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精選10篇)

2021-03-01 寫事作文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1

  生活中到處離不開數學!

  今天,我在家裡做了一個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幣。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個一元硬幣,一隻彩筆。

  先用彩筆畫出一元硬幣的直徑,它的直徑是2.5釐米,要想算出圓的周長,再用2.5乘3.14等於7.85釐米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在求圓的周長,應是:圓的半徑乘3.14乘2。

  我還知道: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心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裡沒事幹,就找到了一個以前四驅車的輪子。我就開始測量它的周長。找不著圓點是一個難事,於是我借用個課堂上的幾個方法,由於這個輪子是安到這裡的,所以很不好測量,最後我還是按照車輪的大小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圓。

  測出了直徑。3、14×2、5=7、85(釐米)。

  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測量啊!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釐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釐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3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遊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麼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遊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遊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4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現在是地瓜收穫的季節」,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我說:「收這麼多地瓜有什麼用?」,媽媽說:「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麼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幹什麼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鹹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鹹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鹹米?」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鹹米,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媽媽說:「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5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帘。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麼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裡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麼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製作小製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6

  今天陽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忽然發現這樣一道題:比較1111/111,11111/1111兩個分數的大小。頓時,我來了興趣,拿起筆在演草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種解法。那就是把這兩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然後利用分數的規律,同分子分數,分母越小,這個分數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111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7

  今天晚自習的時候,我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拿出一本課外書做起來,沒想到上面的一道題卻難住了我。

  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牧場長滿青草,每天青草都均勻的生長,這片牧場可供八頭牛吃10天,可供6頭牛吃20天,可供多少頭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麼也想不出來。於是我就胡亂的翻弄著桌上的一本數學課外書,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本書上居然有一道題和這道題類似,下面還有關於這道題的解析。於是,我就對照著解析仔細思考起來。

  原來這個問題叫:「牛頓問題」,這道題最初是牛頓提出來的,因此而得名。根據這道題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題。下面我在此講解一下:由於這片草地草的數量每天都在變化,關鍵應找不變量——原有的草的數量,總的草量可以分為兩部分:原有的草與新長得草,新長的草雖然在變,但由於是均勻生長,因兒這片草地每天新長出的草的數量是不變的。假設一頭牛一天吃一份草,那麼8頭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和原來的草全吃光,6頭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與原來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數量與10天新長的草的數量的總和,120份是原來的草的數量和6天新長的草的數量的總合,因此每天新長的草的份數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數量為80—4×10=40份,這片草地每天新長草的4份相當於可安排4頭牛專吃新長的草。設可供X頭牛吃5天,於是可以列式為:40÷(X—4)=5。解得X=12,當我寫完這道題的解法的時候,交給老師看了看,老師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天,我真很高興,雖然這道題不是自己做的,但我為自己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興。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8

  今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著我。小區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佔地多少?

  為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查和測量,發現小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佔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第三個問題把剛才算的數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裡面遊動,可以讓人放鬆身心。說了那麼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佔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數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9

  你們知道有幾種方法可以畫圓嗎?

  第一,我們可以用量角器畫兩個半圓拼在一起。

  第二,可以用杯子下面的圓對準畫上。

  第三,可以用一根繩子綁成一根筆,把繩子拉直摁住,用帶筆的一頭來畫,這樣不僅畫的圓,還可以自己調整長度,就像圓規一樣。

  第四,可以先畫一個正方形,然後一點點修邊兒變為圓形……這些都是畫圓的方法。但是最簡單、最方便而且畫的`最圓的還是圓規了,那麼問題來了,你們知道用圓規怎麼畫嗎?

  首先,我們捏住圓規的手柄,然後分開的它兩個腳,把尖銳的一頭固定在紙上不動,用帶鉛筆的一頭圍著它轉一圈就能畫出一種很圓的圓形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下面我們來學的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定義。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並且,我們說兩個半徑相乘等於一個直徑,或一個半徑等於直徑除以二。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有無數條。同時,它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無數條。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和直徑都相等。

  今天的課已經講完了,你們學會了嗎?相信聰明的你早已掌握的很熟練了吧?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10

  那天的數學課上,劉老師說了這的樣一句話:「課堂因差錯而精彩。」——簡短而意味深長。

  六年級的上半個學期,我們學習用正比例解應用題。通過書上的幾個例題的學習,我們得出了:正比例圖象都是直線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們要解決下一個問題時,範安琳提出了疑問:為什麼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線而一定是直線呢?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便是在為她解答困惑中度過的。爭論了一會兒,我也有點兒困惑了。我發現別的同學也略顯困惑。老師讓範安琳在黑板上畫了一幅,我們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數軸上的數據不按順序排列,那圖象就不會呈直線上升或下降。原來範安琳是忽略了數軸的特點。

  這件事不就驗證了那句話嗎?課堂上因為她的一點錯誤,而使全班對數軸與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認識;因此還使我認識到,錯誤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來,讓大家來共同解決。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要因擔心出錯而躑躅不前——課堂會因差錯而精彩。

