙證明「啪」的放到了招生老師的桌上。這是近日在某名校一年級新生的招生現場,出現的「奇葩」又令人心酸的一幕。
  • 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好嗎?為什麼很多家長給孩子選擇私立學校?
    我的孩子在私立學校讀書,這個問題,我以一個私立學校家長的立場分享一下我的感受: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各有利弊,其實沒有比較的必要。大部分給孩子選擇私立學校的家長並不是單純因為私立學校好,之所以選擇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1、戶籍原因,各地對學齡前兒童入學都有嚴格的戶籍要求,但是很多家長們並未在戶口所在地工作,戶口又在老家,那麼孩子到了入學年齡選擇學校就是很困難的事情,除非買房遷戶口,否則入公立學校很難
  • 孩子上幼兒園,選擇公立好還是私立?等小學二年級,差別逐漸顯現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更優秀,因此,「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成為了育兒界的一句「名言」。這不,現在正值新學期開學,不少家長開始為孩子入園的事情考慮,並且糾結於選公立園還是私立園。@奶綠:「我覺得公立園就不錯,我們家親戚的孩子都是上的公立園,離家近、接送方便,報名基本都可以就近分配上,而且學費比私立園便宜好多,雖說教學內容並不多吧,但只要孩子能快樂的成長就足夠了。」
  • 六年級升初中,學生成績不好卻搖號搖到私立名校,該不該去就讀?
    通過了解,我知道這位六年級的學生當初選擇去搖號,其家長只是一時手癢,覺得好玩罷了,但是他沒想到最後「無心插柳柳成蔭」——別人耗盡「洪荒之力」都搖不上,而這傢伙一下子就搖上了我們地區最牛的名校,其運氣不可謂不強悍。
  • 《私立學校的孩子們》:成為留美預備役的後浪,這個選擇對嗎?
    在紀錄片中,據家長所說選擇私立學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點是中國的應試教育學習負擔太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應試教育下學傻,選擇私立學校;第二點是家庭條件相對較好,本身就有著出國留學的打算,提前在接觸私立學校,為將來出國做準備;第三點是認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過於模板化
  • 我為什麼要為傳統名校打零分?
    我為這篇文章起名為《我為什麼要為傳統教育打零分?》,看上去有點極端的意味。因為我並不明白,教育如何能夠被精英化? 一個區域一個學校的教育,因為它挖取的都是好生源,因為孩子自身的優秀而成就了考試的優秀,這是教育的成功嗎?不,它應當是恥辱!
  • 私立學校,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家長慎選!
    這兩年,我們這裡小升初的孩子,很多優秀的都選擇了私立學校。他們的理解就是私立學校招的都是好學生,學風正,另外私立名校成績好,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管理嚴格。但私立學校真的比公立學校好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真的未必!
  •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了私立小學——我的私立小學初體驗
    以前從新聞上看到過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關於私立小學的報導,特別是前幾年的「牛蛙」新聞更是印象深刻;不過「聽說過,沒見過,兩萬五千裡」,私立小學在瀋陽還是比較少的一個存在,身邊特別熟的朋友還沒聽說有孩子入了私立小學的(嗯,前幾年私立入學考試的時候有朋友家孩子參加考試沒考上的);
  • 99%的人不知道,美國孩子上名校,靠的13類學校!(私立學校篇)
    美國全英語的教學環境、個性化的潛能開發及容易進入名校,讓它成為了中國中小學生留學的熱門國家!但是想要到美國留學的你真的做好準備功課了嗎?網上用中文一搜,很多網站都寫著美國分為公私立中小學。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美國遠遠不只有公私立小學兩種學校!雖然幾乎每種類型的學校都可以根據資金來源分為公立或是私立學校。但是標準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種類又再一次的細分成不同的類型。
  • 私立初中名校很多,但私立高中名校卻寥寥無幾,為什麼?
    昨日,浙江一私立學校初中生的家長找到該私立學校的校長。兩者發生了爭執,家長甚至要打這位校長。是因為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嗎?是學校培養的不好嗎?不是,恰恰相反,因為學校培養得好,這個孩子被本市的一中提前錄取。那怎麼還差點打了起來?因為孩子不願意去一中,家長認為是私立學校從中作梗阻撓。
  • 加拿大私立高中怎麼選擇?
    這期的主題,想要孩子上私立高中的家長都會考慮到的新問題:如何選擇私校? 請不要急,如果您已經有這個想法了,說明孩子的學業已經在正軌上了。選學校我們一直在強調,適合孩子程度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家長需要看清本質,私立學校的核心都是為了大學升學而設計的。
  • 「讀公立幼兒園不到一周,我給娃轉到了私立」,寶媽:為孩子好
    也正是這件事,讓芳芳媽下決心讓孩子從讀了不到一個星期的公立幼兒園退學,轉學到私立。芳芳媽多番考察,在私立幼兒園給孩子找了一個細心又溫柔的老師。如果老師因為孩子尿褲子就對家長甩臉色,再好脾氣的家長也受不了。作為一名母親,我其實非常理解芳芳媽的心情,芳芳媽對老師的不滿,主要體現在這3點。
  • 帶孩子去日本上學,到底選擇公立還是私立?
    那麼,帶孩子去日本學校,到底選擇公立還是私立?日本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究竟有何差別呢?(2015年上映的日本勵志電影)公立學校日本的中小學以公立為主,而到了高中私立學校的比例會增大,大學階段私立更多。日本沒有「學區房」一說,如果送孩子去公立小學,可以按住址所在的區域就近入學,一般在步行20分鐘範圍以內,有幾所小學自由選擇。只要在區政府登錄的住址滿足就近條件即可,無需擁有房子的產權。
  • 教師媽媽對小升初的思考:選擇相對寬鬆的公立,還是嚴格的私立?
    成績太差的孩子,父母想著反正沒指望,就在公立學校上算了。所以,相對來說,私立學校整體的學習環境比公立好一點,因為生源好,父母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更高。私立學校管理層對教師的要求更高。首先私立學校是要盈利的,所以學校的領導層更看重升學率。畢竟家長們都是現實的:我選擇你這個學校,你必須讓我看到成績啊!如何提高學生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