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沉浸式藝術展,不止炫酷,更要走心!

2020-12-15 睿途旅創

隨著城市文化氛圍的提升,走進博物館、美術館觀看藝術展覽逐漸成為人們的普遍休閒方式。然而,在科技快速發展、設備更新頻頻的情況下,傳統藝術已經很難激起人們的興趣,能讓枯燥難懂的藝術作品變得更為生動,讓觀眾與藝術家、作品之間產生互動的沉浸式藝術展正成為如今的一種時尚潮流,受到眾多年輕人的追捧。

沉浸式藝術展是隨著科技進步應運而生的一種藝術形式,其核心為「沉浸」,指藝術家在特定空間內,採用聲、光、電等元素,為觀眾營造一個有別於現實的場景,從而使觀眾在獲得感官體驗的同時與作品產生互動,進而引發共鳴。

科技感、互動性、趣味性是沉浸式藝術展的重要特點,觀眾可以進一步從多維度體會創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後的豐富涵義。這樣的「體驗模式」比以往的「觀看模式」更注重觀眾的感受和體驗,這也是它相比普通藝術展更能吸引大眾的重要原因。

然而,當下眾多沉浸式展覽良莠不一,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展覽只不過是運用了數位化的呈現方式,存在著藝術氛圍不濃、文化內涵不足、沉浸體驗不佳等諸多問題。我國的沉浸式藝術,更是隨著沉浸式展覽的風靡,逐漸演變成了展覽布置精緻,隨手一拍都是美照的「網紅展」。

那什麼才算是真正的沉浸式展覽呢?從國際上這些經典的沉浸式藝術展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the star

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性沉浸式藝術作品

澳大利亞創意工作室Ramus Illumination於Pyrmont綜合度假勝地的中央大廳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性沉浸式藝術空間。它將光、水以及交互式藝術畫廊融為一體,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旨在為每天前來的2萬名賓客提供激動人心、引人入勝的娛樂體驗。

沉浸式的體驗起始於空間中央25米長、8k解析度的新月形屏幕,通過播放來自當地和全球藝術家、動畫人、電影人的數字藝術作品,全面地展示雪梨的光線律動,營造出一個極強沉浸感的藝術空間。

精心設計的數字大屏會對不斷變化的情況做出反應。例如訪客行為、天氣、一天中的時間或季節等。

除了中央的巨大畫面外,變化的光線圖像作為數字畫布的延伸,流動在天花板、牆壁以及空間中的水景當中,將畫布上的數字藝術內容擴展至整個兩層高的大廳空間。

13米高的圓柱形裝置通過編程呈現出不同造型的瀑布,各種形態的水霧畫面從天花板頂部飛瀉而下。在燈光的渲染下,宛如在空中輕盈跳舞的仙女,為整個空間賦予一種由光線、鐳射與投影帶來的優雅與動感之美。

雷射投影、超大全息幕,結合創意及後期製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帶給參觀者震撼生動的燈光交互體驗。裝置將根據一天中的時間變化呈現不同的環境、場景和互動內容。

這一創新性的空間裝置,將藝術展示從傳統的美術館引向了公共領域。帶領參觀者穿越一系列震撼視覺的藝術空間,令人驚喜和興奮的藝術場景體驗,使觀眾經歷一場難忘的沉浸式旅行。

光之博物館

世界上最大的沉浸式數字藝術展

136臺投影儀,50K像素、2千萬行文本,總投影面積達3300平方米,光之博物館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慧展。

「光之博物館」位於bastille和nation之間、巴黎第11區之前的一座工業廠房內,是由一間建於19世紀的就車間改造的,是巴黎第一個數字美術中心。

光之博物館,以藝術畫作結合光影投射伴隨古典樂音,讓古典名畫「動」起來。不論是梵谷、克林姆這些大師的經典名作都不再只透過油彩帶觀賞者進入心中世界,而是以光影流動的形式重新演繹大師作品,讓觀賞者走入畫中,走在光影之中,新型態的呈現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別有一番韻味。

展館分為兩個區域,La Halle區域以2段投影循環播放的形式展示了分離派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和一些維也納畫家的作品。

第一個投影時間長達30分鐘,投射的都是古斯塔夫·克裡姆和埃貢·席勒的作品,克裡姆特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臘及中世紀諸藝術要素,將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繪畫樣式。此外除了克裡姆特,還有席勒,畢卡索,夏加爾等其他畫家的作品。

