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民事官司,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不然……

2021-01-07 東北網

買了新房子,開發商有義務及時向購房者開具購房發票。這不,哈爾濱的於某就將購房後遲遲不開發票的開發商起訴到了法院,但開發商的代理人卻稱於某已超過訴訟時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啥是訴訟時效?

2009年11月21日,於某與某開發商籤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開發商應在於某辦理完進戶手續的365天內,向於某出具購房發票。

但於某沒想到的是,他在2011年1月15日辦理完進戶手續後,開發商直至2015年11月30日才出具發票,導致他的房屋無法在此期間出售,蒙受了很大的損失。故於某將開發商起訴到了法院。2018年9月19日,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起案件。

【庭審現場】

原告於某:在原告向被告支付購房款後,就一直不間斷地催促被告履行約定。被告出具了購房發票後,原告多次向被告主張權利,要求被告及時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被告數次表示可以承擔違約責任,但又數次不兌現,故向法院提起訴訟。

針對原告訴稱,被告答辯: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指的是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的,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此時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庭審現場】

被告代理人:關於違約責任問題,從合同約定或者法定期限屆滿之次日起算訴訟時效的規定,被答辯人應從合同約定期限屆滿次日起算兩年的訴訟時效,即從2012年1月16日至2014年1月16日止。

被告代理人認為,原告辦理進戶手續的時間是2011年1月15日,當初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出具購房發票的時間為原告辦理完畢進戶手續的365天內,截止時間是2012年1月15日,可原告在2012年1月16日之後的兩年裡,都沒有提起訴訟。

對於被告所稱的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原告於某提出了不同說法:當時開發商向他開出發票的日期是2015年11月30日,所以訴訟時效應從2015年開始起算。

原告於某說,他一直在跟被告主張自己的權利,但被告一直讓自己排隊等待。於某也向法庭出示了一些證據,以此來證明自己希望被告支付違約金訴求的合法性。

在法庭調查階段,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原告於某說他在2012年之後的幾年裡一直在和開發商協商違約金的問題,一直在主張權利。他還出示了一份手機錄音,並請來兩位證人,證明曾多次催促開發商開具購房發票及協商違約金賠償問題。

【庭審現場】

原告於某:在什麼時間,你陪同我一起找開發商商量關於賠償違約金這個事情?2017年7月14日,你陪同我去都說哪些事情了?

證人王某:你向當時被告的一位工作人員說,要求他們承擔違約責任,然後被告的那名工作人員確認了公司確實存在違約的情形。

被告代理人對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及證明問題提出異議。

【庭審現場】

被告代理人:兩位證人與原告為朋友關係,存在利害關係,證言存在傾向性,不能如實陳述本案所證事實,不能明確敘述事實經過和內容,時間又恰巧與訴訟時效的節點相同,存在整理編造的痕跡,違背證人應如實陳述所經歷事實的原則,不具有真實性和證明效力。

2018年10月,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法院作出了判決,認為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被告主張過權利。被告關於原告訴訟請求已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符合法律規定。遂判決駁回原告於某的訴訟請求。

看完今天的內容,您可能也意識到了,打民事官司時,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在這裡給大家提個醒:打民事官司,切記訴訟時效。

