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打造四季休閒觀光果園,最強指南在這裡!

2021-01-15 鄉旅規劃




《詩經.周南》中有言:「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生動地描述了桃花盛開,枝葉茂盛,碩果纍纍的美景。《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珍異之物,以時斂而藏之。」鄭玄註:「果,棗李之屬。瓜瓠之屬。珍異,蒲桃、枇杷之屬。」果園不僅具有生產價值,且極具觀賞性。想要吃到最新鮮的水果,只有去果園親自採摘,而其果木成林的自然環境也能讓人放鬆解壓。



現代休閒觀光果園,以自然綠色為背景,以休閒、求知、觀光、採摘和體驗為載體,使其既能展現出果樹新品種的花果奇特景觀,又可為遊客提供品嘗和購買的綠色果品,從而促進遊客身心健康和知識增益。

果園發展思路:引進優新果樹品種,強化果品生產功能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觀光採摘園基礎體系,開展特色時令果品採摘觀光活動,並以此為契機向遊客展現現代果樹育種的新成就、高新過夜生產技術手段和花果精品園的景觀風貌,將果園打造成具有自然性、獨特性、文化性、參與性和持續性特色的觀光採摘園、花果知識普及園和高新技術成果展示園。



1、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在植物選擇種植改造過程中應充分分析現有的立地條件和栽培設施狀況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果樹和花卉植物防止由於盲目引種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重點突出果樹景觀,兼顧植物多樣性 


在果樹種類和品種選擇方面,要考慮喬、灌、藤、草類果樹及成熟期的合理搭配、有機結合;同時,在採摘區內、路緣、建築旁、房前綠地等處適當選取園林植物進行點綴,體現出植物群落的多樣性,豐富果園景觀,提高果園景觀生態的穩定性。 
    特色與一般結合:發展一般果樹花木的同時,立足篩選特色果樹,形成一定數量和規模。


3、果品生產與果樹觀賞相結合


做好生產同時,有所側重地考慮四季植物景色的變化和觀賞特點,做到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將觀賞與生產有機結合。

必須以果品生產為主,果園觀光處於從屬地位。果品生產採用無公害栽培技術措施,力求生產安全、營養、優質的高檔果品。在果實套袋後,果袋多樣化的色澤造型使樹體呈現出繁花似錦的景觀效果,彌補花果過渡期的景觀空缺。在不影響果品生產的前提下,注重果樹本身景觀的營造,通過整形修剪形成果樹的豐產、整齊、姿態婀娜的樹形,並選配當地適栽和賞、食兼用的觀賞果樹,如常年花果並存,色、香、味、形俱佳的四季桔、紅壽桃、重瓣紅石榴等,對於露天無法適生的觀賞果樹實施設施栽培,營造溫室景觀。 


4、旅遊觀光與科普宣傳教育相結合 


園內所有植物應掛上標牌,標明科、屬、種、產地分布及栽培特點等,標牌的設計製作應區域風格而異,並體現農家風情特色,如採摘區果樹標牌可以木材為底,打磨成平面果形,增添了宣傳教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時,在園區內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5、體現植物特色文化內涵 


我國植物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植物的生長分布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季節性與可識別性。古往今來,文人墨客以植物比德、吟誦逸情、作詩賞析、寄情於植物,賦予了植物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造景時應充分發掘植物的文化內涵,提煉當地的人文資源,使植物文、景、意蘊得到融合、交叉、升華,實地借詩、畫、小品等藝術手法來體現植物文化和地域特色,達到科技與文化、景觀與情感的交融,融知識於娛樂之中。 


6、以人為本 


利用植物圍合、分隔空間,營造封閉性、半封閉性、開敞性的多樣化小空間,滿足各類遊客的活動需求;同時充分展示果樹的新、特、優、奇、色、香的美學特點,創造一個集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的優美環境,滿足遊客求知、求新、求實、求美的心理需求。



 自然式配置


藉以展示果園「天然去雕飾」的景觀魅力,主要適用於園區空曠場地,其中又可分為孤植、叢植和群植。


       孤植:通常要求樹體高大、枝葉開闊、樹姿獨特的成年大樹。果樹中適合做孤植樹的喬木不多,目前運用最多的就是銀杏,但銀杏長勢緩慢,因此,在果園中只能依靠園林植物的引入來彌補這一空缺,如香樟、白玉蘭、廣玉蘭、櫻花、楓香、懸鈴木、欒樹、雪松、白樺等。

