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冷門的圓翅鍬屬基礎知識 國產圓翅鍬專輯

2021-01-11 騰訊網

2021年第01期

前言:早前,我們曾分享過日本地區以及我國臺灣圓翅鍬,包括近期也出過一篇以省份命名的國產圓翅鍬。但其實我國圓翅鍬資源相當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已知有近50種,並且近年仍不斷有新種發現。

不過網上關於圓翅鍬的資料較為匱乏,很多蟲友無法了解該屬的大致情況。今天,我們結合近期收集整理的一些資料,來簡略聊一下國產圓翅鍬。

圓翅鍬屬基礎知識

圓翅鍬概況

全球大概73個物種(不含亞種),主要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地區,從日本、中國、中南半島一直到印尼、印度等國,其中大部分分布於我國和中南半島地區,多數為中小型物種,但也有部分體長可以達到近80mm的大型圓翅鍬,比如大圓翅鍬等。

圓翅鍬和鬼豔鍬屬於近緣種,不過通過體型、大顎眼緣突起以及前胸背板形狀可以較為容易的予以區分。

圓翅鍬主要外觀

圓翅鍬通常體型較寬,整體略呈橢圓形,鞘翅較為圓潤,體色多為黑色,但也有相當部分個體鞘翅為紅棕色,或是兼有黑色/黃棕色斑紋。

雄蟲大顎多數較短(也有部分細長物種),部分顎上緣有明顯向上突起的齒突,內下緣有鋸齒狀齒突。眼緣突起發達,從側面觀看可發現其複眼分為上下兩部分;前胸背板側緣有后角,且有明顯內凹;前足脛節側緣通常有4~5個刺突,中後足脛節則無。

好了,現在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國產圓翅鍬吧!

以下標註的圓翅鍬中文名部分按照蟲圈俗稱,部分按照原有的正式中文學名,另有部分則按照拉丁種名含義翻譯(或直接音譯),還有部分暫時無法找到準確的譯名則空白。

另,標註的產地都源於文獻資料,僅作參考,可能和當前實際分布有略有差異,例如中華圓翅資料上提及上海有分布,但現在從來有發現。

以下內容如有誤還望各大佬指正!文中配圖基本源自相關文獻,整體還較為清晰,能較好的予以辨識。

B

拉丁學名:Neolucanus baladeva Hope, 1842

異名:Neolucanus waterhousei Boileau, 1899

中文名稱:巴拉迪瓦圓翅鍬

產地:印度(梅加拉亞邦、阿薩姆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北部、中國(雲南、西藏)、泰國

體長::35.3~66.3mm :36.3~51.8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benoiti Schenk,2009年

中文名稱:伯努瓦圓翅鍬

產地:中國(廣西、貴州、廣東)

體長::33.5~39.8mm :34.0~38.2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bimaculatus Schenk,2013

中文名稱:新月斑紋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大理)

體長::38.9~40.0mm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brevis Boileau,1899年

中文名稱:短圓翅鍬

產地: 緬甸北部(克欽邦)、中國(雲南)、泰國北部、越南北部、寮國、柬埔寨

體長::22~31.1mm :22~27.1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brochieri Bomans & Miyashita, 1997

中文名稱:

產地:緬甸北部(克欽邦)、中國(雲南)

體長::29.5~42.0mm :27.0~29.0mm

C~E

拉丁學名:Neolucanus castanopterus Hope, 1831

中文名稱:暫無

產地:印度、尼泊爾、不丹、中國(雲南)、緬甸、泰國、越南

體長::26.7~37.9mm :28.3~32.3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curvidens Lacroix, 1978

中文名稱:彎圓翅鍬

產地:中國(貴州)

體長::未知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donckieri Didier,1926

異名:Neolucanus atratus donckieri

中文名稱:登奇爾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寮國、緬甸

體長::36.5~48.3mm :35.0~40.0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doro Mizunuma, 1994

中文名稱:泥圓翅鍬

產地:中國(臺灣-南投)

體長::23.8~42.1mm :27.6~37.3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doro horaguchii Nagai, 2001

中文名稱:泥圓翅鍬洞口亞種

產地:中國(臺灣-新竹)

體長::27.1~40.7mm :29.3~40.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eugeniae Bomans, 1992

