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臺灣創客跨界打造「四季觀光果園」

2021-01-15 新華社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付敏、陳旺)「這個桑葚是可以直接摘著吃的,糖分很高,超甜的,各位大哥大姐,可以試試哦!」在福建廈門翔安的「榮傑園」內,臺灣創業青年宋志平正在向前來參觀的遊客介紹自己的「傑作」。

  來自臺北、祖籍山東萊陽的宋志平早在2000年就從臺灣到大陸打拼。憑著商人敏銳的嗅覺,宋志平毅然決然辭去臺灣的工作,在大陸從事多年房地產事業後,如今的他正在廈門翔安「跨界」打拼農業。

  為何放棄從事30多年的房地產生意轉行到休閒農業,從零開始打造「四季觀光果園」?

  在宋志平看來,一方面,臺灣房地產業越來越難經營;另一方面,大陸市場很大,商機無限。宋志平觀察到,幾乎每個到臺灣旅遊的大陸遊客,對臺灣水果都讚不絕口。臺灣休閒農業發展比較成熟,有一定優勢。

  「廈門是最適合種植臺灣水果的地方之一,它的緯度相當於臺灣雲林,氣候條件非常棒,特別適合種植臺灣的各種水果。」宋志平說。

  2012年,宋志平選定廈門翔安鬥門自然村,承租了200多畝地,開啟了自己全新的創業旅程。為了差異化經營,宋志平將果園打造成「四季觀光果園」。

  「我請教了很多臺灣專家,他們都覺得我是『很傻很天真』。」宋志平說,「因為一個園區裡要種植這麼多品類的水果,種植難度太大了。再有,從成本效益來講,也是很低的。」宋志平說。

  得益於兩岸現代農業交流,宋志平一批一批地請臺灣專家到園內指導:改造土壤,監測水質,馴化品種……經過5年多的精心培育,現在他的觀光園內已經成功種植了20多種臺灣水果:木瓜、火龍果、西瓜紅芭樂、黃金百香果、牛奶蜜棗、鳳梨、釋迦……

  隨著大陸網際網路經濟飛速發展,宋志平也有自己的計劃。「我們這個算傳統門店,消費者來採摘,覺得好吃,就要求我們送貨。因此,我的目標是在經營好觀光園的同時,網上開店,通過網際網路下單,配送到客戶手上。」

  在大陸生活了17年多,宋志平對兩岸社會經濟的變化感觸良多,「大陸現在走出去了,走向世界。大陸不僅經濟上很強大,也很有自信。」

  宋志平說,臺商的發展離不開大陸對臺商的政策性指導和扶持。他也經常鼓勵臺灣的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因為「這裡的經濟蓬勃發展,我們可以感受到大陸經濟的動力,還有很多正能量的傳播。」

  宋志平現在還清晰記得自己的第一次大陸之旅。1988年,他陪父親回老家祭拜爺爺奶奶。「父親最大的遺憾是,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時,父親還沒有退休不能來大陸。而就在1988年初,爺爺奶奶雙雙去世了。」他說。

  宋志平看來,他對大陸的情感是與生俱來的。「從我的血緣關係來看,我來自山東。兩岸的文化、語言、風俗都是一樣的,兩岸永遠都是一家人。」(完)