第二個時間較短,投射的是維也納當代大師百水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的作品。Hundertwasser的繪畫是一種顏色的爆炸,它以無盡的螺旋運輸到生命和自然元素的源頭,空間變成了數位化圖像的碎片化旅程。顫抖的窗口動畫與華麗的色彩幾何圖形變現了一個設計中的烏託邦。

除了以上提到的藝術家還有很多日本等地的藝術家作品在這個區域中展覽。

另一個區域 Le Studio ,以新生代藝術家為主,展現一場全新的現代化展覽,在同一個空間中,這種新與舊,古老與創新的藝術形式彼此交融匯聚,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感體驗。

館內會不定時地更換畫家進行展覽,2019年一開春,還推出了全新年度巨獻!把梵谷的經典作品設計成35分鐘結合新媒體藝術與環繞音樂的畫作漫遊,配合著音樂的流動,有如置身一件件藝術作品當中,打造身臨其境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North Forest Lights

美國首個戶外數字藝術展

北部森林之光(North Forest Lights)是位於阿肯色州本頓維爾(Bentonville)的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邀請Moment Factory藝術團隊打造的戶外數字藝術展。

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地處堪薩斯城的正南方,是由享譽世界的建築師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精心設計的。建築的頂部與考夫曼表演藝術中心屋頂有些相似,走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主體建築,博物館的周邊環境也非常優美,有湖、橋、小徑、森林……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博物館吸引來了不少遊客。

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經常舉辦藝術展覽,2019年冬天,推出了北部森林之光這個戶外數字藝術展,也是美國首個戶外藝術展。

北部森林之光是由一系列沉浸式燈光和聲音裝置組成。這些裝置放置於博物館地面森林小徑上,整個項目使用數字藝術、投影、燈光、音效、互動技術等,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沉浸式體驗,同時重視人、藝術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建立奇妙的人與建築、環境之間溝通的「橋梁」。

藝術家主要通過5個精心設計的燈光藝術裝置激活博物館的森林之光。讓遊客在大約1個小時的步履體驗中被帶入童話的魔法森林。

水晶森林(Crystal Grove):可感應的燈光裝置在森林中撲撒一片螢火星空,閃爍跳躍,猶如走進一片遙遠的仙境,光影隨著步伐和音符一呼一吸,仿佛在與遊人相互交流,侃侃而談。

森林頻率(Forest Frequencies):一場party在動感的音樂和光律中開啟,森林被LED光條裝飾,組成燈光矩陣,「森林樂隊」給人們帶來另一種驚喜體驗。

爐膛(The Hearth):藝術家團隊一直堅信,從原始時代開始,篝火能把人們集聚在一起。在這樣的理念靈感下創造的「爐膛「,仿佛人們圍著彩色的火光與火焰,一起狂歡,一起交流,享受當下的時光,沉浸在大自然溫暖的光芒和跳動的心中。

耳語樹(Whispering Tree):彩色閃爍的燈光裝置,將樟樹變成夢境中的精靈之樹,沿著樹根延綿數裡的光道像是精靈的尾巴,美麗的鋪灑開來。它們邀請遊客們歌唱,樹木燈光的頻率、色彩隨著歌聲的變化而變化,展示出橡木獨特的語調。

水的記憶(Memory of Water):讓森林中乾渴的河床恢復往日小溪潺潺的溫潤,是一件美好而奇妙的事情。藝術家用光線和聲音模擬溪水,流動的波浪與水中倒影的樹木依稀可見。

