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和制粒加工對飼料胺基酸穩定性的影響

2020-12-20 搜豬網

  目前,隨著水產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的不斷發展,水產養殖動物所需要的配合飼料也在逐年增加。魚粉和豆粕是水產動物優質的飼料蛋白源,由於魚粉資源的匱乏和豆粕需求的增加,其價格不斷攀升。在水產動物飼料中,其他蛋白源替代魚粉和豆粕已廣泛應用於飼料市場。不過,其他蛋白源配製水產動物飼料,通常會缺乏不同種類水產動物所需的必需胺基酸。因此,在飼料配製和生產應用上,一般是採取提高配方中蛋白質的用量來解決,這樣會導致日糧其他胺基酸的過剩、蛋白質的浪費、飼料成本的增加、環境氮排放加大等問題。在植物性蛋白的水產動物日糧中添加賴氨酸、蛋氨酸等,在不影響水產動物生長和健康的情況下,可以解決減少飼料中蛋白質的用量。但是,在水產飼料中添加晶體胺基酸,對一些水產動物應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已有研究表明:相對於蛋白質結合胺基酸吸收不同步、消化生理、水中溶失等。

  水產配合顆粒飼料的生產、一般採用環模製粒和擠壓膨化(蒸煮)兩種工藝。飼料的制粒工藝過程是經過蒸汽熱能、機械摩擦能和壓力等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可殺滅飼料中的各種有害菌並提高飼料消化率等很多功能,但制粒過程中的熱加工會造成熱敏性營養成分的失效,如維生素、微生態製劑、酶製劑等,降低飼料效果。目前,晶體賴氨酸和蛋氨酸等在水產動物飼料配方中廣泛應用,然而,晶體胺基酸物化特性及其在飼料加工工藝中的穩定性,是否是影響其對水產動物應用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還未見報導。本研究探討了兩種不同飼料加工工藝及工藝參數對飼料中添加晶體胺基酸和微膠囊胺基酸穩定性的影響,及其晶體胺基酸和微膠囊胺基酸和不同工藝飼料產品對水中溶失的相互關係,以期為飼料加工生產中晶體胺基酸損失和水中溶失的減少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飼料組成

  DL-蛋氨酸(飼料級,質量分數≥98.5%),L-賴氨酸鹽酸鹽(飼料級,純度為99%):無錫大江集團(無錫);玉米醇溶蛋白:江蘇吳江市八坼藥用輔料廠;海藻酸鈉和明膠: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基礎飼料配方及原料組成見表1,將各原料進行混合和粉碎,使其全部通過80目篩;微量成分採取逐級擴大法添加與大原料混合均勻後,調質,制粒。

  註:1.多維(每千克):MnSO440mg;MgO10mg;K2SO440mg;ZnCO360mg;KI0.4mg;CuSO412mg;檸檬酸鐵250mg;Na2SeO30.24mg;Co0.2mg。

  2.維生素A4000IU;維生素B630mg;維生素D3400IU;維生素E400mg;維生素B120.8mg;硫胺30mg;核黃素40mg;維生素K312mg;葉酸10mg;生物素3mg;泛酸100mg;肌醇50mg;維生素C500mg。

  1.2 儀器與設備

  FW100型高速粉碎機: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HH-2型恆溫水浴鍋:金壇市榮華儀器製造有限公司;FC160C錘式粉碎機:海中藥機械廠;HJJ-20型螺帶混合機:無錫中亞糧機廠;Buhler-180實驗環模製粒機:布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DS32-II型雙螺杆擠壓機;濟南賽信膨化機械有限公司;Agilent1100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Quanta-200掃描電子顯微鏡:荷蘭FEI公司。

  1.3 試驗方法

  制粒機制粒工藝參數(表2)及制粒流程:將3種不同的飼料原料混合後,分別取約1500g物料進行調質,調質設置條件:蒸汽通入流量為35g/min,調質溫度(90±5)℃,調質時間75s,調質後,物料水分約19%。環模直徑2.5cm,餵料制粒,待餵料頻率穩定後,取樣約800g顆粒飼料,然後立即置於密閉並且保溫的穩定器(5L帶塞廣口玻璃瓶)中,在溫度為95℃條件下穩定30min,然後在65℃下乾燥90min,冷卻至室溫,測定相關指標。

