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9月10日,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能教育專場在「雲端」舉行。會上,騰訊教育除了啟動旗下多個產品的最新業務戰略升級之外,還發布了首個面向教學場景全流程的作業系統——「騰訊教育智腦」。希望以統一身份認證為基礎,以場景化教學工具為抓手、以結構化知識圖譜為支撐,助力教學全場景數位化,實現教學效率和品質的雙項提升。
此外,首份《中國智慧教育區域發展研究報告(2020)》也正式發布,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教育信息化發展正進入新階段
教育行業剛剛經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線上遷移和信息化實踐。全國3億師生,將線下的校園、課堂搬上了雲端;數位技術首次如此長時間、大規模地深入課堂場景,與教學行為深度融合。
對此,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教育信息化正在進入以使用者為中心、以雲端為載體,強調整體規劃的新階段。數位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未來智慧教育的發展探索出了更多可能性,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第一,教育信息化建設從重硬體轉向重軟體,從規劃者為中心走向使用者為中心;第二,教育信息化建設從強調「本地部署」,走向「雲化部署」;第三,教育信息化建設從單體規劃,走向統籌布局。
首個面向教學場景全流程作業系統
基於行業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在「騰訊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的基礎上,湯道生宣布正式發布「騰訊教育智腦」,希望更深入滿足教學場景全流程的需求,讓教學當中的各個環節可測量、可優化,最終助力管理部門、家長、老師、學生實現一體化的精準管理,智能化的精準服務,陪伴式的家校溝通,以及個性化、多元化的精準教學。
據了解,「騰訊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決方案」是騰訊教育的解決方案全景圖,而騰訊教育智腦是面向教學場景全流程的用戶作業系統。如果說,WeLearning是一臺電腦,那麼,「騰訊教育智腦」則是一個作業系統。
一方面,雲計算、AI、大數據、5G、區塊鏈等數位技術與教學場景深度融合,構建了「騰訊教育智腦」的數字底座,幫助教育管理部門、學校等機構,實現以數據貫穿教學全流程,助力教學全場景數位化的落地。另一方面,「騰訊教育智腦」以統一身份認證為基礎,以場景化教學工具為抓手,以結構化的知識圖譜為支撐,支持通過打通硬體設施的邊界,以「軟硬結合」的方式,助力教學全場景的數位化——讓教學當中的各個環節可測量、可優化。
具體來看,「騰訊教育智腦」以統一化身份認證為基礎,幫助打破不同教育信息系統之間的壁壘,通過數據的全域打通與應用,實現教學的精細化、公平化。
此外,騰訊教育也通過開放生態,聯動各界,以教學場景當中各個環節的需求為基礎,構建了一整套高效、便捷的教育應用體系,希望針對痛點場景,解決實際問題。
在助力實現教與學的個性化方面,湯道生提到,通過與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結合,騰訊教育希望助力老師完成那些標準化、重複性的教學工作,助力老師從知識點的傳遞者更多變成學生潛能的激發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與行業共建智慧教育未來新生態
在重磅推出「騰訊教育智腦」之餘,針對不同學段和細分領域,騰訊教育旗下多個產品還推出了系列升級解決方案,與行業共建智慧教育未來新生態。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認為,大數據正在驅動教育模式的變革,重構教育評價體系;新技術讓教與學的模式不斷創新;SaaS化推動教育信息化從建設模式向服務模式轉變;AI人才培養將是未來教育新方向。
王濤透露,「教育號」作為「騰訊教育智腦」的核心功能之一,將助力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打通全域帳號,實現組織架構、權限的局校統一管理。基於全域全局的開放生態,以騰訊智慧校園、教學平臺、資源平臺、教育智腦、AI人才培養五方面的產品為基礎,聯合教育行業優質企業,共同匯聚教學、學習、教研、評價、管理、服務、輔導等多場景的應用,面向學生、教師、家長、學校管理人員、教育管理者、教育機構人員提供教育教學全流程服務。
首份智慧教育區域報告出爐
當天,中國首份《中國智慧教育區域發展研究報告(2020)》正式出爐。該報告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國教育信息化》雜誌、上海市電化教育館、西北大學、騰訊智慧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揭示了智慧教育發展現狀與趨勢,從教育理念、教學空間、信息資源、教育形態、教育治理五個視角系統闡釋了智慧教育的發展進程,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企業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報告共計11萬字,全面呈現了區域智慧教育發展現狀與特徵,並通過案例進行引證,對智慧教育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據悉,課題組後續還將通過專題研討、調研等多維度形式,確保報告具有持續地借鑑性、方向性和指引性。
截止目前,騰訊教育已累計服務超過10萬所學校,覆蓋全國1000多個省市區縣教育主管部門,服務教育機構超20萬家。
見習編輯 連博
(作者:讀特記者 周雨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