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9月12日電 9月12日,「平谷瑞桃·祝福京城」主題活動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行,同時也標誌著北京花果觀光採摘季的正式啟動,全市近千個各具特色的觀光果園接納四方賓客,邀請北京市民感受首都綠色產業的無窮魅力。
活動現場,三位來自平谷的老、中、青三代種桃人,分享他們的種桃故事。「這平谷桃,這可真是瑞桃,福桃。咱們平谷,在2003年非典肺炎期間是零疫情,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是零疫情。今天我們在北海公園闡福寺,就是要用平谷瑞桃祝福京城,祈福國泰民安。」說起平谷大桃,桃農代表胡殿文不無自豪。
據了解,平谷現有桃園22萬畝,種植面積居世界首位。平谷大桃是北京市唯一同時擁有原產地證明商標和馳名商標的農產品,1000多名農技員和7萬桃農深耕桃樹種植技術,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已擁有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實現了一年四季有鮮桃。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產業發展處四級調研員謝瑩告訴記者,此次「北京花果觀光採摘季」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京郊各果品主產區共同推出,結合「北京消費季」、「市屬公園與郊區公園結對幫扶」等系列活動,在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前提下,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確保京郊農林產品產銷順暢,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首都全面決勝小康社會。據悉,此次採摘季結合北京主要果品成熟期,持續推出梨、蘋果等觀光採摘。
據謝瑩介紹,採摘果園直接面向首都市民,是城市生態休閒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助推北京花果觀光採摘,今年6月全市開展了「採摘果園一張圖」的試點工作。由於採摘果園以露天環境為主,人員密度小、社交距離大,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搭建了廣大市民消費與果農增收的便捷橋梁,受到了廣大果園和果農的熱烈響應。
北京市林業產業主要包括經濟林、花卉、蜂業、種苗、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森林旅遊、林產品加工、酒莊葡萄酒、 園藝展會博覽會及文創產業等。全市林業產業創新發展,京郊形成了一批以林果、花卉、蠶蜂、種苗、林下經濟、休閒觀光等產業為載體的產業成果。整體帶動了觀光採摘、休閒旅遊、造林用苗、蜜蜂授粉、森林康養、酒莊葡萄酒等多個領域協調發展。春賞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踏雪,已成為首都市民親近自然、享受高品質生活不可或缺的休閒方式。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全市林業產業面積達到235萬畝,實現產值約120億元,從事林業產業的人員達28萬餘人。
今年是北京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受疫情影響,林業產業生產和林產品銷售都遇到了較大的壓力,該市園林綠化局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與產業發展兩不誤協調做好林業產業發展工作的通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林業產業復工複查,同時與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聯合下發《關於建立京郊農林產品產銷對接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建立市、區、企業聯動機制以及滯銷林果產品分級響應處理機制,開展產品產銷對接,並積極對接阿里巴巴進行線上推介。全市還積極推進「全國採摘果園一張圖」北京試點工作,全市130家無公害認證果園入駐高德地圖,消費者只要在手機的高德地圖APP中搜索「採摘果園」4個字,就能夠搜索到北京市的50家樣板採摘果園,實現「一鍵直達」。(工人日報記者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