  擠壓蒸煮工藝參數設定及制粒流程:雙螺杆擠壓機,套筒分3段,溫度分別為:加料區(Ⅰ區)溫度不變65℃,加溫區(Ⅱ區)根據試驗設計設4個不同的溫度不加熱、90℃、120℃、150℃,膨化區(Ⅲ區)90℃;螺杆長徑比為16∶1;模頭為6孔(模孔直徑為2.0mm)圓形;調節切刀可生產顆粒長為4.0mm~6.0mm。將3種不同的飼料原料混合後,再加水混合均勻,物料水分為32%,未調質,然後在不同的擠壓溫度下按照表2的擠壓工藝參數制粒,在各設定的參數穩定後,分別取待測樣品,在65℃下乾燥90min後,冷卻至室溫,測定相關指標。 


  1.4 水中穩定性和晶體胺基酸在水中的溶失

  取約10g顆粒飼料單層置於不鏽鋼圓筒測試篩(直徑10cm,高5cm,底部網孔徑1.68mm)中,加蓋以防樣品外溢;將測試篩放入盛有100L淡水的水族箱中,在充氣使水流近似養殖水流0.8L/min條件下浸濾30、60、120、240、480min;將浸濾後的顆粒飼料和最初的顆粒飼料(未濾浸)放烘箱內在65℃溫度烘乾4h;然後計算浸濾顆粒和最初顆粒的乾物重。顆粒飼料水穩定性指標(Waterstabilityindex,WSI)=(浸濾顆粒乾物質質量/最初顆粒物質質量)×100。把在60min和120min時取的浸濾顆粒和最初顆粒飼料研磨,用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計算其在水中的溶失率。

  1.5 飼料中晶體胺基酸體外緩釋效果評價

  人工腸液配製:參照對蝦消化液(肝胰臟和腸液)pH和蛋白酶活配製。將磷酸二氫鉀13.6g加水1000mL,用0.4%NaOH溶液調節pH至7.8;另將胰蛋白酶10g加適量水溶解,再將兩液混合,然後加水定容至2000mL即可。

  取約8g顆粒飼料(120℃條件制粒)置於消化液內,分別在浸濾30min、60min、120min時取出,部分顆粒飼料;將浸濾後的顆粒飼料和最初的顆粒飼料(未濾浸)放入烘箱內,在65℃溫度烘乾4h;把在30min、60min和120min時取的浸濾顆粒和最初顆粒飼料研磨,用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計算其在消化液中的釋放率,其公式為:

  1.6 飼料晶體胺基酸測定

  飼料樣品賴氨酸和蛋氨酸測定,用安捷倫公司的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各飼料胺基酸淨含量=晶體(或微膠囊)飼料胺基酸含量-基礎飼料胺基酸含量。

  1.7 數據處理

  結果以平均值表示,採用SPSS17.0分析軟體進行ANOVA單因子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2 結果與分析

  2.1 制粒和擠壓膨化工藝對加工前後胺基酸穩定性的影響

  環模製粒和擠壓膨化工藝對晶體胺基酸和微膠囊胺基酸含量變化情況見表見3。在兩種飼料加工過程中,微膠囊胺基酸的損失低於晶體胺基酸。環模製粒工藝對晶體賴氨酸損失顯著高於微膠囊賴氨酸(P<0.05),而對晶體和微膠囊蛋氨酸損失影響不顯著(P>0.05),從結果分析可以看出,調質對晶體賴氨酸損失也有顯著影響(P<0.05),而對微膠囊賴氨酸損失沒有顯著影響(P>0.05)。冷擠壓對晶體和微膠囊賴氨酸損失均有顯著影響(P<0.05),而對晶體和微膠囊蛋氨酸的損失影響不顯著(P>0.05)。在擠壓工藝過程中,擠壓溫度超過90℃,加工均對晶體和微膠囊胺基酸損失有顯著影響(P<0.05),且晶體胺基酸損失顯著高於微膠囊損失(P<0.05)。

  由表4可以看出,擠壓工藝制粒過程中,擠壓溫度顯著影響晶體胺基酸損失(P<0.05),隨著溫度的升高,晶體胺基酸損失量有增加的趨勢,晶體賴氨酸損失分別為6.43%、9.83%、18.74%和26.66%,晶體蛋氨酸損失分別為1.73%、7.89%、13.66%和15.20%,而120℃與150℃擠壓其損失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同擠壓溫度對微膠囊胺基酸損失影響不顯著,在未加熱、90℃、120℃和150℃擠壓溫度下,微膠囊賴氨酸損失分別為5.06%、6.68%、7.69%和8.35%;微膠囊蛋氨酸損失分別為0.57%、4.25%、5.14%和5.65%。