相關焦點

  • 推進融合發展 打造觀光採摘四季果園
    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區依託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田園綜合體,實現一產「接二連三」,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今年起,我區還將利用3年時間,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果園打造成為重慶主城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
  • 手把手教你打造四季休閒觀光果園
    我的田園,以自然綠色為背景,以休閒、求知、觀光、採摘和體驗為載體,不僅能展現出果樹品種以及花果景觀,還能讓遊客親自參與採摘綠色健康的水果,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 如何成功打造四季休閒觀光果園,最強指南在這裡!
    果園不僅具有生產價值,且極具觀賞性。想要吃到最新鮮的水果,只有去果園親自採摘,而其果木成林的自然環境也能讓人放鬆解壓。現代休閒觀光果園,以自然綠色為背景,以休閒、求知、觀光、採摘和體驗為載體,使其既能展現出果樹新品種的花果奇特景觀,又可為遊客提供品嘗和購買的綠色果品,從而促進遊客身心健康和知識增益。
  • 漢壽縣滄浪街道:打造觀光採摘四季水果園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9日訊(黃婷 童忠平)漢壽縣滄浪街道辰護垸社區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田園綜合體,擴建15畝四季水果種植基地,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四季果園,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辰護垸社區四季果園,工人們正在給去年中旬種植的紅心火龍果修剪枝葉。這批紅心火龍果今年9月份掛果採摘,到時候可產果27000斤。水果基地負責人黃斌說:「第一年種植紅心火龍果的結果期比較長,第二年的話就是每年5月份開花掛果,從第一批花到第一批果,到第一批果成熟之後,四五天就有一批花,一直持續到元月份都有果。」
  • 政府「埋單」打造觀光果園
    通過反租土地創建反季節蔬菜種植園區的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褚莊村村民張保林,這些天又在種植園區北邊帶頭創建全區最大面積的觀光果園。  3月10日上午,正在帶領村民挖坑的張保林告訴記者:「等3年後這邊120畝觀光果園進入採摘期,鮮花鮮果不斷,必定吊足城裡人的胃口,收入翻兩番沒問題,還能再安排百十位勞力就業!」
  • 大陸觀光果園青睞臺灣果樹:一口氣買百株樹葡萄
    中新網8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年來大陸流行觀光果園,遊客購票進園自己採摘,享受田園生活樂趣。最近有大陸觀光果園業者來臺灣尋找合適果樹,在南投縣名間、鹿谷地區一口氣買了近百株樹葡萄。樹葡萄果實纍纍,很受大陸觀光果園業者喜愛。
  • 永泰這個新型觀光農場,四季採摘不打烊,還等什麼
    在永泰縣梧桐鎮有這麼一個農場它背靠原始生態林百畝山坡上種滿30多種特色水果和連片山櫻花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採摘不打烊這就是位於小喜村的小喜休閒農場一個集採摘、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新型「森態」農場走進小喜休閒農場
  • 宋志平:看好「網際網路+農業」模式 在廈首創四季開放的臺灣水果休閒...
    廈門榮傑園臺灣水果觀光園董事長宋志平在園區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要把臺灣的精緻農業和優質水果引入大陸,打造一年四季開放的臺灣水果休閒觀光農業園,讓市民體驗臺灣休閒農場的樂趣。2012年,為了實現心中的「田園夢」,原本在臺灣從事房地產的宋志平來到廈門,經過多番考察,決定選址廈門翔安。
  • 從生產果園向觀光果園轉換的建議
    但如果沒有規模和知名度的支撐,大家還是感覺到,觀光果園並不好弄。要進入這個行業並致力於做成老大的人有很多,真正最後能賺錢並且活得很好的人很少。這十幾年來,我所經歷的,包括我們的一些同行在進入這行的過程中,並沒有能做到想像中的那樣美好。本文主要是對城市周邊的優質生產園向觀光果園的轉換說說個人看法。
  • 【農業】生態觀光果園需要注意哪些?
    現代化的觀光果園集生態、旅遊、農業為一體,以它的新、異、知、美而成為旅遊業中的一枝奇葩倍受青睞。遊人走進觀光果園,既可買到新鮮可口的水果,又能觀花賞果,使遊覽更加別有情致。果園的經營者不僅可獲得果品的銷售收入.還可獲取不菲的旅遊收入。所以發展觀光果園具有廣闊前景,那麼建設一個生態觀光果園要具備註意哪些呢?
  • 廈門一家庭農場成立 將打造成觀光型果園
    她要將農場打造成生態型觀光果園,還將研發周邊產品,形成品牌效應。晨報訊(記者 陳璐 通訊員 許婧 黃琳)不少人都嚮往著歐美家庭農場的生活,有一個「農場夢」。想當農場主的林淑楨,最近圓了她的「農場夢」。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淑楨家庭農場」3月31日在海滄登記成立,這也是海滄區內成立的首個家庭農場。
  • 觀光果園模式
    觀光果園是將果園作為觀光、旅遊資源進行開發的一種綠色產業。
  •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璧山打造重慶觀光採摘樂園
    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今年起,該區還將利用3年時間,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把果園打造成為重慶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
  • 海南將建100個觀光果園 遍布全省與旅遊路線為鄰
    省農業廳副廳長周燕華在會上透露,海南將在全省範圍內建設100個觀光果園,以本地20多種熱帶水果品種形成觀光品牌,挖掘特色果園文化,在完善旅遊觀光設施後,為遊客提供豐富的度假旅遊產品。  周燕華說,作為海南「綠化寶島」大行動重點建設內容之一,省農業廳已完成了100個觀光果園的布局,種植面積達3萬畝,平均每個果園面積達300畝,遍布全省各市縣,並靠近城市、靠近觀光景點、靠近旅遊路線。
  • 打造觀光果園需要注意這些
    觀光採摘園以自然為舞臺,以傳統文化和鄉土風情為內涵,依託鄉土果木走進樸質、明麗、生機盎然而散發泥土芬芳的生產性園林中,讓旅遊者在親自欣賞並體驗收穫鮮果的滋味和樂趣。採摘園旅遊內容:1、脫離城市化的小運動量的活動如登山、垂釣、 放風箏、學做農家飯、體驗農村生活和採摘 。
  • 首農對外開放果園農場!未來將打造京郊休閒觀光旅遊圈
    作為北京最大的農產品供應商首農集團,今後將向北京市民開放多家果園農場。這是繼開耕節、櫻桃節後的又一次農業體驗活動,也是首農集團打造環五環休閒觀光旅遊圈和高端產業園區的又一次嘗試。首農集團的前身是1949年9月成立的「平郊農墾管理局」,正式組建於2009年4月,採用從育種、養殖到加工、配送、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 31個果園定為省休閒觀光果園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5月31日訊(記者光明)海南省農業廳、省旅遊委近日公布2016年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名單的通知,海口三江豪福江蓮霧休閒觀光果園等7個果園入選省休閒觀光果園,全省31家果園入選。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要實現對100個熱帶休閒果園進行旅遊化改造,輻射帶動點、線、面全方位發展。
  • 31家果園被授予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 附名單
    31家果園被授予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 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儋州5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5月27日上午,2017年(第五屆)海南鄉村旅遊文化節在儋州市文化廣場開幕,現場有31家果園被授予海南省休閒觀光果園。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針對大陸各地農家樂發展狀況,臺灣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銘昌認為,農家樂的現有經營形態多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旨在為消費者展現安全管理及銷售農特產品,而非單純做休閒觀光,未來這兩者應結合。
  • [分享]觀光果園果樹su資料下載
    觀光果園果樹su專題為您提供觀光果園果樹su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觀光果園果樹su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內容簡介 在闡述果樹個體觀賞特點的基礎上.本著因地制宜與適地適樹、果品生產與觀光旅遊相結合、果樹文化內涵、以人為本等原則.從平面設計、立面設計、季相設計、造型設計、葉花果設計、果文化設計等多個方面探討了觀光果園果樹的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