叢植:叢植配置中,有2株、3株、4株、5株、10株等配置形式,將常綠、落葉喬木和灌木,按各個配置原則進行有機搭配,使之成為生態合理、構圖完整、千姿百態的樹木景觀。

群植:以1~2種喬木為主,加上其他種類的喬灌木,共同組合成大片的樹木群體。主景喬木多選用樹形美觀、慢生壽長的樹種,如銀杏、楓楊、國槐、側柏等。 



規則式配置


對植:對植形式強調對應的樹木在體量、色彩、姿態的一致性,多用於入口處、建築前,如湖南省攸縣地傑觀光果園迎賓接待處前就以兩株雪松對植於建築兩側,形成夾景。

片植:為了便於生產採摘,園區果樹的栽植多採用此方式,按一定的株行距成片栽植。

列植:這類形式適用於路邊、河邊、牆邊,要求樹木的冠形、胸徑、高矮、品種大體一致,也可在其中間植其他類型樹種,但總體上要協調,切忌突兀、參差不齊。 



觀光果園中植物栽培形式多樣,以露天地栽為主,借設施栽培與果樹盆栽來突出果園特色。 

設施栽培與露天栽培比較,有以下優點:為果樹提供理想的可人為調控的生長環境,不受自然天氣的影響,保持果樹在生長發育期間得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擴大果樹的種植範圍,實現南樹北種或北樹南種,豐富園區果樹種類;延長果樹觀賞期,彌補淡季植物景觀的不足。主要是通過在展覽溫室中栽培形、色特異的外來觀果植物來展示植物景觀,實現溫室觀光化。 

在觀光果園中開發利用果樹盆栽、盆景,藉助果園的地理人力優勢,開闢果樹盆景園,進行簡約化管理、文化性設計。盆景栽培果樹的種類較多,如盆葡萄、盆栽草莓、盆栽蘋果、什錦盆栽等。還可以利用矮化技術,人工造型技術創造出各種類型的矮化盆景果樹和花木,供遊人欣賞、選購,不但為果園增添景致、突出特色,還增加了果園的收入。



觀果:果園景觀建設首先要引入名特優新奇的果樹品種,創造景色秀麗、終年有花、四季果香,使果樹的群體美、個性美、形態美、色彩美能得到充分展現。果樹無公害栽培,生產安全營養無汙染的綠色果品。

四季果園景觀策劃:如梨園春雪、桃李爭春、金桔笑秋、梅影搖風。


春季果園


春季以觀花為主,兼顧果品生產。採用春季花量較大和果實春季成熟的果樹樹種與品種,展現春花爛漫、果園春早的農業特色景觀。可分設果品採摘區和愛心果樹認養區,使遊人在飽覽果園春色的同時,可以參與果品採摘和認養果樹管理的農事活動。

春季果園的景觀亭旁水池中,種植荷花,放養紅色金魚和金絲鯉魚,營造「荷池觀魚」景觀。擺設古式筒車、人力水車讓遊人體驗。

春花園:樹種以海棠、櫻桃、杏和青梅為主,以展現果園春早的農業景觀。海棠和杏的種植密度為2m*3m,櫻桃和青梅的種植密度為4m*5m。



夏季果園   


結合理水處理,植物配置以採用睡蓮、荷花、小葉梔子等夏花為主,營建別具生機的景觀。主要用桃、李兩個品種,種植密度為4m*5m。


秋季果園


採用豐產性強、果色以喜慶紅色為主的果樹樹種和品種,展現碩果纍纍的果鄉豐收景象,作為遊客秋季採摘參與的主要區域,果實成熟期主要在9—10月。樹種主要採用石榴、山楂、柿子等,斤柿、山楂的種植密度為2m*3m,其他的為4m*5m.

設愛心果樹認養,立刻有「一葉知秋」藝術字的景石。


冬季果園


種植冬棗、柑橘。為滿足遊客冬季對陽光的生理需求,該區域的果樹應採用喬化稀植的栽植方式,種植密度除少數矮化或緊湊型品種外,均為4m*5m。

遊步道路緣綠化植物配置要強調管理粗放、造景效果好的觀賞植物。木本植物以桂花、木槿、紫薇、臘梅、月季和茶樹為主,草本植物可選擇美人蕉、萱草(黃花菜)、羽衣甘藍和自播能力強的1、2年生花卉或宿根花卉。


