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應協同發力 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聚焦: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應協同發力 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2016年06月04日 09:1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曹繼軍 顏維琦

字號

內容摘要: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發力;創業

作者簡介:

  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如何發力

  ——第二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發言摘登

 

  本期主題

  創新創業教育正在成為中國高校的熱點和重點。高校必須擔負起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任務,這一理念已基本成為共識,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措施和路徑卻是亟須突破的瓶頸。

  為了促進高校之間創新創業教育交流,提高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創新創業課程教材建設,促進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開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財經分會與本報編輯部聯合主辦了「第二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研討會由上海財經大學承辦,來自全國42所高校的校長、教務處處長、創業學院院長、創業中心主任等參加了研討。研討會上,冠生園杯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創新創業大賽宣布啟動。

  研討與競賽攜手,理論與實踐碰撞,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如何發力、如何合力?請看以下觀點。

 

  發言嘉賓

  樊麗明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鍾曉敏 浙江財經大學校長

  馬 驍 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 杜承銘 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

  萬黎峻 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1.創新創業教育,核心是什麼

  樊麗明:歐美高校很早就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於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歐盟早在2000年就強調將創新創業精神作為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98年就將創業教育作為21世紀青年除了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之外的第三本護照,這些都對我們有所啟發。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是「人」。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籠統地說,大學應該培養那些具有社會責任感,知識和能力兼備,尤其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具體來說有學術型精英人才、應用型行業骨幹和創業型企業家人才。儘管有強烈創業意願的企業家人才「原料」在高校佔比較低,但這個群體正是中國保持長期經濟增長所急需的,也是社會發展和文化進步所必需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不僅契合了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創新創業人才因其思維導向、能力構成和知識儲備往往更具競爭力。創新創業教育是大學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職能的結合部,應增強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大學是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場所和創新成果的誕生地,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創意轉化為現實價值的紐帶,是引導市場資源配置的信號,更是驅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這也正是我們在建設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服務國家戰略中要重點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考量。

  「人」不但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因此,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是實現對「人」的教育,而不是對「項目」的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一定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切身體驗和主觀感知,重在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張振)