中文名稱:小圓翅鍬

產地:中國(臺灣-高雄)

體長::25.5~34.2mm :27.1~33.2mm

F~I

拉丁學名:Neolucanus fuliginatus Mizunuma, 1994

中文名稱:暫無

產地:中國(雲南)

體長::31.1~35.6mm :29.5~31.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fuscus Didier, 1926

中文名稱:棕色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廣西)、越南北部

體長::33.9~51.3mm :31.0~32.9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fuscus zhongguo Schenk, 2012

異名: Neolucanus zhongguo Schenk, 2012

中文名稱:棕色圓翅鍬中國亞種/中國圓翅鍬

產地:中國(廣西北部)

體長::34.9~37.3mm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giganteus Pouillaude,1914

中文名稱:巨人圓翅鍬

產地:中國(貴州、雲南、廣西)、寮國、泰國北部、越南北部、柬埔寨北部

體長::43.0~72.9mm :41.0~53.0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guangxii Schenk, 2009

中文名稱:廣西圓翅鍬

產地:中國(廣西)

體長::41.5~44.1mm :37.1~42.6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guizhoui Schenk, 2011

中文名稱:貴州圓翅鍬

產地:中國(貴州、廣西北部)

體長::38.5~42.1mm :33.6~35.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imitator Kriesche, 1935

中文名稱:伊迷圓翅鍬

產地:中國(湖南)

體長::28.2~43.2mm :36.2~40.9mm

K~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kachinensis Schenk, 2014

中文名稱:克欽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緬甸

體長::41.2~43.1mm :40.9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latissimus Schenk, 2013

中文名稱:寬胸圓翅鍬

產地:中國(浙江、廣東、福建)

體長::29.1~38.1mm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marginatus Waterhouse, 1872

中文名稱:暫無

產地:印度東北部、錫金、中國(雲南、西藏)、寮國、緬甸、越南

體長::33.0~44.4mm :37.7~41.8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marginatus confucius Lacroix, 1972

異名:Neolucanus confucius Lacroix, 1972

中文名稱:孔夫子圓翅鍬

產地:印度北部(梅加拉亞邦、阿薩姆邦)、不丹、緬甸北部、中國(西藏)

體長::50.0~72.0mm :44.3~46.5mm

M~O

拉丁學名:Neolucanus maximus Houlbert, 1912

中文名稱:大圓翅鍬/龍牙圓翅鍬

產地:中國(西藏、貴州、廣西、雲南)、泰國北部、寮國北部,北越

體長::43.0~74.0mm :41.0~56.4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maximus vendli Dudich, 1923

異名:Neolucanus vendli Dudich, 1923

中文名稱:大圓翅鍬臺灣亞種

產地:中國(臺灣)

體長::39.4~66.7mm :42.3~49.9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montanus Kriesche,1935

中文名稱:蒙塔努斯圓翅鍬

產地:中國(四川、西藏)

體長::34.1~40.2mm :28.0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nitidus Saunders, 1854

中文名稱:亮圓翅鍬

產地:中國(四川、上海、雲南、廣西、江西、浙江、廣東、福建、安徽)

體長::32.2~49.2mm :32.5~42.8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nitidus lividus Didier,1930

異名:Neolucanus lividus Didier,1930

中文名稱:利維圓翅鍬

產地:中國(福建)

體長::30.1~44.2mm :32.5~41.8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oberthueri Leuthner, 1885

中文名稱:月斑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廣西、海南、貴州)、越南

體長::未知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oberthueri bisignatus Houlbert,1914

中文名稱:

產地:泰國、越南、中國(雲南)

體長::未知 :未知

P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arryi Leuthner,1885

中文名稱:派瑞圓翅鍬

產地:緬甸、中國(貴州)、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

體長::26.0~41.5mm :26.0~36.3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erarmatus Didier, 1925

中文名稱:中國大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西藏東南部)、泰國、寮國、越南北部

體長::46.0~78.2mm :45.0~56.1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erarmatus goral Kriesche, 1926

異名:Neolucanus goral Kriesche, 1926

中文名稱:

產地: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

體長::48.5~75.0mm :46.5~56.7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seudopacus Houlbert, 1914

中文名稱:暫無

產地:緬甸、中國(廣西、貴州)、泰國、越南

體長::32.3~43.7mm :24.0~31.0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allescens Leuthner,1885