  2.2 制粒和擠壓膨化工藝對飼料水中穩定性影響

  由圖1分析可以看出,環模製粒工藝生產的顆粒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較差,在水中30min時,水中穩定性約為64.7%,浸泡60min時,水中穩定性約為18.2%,浸泡120min,顆粒飼料完全溶失在水中。擠壓膨化工藝生產的顆粒飼料在水中穩定性較好,且在水中浸濾相同時間情況下,隨著擠壓溫度的升高,顆粒飼料越穩定,而在120℃和150℃擠壓溫度下,顆粒飼料在水中穩定性差異不顯著。


  2.3 擠壓膨化工藝對飼料胺基酸水中溶失的影響

  由表5知,顆粒飼料隨著浸濾時間的延長,胺基酸在水中的溶失率升高。在相同浸濾時間(60min和120min),微膠囊胺基酸溶失率顯著小於晶體胺基酸溶失率(P<0.05)。可見,微膠囊壁材減緩了胺基酸在水中的溶解,這也是選擇胺基酸壁材不溶於水或微溶於水的條件之一。在相同條件下,賴氨酸在水中的溶失率均高於蛋氨酸的溶失率。

  2.4 套筒溫度對飼料胺基酸水中溶失的影響

  由表6結果顯示,相同形式下的胺基酸,隨著生產的飼料所用擠壓溫度升高,飼料胺基酸水中溶失率有下降的趨勢,其原因是,隨著擠壓溫度的升高,飼料質構發生較大的變化,糊化度也在增加,使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增強,減少了飼料在水中的潰散,從而降低了晶體胺基酸在水中的溶失。同一擠壓溫度條件下,飼料賴氨酸水中溶失率要高於蛋氨酸溶失率,這與晶體胺基酸各自的特性有關,晶體賴氨酸極易溶於水,而晶體蛋氨酸微溶於水。

  2.5 飼料晶體和微膠囊胺基酸水中溶失與飼料水中穩定性相關性分析


  由圖2水中胺基酸溶失與飼料水中穩定性相關性結果分析可知,不論是晶體胺基酸形式或微膠囊胺基酸形式,飼料在水中穩定性與胺基酸在水中的溶失是正相關的。水中浸濾60min時,其相關係數均大於0.85,水中浸濾120min時,其相關係數均大於0.78。因此,在適宜擠壓工藝條件,特別是擠壓溫度的控制下生產的飼料,不僅水穩定性較好,也有效地保護了晶體胺基酸在水中的溶失。

  3 結論

  飼料加工對晶體胺基酸和微膠囊胺基酸的損失相比,相差不大,晶體賴氨酸多損失0.37%~8.02%,晶體蛋氨酸多損失1.16%~4.29%。只考慮減少在加工過程中胺基酸的損失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晶體胺基酸的添加量,以滿足配方胺基酸要求量和保證動物需要量。

  相對於加工過程,晶體胺基酸在水中的損失較大。飼料水中浸濾60min時,不同擠壓溫度飼料晶體賴氨酸比微膠囊賴氨酸多溶失23.99%~40.68%,晶體蛋氨酸比微膠囊蛋氨酸多溶失9%~13.5%;飼料水中浸濾120min時,不同擠壓溫度飼料晶體賴氨酸比微膠囊賴氨酸多溶失24.42%~43.22%,晶體蛋氨酸比微膠囊蛋氨酸多溶失10.45%~17.47%。對底棲生活和「抱啃」攝食習性(飼料表面積與水接觸大、時間長)水產動物來說,利用微膠囊包被晶體胺基酸,減少飼料中添加胺基酸在水中溶失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焦點

