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都當上宰相了,為什麼還只是三品官

2020-12-16 寫文說天下

中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會有一些名垂千古的名臣,與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一樣,唐代名相狄仁傑也是以清廉和剛正成為後世崇敬的楷模。如今關於狄仁傑的文學作品很多,而且大多是講狄仁傑破案如神的傳奇事跡。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否斷案如神,這點不太了解,本文要說的是關於狄仁傑生前官職的一些情況。

眾所周知,狄仁傑生前官至宰相,準確說是官至中書令。中書令這個職務在唐朝屬於宰輔的行列,但即便如此,狄仁傑的最高品質也只是正三品,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要弄清這個問題的原因,很有必要了解下唐朝的官職設置。

唐朝沿用隋朝官制,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而六部則是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兵部等六個部。三省的職責分工明確,中書省掌軍國大事的決策,門下省則是對中書省的決策進行審議,如認為中書省決策欠妥,可以駁回,尚書省主要是執行中書省的各項決策。

三省的長官分別稱為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這三個職務實際上就是唐朝最有實權的官職,都可稱為宰相。狄仁傑生前當過中書令,所以說他是唐朝的宰相,這一點也沒問題。不過狄仁傑最高只是三品官,這也是沒有問題的,並不是武則天有意降低狄仁傑的品秩,依照唐朝的官員品級,狄仁傑的中書令雖為宰相但就是正三品官而已。

按照唐朝的官職設置,在三省六部以外還設有「三師」和「三公」。所謂「三師」指的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太師、太傅和太保,而「三公」則是指太尉、司徒和司空,這六個官職都是正一品的。這六個職務並非唐朝獨有的,在其他朝代的歷史文獻中也經常能看到這六個官職。不過話說回來唐朝的「三師」和「三公」都是虛銜,是屬於榮譽性的職位,雖然品秩甚高,地位尊崇但並不是實權官職。與三省的長官比起來,三師和三公可以說是虛有其品而無實權。

此外三品以上的文官官職還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光祿大夫等,這些職務也都不是實權之職。三品以上的武官有驃騎大將軍、輔國大將軍以及鎮國大將軍等,唐朝是個重武輕文的朝代,武官的品級高也不奇怪。

每個歷史朝代都有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官制就是其中的一方面。唐朝因為重文輕武的緣故,設置了與其他朝代有所不同的官員品秩,實權文官的品秩普遍不高。狄仁傑生前的最高官職中書令雖已位列宰相,但終究也只是正三品的官員,不過這已經是唐朝最有實權的文官了。