中文名稱:紅緣圓翅鍬

產地:中國(雲南、香港、廣東)

體長::26.5~36.0mm :22.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allescens diffusus Bomans, 1989

異名:Neolucanus diffusus Bomans, 1989

中文名稱:

產地:中國(福建)

體長::41.0mm :36.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pallescens rutilans Bomans,1989

異名:Neolucanus rutilans Bomans, 1989

中文名稱:

產地:中國(福建、廣東)

體長::36.2~43.0mm :32.9~42.6mm

R~S

拉丁學名:Neolucanus robustus Boileau,1914

中文名稱:赤圓翅鍬

產地:印度、緬甸、寮國、越南、中國(雲南)

體長::32.0~55.5mm :30.0~45.0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robustus lemeei Houlbert, 1914

中文名稱:

產地:寮國、越南、中國(廣西、廣東)

體長::42.5~52.8mm :39.5~45.8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rudolphi Schenk, 2008

中文名稱:魯道菲圓翅鍬

產地:中國(西藏東南部)

體長::34.0~38.6mm :33.8~36.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haanxiensis Schenk, 2008

中文名稱:陝西圓翅鍬

產地:中國(陝西)

體長::39.2~47.5mm :35.5~41.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inicus (Saunders, 1854)

中文名稱:中華圓翅鍬

產地:中國(四川、雲南、上海、江西、浙江、福建)

體長::26.1~39.3mm :24.3~32.4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inicus championi Parry, 1864

異名:Neolucanus championi Parry, 1864

中文名稱:中華圓翅鍬香港亞種/勝利圓翅鍬

產地:中國(廣東、貴州、香港)

體長::未知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inicus opacus Boileau,1899

中文名稱:

產地:中國(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廣東、江西、海南)

體長::30.4~42.1mm :24.5~33.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inicus taiwanus Mizunuma, 1994

異名:Neolucanus taiwanus Mizunuma, 1994

中文名稱:中華圓翅鍬臺灣亞種

產地:中國(臺灣)

體長::23.0~28.2mm :未知

S~Z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venjae Schenk,2003

中文名稱:暫無

產地:中國(西藏)

體長::28.2mm :未知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winhoei Bates, 1866

中文名稱:紅圓翅鍬

產地:中國(臺灣)

體長::31.7~53.6mm :32.6~41.9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spicatus Didier,1930

中文名稱:斯芬圓翅鍬

產地:中國(福建、廣東)

體長::51.0~66.8mm :47.0~49.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tanakai Mizunuma, 1994

中文名稱:田中氏圓翅鍬

產地:中國(海南-五指山)

體長::46.2~59.6mm :35.0~38.2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tao Kriesche,1935

中文名稱:陶圓翅鍬

產地:中國(廣西、貴州、海南)

體長::35.0~44.0mm :36.0~41.5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tibetanus Schenk, 2003

中文名稱:藏圓翅鍬

產地:中國(西藏)

體長::28.3~32.4mm :28.6~29.4mm

拉丁學名:Neolucanus zebra Lacroix, 1988

中文名稱:斑馬圓翅鍬

產地:中國(臺灣、廣東)

