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記者 餘夕雯 王青 通訊員 裴斐
這幾天大家是不是都在期待下雪?昨天早上8點多,杭州市區飄下了零星幾粒雪花,其實雪下得並不大,持續時間也很短,但朋友圈立刻被刷屏了。真正的雪,預計會在明天和後天趕到。
杭州市氣象臺說,昨天早上本來是要下點小雨的,但伴隨著冷空氣的強勢入場,氣溫從高空到地面都很低,最高氣溫僅3℃,於是水汽在高空凝結成雪,沒有中途化成雨。不過,下雪除了溫度夠低,另一個條件是水汽要足,昨天杭州水汽不夠,所以不到中午就停了,下午久違的太陽也若隱若現。
今天是個多雲的好天氣,不過即便太陽出現,絲毫不會減少寒冷刺骨的感覺,受冷空氣持續影響,杭州市氣象臺發布了低溫報告,今天早晨最低氣溫-2℃,最高4℃,山區-3℃到-5℃,有冰凍或嚴重冰凍,請注意。這實打實的冷,還有偏北風助陣,最大風力6級,吹在臉上簡直就像刀刮一樣。
明天中午到後天上午
杭州這次的雪比上次「純粹」些
重點來了!據杭州市氣象臺預測,杭州今年冬天的第二場雪可能真的要來了。這個元旦假期,又會有漫天飛舞的雪花了。降雪預計會出現在明天中午到後天上午,雪量平原地區小到中等,山區大雪,積雪深度平原地區1-3釐米,山區4-6釐米,高山區10釐米以上。
跟月初那場雪相比,這次的雪雖然強度不大,但沒有雨水伴隨左右,會下得更「純粹」,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純純的雪花,明後兩天大家可能在車頂上、屋頂上、樹葉上看到薄薄的積雪,但城市道路出現大面積積雪的可能性不大。另外,這次的雪,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由於後一股冷空氣強度不強,差不多後天(31日)下午以後,暖溼氣流控場,氣溫開始上升,降雪就會停止了。
中央氣象臺連發寒潮預警
兩廣地區直接從短袖到羽絨服
不過這波升溫,力度不會很大。明後天最低氣溫0℃-1℃,最高氣溫4℃-5℃,元旦起氣溫會有所回升,最低氣溫依然還是3℃,最高氣溫不過7℃左右,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
這幾天,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寒潮預警,中國氣象局昨天啟動寒潮四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臺則將寒潮預警提升至黃色。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已經從「很冷」,升級到「非常冷」了。
關於寒潮,很多人會誤認為大降溫就等於寒潮來了,其實寒潮比你想的可要冷多了。根據強弱程度,我國將冷空氣分為五個等級: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看吧,這是最高級別的冷。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說,這次寒潮,湖南、貴州、廣西、廣東是降溫最為慘烈的區域,明後兩天兩廣的偏南地區日最高氣溫將從前些日子的20℃+直接速凍降到只有個位數,日最低氣溫僅5℃左右,從短袖直接到羽絨服。馬學款表示:與缺少水汽的北方不同,冷空氣一旦南下,將會和南方的暖溼氣流相遇,兩者共同作用製造大範圍雨雪天氣。今天開始,陝西南部、重慶東南部、湖北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貴州中東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浙江西北部、西藏東部、青海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或雨夾雪,局地暴雪。
雖然雨雪天氣會帶來交通、農業等各方面的不便,需做好相關應對,但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諺語叫作「瑞雪兆豐年」。以一場瑞雪跨年,就當是迎接2019年的好兆頭吧。
到2020年,杭州的空氣要像桐廬鄉間一樣清新
到2022年,空氣品質能媲美千島湖風景區
還有兩天,2019年就要來了。回望2018年,你有沒有發現,今年杭州的空氣要比往年好了很多?
杭州市環保局和市氣象局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截止到本月26日,杭州市區2018年PM2.5平均濃度為39.3微克/立方米,霾天數為40天。今年的霾天數比去年少了26天,比前年少了52天,比2013年,則足足少了154天。
昨天,杭州正式發布《杭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會上,市環保局副局長沈海峰肯定地說:「接下來,杭州的空氣將變得更好。」
根據《行動計劃》,全市PM2.5平均濃度,到2020年達到38微克/立方米,到2022年,達到35微克/立方米。這相當於,到2020年,杭州的空氣就像桐廬的鄉間一樣清新;到2022年,則能媲美千島湖風景區。
要在短短幾年內,讓空氣品質發生質變,從「良好」變成「優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行動計劃》裡列了詳細計劃和任務。
根據國家和我省對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地區的有關要求,史上最嚴排放標準——《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就被提前了整整一年,預計於明年7月1日實施。
同時,將加快推進新能源車的推廣應用,優化充電樁建設,逐步建立城區內新能源貨運車輛配送系統。到2020年,全市計劃淘汰2萬多輛各類國三柴油車。到時將利用建設完成的遙感監測系統和車載排放診斷系統在線動態監管,進一步加強對重型柴油車排放的跟蹤和監督。
現在,偶爾還能遇到部分路段塵土飛揚的情況。未來,這種情況將越來越少。《行動計劃》裡提出,到2020年,杭州主城區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將超過75%。也許很快,你就能在馬路上看到,各種高科技產品參與路面清潔的情形。
另外,對化工、印染、造紙、冶煉、鑄造等重汙染高耗能企業,推動其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發展清潔化。根據《行動計劃》,到2020年,每年將淘汰和整治100家「低小散」企業和1000家「髒亂差」企業,並完成對120家廢氣排放重點工業企業的整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