相關焦點

  • 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如何發力
    研討會上,冠生園杯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創新創業大賽宣布啟動。     研討與競賽攜手,理論與實踐碰撞,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如何發力、如何合力?請看以下觀點。學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由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創新創業模塊課程、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相互銜接、逐層遞進、四年不斷線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體系;出臺了創新創業獎勵學分、延長學制、學分替代等一系列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措施;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基本教育,將創新創業教學滲透於專業教育全過程。
  • 中南民族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立體化全方位
    中南民族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立體化全方位 中國教育報 | 2018-11-08 11:20:29 建成251處校外實踐育人平臺 1.4萬學生參與各類實習實踐中南民族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立體化全方位
  • 構建贏創山大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
    、學科專業與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更新與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踐能力培養、教學團隊與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內容,各項成果都經過長期積累、創新性強,並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 王洪斌:燕山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模式
    以"項目式"教學、實習實訓、雙創競賽、社會實踐等四個方面為抓手,構建具有CDIO"項目式"教學特色的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補充、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實踐與應用相貫通的多層次、立體化、開放式、全覆蓋的創新創業育人體系。以下為燕山大學裡仁學院院長王洪斌教授在2017中國教育家年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分論壇中發言實錄。
  • 上海大學構建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體系
    上海大學構建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體系 2018-03-06來源: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引導和過程監督,納入全系統管理考核指標,並將創新人才培養的效果納入學科評估和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目前,已建設23門核心通識課、200多門通識選修課、300多門新生研討課,涵蓋包括創新思維和創業教育在內的六大模塊,湧現出「創業人生」、「創新中國」等多門優質創新型教學課程。
  • 南京農業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試行)
    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以及創業能力的提高,緊緊圍繞學生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需要。  (二) 堅持以創新、創造為核心導向的原則。創新和創造是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創業教育建設過程要始終堅持貫穿這一理念,提倡創新精神,以創造為融合點。  (三) 堅持協同推進,匯聚培養合力原則。
  •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廣西民族大學圍繞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愛知行信」協同育人理念引領,對各類課程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地在不同課程中立項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堂,促進思政課程、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實踐課程協調聯動,構建起「四聯四通」課程思政模式,即「部門聯動,上下聯通;課程聯動,目標貫通;教師聯動,團隊聯通;課堂聯動,評價聯通」模式,探索形成各類課程同向同行的協同育人機制。
  • 安黎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在主題為「高校如何推進一流本科教育」論壇上,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安黎哲表示,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安黎哲介紹,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過程中,北京林業大學致力於建設北林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重點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以先進理念引領本科教育。牢固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生命線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 安徽師範大學探索構建立體化育人模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
    安徽師範大學探索構建立體化育人模式 2018-05-17 來源:安徽省教育廳   堅持德育課程與專業課程協同。挖掘各類課程育人資源,構建「大思政」課程體系,編制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培育一批示範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和特色課程,構建思政課、綜合素養課、專業課「三位一體」思政教育課程體系,推進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中全覆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高校思政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推動文、理、藝體等專業分類教學改革,以「隱形嵌入」方式將思想引導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開發系列特色課程,將黨的創新理論引入課堂。
  • 李家華:新時代中國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原副院長李家華做主題發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原副院長李家華在2017中國教育家年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分論壇做了主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陳寶生在十九大接受專訪時談到:"要注重培養支撐學生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強化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 創新創業是基於需求驅動的。新時代將迎來新機遇,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彰顯著我國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發展的巨大前景。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創新創業實踐和創新創業教育都必須順勢而為,正確定位,有效調整,實現新目標。
  • 創新創業能力對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要求
    同時,該課程體系的設置還應著力於培養大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創新意識、團結協作的創業能力和勇於奉獻的擔當精神。這要求課程除了設置包含教授學生通識知識、學科知識、專業知識等相關課程以外,還應設置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能夠提升學生人文底蘊和人文境界的公共課程。創新教育課程應主動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真正將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出來。
  • 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
    高校依託自身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青年創新力量。實現「1+1>2」的協同效應,需要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於投身創業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梯隊。 釐清認識誤區,樹立正確融合觀。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首先必須釐清認識誤區,樹立正確的融合觀。
  •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案例集(15) | 青島大學&思科公司: 《計算機網絡原理》省級精品課程產學合作立體化建設
    選取融合思科網院課程「CCNA1:網絡基礎」內容體系,梳理課程知識體系、以創新思維教學模式重構優化教學內容;構建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豐富實踐教學案例、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通過產學合作開創一種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以教育部-思科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契機,融合思科網絡技術學院課程教學內容和實踐案例優化網絡課程知識體系,提升課程主講教師工程認證背景,構建網絡工程專業學生「階梯式競賽」梯隊,通過「以賽促學」營造研究型專業學習氛圍,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和創新人才能力培養。
  • 廣西大學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廣西大學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不斷改革教學模式,構建「專創融合」的多層次課程體系,以創新創業重大賽事和科研項目、「創培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等為抓手,以點帶面、多措並舉,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教育保障體系。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課堂教學、基地建設、政策扶持和指導服務等工作。
  • 【聚焦研究生教育會議】天津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他表示,研究生院一直致力於完善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體系,並以2019年研究生培養質量年為契機,全面梳理了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及質量控制方法,取得一定成效。此次研討會是學校第四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期間三場聚焦體系建設的專題研討會之一,是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的學習貫徹。
  • ...MBA中心及創業名師鄧立治參加第三屆MBA培養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2020年12月4~6日,第九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MBA培養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論壇在北郵科技大廈召開,會議主題主要聚焦公司創業與企業家精神,研討課程設計與教學示範,提升創新創業師資專業能力。
  • ...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
    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二、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將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 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芮鴻巖:構建協同育人機制 建設一流創業型大學
    第三,是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重點,著力構建「四位一體」的組織體系,我們深入實施了「先鋒計劃」「星火計劃」和「聚力計劃」,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湧現出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樣板支部、全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這樣一批先進典型。 第四,是以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路徑,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 高校本科思政課立體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摘 要]由「教師講課、學生聽課、複習備考、期末考核」的線性化教學造成的高校本科思政課「三性一力」不強的問題,成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面臨的巨大挑戰。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在立體化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形成立體化教學機制,構建立體化教學模式,並以之為內核展開實踐探索。
  • 三江學院校長吳中江:構建三教融合三院協同模式 創建高水平應用型...
    二是聚焦思想引領,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學校以「三個率先」的勇氣,創新育人工作。「第一個率先」是率先在高校中實行「雙師型」輔導員隊伍建設。學校2003年與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合作,經過多年的努力,逐步把我們的輔導員培養成既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做好教師,又能在日常生活和教學實踐中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雙師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