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難催生教育新潮流
繼此前教育部發布消息稱,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68%遭遇網友爭議,「被就業」一夜之間躥紅網絡的同時,也再一次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推向了公眾的視線。
日前,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教授在其新浪博客中指出: 曾幾何時,人們對於高學歷的追求,應運而催生了中國教育的一個「專升本」現象。 可現在,一股「本升專」的奇特現象正在成為中國教育的潮流。
陳教授總結稱,與過去人們小學——中學——大學;基礎——專科——本科的教育軌跡不同,現在很多大學生本科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後,反倒傾向於回到專科學校、技工學校,更多的是到各種社會培訓機構接受回爐教育,尋求專業性、技術性、技能性知識和技能提升。有的已就業大學生甚至還不得不請一個月甚至三個月的長假,自費脫產去學習,以應付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當然,利用業餘時間去學習的人更是佔了絕對多數。
「本升專」化解生存困惑
「這股教育逆流既是當前找不到出路的大學生們的無奈之舉;也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對現行教育進行的尖銳批評。」陳宇認為,「這一現象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
首先,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近年來已成為中國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去年年末以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無疑又給國內的大學生就業市場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應屆生質量不太理想,特別是學生動手能力差,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的人才選擇。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本升專』已經成為中國教育中一道新的風景線。」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卻是包括動漫遊戲行業再內的新興行業招聘難,如果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能夠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必然會成為推動新興產業振興的生力軍。」
而作為國內數字娛樂職業教育的領軍品牌,匯眾教育專家們通過大量的成功經驗總結,也印證了這一觀點。
溯本求源,破解體制難題
有鑑於中國教育長期以來脫離經濟、脫離生產、自我循環、自我服務體制下導致的就業苦果,匯眾教育顛覆傳統教學模式,面對大學生自行回爐,提升素質、重塑職業技能和必要專業知識的需求,率先在國內推出了針對動漫、遊戲、數字影視專業人才的培養體系。
五年來,立足於企業人才需求,凝聚了數千名來自行業一線的資深教師、上萬份經典案例而成的課程體系,集時下流行的體驗式教學的諸多優點於一身。同時,藉助自主研發的「雲世界」互動平臺,幫助學員在大量的項目實現中,彌補課堂教學的滯後和脫節,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人才培訓和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的成功跨越。
如今,作為中國數字娛樂職業教育的成功典範,匯眾教育已經幫助三萬多年輕學子進入了理想的職業殿堂,也用有力的事實證明,「唯有顛覆傳統教育理念,適應實際,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治本之策。」
編後
長久以來,大學生就業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已經成為困擾政府和社會的難題。另一方面,儘管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反經濟周期的行業還在一枝獨秀,大量的用人需求不斷膨脹,卻賢才難覓。
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矛盾,為有心之士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作為產業發展的堅強後盾及同盟軍,匯眾教育率先將教育實踐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從國內動漫、遊戲企業需求出發,借鑑國外先進的技術經驗,再回歸本土化的過程,以嚴格規範的教學管理和完善的就業服務,為中國動漫、遊戲產業輸送了大量優秀的專業人才,也為更多的優秀學員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