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種了3畝多櫻桃,今年產量近3000斤,靠遊客上門採摘就銷售一空。」近日,八塘鎮涼水村果農陳仕富高興地說,「靠著發展觀光旅遊,體驗採摘,櫻桃一年比一年賣得好,今年就賣了4萬多元。」
前不久落幕的第五屆「雲霧山櫻桃採摘節」,讓果農們賺了個盆滿缽滿,陳仕富只是受益者之一。
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區依託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田園綜合體,實現一產「接二連三」,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今年起,我區還將利用3年時間,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果園打造成為重慶主城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
形成規模 建設四季果園
「當前我區春有櫻桃、枇杷、草莓等,夏有桑果、藍莓、芒果、桃李等,秋冬有柑橘、臍橙、柚子等,種植面積達14.8萬畝,已形成四季有鮮果的模式。」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在櫻桃成熟季,市民會相約到雲霧山品櫻桃,血橙成熟季,大家會去七塘鎮採摘,葡萄成熟時,眾人又會前往大興鎮。
「雲霧山8000餘畝的櫻桃,七塘鎮6000多畝的血橙,大興鎮萬餘畝的葡萄,福祿鎮6000多畝的沃柑等,已具有一定的規模種植效應。」該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區將圍繞七塘血橙、八塘櫻桃、大興葡萄、廣普臍橙、正興蜜柚等特色產業,集中連片建設集賞花採果、科普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水果採摘園各1000畝以上,打造市民青睞的「四季果園」。對現有品種進行插漏補缺,達到連片集中,進一步形成規模效應。
提升品質 打造示範果園
「現在正是春見疏果和人工除草的時候,管護好了才能保證今年春見的品質。」5月7日一大早,七塘鎮種植春見的果農陳廣彬便和村民在柑橘園裡忙活起來。
由於陳廣彬的春見採用生態種植、綠色防控、科學疏果、水果套袋等科學種植方法,確保了春見的品質,連續兩年在「三峽杯優質晚熟柑橘評選」活動中獲得金獎和一等獎的好成績。
「也正因為品質好,我的春見銷路好,價格也穩得住。」陳廣彬笑著說。
「果品有保障,才有市場競爭力。」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區將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化生產配套技術,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建成福祿鎮斑竹村沃柑示範園,大興鎮船形村葡萄示範園,廣普鎮坪中村為核心的臍橙示範園,以健龍白果、玉林、畫眉村為核心的李子示範園,正興衛寺村蜜柚為核心的蜜柚示範園等。依託重慶璧山都市水果研發中心,集成一套完整的果園標準化生產技術,並在示範園內推廣物聯網技術和安裝農產品可追溯系統,全程監控生產過程,讓市民吃得放心、安心和舒心。
融合發展 推進「接二連三」
「剛剛落幕的第五屆櫻桃節讓我們看到,遊客上門採摘不僅省去農戶自己採收的人工,還能提高櫻桃的價格,帶動農副產品銷售。將水果深加工再銷售,也能大大提高農戶收入,大興鎮的葡萄酒企業就是很好的實例。」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將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進一步推進「接二連三」,實施農旅融合發展,輻射帶動農民增收。
下一步,我區將培育果品加工企業,開展沃柑、血橙、櫻桃、葡萄、臍橙、李子、蜜柚節會活動,並從休閒、觀光、體驗、採摘的角度出發,搞好果園內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美化果園周邊環境,利用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驗試點的優勢,發展相應的民居、民宿,促進農旅融合,讓市民走近農業,感受鄉愁。(記者 陳富春)
審核:陳林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