果園景觀的缺陷彌補:這些花的花果期過後,果園的景色會比較單調,可用植物配置彌補該缺陷。林下採用紫夜醡漿草和石蒜等耐陰宿根地被花卉,豐富夏秋果園觀賞景觀。採摘步道可以採用羽衣甘藍、黃花菜(萱草)等觀賞蔬菜點綴,以提升景觀的鄉土氣息。



觀光果園的設計是一項複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鄉旅以果樹景觀設計為核心,對觀光果園景觀規劃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實現果園果品生產、景觀觀賞和遊憩服務等諸多功能的和諧統一,為休閒農業園區中觀光果園功能區規劃提供有益借鑑。  






·END·


www.169xl.com



微信號:xlgh2005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打造四季休閒觀光果園
    我的田園,以自然綠色為背景,以休閒、求知、觀光、採摘和體驗為載體,不僅能展現出果樹品種以及花果景觀,還能讓遊客親自參與採摘綠色健康的水果,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 在廈臺灣創客跨界打造「四季觀光果園」
    為何放棄從事30多年的房地產生意轉行到休閒農業,從零開始打造「四季觀光果園」?  在宋志平看來,一方面,臺灣房地產業越來越難經營;另一方面,大陸市場很大,商機無限。宋志平觀察到,幾乎每個到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對臺灣水果都讚不絕口。臺灣休閒農業發展比較成熟,有一定優勢。
  • 推進融合發展 打造觀光採摘四季果園
    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區依託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田園綜合體,實現一產「接二連三」,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今年起,我區還將利用3年時間,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果園打造成為重慶主城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
  • 首農對外開放果園農場!未來將打造京郊休閒觀光旅遊圈
    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產品供應商首農集團,今後將向北京市民開放多家果園農場。這是繼開耕節、櫻桃節後的又一次農業體驗活動,也是首農集團打造環五環休閒觀光旅遊圈和高端產業園區的又一次嘗試。首農集團的前身是1949年9月成立的「平郊農墾管理局」,正式組建於2009年4月,採用從育種、養殖到加工、配送、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 休閒農業中,觀光採摘果園怎麼設計才吸引人?
    因此,觀光採摘果樹要實行山、水、園、林、路的綜合合理安排,依據「一片果樹、一個景區」的景觀化公園化設計思路,通過品種及種植布局適當提升果樹的觀賞性,合理處理好果品生產、休閒採摘與與果園觀光的關係。觀光採摘果園的公園化設計要點1、季相設計果樹隨著四季的更替而出現周期性的變化,春花、夏葉、秋果、冬姿,構成了具有時間序列的園林景觀。採摘園設計時可考慮四區設置,即:春景區、夏景區、秋景區和冬景區來體現果樹的季相景觀。
  • 31家果園被授予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 附名單
    31家果園被授予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 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儋州5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5月27日上午,2017年(第五屆)海南鄉村旅遊文化節在儋州市文化廣場開幕,現場有31家果園被授予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
  • 政府「埋單」打造觀光果園
    通過反租土地創建反季節蔬菜種植園區的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褚莊村村民張保林,這些天又在種植園區北邊帶頭創建全區最大面積的觀光果園。  3月10日上午,正在帶領村民挖坑的張保林告訴記者:「等3年後這邊120畝觀光果園進入採摘期,鮮花鮮果不斷,必定吊足城裡人的胃口,收入翻兩番沒問題,還能再安排百十位勞力就業!」
  • 31個果園定為省休閒觀光果園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5月31日訊(記者光明)海南省農業廳、省旅遊委近日公布2016年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名單的通知,海口三江豪福江蓮霧休閒觀光果園等7個果園入選省休閒觀光果園,全省31家果園入選。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要實現對100個熱帶休閒果園進行旅遊化改造,輻射帶動點、線、面全方位發展。
  • 從生產果園向觀光果園轉換的建議