  • 養小龍蝦選擇顆粒飼料還是膨化飼料?還真得琢磨琢磨
    小龍蝦商品飼料目前主要是膨化料和顆粒飼料。這二種飼料被各廠家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宣傳得有些離譜,讓人真偽莫辨。膨化料和顆粒飼料,在投資規模、飼料成本、原料粒徑、加工溫度、營養損失、病原生物、粉末比例、水中潰散、營養溶失、價格優勢等上均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 牛飼料加工技術,介紹的非常詳細!
    對肉牛的飼料進行合理的加工可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和飼料的營養價值,並且可提高飼料的利用率。肉牛飼料加工可分為精飼料的加工和粗飼料的加工,其中精飼料的加工技術主要有壓片、擠壓、烘烤、爆花;粗飼料的加工技術主要有壓塊、磨粉、膨化和制粒。下面跟壯樂康具體了解一下:肉牛飼料的加工技術 肉牛飼料的加工調製方法。
  • 影響豬飼料適口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豬通過強大的嗅覺、味覺器官進行覓食,會選擇風味佳、適口性好的飼料進行採食,所以飼料風味和適口性的好差決定了豬的採食量、飼料轉化率、生產性能的高低。飼料加工過程中會因添加維生素、礦物質、藥品類添加劑產生不良口感,影響適口性;小型飼料企業為節省成本使用次等飼料原料,生產出的飼料風味差,直接影響適口性。
  • 膨化設備的選購標準(下)
    膨化全價乳豬料全價配合飼料經膨化(出於保護維生素和酶製劑的需要,一般控制在105度以內)、打碎、冷卻、破碎及篩分後得成品,現在南方市場上稱為「鍋巴料」。96年在四川始作,市場反映不夠好,直到2000年在廣西一帶重新興起,以揚翔為代表,在兩廣、雲南、湖南等地市場還不錯,目前也有向北方擴展的趨勢。
  • 恆銘水解羽毛粉概述和加工工藝
    恆銘飼料的水解羽毛粉是工業加工羽絨製品的主要原料,將家禽羽毛經過高溫蒸煮、酶水解、粉碎或膨化成粉狀,作為一種動物性蛋白質補充飼料。一般每羽成年雞可得風乾羽毛80~150g,是全重的4%~5%。所以羽毛粉是一種潛力很大的蛋白質飼料資源。禽類的羽毛是皮膚的衍生物。
  • 適口性對豬飼料利用率的影響
    飼料氧化酸敗的產物諸如醛、酮、酸、酯等對動物會產生不利影響: 產生不良氣味,動物拒食,至體增重減慢,飼料轉化率低; 飼料發熱結塊,加速發黴,纖維素也被破壞; 內臟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都發生病變; 動物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弱; 影響細胞結構、功能及生物膜的穩定性。
  • 飼料行業迎來最後一個黃金十年!飼企不會淪為養殖場飼料加工車間
    然而隨著非洲豬瘟疫情在國內的爆發、新冠疫情的意外打擊、202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全面「飼料禁抗」政策以及貿易爭端所導致的國際市場變化、供應鏈系統不穩定、飼料原料供應起伏等,無一不對我國飼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挑戰,所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目前每年1000餘家飼料企業正在消失,企業間的整合兼併時有發生(當前35家百萬噸以上飼料企業產量佔比就已達國內飼料產量的62.3%),並且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開始向下遊養殖端甚至食品端進軍
  • 養豬戶自己加工飼料降成本?顆粒料受歡迎?聽聽養豬人...
    顆粒飼料生產 2.顆粒飼料儲存時間長,不易發黴變質,此優勢得益於顆粒飼料加工過程中不需要或少許液體添加即可進行制粒,故顆粒飼料的含水率基本為制粒前物料的含水率
  • 酵母培養物與活性酵母的特點及對反芻動物的影響
    活性酵母產品確保產品中含有某一水平的活酵母菌以有助於瘤胃功能健全,並協助把飼料降解為可吸收的營養物質。典型的活性酵母產品單獨由酵母構成或加以載體(典型性的是穀物副產品混合物)。對於這一類產品,生產企業也許添加各種酶和細菌,從而生產各類商品。3、 飼料加工處理的影響活性酵母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 我們真的了解對蝦飼料嗎?蛋白質越高越好嗎?
    因此有人建議,前期可以使用高蛋白飼料促生長,保健康,後期轉用低蛋白、高消化率的飼料,以減少腸道負擔和環境壓力,總的來說,優質的飼料應該具有營養均衡、精準,消化利用率高,對環境汙染少的特點,這也是未來飼料業發展的方向。加工對蝦飼料必須用麵粉嗎?而且還必須是高筋麵粉嗎?
  • 飼料再次漲價,自配料的豬農多了,該如何用大豆配制飼料好?