相關焦點

  •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競賽測試題
    要想學好數學,離不開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複習。同學們在預習和複習的過程中,遇到數學難題怎麼辦?如果遇到數學疑難問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你不必著急,這時你可以將完整的題目寫在下方留言區,江老師會根據同學在數學預習和複習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分階段對不同的數學疑難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視頻教學指導。
  • 二年級上冊數學《長度單位》換算口訣+習題
    《長度單位》視頻+知識點+課件+練習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2.1《不進位加》視頻+圖文講解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2.2《進位加》視頻+圖文講解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2.3《不退位減》視頻+知識點+課件+練習
  • 二年級數學日記大全(10篇)
    還有一些我們算不出二十四點的,它們是:11、9、13、7;8、9、10、11,這些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辦法來,也許這就是數學的奧妙吧!  這個遊戲充滿樂趣,奧妙無窮!  二年級數學日記大全(3)  10月10日 星期三 晴  早晨吃完飯以後我開始寫作業。我先背乘法口訣然後寫A本。
  • 一課一練:5.5六年級上冊數學《扇形》
    相關練習:1.1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乘整數》1.2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乘分數》1.3六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分數》1.4六年級上冊數學《整數乘法運算規律推廣到分數》1.5六年級上冊數學《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1.6六年級上冊數學《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題及答案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2-10-15 14:24:09
  • 一年級數學上冊綜合練習題,題型全面
    六、沒有唯一答案七、1, 10+5=15(本)2,8+4=12(本)3,9+3=12(只)4, 8+9=17(頁)5, 19-9=10(只)6, 13-3+10(個)列印資料的方法:1、高清圖可保存圖片到手機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來源:鄭州家長幫   作者:綠羅花   2018-01-10 15:00:52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關注奧數網官方微信 數學資料、數學真題、更有全國教育資訊微信搜索「奧數網」或掃描二維碼即可添加
  • 一課一練:5.2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
    相關練習:1.1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乘整數》1.2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乘分數》1.3六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分數》1.4六年級上冊數學《整數乘法運算規律推廣到分數》1.5六年級上冊數學《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1.6六年級上冊數學《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 三年級語文上冊:100字暑假日記範文三十篇,給孩子學習參考吧
    三年級語文上冊:100字暑假日記範文三十篇,給孩子學習參考吧!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小同學們對日記一定不陌生吧,那麼語文老師天天叫小同學們寫日記有什麼好處呢?之前有不少小同學們跟學霸老師講,天天寫日記沒有靈感,都不知道怎麼寫,翻來覆去就那麼幾件事,幾句話,寫好日記太難了啊。今天,學霸老師就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上冊:100字暑假日記範文三十篇,小同學們可利用空餘時間看看,給下次寫日記靈感大增。
  • 一課一練:3.2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以整數》
    10、34÷7=(34)×(71)=(214)     97÷6=(97)×(61)=(547)。二、選擇題(茵苗教育) 11、已知兩個數的乘積是74,其中一個因數是8,另一個因數是(A)。 前面的內容:1.1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乘整數》1.2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乘分數》1.3六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分數》1.4六年級上冊數學《整數乘法運算規律推廣到分數》1.5六年級上冊數學《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1.6六年級上冊數學
  •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試題解析與分享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六年級了,馬上就要畢業了,同學們的學習也越來越緊張了。有朋友留言希望分享一下六年級的期末試卷,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的一份試卷,分析一下考試題型與考試難度,看看大家都有沒有問題。
  • 精選小學生四年級上冊數學應用題15道,供同學們鞏固練習
    【考壹佰導讀】應用題是用語言或文字敘述有關事實,反映某種數學關係(譬如:數量關係、位置關係等),並求解未知數量的題目。每個應用題都包括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以往,中國的應用題通常要求敘述滿足三個要求:無矛盾性,即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完備性,即條件必須充分,足以保證從條件求出未知量.的數值;獨立性, 即已知的幾個條件不能相互推出。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教案),可下載!
    統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必背課文及闖關表,暑假提前背!2020秋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學生用書 (含講解/練習/知識點)丨可下載2020秋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學生用書,可下載列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全部知識點+圖文解讀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寫字表》生字組詞帶拼音,電子版!部編版四年級上冊全冊寫字表筆順練習字帖,暑假提前練!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分數乘小數(第五課時)
    如:分母是2、4、5、8、10的分數。如: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分數乘整數(第一課時)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整數乘分數(第二課時)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分數乘分數(第三課時)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分數乘法解決問題(第四課時)
  • 一課一練:1.3六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分數》
    參考答案:六年級上冊 1.3小數乘分數一、填空題(茵苗教育) 1、計算小數乘分數時,可以先把(小數)化為(分數)或把(分數)化為(小數)再來計算。  A、37       B、47      C、57三、應用題(茵苗教育) 10、某商場一個水壺售價78元,一個水瓶的價格是水壺價格的53,飯盒的價格是水瓶價格的一半,則,該飯盒售價多少錢?       78×53×0.5=23.4(元)答:該飯盒售價23.4元。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1、 運算順序: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相同。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後算括號外面的。編輯推薦: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認識比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方程知識點梳理
  • 2020新人教版1—9年級數學上冊微課視頻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人教版7—9年級上冊數學微課視頻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微課視頻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 領取電子版資料方式 1.點擊文章左上角【智樂園教育通】 2.關注公眾號後(已經關注的直接進入公眾號),發送消息「上冊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領取電子版資料方式 1.點擊文章左上角【智樂園教育通】 2.關注公眾號後(已經關注的直接進入公眾號),發送消息「上冊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法練習題及答案
    無錫奧數網10月15日訊:2012年無錫小升初已經結束了,小升初六年級同學馬上就要面臨著小升初考試階段了,下面一起來打好基礎,每個單元做個充分的複習吧。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法練習題及答案   【知識視窗】:1、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與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基本相同。   2、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