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科技創新引領發展轉型

2020-12-20 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訊 桐城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業創新為重點,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創新中轉型,於轉型中躍升,充分發揮了科技對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近五年,該市累計實施安慶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5項,爭取科技資金1500餘萬元,比「十一五」翻了一番多。

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更優。「十二五」期間,桐城市修訂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政策,進一步完善了激勵引導機制。2013年至2015年,該市財政投入的自主創新基金達2000餘萬元,2014年執行企業「加計扣除」減稅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達5519萬元。2013年以來,該市兌現安慶市自主創新政策與省「1+8」政策50餘項,爭取獎補資金1200餘萬元。

創新平臺建設層次更高。圍繞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技術,該市與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東南大學等10餘所科研院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平臺,並與安徽工程大學和安徽農業大學組建了校市科技合作戰略聯盟。截至目前,該市共建立科技創新與服務平臺34個,其中國家級研究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企業獨立技術研究院3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家、科技型企業孵化器1個、眾創空間1家、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科技攻關項目對重點產業、行業發展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高新技術產業得到新發展。目前,該市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是「十二五」初期的2.3倍,並形成了以輸送機械、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汽車部件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體系,認定各類創新型(試點)企業12家,建成「安徽省輸送機械(桐城)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組建了「安徽省輸送機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十二五」期間,高新技術產值年均增長10%,2015年高新技術產值達88.2億元,是2010年的1.6倍。

科技研發取得新成果。五年來,該市共取得科技成果64項,研發國家級重點新產品2個、省級重點新產品2個、高新技術產品60個,榮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專利優秀獎1項,安慶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5項。發明專利數量與質量得到雙提升。「十二五」期間,該市共申請專利4927件,申請發明專利2177件,分別是「十一五」期間的18.2倍和42.7倍;獲授權專利1559件,授權發明專利87件,分別是「十一五」期間的10.5倍和29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十一五」初期的0.72件提升到17.91件,高出安慶市5.2件。(吳文舟 潘月琴)