    若給豬進行生喂,會影響適口性和飼料消化率,這些物質還會引起豬的腸道過敏、損傷,進而發生腹瀉,所以生產中不可直接用大豆飼喂。所以一定要注意大豆,以及一些生豆製品不能直接飼喂,可以將其煮沸15分鐘,毒素分解後再飼餵為宜,或者將大豆炒熟,按一定的比例添加飼喂,避免消化不良,造成營養性腹瀉。
  • 擠壓膨化過程中各種營養素的殘留量研究
    在劇烈的擠壓條件下(指高溫、低含水量、高螺杆轉速)蛋白質的消化率和胺基酸的利用率會降低(表1)。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美拉德反應導致胺基酸利用率的降低。賴氨酸是穀物中的限制性胺基酸其利用率的降低會立即導致蛋白質營養價值的降低。
  • 臺灣宜大機械公司:謀變大陸水產飼料機械市場
    文/圖&nbsp《水產前沿》撰稿人&nbsp張玉梅  大陸水產養殖現已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產業,飼料企業在當中起到了居功至偉的作用,飼料機械企業則扮演「幕後英雄」的角色,之中不得不提起臺灣宜大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宜大」)。  宜大於1974年開創臺灣水產飼料加工機械先河後,最早進入大陸市場。
  • 飼料粉碎攪拌機不愁賣?養殖戶:配套的小型顆粒飼料機組性價比高
    小編不止一次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飼料粉碎攪拌一體機的優勢性能,當然,也向無數家庭養殖戶推薦這款性價比高的飼料加工設備。從廠區復工以來,飼料粉碎攪拌一體機的走貨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多數是1噸的立式攪拌罐+15kw的粉碎電機為主。
  • 頤和論壇9月3日精彩內容——2020飼料替抗與綠色養殖大會
    效果是否能達到要求  3.2問題二:添加成本高,無法廣泛使用  3.3問題三:是否有高性價比的有機微量來替換當前的微量元素  ㈢解決方案:多種胺基酸螯合物,降本增效  1.α-胺基酸中的N和羥基O中間相隔兩個碳原子易與金屬離子形成五元環螯合物  2.目前的微量元素胺基酸螯合物生產商使用最多的α-胺基酸是甘氨酸和蛋氨酸
  • 胺基酸對雞病的影響
    一、胺基酸缺乏的後果Da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胺基酸的臨界缺乏常導致採食量增加,或者採食量保持不變而體增重和肌肉組織的增躍同時減少,從而導致體脂明顯增加。...
  • 胺基酸鋅絡合物增補為飼料添加劑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325號,胺基酸鋅絡合物(胺基酸為L-賴氨酸和穀氨酸)已經全國飼料評審委員會按程序評審通過,決定增補胺基酸鋅絡合物(胺基酸為L-賴氨酸和穀氨酸)飼料添加劑品種進入《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產品信息表見附件4。
  • 大豆磷脂在水產飼料的真本事!
    在水產飼料加工中的作用大豆磷脂具有優異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作用,是一種天然高效營養添加劑。在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起乳化、潤溼、分散及表面活性作用,提供膽胺、磷、肌醇、膽鹼及脂肪酸等營養,提高飼料能量、營養價值,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係數;改善適口性,具有誘食作用;有助於動物對油脂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保護飼料中的不飽和酸;促進動物生長發育,提高幼齡動物的成活率,提高水產動物生產性能;預防脂肪肝,增強抗病力;提高制粒的物理質量和產量;減少在擠壓成形時飼料損失和能量消耗;防止粉塵飛揚和飼料分級
  • 3種常糠麩類能量飼料的特點及對雞生長的作用
    特點是飼料能量水平比穀食類低,粗纖維含量高,蛋白質含量比穀食類約高5%,鈣多磷少,主要是植酸磷。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 麩皮的營養價值與麵粉加工的等級有關,生產上等麵粉時,出麩率較高,麩皮的營養價值也高,生產標準粉時,出麩率較低,麩皮的營養價值差些。粗纖維含量較高,為8.5%~12%。無氮浸出物約為58%,能值較低,代謝能為7.1~7.94兆焦/千克。粗蛋白含量較高,為12%~19%,質量高於麥粒。其中賴氨酸等必需胺基酸含量較高,蛋氨酸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