體長::47.0mm :未知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鍬甲繁殖系列之金牛扁鍬 爆產容易但你得過這一關!
    前言:上周我們分享了所羅門大頭細身赤鍬的繁殖,今天我們接著再來分享一篇扁鍬屬成員:金牛扁鍬(菲律賓亞種)的繁殖記錄。 和上次一樣,我們先總的介紹下金牛扁鍬家族的整體知識,讓大家對這一物種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 蟲季一睹天目山鍬甲風採下篇 深山屬鍬甲
    前言:前兩期我們已經介紹了天目山上的鋸鍬屬、小刀鍬屬、大鍬屬等鍬甲品種,今天我們則來最後一篇,主要是聊聊深山鍬品種。天目山的深山屬鍬甲不多,主要就是幸運深山鍬和帕瑞深山鍬(就是大家俗稱的派瑞深山),這兩個品種在爆發季很容易見到,樹上路上都可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燈誘則更不用說。
  • 動物小百科:關於圓翅燕魚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圓翅燕魚,拉丁學名Platax pinnatus,又稱紅邊蝙蝠,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白鯧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Pinnatus Batfish,LongfinBatfish,Red faced batfish。
  • 來自熱帶雨林的狂暴鬥士 巨顎叉角鍬和犀牛叉角鍬
    前言:之前曾簡短的列過叉角鍬屬所有的物種,也曾介紹過國產叉角鍬屬品種,今天我們來看看叉角鍬屬中體型最大的兩個品種:巨顎叉角鍬和犀牛叉角鍬。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極限個體在110mm上下,非常霸氣!巨顎叉角鍬(Hexarthrius mandibularis)叉角鍬屬體型最大的品種,主要分布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南部)和馬來西亞(沙巴)的熱帶雨林,是叉角鍬屬中體型最大的品種,成蟲為夜行性昆蟲,但白天也會出來活動,野外以吸食樹汁為主。
  • 【彩虹鍬形蟲飼育記錄】
    飼育過程中也沒做像樣的記錄,所以在本篇飼育文裡做下簡單的記錄和梳理…順帶補充一下去年第一次飼育彩虹鍬的經歷(因為之前那篇彩虹鍬飼育小記寫得比較倉促趕工…)「基本信息」* 中文名:彩虹鍬形蟲* 學名:Phalacrognathus mulleri* 產地:澳洲北部、紐幾內亞島* 紀錄大小:約32-70mm* 親代信息:
  • 【彩虹鍬形蟲飼育小記】
    因為此時幼蟲還是一齡,而且容器裡的木屑也很充足,所以我將它們放在一個收納箱裡就把它們遺忘了。發酵木屑中嬌小的一齡幼蟲。      隨著春暖🌱花開,時間來到了陽春三月。(10月11日8時,第一隻公蟲率先羽化):羽化中的公蟲~      相較於其他屬的鍬形蟲,彩虹鍬和金鍬屬(Lamprima)的公蟲在羽化時會有獨特的展顎現象
  • 兩點赤鋸鍬知識分享 好生好養色系繁多的入門鋸鍬
    前言:今天來介紹下我們國內常見的鋸鍬屬品種:兩點赤鋸鍬(Prosopocoilus astacoides),中文學名褐黃前鍬甲。它在我國可算廣泛分布,從華北到華中、華東,乃至西南地區均能見到其身影,並且擁有5個亞種(限國內),佔據了兩點赤鋸鍬一半左右的亞種。
  • 日本Bekuwa年度鍬甲飼育紀錄-刀鍬屬
    前言:本周的Bekuwa飼育紀錄我們翻譯了Dorcus屬中的刀鍬屬,以及獨立的小刀鍬屬!由於中日兩國對於D屬的分類各自一表,因此紀錄表中還涉及了小刀鍬屬(Falcicornis)、多刺刀鍬屬、以及雙鉤鋸屬,這些屬名均按我國分類走,同時凡我國分布的物種中文名也一律參照國內分類,剩下的則以日系分類為準。
  • 鍬甲界的狂牛——牛頭扁鍬
    牛年到了,那自然要寫一下和牛多少有點關聯的昆蟲,不過「牛」這個字可以有諸多解釋,最基本的來說就是指偶蹄目、牛亞科之下的一類健壯的哺乳動物;還可以指外形或行為有幾分牛樣的生物,比如犀牛;以及一個姓氏;再就是指一種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如果從這一點上來看,不少社會性昆蟲都可以被稱一聲「牛」;還可以指一種倔強而實誠的性格,這一般多指一些個體;還可以指某一人或事物非常強悍或高端,從這一方面來講長戟大兜蟲也可以被稱一聲