    農業採摘觀光最近幾年來的井噴式行情,以及在果品價格上的優勢都成為一些生產園或進入水果種植行業的工商資本所看好的。上海的馬陸葡萄公園、浙江餘姚的江南葡萄園、南京的江心洲等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但如果沒有規模和知名度的支撐,大家還是感覺到,觀光果園並不好弄。要進入這個行業並致力於做成老大的人有很多,真正最後能賺錢並且活得很好的人很少。這十幾年來,我所經歷的,包括我們的一些同行在進入這行的過程中,並沒有能做到想像中的那樣美好。本文主要是對城市周邊的優質生產園向觀光果園的轉換說說個人看法。
  • [分享]觀光果園果樹su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在闡述果樹個體觀賞特點的基礎上.本著因地制宜與適地適樹、果品生產與觀光旅遊相結合、果樹文化內涵、以人為本等原則.從平面設計、立面設計、季相設計、造型設計、葉花果設計、果文化設計等多個方面探討了觀光果園果樹的景觀設計。
  • 漢壽縣滄浪街道:打造觀光採摘四季水果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9日訊(黃婷 童忠平)漢壽縣滄浪街道辰護垸社區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田園綜合體,擴建15畝四季水果種植基地,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四季果園,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辰護垸社區四季果園,工人們正在給去年中旬種植的紅心火龍果修剪枝葉。這批紅心火龍果今年9月份掛果採摘,到時候可產果27000斤。水果基地負責人黃斌說:「第一年種植紅心火龍果的結果期比較長,第二年的話就是每年5月份開花掛果,從第一批花到第一批果,到第一批果成熟之後,四五天就有一批花,一直持續到元月份都有果。」
  •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璧山打造重慶觀光採摘樂園
    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今年起,該區還將利用3年時間,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把果園打造成為重慶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
  • 宜昌匯生源果園採摘休閒觀光遊!
    桃園依山而傍,依水而畔。這裡的果園依山而傍,依水而畔,冬暖夏涼,除了果園外,這周邊附近還有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綠化苗、經濟林苗、造林苗、花卉種植......很多農業科技開發產品及配套設施,是一個休閒度假、垂釣娛樂、戶外觀光、鄉村漫遊的好地方。
  • 觀光果園模式
    觀光果園是將果園作為觀光、旅遊資源進行開發的一種綠色產業。
  • 永泰這個新型觀光農場,四季採摘不打烊,還等什麼
    在永泰縣梧桐鎮有這麼一個農場它背靠原始生態林百畝山坡上種滿30多種特色水果和連片山櫻花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採摘不打烊這就是位於小喜村的小喜休閒農場一個集採摘、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新型「森態」農場走進小喜休閒農場
  • 環江大才新坡休閒果園成生態旅遊示範點
    環江大才新坡休閒果園成生態旅遊示範點 2007-4-28 18:24:46  來源:河池日報    4月26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才鄉新坡休閒果園作為廣西農業生態旅遊示範點正式開園,自治區旅遊局、市旅遊局、市農業局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開園儀式。開園當天,金城江、宜州、環江近100名遊客到該園邊品嘗水果,邊在園內觀光。
  • 【農業】生態觀光果園需要注意哪些?
    現代化的觀光果園集生態、旅遊、農業為一體,以它的新、異、知、美而成為旅遊業中的一枝奇葩倍受青睞。遊人走進觀光果園,既可買到新鮮可口的水果,又能觀花賞果,使遊覽更加別有情致。果園的經營者不僅可獲得果品的銷售收入.還可獲取不菲的旅遊收入。所以發展觀光果園具有廣闊前景,那麼建設一個生態觀光果園要具備註意哪些呢?
  • 海南將建100個觀光果園 遍布全省與旅遊路線為鄰
    省農業廳副廳長周燕華在會上透露,海南將在全省範圍內建設100個觀光果園,以本地20多種熱帶水果品種形成觀光品牌,挖掘特色果園文化,在完善旅遊觀光設施後,為遊客提供豐富的度假旅遊產品。  周燕華說,作為海南「綠化寶島」大行動重點建設內容之一,省農業廳已完成了100個觀光果園的布局,種植面積達3萬畝,平均每個果園面積達300畝,遍布全省各市縣,並靠近城市、靠近觀光景點、靠近旅遊路線。
  • 門頭溝盤活閒置果園 打造休閒農場
    寬闊的草坪、美麗的花卉、有趣的布景,一走進可樂哇休閒農場,舒適愜意的環境讓人心情愉悅。活動區域內的鞦韆、沙坑、玩具車,給在這裡玩耍的孩子們增添了不少樂趣。
  • 打造觀光果園需要注意這些
    觀光採摘園以自然為舞臺,以傳統文化和鄉土風情為內涵,依託鄉土果木走進樸質、明麗、生機盎然而散發泥土芬芳的生產性園林中,讓旅遊者在親自欣賞並體驗收穫鮮果的滋味和樂趣。採摘園旅遊內容:1、脫離城市化的小運動量的活動如登山、垂釣、 放風箏、學做農家飯、體驗農村生活和採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