當充滿幻想的音效與燈光、交互式數字藝術與美麗的自然風景相融合,造就了超越地域和語言隔閡的感動。森林倒映在「溪水」中,仿佛整個世界被光影交織的「水霧」籠罩。

從公共空間到博物館再到戶外森林,沉浸式藝術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加之科技的進步和5G時代的來臨,「藝術與科技」仍會是有持續生命力的課題,沉浸式藝術展覽的未來也存在著無限可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黑盒子」+投影的形式都能稱之為沉浸式展覽,「沉浸」不能停留在表面的體驗,而應具備深度的思考。對於策展人和藝術家而言,不能一味強調科技的應用,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應該在策展理念和作品創作中需要有問題和導向意識,傳遞文化觀念,表達人文情懷,通過一個故事或一個主題將觀眾更好地帶入到作品中,引領觀眾思考展覽背後的內涵,這樣才能避免把沉浸式展覽打造成大眾娛樂消費的遊樂場。當然,參觀者也要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才能讓沉浸式藝術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文章素材來源中國文化報、數虎圖像、展館設計等平臺,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北京值得去的藝術展覽館 王府中環必打卡的沉浸式藝術展
    要慌張,不要迷茫!各大藝術展覽館等你光臨。藝術展覽館是不分年齡、性別,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的好去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北京最值得去的藝術展覽館。作為沉浸式藝術設計特展,它是由眾多角色組成的HELLO SUPER LAND大家庭。其中像TV head,是一個開放角色,而Mr.Orange則是一個樂觀主義者等。在在藝術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巨型充氣娃娃,照看著這片藝術展的樂土。除了沉浸式的體驗瀏覽區域,在王府中環的3樓還有HELLO SUPER LAND水果站。
  • 這些炫酷的沉浸式餐廳,顛覆了傳統的用餐體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單純味覺的享受已經無法滿足當今遊客的需求,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他們渴望更有代入感、互動性強的消費體驗。而沉浸式餐廳或許就是實現這一要求的突破口,成為重新定義旅遊餐飲的新變革。
  • 「探索萬物」國際公共藝術展讓城市生活更有趣
    藝術與建築和諧共處「探索萬物」國際公共藝術展讓城市生活更有趣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芳)用不鏽鋼樓板再造出一個多維藝術空間、用新媒體藝術裝置代替原來的傳統雕塑、需要參觀者置身其中的沉浸式藝術展品……正在深圳的地標建築物「深圳灣一號」展出的「探索萬物」——國際公共藝術展,讓深圳居民感受了一把國際視野、極致創新的中西人文藝術魅力。
  •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相比大師展需要更高的藝術修養和更多的知識儲備,沉浸式藝術展則沒有那麼高的門檻,反而是經常通過令人目眩的各種科技手段,努力消弭藝術作品、藝術家和普通大眾之間的隔閡,釋放藝術的各種潛能,使藝術走向更廣泛的領域。隨著沉浸式藝術展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人們不禁會問,它為何如此火爆?它對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哪些賦值?琳琅滿目的沉浸式藝術展真的各有千秋嗎?
  • 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讓教學更有效有趣
    原標題: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讓教學更有效有趣   2016年6月23日上午,北京天氣涼爽宜人,體育館路小學五年級三班的老師決定更換平時上課的地方,讓同學們在操場的樹蔭下走進一個別開生面的課堂——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
  • 中國「沉浸式課堂」進入實際教學階段
    而我在這裡要講的「沉浸式課堂」則是基於VR技術支撐,給學生提供「身臨其境」般體驗,從而讓他們沉浸其中,更好更快學習知識的這樣的課堂。而要說到國內目前真正的應用於實踐的VR課堂,則只有北京微視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
  • 北京西直門凱德樂高授權專賣店盛大開業,帶來沉浸式品牌體驗
    (原標題:北京西直門凱德樂高授權專賣店盛大開業,帶來沉浸式品牌體驗)
  • 「IES沉浸式課堂系統」亮相智博會 VR與教育對接創變智慧城市
    現場各類VR科技紛紛亮相,其中服務於智慧教育的微視酷「IES沉浸式課堂系統」十分吸引眼球。作為一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的技術,「IES沉浸式課堂系統」的理念為「讓教育變得更簡單、更快樂、更高效」,針對教育改革的三大難點,即興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問題,結合教學實際需求,實現VR與教育的無縫對接。
