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小牛犢之所以不害怕老虎,是他不知道老虎的厲害,不知道老虎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危險。所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社會常識和生活經驗的缺乏而把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或者,孩子總是會意識不到潛在的危險。
孩子的安全意識大部分是靠父母和老師培養出來的。父母告訴他「危險」,他就不會輕易觸碰,父母沒有提醒他,他可能就會嘗試。如果父母常常把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相對安全的告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安全意識就會增強,並能夠明確辨別出潛在隱患。
因此,父母在每天與孩子的交往中,要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有關安全的大小事情交代給孩子,讓孩子時刻提起安全意識。只有孩子自身有了安全意識,才能最大程度地遠離危險。那麼,父母如果讓孩子時刻能提起安全意識呢?
首先,反覆把安全注意事項灌輸給孩子。
翔翔家的小區發生了火災,幸好沒有人員傷亡。看著翔翔緊張的模樣,媽媽就把火災發生時的逃生辦法講給翔翔聽,講完了,還讓他複述一遍。沒過幾天,報紙上又刊登了一則有關火災的消息。媽媽趁機又問翔翔是否記得火災發生時該如何逃生。結果,翔翔不能完全說出來了。於是,媽媽又給他講了一遍。這樣複習幾次之後,翔翔完全記住了。
父母在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的時候,要常常針對同一種現象反覆提問,這樣才能使孩子銘記在心,以至於在發生危險的時候,提起防範意識,保障生命安全。
另外,當孩子遭遇一些小危難之後,父母在安慰孩子的同時,更要讓他知道下次該如何應對類似事件,而且要讓孩子學會一些安全技能。
7歲的優優和同學們在一個人工湖旁邊玩耍,幾個人都沒有什麼安全意識就在湖邊追逐打鬧起來,優優一不小心,一腳踩空,一條腿已經伸進了湖裡,幸虧身邊的一位同學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爸爸知道之後,除了給優優講了一些道理之外,第二天就帶著優優學遊泳去了。
優優雖然在這個事件中受到了小驚嚇,但是正因為這個事件,爸爸才意識到應該讓孩子學會遊泳。學會了遊泳的優優也算是藉助這次危難成長了一步。相信優優以後遇到類似事件,不但知道該如何應對,還有能力去應對。
所以,父母在幫助孩子時刻提起安全意識的同時,教給孩子一定的逃生技巧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