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用心愛孩子。」是濟南市天橋區幼教中心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劉瑜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從08年畢業至今,劉瑜已在幼兒園工作了12年,孩子們對她的稱呼也從剛畢業時的「小魚姐姐」、劉老師到劉媽媽。關於教育,關於孩子,劉瑜有傾訴不完的感情。
秉承初心獲認可
高考後,劉瑜毅然的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與幼兒教育結下不解之緣。帶著教育好孩子的初心和使命,她始終工作在教育第一線,常年擔任班主任和級部組長的職務。在日常教學中,劉瑜善於發現並放大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我會找尋適合他們的活動,比如雙手籃球、朗誦、機器人等,幫助每個孩子遇到最好的自己。」劉瑜認為,幼兒階段孩子不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關注孩子的發展潛力。於是,劉瑜通過制定班規、讓孩子們輪流當小值日生、穿動物服裝慶祝新年等方式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同時開展淘寶節、翻越攀爬架、數字抱抱遊戲等自主遊戲,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和探索,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
多年的幼教經歷使劉瑜深知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拉近家長與教師、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距離,劉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qq群與家長分享交流,通過集體抵制煙花爆竹倡議、親子作品展等活動,收穫了家長們的支持與認可。
玩轉機器人課堂
2018年3月,幼兒園引進了機器人材料投放於科學發現室,也開啟了劉瑜和孩子們一起玩轉機器人的快樂時光。劉瑜認為,任何技能一旦接觸就要長期堅持,機器人課程和樂器、美術、舞蹈等等這些特長相同,都可以長期堅持學習進而深度挖掘。在教授機器人課程的過程中,劉瑜採用「教學活動」與「建構主義」交互的教學方法,讓孩子用機器人教具設計和搭建機械、能源、機器人等各種作品,看著孩子們熟練的操控手柄控制機器車,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旋轉,劉瑜的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劉瑜不斷地嘗試讓更多的孩子在機器人課程中獲得成就感。「機器人教育是一個DIY過程,幼兒通過組裝、搭建、運行機器人,能夠接觸和了解機械、電子、傳感器、人工智慧等諸多領域。我園的大顆粒操作材料增加了電的運用,遙控器、語音模塊、LED、電機等新元素的加入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也拓展了孩子的眼界。」劉瑜向記者介紹。
師幼攜手共成長
為了使機器人授課更加生動有趣,劉瑜利用業餘時間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主動與老師們交流分享,大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提高機器人課程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經過反覆的研究和探索,幼兒園成功舉行了以「走進科技 放飛夢想」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2019年3月,濟南市天橋區幼教中心實驗幼兒園劉瑜機器人工作坊正式成立,給每個孩子提供了一個動手動腦、寓教於樂的天地。同年6月,幼兒園創客小組首次參加比賽,劉瑜每天放學後加班練習,最終帶領大家取得了幼兒組APRC極圈創客大賽冠軍的好成績。
劉瑜說:「孩子們很容易獲得成就感,在機器人世界裡,他們可以自己動手實現夢想王國,這也是他們喜歡機器人課的原因。在機器人學習這條路上,我願意陪著他們一起走下去。將寶貴的科技夢想根植於每個孩子的心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昕珂 攝影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