  •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赤子心」大型沉浸式藝術展盛大啟幕
    來源:時刻頭條1月2日,新年開啟之際,「赤子心·家國情——中國平安2021讓愛回家大型公益項目」在平安不動產旗下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正式啟動,「赤子心」大型沉浸式藝術展同時拉開帷幕。,更能夠在心靈上成為市民們的精神地標,為深圳帶來優質的人文藝術資源,推動城市人文的勃興。
  • 藝術家沛翎作品亮相「盛旦新聲藝術展」 傳遞環保新聲
    12月18日上生·新所戲劇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主題為「盛旦新聲」,旨在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沉浸式藝術氛圍,本次藝術展特別設置了藝術投影秀、沉浸式戲劇、新店開業等環節,藝術家劉沛翎將攜系列代表作品「Recycle & Reborn 循環與新生」亮相備受矚目的「盛旦新聲藝術展」,探討自然與人的關係
  • 「首屆第五季龍水鳳港恐龍彩燈藝術展」在通州開幕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首屆第五季龍水鳳港恐龍彩燈藝術展」在通州開幕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記者 雅萍)4月27日,主題為「炫酷一夏,扮靚市民多彩夜生活」的「首屆第五季龍水鳳港恐龍彩燈藝術展」在通州開展
  • 「新壺中天·桃源篇」沉浸式藝術展亮相798悅美術館
    ▲雕梁畫棟張燈結彩  「一壺一世界,一花一桃源」,8月23日,首個東方文化沉浸式藝術展——「新壺中天·桃源篇」在北京798藝術園區悅·美術館開展。▲創造101選手林君怡  東方文化與沉浸式藝術展的深切結合,突破普通炫技的邊界,回味悠長  「壺中天地」的典故來源於《後漢書·方術列傳
  • 教育孩子你在「走形」還是「走心」?走心的媽媽會提高家族層次
    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不斷的去成長, 不斷的去提高自己的層次或者維度。大家會發現嗎?當層次或者維度不同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個人的思想,做事情的風格,言行的表達完全不同,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在這一點上要學會去成長。所以當那些孩子能夠足夠的去超越自己的時候,就證明他認為他足夠好,是因為這個部分當中他的父母告訴他們足夠好。
  • 阿卡索推出「循環沉浸式課堂」,開啟在線教育的教學模式競爭時代
    而誰能在教學模式上更受用戶青睞,成為了在線教育下半場競賽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一環。  近日,知名在線外教一對一品牌阿卡索在北京召開「萬有YIN力」新品發布會,隆重推出新產品——「阿卡索在線小學外教」和「深度慣性學習法」,並現場展示獨創的教學模式「循環沉浸式課堂」。  作為阿卡索首個新品發布會,阿卡索在線小學外教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 沉浸式全息少兒體能館與傳統少兒體能館的區別是什麼?
    1.課程表現形式不同這一點相信大家只要對MAGIC KID的一些課程有稍稍的了解就能發現了,傳統體適能通過大面積場地和專業體能教具來搭建體適能課堂場景,而沉浸式全息體感少兒體能則通過雙屏動畫以及AI體感捕捉技術等來完成課堂場景的構建。
  • 「首屆第五季龍水鳳港恐龍彩燈藝術展」即將開幕
    「首屆第五季龍水鳳港恐龍彩燈藝術展」在通州開幕。 4月27日,主題為「炫酷一夏,扮靚市民多彩夜生活」的「首屆第五季龍水鳳港恐龍彩燈藝術展」在通州開展,展出的彩燈全部來自來自久負盛名的燈會之鄉自貢市,數量達36 組,最大的彩燈是高6米長36米百鳥朝鳳彩燈。
  • 新媒體藝術沉浸式藝術展——永恆的自然
    產業的發展,有大部分都依賴農林牧漁等行業,這些與自然息息相關的行業,是眾多產業發展的基礎,所以各行各業在介紹自己的時候,都可能涉及到自然的內容,這些內容如何展示,今天藍裕文化就通過創意公司 d'strict打造的韓國最大的沉浸式藝術展《ARTE MUSEUM》來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 畢業小禮物更需走心
    答案自然是各有千秋,但可以肯定的是:走心的畢業禮物,一定會讓畢業生更暖心。學校為畢業生精心設計這些畢業禮物,旨在讓其成為學生們一輩子美好的回憶。正如央視一位主持人所說,不管是早期畢業的寄語,還是現在的個性禮物,改變的只是一種形式,不變的是禮物背後濃濃的情懷,能夠讓學生們睹物生情,銘記美好的校園歲月和師生情誼。  畢業禮物走心,體現了母校對學生的用心用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300學者雲遊戲中開AI大會,網易伏羲全球首創沉浸式會議
    這些功能與《逆水寒》的古風場景深度結合,讓沉浸式會議比線下會議更有靈活度和想像力,比視頻會議更有參與感和儀式感。場景真實還原,補齊視頻會議短板沉浸式會議的靈感來源於一位美國學者今年7月在《動物森友會》中舉辦的一場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