相關焦點

  • 民事官司的訴訟時效、立案期限、審理期限等介紹
    時間是一個很寶貴的東西,民事官司的訴訟尤其如此,屬於你自己的權利假如你不在規定的時間內行使的話,那麼一方面會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你對自己權利不重視。一、訴訟時效所謂的訴訟時效就是權利人在一定期限內不行使其權利,那麼他就不能請求法院保護其權利的時間規定。這個含義懂了嗎?那麼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呢?答案是一般為2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也就是在你權利受到損害的兩年內你都隨時可以行使。法律另有規定的訴訟時效有哪些呢?
  • 交通事故官司如何打,交通事故訴訟時間是多久?
    發生交通事故之後,很多人由於不知道交通事故的訴訟時效,而錯過了最佳的訴訟時間,導致案件無法被受理,那麼交通事故官司如何打,交通事故訴訟時間是多久?網友諮詢:交通事故官司如何打,交通事故訴訟時間是多久?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湖南湘知遠律師事務所尹暉律師解析:對於受害人身體受到傷害比較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甚至需要後續治療的,訴訟時效應自治療終結之日或損失確定之日起算。
  • 訴訟中哪些因素影響官司勝敗?值得注意和重視
    當糾紛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無奈之下,當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得不走向人民法院打官司的時候,最想知道的是官司的勝算有幾何。就是說,打這場官司是否能勝訴,心裡沒底。為了幫助當事人正確面對即將到來的訴訟,預測訴訟的勝敗結果,張哥總結辦案經驗,對決定民事訴訟案件勝敗的因素做如下分析,以避免盲目訴訟。
  • 民事訴訟時效:三年
    民事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充分保護權利人訴訟權利!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訴訟時效認定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喪葬費和交通費等訴求。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的爭議是:  第一種觀點認為,考慮到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的依附性,對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時效問題,應適用刑法中的追訴時效,而不適用民法中的訴訟時效。
  • 「有理有據」為何打輸了官司?
    像這樣的官司,沒有不敗訴的。有關各種類案件訴訟需要準備什麼證據,張哥另篇述明。二、不及時舉證。就是不注重舉證期限,這是很多人所犯的錯誤(這個張哥在昨天已經說過其重要性了)。「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這就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 預測民商事訴訟案件(官司)輸贏的基本因素
    就像上面四位河南人的官司一樣,張哥當時告訴他們:「你們的官司一定能贏。」但是你們的訴訟請求不一定能全部得到支持。四位當事人如期上訴,中院經過審理,支持了他們的主要訴訟請求,對其利息部分予以駁回。中院的判決結果和張哥的判斷完全一致。張哥為什麼能基本預測案件的勝敗結果呢?
  • 民事案件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法院審理過程中,該醫院辯稱治療行為發生在2015年,截至臧某某本案主張權利時,已超過訴訟時效。泗陽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官說法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間為訴訟時效。一般而言,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但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因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另外,我國法律還規定了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打民事官司要經過哪些程序
    打官司就是訴訟,訴訟是有程序的,訴訟程序是由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是由一系列非常嚴肅、非常嚴謹的訴訟行為組成的。那麼,打官司要經過那些程序?民事訴訟從起訴開始,起訴就是啟動訴訟程序。俗話說,民不告,官不理。過去古代叫做告狀。就是將自家的冤枉告訴官家,讓當官的斷官司。起訴的首要任務就是寫訴狀。民事起訴狀是啟動訴訟程序的一個重要法律文書。一份好的起訴狀,既關係到法院是否受理問題,也是決定官司勝敗的重要因素。
  • 打「假官司」是「真犯罪」!武夷山民事檢察監督亮劍首例虛假訴訟
    打「假官司」是「真犯罪」!可就在法院解封該房產後不到一個月,涉及林某某的另一借款合同訴訟官司在法院開庭,且以華X大酒店為被告,涉案金額達1505萬元,雙方迅速達成和解協議,案件馬上進入強制執行程序,華X大酒店房產再次被拍賣,此時的拍賣款要優先實現本案原告周某某債權後,才能繼續償還之前何某某二人的債務。
  • 民事糾紛中的訴訟時效,指的是多長時間?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糾紛的當事人應當在法定的一定期限內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否則一旦訴訟時效期間經過,再行起訴的,對方一旦以時效經過進行抗辯的,權利人將喪失勝訴的權利。訴訟時效可分為三種,針對不同的案件不一樣,具體為:1. 最長訴訟時效期間依據《民法總則》第188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重慶合同律師:民事訴訟時效有多久?債務糾紛訴訟時效怎麼算?
    如果超過規定的時間,法院可能會駁回您的訴訟請求。這就是說,戰鬥還沒打響,你就輸了。實踐中,訴訟時效過了以後,不再享有勝訴權。那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是怎樣的呢?今天小瀚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是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義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 有的訴訟案件,即使官司判決勝訴,為何仍要上訴?
    有的訴訟案件,即使官司判決勝訴,為何仍要上訴?大烽起兮3天前案例,勞動者起訴用人單位,訴訟請求:一、被告支付周末加班工資;二、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賠償金。用人單位辯稱:原、被告不存在勞動關係,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 贏了官司,拿不回錢,官司還有必要打嗎?
    老百姓打官司,最鬱悶、最窩火的不是敗訴,而是贏了官司,拿不回錢,找不到可執行財產導致的執行難。為了更好的解決執行難,司法實踐中 已經針對執行增設了很多實質性解決方案。那麼,贏了官司拿不到錢,還有必要打官司嗎?當然有!
  • 民事訴訟時效是1年?2年?3年?還是20年?一次說明白!
    民事訴訟時效是1年?2年?3年?還是20年?一次說明白!注意:原來《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為二年,但《民法總則》作出修改,改為三年,即從2017年10月1日起為三年。新舊法律交替,訴訟時效如何適用?詳見下圖:3啥是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
  • 民事訴訟期間,如何利用訴訟時效,讓你的案件起死回生?
    今天分享兩個關於訴訟時效的案例。最高院採用的是第一種觀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8〕11號)第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
  • 解決民事爭議的四種途徑,最新民事訴訟時效一覽表
    訴訟時效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其中,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勢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侵權行為持續發生的,從侵權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
  • 訴訟時效客體探析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法釋[2008]11號《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民事案件中訴訟時效的客體、起算、中止、中斷等重大問題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本文擬對訴訟時效制度的客體問題進行探析,以期對民事審判實踐有所裨益。  一、訴訟時效客體的特點  一般而言,所謂訴訟時效客體,是指適用訴訟時效的權利範圍。
  • 在民事糾紛中,有哪些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民事訴訟時效,是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在該期間屆滿後,發生義務人可以拒絕履行其給付義務效果的民事法律制度。根據《民法總則》第188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 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民事案件訴訟時效規定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應釋明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8月31日)公布了《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這一司法解釋對於統一司法尺度,公正高效審理案件,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交易秩序,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