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教研員活力不足,欠缺工作積極性等問題制約著其專業性的進一步發揮。2018年4月27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教育局印發的《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共享教師」實施方案(試行)》嘗試破解疑難,方案明確「要求教研員教研工作重心下移,面向學校,實行跟進式教學指導制度,教研員除在進修學校負責開展區域教科研等工作,還應到區屬學校兼任相關學科的教學任務,加強對相關學科的教學引領和指導」的實施目標。按照要求,凡年齡在50周歲以下(含50周歲)的進修校教研員到區屬學校至少兼任1學年的教學工作任務,每周安排6個課時的授課,在此期間由進修校與受援學校共同管理。2018年9月至今,該區已有兩批次共16名專職教研員下校共享。
教研員有了新身份
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員陳豐在這支隊伍裡頭算是青壯派,她剛畢業就到了進修學校。15年任職經歷中,她坦言最缺乏的就是課堂實踐。「『共享教師』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一年時間裡頭我不僅要完成規定的課時量,還要參加學校教研,學校4名經驗豐富的信息技術教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現在的我做教研,聽評課不再像當初的『嫩頭青』一樣茫然。」談及「共享教師」制度,陳豐感觸頗深。
「這項制度帶來了一種『互促』效應,教研員視野廣,資源多,能夠有效幫助基層學校找到『痛點』,突破瓶頸,而來自課堂實踐的真實問題也倒逼著教研員不斷加強學習,提升業務水平。」英語教研員陳磊如此總結道。2018年,她剛從鼓樓第一中心小學調入進修校,趕上了區裡推行「共享教師」制度,這令她縮短了適應期,角色轉換也更加平穩。考慮到一線教學工作負擔較重,進修學校對於出任「共享教師」的教研員還適當減輕了指導全區教研方面的工作壓力,原本需要兼任兩個年級教研的工作量縮減了一半,為的是讓教研員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完成共享任務。「當時我任教五、六年級各一個班,要抓班級教學質量,還要參加學校活動,同時兼任四年級英語的全區教研統籌工作,加班是常態,但我感覺到很充實,很有獲得感和成就感。」陳磊說道。
隨著「共享教師」制度的深入推進,成長逐漸成為該區教研員的一種自覺。
一對一的精準幫扶
「事實上,推動教研員擔任『共享教師』,其核心要旨是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教育強區,出發點是幫扶弱校。」福州市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書記江振珍說。下校共享的教研員去的都是區內的一般校或薄弱校,為的就是將最好的資源送上門,幫助學校快速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019年6月,鼓樓區丞相坊幼兒園進入福建省級示範性幼兒園參評公示名單。9月開學,他們就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助陣者——教研員王建榕。闊別一線課堂10年有餘的王建榕給自己定下了「教學遊戲化的實踐、教師自主性教研的研究、打造園本特色課程的設想」三個目標,幫助這所區屬園開設示範課,改進園本教研,積極籌備省級示範性幼兒園評估。在丞相坊幼兒園園長劉煒榕眼中,這次共享就是雪中送炭。王建榕到來,不僅讓該園的教學改進與評估籌備更加胸有成竹,甚至還帶動了同一片區周邊的其他幾所幼兒園。「這樣的優勢互補,讓我們更有方向,也更有信心了。」劉煒榕自信地說道。
真改革彰顯真成效
「共享教師」制度實施以來,鼓樓區的許多學校都有了新的發展樣態:以科技教育見長的中山小學,組建校內「創客空間」,順利入選福建省第二批人工智慧教育試點校;文博小學開設了福州首家學校紅領巾電視臺,舉辦了首屆全校性的小主持人海選;「福建省足球傳統特色校」融僑小學校足球隊男甲組、男乙組、女隊在市、區級聯賽中以全勝的戰績贏得冠軍……
改革就是要抓住關鍵節點,一擊必中。對於這項改革,鼓樓區教育局局長翁暉有著明晰的思路,「以往,教研員只專心做教研,不進班上課。推行『共享教師』制度,正是讓教研員走進一線,長時間地跟蹤孩子學習情況、教師教學情況,更好地收集『接地氣』的樣本,為不斷提升教學理念做積累。」兩年來,鼓樓區陸續入選省級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國家級「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於細微處發力的改革效應正逐步彰顯,區域教育特色品牌也愈加突顯。據悉,後續該區還將在「共享教師」制度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教研員駐校駐點,實現貼近式幫扶指導的常態化。(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黃星)
作者: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