  • 鍬甲之「鍬」字詳解
    ,這裡的「鍬」字來源於日本,即日本武士盔甲前額部分的「鍬形」前立,像一個叉子。因為日本人是亞洲最早開始將鍬甲當作寵物飼養的,所以他們的命名便在東亞地區流行了開來,於是臺灣的鍬甲名字就用了「鍬形蟲」一說。
  • 蟲緣小序(選蟋蟀之翅、尾)
    因而,翅選就必然成為考慮蟋蟀好壞、衡量的一個方面。下面就簡易講我對蟋蟀翅選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啟發。蟋蟀的翅膀作用,主要有鳴叫的鳴翅和飛翔的飛翅;其中鳴叫用於呼雌、示威,飛翅則用於落差較大時的緩衝和飛翔移動(包括逃跑)。以下主要講鳴翅。
  • Bekuwa2020年度鍬甲飼育紀錄出爐 巴拉望巨扁鍬達到115.3mm
    由於今年初的時候我們已經完整翻譯過各屬的詳細飼育紀錄,因此本文暫不做全面翻譯,僅挑各屬在2020年取得突破的新飼育紀錄。後續如果有時間,我們再整理放出完整的鍬甲飼育紀錄統計表。2020年度的鍬甲飼育紀錄中大鍬、黃金鬼鍬(Allotopus)均無新紀錄產生,而深山鍬屬新增大量「新面孔」,比如朗氏深山鍬、雅深山鍬、盈江深山鍬、普氏深山鍬以及米什米深山鍬等,此前Bekuwa年度飼育紀錄並無統計這些物種。
  • 桃花嶺、傅家洲、龍王港,有中華大扁鍬,就有生態的美好
    圖/文 林繼偉2017年9月12日,從長沙河西桃花嶺帶回一隻中華大扁鍬(母)。2017年10月7日下單,為桃花嶺捉的母扁鍬配只公的。三天後收快遞,塑料瓶中裝著一條野生中國大扁鍬(公蟲,5-6釐米),14.90元,另19.90元的鍬甲飼養套餐。從長沙桃花嶺抓的3釐米的扁鍬母蟲,你應該夠"性″福的了,你的伴侶來自河南商丘夏邑縣(至聖先師孔子的祖籍地)。
  • 來一鍬音樂餐廳登陸紹興!鐵鍬上菜,只準手抓!
    真的,就一鍬!沒錯,Ta就是網紅手抓海鮮抖音點讚100W+的網紅美食來紹興啦!來一鍬徒手音樂餐廳不用碗筷,直接用手抓著吃!用盤子盛菜,筷子夾菜是中國千年不變的習俗,結果到了這家店,盤子不見了,筷子更是無蹤無跡。代替盤子上菜的盛具成了一人高的鐵揪,鐵揪上盛滿了形狀各異的海鮮們。
  • 【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九翅豆蔻:「雨林皇后」的繁殖秘密
    九翅豆蔻(Amomum maximum)種子植物,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芭蕉目、姜科、豆蔻屬。  不過有學者認為,詩詞中的「豆蔻」應屬於姜科的姜屬,而歸屬於豆蔻屬的九翅豆蔻可以算得上是它的「近親」。   豆蔻屬是姜科中第2大屬,全世界約有15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洲和大洋洲,我國產39種,其中29種為我國特有種。  熱帶雨林中有非常非常多奇特的植物,形態各異,花色萬千,果實獨特,總有那麼幾個特徵能夠吸引人的眼球。九翅豆蔻便是其中之一。
  • 紅翅木在木材中排第幾 紅翅木和烏金木有什麼區別
    在家居裝修的過程中人們都會選取木材作為家中的裝飾,但是在木材行業的種類有很多,價格也有著天壤之別,當然質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不要只看價格,也要看質量,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下面我們來看看紅翅木在木材中排第幾和紅翅木和烏金木有什麼區別。
  • [圖鑑] 蜻蜓 - 蜻蛉目 差翅亞目
    ⭕️版納麗大偽蜻 Epophthalmia bannaensis✅閃藍麗大偽蜻 E. elegans 閃藍麗大蜻⭕️管氏麗大偽蜻 Epophthalmia kuani——————————————————蜻科 Libellulidae [3][4]蜻科是差翅亞目最大的一科
  • 來領一份炸雞店吮指香酥翅根的配方吧!
    還是買一份拆袋即炸的翅根半成品吧,在家裡吃又方便,又衛生,而且是自己做的喲,在熊孩子面前有滿滿的成就感。錫能成吮指香酥翅根錫能成翅根是來自土養雞的綠色優質的翅根,像一根根紅潤有光澤的圓鼓鼓的小錘子。油炸後的雞翅根外表金黃酥脆,裡面肉質鮮嫩多汁,伴隨著誘人的香氣,每一口都讓人慾罷不能,好吃到舔手指。要不然怎麼叫吮指香酥雞翅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