相關焦點

  • 唐朝宰相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
    狄仁傑是唐朝時期非常著名的宰相。通過電視劇的演繹,大家都覺得狄仁傑是斷案高手,深得皇帝的器重,所以才當上了宰相。但是狄仁傑的宰相職位嗎,其實是個三品官。這是為什麼呢?
  • 狄仁傑做過宰相,為什麼他的最高官職還只是三品
    我們常說「宰相門前三品官」,意思是說宰相的權力很大,家裡連看大門的都相當於三品的官職,那為什麼狄仁傑的官職最高才做到三品呢?影視資料不要被影視劇所誤導,電視裡面隨便一個人出來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員,實際上在唐朝三品已經是很大的官了,一品和二品雖然更大,但是他們基本屬於榮譽官職,主要是皇親國戚或者威望很高的人
  • 狄仁傑身為宰相,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那誰又是一品、二品?
    700年,狄仁傑拜內史令(中書令),位列正三品。《新唐書》曾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 此宰相職也。」,也就是說貴為內史令的狄仁傑乃是一國宰輔。所以說按理狄仁傑作為當朝宰相,他的品級再不濟也不該是正三品。其實很多人認為狄仁傑的品級很低,大多應該是深受清朝品級的影響。畢竟在清朝連紫禁城的侍衛頭子領侍衛內大臣,掌管皇帝鑾儀的掌鑾儀衛事大臣的這些官職都是正一品銜,甚至在清朝還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超品」品級。
  • 清廉一生的狄仁傑,曾兩度官拜宰相,為何最高的品階只有三品?
    狄仁傑是歷史上少有的敢於直言,剛正不阿的清官,所以他的事跡和人品也被後世傳頌和讚揚。他曾兩次擔任宰相。當他第一次被提升為宰相時,他擔任過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後來他被彈劾和降職,因為他指責宰相張光輔縱容部下勒索。再之後,他被誣衊謀反,並被貶為地方官員。
  • 狄仁傑身為宰相,為何僅僅是正三品官員?
    狄仁傑是武則天時期著名的大臣。從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他致仕(暫時退休),對地方官員的影響仍然很大。狄仁傑在位時,權力很大。他不僅可以嚇唬地方官員,還可以隨時逮捕他們。即使王孝傑將軍遇到狄仁傑,也要對狄仁傑畢恭畢敬。
  • 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三品官職?那誰是一品二品?
    《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人稱閣老,當朝宰相,卻是區區同鳳臺鸞閣三品平章事。實際上,歷史上武周時期,狄仁傑當得最大的官也是鳳臺鸞閣三品平章事。為何身為協助武則天丈量天下的宰輔只是區區三品?於是不禁要發問區區三品已經是宰相,那前面一品二品不是官高權重的嚇死人?!其實,官高倒是事實,權重倒是不一定。其實,唐朝的官制還是頗有特色的,從上到下倒和清朝一樣有九個品級,分為職、勳、爵三類官職。
  • 唐朝宰相是三品,刺史也是三品,那為何刺史對狄仁傑非常恭敬
    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整個河北都震驚了。為了平定契丹作亂,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魏州刺史。當契丹人聽說狄仁傑被重新啟用,不戰而退,當地百姓紛紛立碑稱頌他。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擔任鸞臺待郎,同平章事,加封銀青光祿大夫。那麼狄仁傑擔任的鸞閣鳳臺平章事這個官職也就是個正三品的官職,而刺史也是正三品的官職。
  • 唐朝宰相只是三品官職,那麼一品、二品是誰呢?
    在唐朝時期,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武則天這位女皇帝在位時,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是,對於擔任唐朝宰相的狄仁傑,僅僅只是三品官職,這無疑是讓人非常理解的地方。
  • 唐代宰相為正三品,那麼一品、二品又是什麼官?
    《神探狄仁傑》是一部較為優秀的影視作品,劇中狄仁傑的官職是「同鳳臺鸞閣三品平章事」,按照唐代的官制,同鳳臺鸞閣三品平章事為正三品,也就是實際上的宰相。宰相統率百官,按說應是正一品大員,為何狄仁傑只是個正三品呢?如果連宰相都是正三品,那麼以上的一品、二品官又都是什麼呢?
  • 狄仁傑被武則天尊稱為閣老,官位卻為何只到三品?
    近些年來,有許多電影中和電視中都出現了狄仁傑這個角色,電影中和電視中所展現的大多都是狄仁傑,在追查兇手中的英勇智慧,這就進一步表明了僅僅為什麼會身居高官,狄仁傑的做法受到了皇上的認可,皇上也很是相信他,所以就賜給了他亢龍鐧,讓他可以在皇上做錯事的時候以此進諫。這時候有些人或許會說,人家不就才三品官職嗎?他真的有那麼大的權利嗎?
  • 唐朝宰相才是三品官職,一品、二品都有誰呢?
    唐朝宰相才是三品官職,一品、二品都有誰呢?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可謂是叫好又叫座,大家對狄仁傑這位仁兄也產生了無限的好奇心。話說狄仁傑簡直就是中國版的福爾摩斯啊!以狄仁傑這個角色為原版改編和創作的小說、電影、電視劇等都有很好的觀眾基礎。狄仁傑在唐代武則天在任時期,是唐朝的宰相,大家一定以為在一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但是按照唐代的規矩來看,只是一個三品的官,那既然宰相都是三品的官職,那一品官職和二品官職都是什麼職位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探究唐代官職的分類。小編先是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武則天一生最倚重狄仁傑,為什麼只封他一個三品官?看完才恍然大悟
    自古以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新皇帝的登基,首先就是要樹立自己的威望,創建以自己為核心的統治集團。武則天登基之後同樣如此。我們都知道武則天最為倚重的人就是狄仁傑。但是最後她也只封狄仁傑一個三品官,這是何原因呢?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在古代的時候,那些沒有背景靠自己實力當上官的,那簡直就是整個家族的榮耀,如果他足夠幸運的話,能夠當個大官,比如丞相,那這個家族也跟著飛黃騰達了。宰相可以算是朝廷除了皇上最大的官了。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唐朝宰相才是三品?一品二品又是什麼官?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唐朝宰相才是三品?一品二品又是什麼官?如果說到宰相大家會不會想到「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這句話呢?其實這句話就說出了丞相在一國之中的權力,那一定是皇帝的好幫手,而且宰相也是在歷史上逐漸發展成這樣。
  • 唐朝宰相才三品官職?那麼一品二品是什麼官職?
    我們知道宰相通常指朝廷裡面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朝廷裡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按著這個思維去看唐代的官職,宰相才是區區三品官,那麼一品二品官職是什麼呢?今天芒果菌就來細說一下唐代宰相為什麼才三品我們所熟知的狄仁傑在曾經擔任唐朝宰相,但他是個三品官,那麼一品官、二品官都是什麼人呢?
  • 《長安十二時辰》揭秘:唐朝宰相實際上只有正三品?
    一、宰相其實並不被喜歡實際上,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存在過一個官職叫做「宰相」。實際上為宰相的官職-丞相-所存在的時間也並不長,但是每朝每代都存在著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的官員,而宰相就是這些人的統稱。周建立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的官制體系。
  • 流芳百世的狄仁傑,只是一個正三品官職,為何能成為文官之首?
    說到狄仁傑這位名人,相信大家沒有不認識的吧,有一部電視劇裡面塑造的狄閣老讓大家的印象非常的深刻,胖胖的身材,微笑的樣子特別的和藹可親,破案的方法,曲折的故事讓大家一下就記住了這位狄閣老,有人可能會問了狄仁傑真的有歷史上那麼傳神嗎?為何他是最大的文官卻只是一個正三品的官職?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為什麼唐朝的宰相只是這個級別的?比宰相更高級別的官是什麼官?
    歡迎來到小天講古今,有人問,唐朝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麼官?唐朝的朝廷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和六部都是官位的合稱。三省就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本來是宮裡的職位,隋朝時期,中書省和門下省開始由官職轉為和尚書一樣的行政職務,成了朝官。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唐朝宰相才三品.一品二品又為何官職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唐朝宰相才三品.一品二品又為何官職.   文/古今議史 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裡面,每個「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的別稱,並且六個部的部長也都是「二級宰相」的別稱。所以說在唐朝,宰相併沒有前朝的宰相的權力和地位高。比如說我們都曾經略有耳聞的大唐神探狄仁傑,只是一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但是狄仁傑也是被稱作當時的宰相的,雖然品階不高,但是和其他品階相同的官員相比,權力還是比較大的。
  • 為什麼有宰相之權的狄仁傑職務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在狄仁傑的官職介紹中,有一個職務反覆被提及,那就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是什麼樣的職務呢?名字都這麼長。說到底,其實這是唐朝的宰相之職。要了解為什麼唐朝的宰相又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就得對唐朝的宰相制度及名號做一番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