相關焦點

  • 桐城: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桐城市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引進新興產業,高標準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完善科創政策扶持體系,全面優化創新發展環境,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8月,桐城市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累計增長1.7%。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3.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2.3%。
  • 中國電科雲舉辦「智慧縣域高峰論壇」,攜手桐城籤約「數字桐城...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產業部副主任裴二章致辭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產業部副主任裴二章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電科系統謀劃和布局軍工電子、網信事業、科技創新三大板塊,特別是在「智慧城市」領域,在深圳、嘉興、福州三地引領了全國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在長三角地區,作為牽頭單位正全力推進「上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數字江淮」等建設工作。
  • 【科技創新引領工業經濟轉型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主題演講
    ,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作為第一屆聯盟理事長單位李新社當選為聯盟理事長,在大會致辭中提到「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已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在各行業中不斷得到運用,同時,也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原動力。
  • 桐城科技推動企業發展
    搭建平臺 注重創新 桐城科技推動企業發展 2008年12月05日由於不斷技術創新,該企業的幹法脫硫除塵設備獲國家科技創新二等獎,公司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在產品脫銷的背後,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技術優勢,僅去年該市骨幹企業就投入1.8億元用於產品升級換代,同時也催生出一大批象丹鳳電子、養和醫療設備、攀登機械等科技型工業企業。  在加大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同時,桐城市不斷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發展掃描
    原標題: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發展掃描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7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何龍)從深圳建市之初整個城市僅有兩名工程師到如今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 桐城:科技創新成「轉調」新引擎
    這是桐城市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藉助「外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項重要成果。  企業是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該市先後有70餘家企業參與省內外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轉化,以期達到「借雞下蛋」的目的。
  • 科技創新引領建築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我們要科學把握生產方式轉向新型建造發展的必然趨勢,深刻理解科技創新引領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具備歷史觀、未來觀和全局觀,緊緊抓住影響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和短板,通過改革和創新來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實現轉型升級一是以科技支撐產業轉向創新驅動。
  • 鑫創科技:堅持創新引領,IOD科技城市發展模式再獲認可
    作為鑫苑集團投資的科技城市運營商,鑫創科技依託集團國際化背景、豐富產業資源和多年城市開發運營的深厚積累,以科技城市建設運營為方向,聚焦戰略性新興行業,在上海、鄭州、武漢、大連、濟南、湖州、佛山等地成功落地產城項目10餘個,在英國、美國、愛爾蘭、日本等全球創新高地設立了海外科技中心,連結全球產業資源,專注產業運營,堅持為城市導入國際優質資本和高端創新要素,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創新動能,助力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 陝西銅川:科技創新為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大家面前這是一臺主要用於無人機的微型渦噴發動機,可以促進無人機由『低、小、慢』向『高、小、快』轉型,已經申請專利50餘項,其中國防專利2項,歐洲專利1項。」12月7日,第四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銅川段)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銅川航天科技產業園,深入了解銅川市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代表性舉措。
  • 太原理工大學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創新引領「十四五」規劃 科技驅動「雙一流」發展
    、思想政治、教學等中心工作的結合,提高立德樹人的水平;要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的發展深度融合,不斷為山西能源革命和轉型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山西發展的能力,引領創新文化,厚植創新土壤,為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 .| 泰安永樂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引領智慧農業發展
    民營經濟助力攻堅 | 泰安永樂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引領智慧農業發展 2020-11-1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平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近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走創新引領、科技支撐、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平縣構建以政府為主導、高新區為平臺、企業和科研機構為主體的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河北安平鶴煌絲網有限公司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對原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擴大專業研發隊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同行業水平。
  • 桐城3名學生獲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他們分別是來自桐城中學的張想、桐城市龍眠小學的錢立典、桐城實驗中學的江蔚可、宿松縣九成中學的李斯雨、安慶市舒巷小學的汪文皓、望江實驗初級中學的王瑞。繪畫與科普結合激發更多創造力今年15歲的張想,是桐城中學的一名中學生,其2019年科幻畫作品《塑戰速決》獲得「第34屆全國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畫賽」全國一等獎。張想說,科技服務人類,如果不知節制,科技也會毀滅人類。
  • 黨團引領、科技賦能、創新發展!蘇州市產業園發展促進會一周年慶典...
    /產業園促進會秘書長沈源做一周年工作匯報抓發展首先必須強黨建,以黨建引領,凝心聚力謀求發展實效。加快構建黨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立體式「紅色矩陣」,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效能。青年人是燃燒的一代,充滿激情的一代,是發展的中的未來,也是產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創新力、推動力。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2020浦江創新論壇聚焦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張泉)2020浦江創新論壇將重點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如何通過加強開放合作,構建促進共同發展的全球創新治理體系,聚焦如何發揮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記者從16日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浦江創新論壇將於10月22日至30日在上海舉行。
  • 中冶南方:科技創新引領市場聚發展動力
    原標題:中冶南方:科技創新引領市場聚發展動力  中新網3月31日電 2013年以來,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危機仍在繼續,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行業利潤持續下滑。從鋼鐵工業發展中起步,經歷近六十年發展的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秉承著「為鋼鐵工業進步、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作出卓越技術貢獻」的企業使命,自始至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撬動行業進步、企業發展的「槓桿」,努力向工程承包商和技術服務商轉型。通過搭建平臺、廣泛合作、高起點研發、快速成果轉化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中冶南方各項經營業績穩居行業前列,形成了逆勢飛揚、以科技引領市場的發展模式。
  • 科技成就經典 創新引領未來!盈峰環境第一屆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
    未來,我們一定要在技術含量更高的藍海市場持續轉型和布局,持續迭代智能裝備和智慧服務,貢獻科技力量、分享創新紅利。開幕致辭全文如下盈峰環境第一屆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致辭尊敬何總,親愛的同事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滿懷喜悅迎來了盈峰環境第一屆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本次會議,旨在展示科技成果、匯聚創新力量、堅定創新發展道路。
  • 科技改善民生 創新引領發展
    「下一步,我省還將通過強化政策引導、推進培育庫建設、完善網上評價指標體系、加強企業孵化創新平臺建設等工作措施,不斷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蔣躍金介紹。昆明全波紅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有平說,因為科創貸現在實行一年一貸,在還款期到來之時,企業的壓力很大。同時,企業也擔心還貸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能貸下款來,希望能縮短還貸到再貸的時間。「省科技廳通過搭平臺、設專項、建體系等方式,創新引領財政資金投入,引導創業投資、銀行、保險以及擔保機構等各類金融資本來支持科技型企業的發展。」
  • 茂名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發展
    茂名網訊 今年來,我市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抓省創新驅動八大舉措和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推動科技創新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集中突破了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茂名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