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是文化

2020-12-13 御東行

漢字是世界上獨特的以形表意的文字,是記錄、書寫漢語的特殊符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更是中華民族的血脈。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從甲骨文出現到現在至少4000多年的時間,中國曆朝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是從甲骨文、金文、籀(zhòu)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是中華民族先祖發明創造並改進的,更是維繫各民族不可或缺的紐帶。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創製漢字。

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漢字表》,韓國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礎漢字》,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現已廢棄漢字。

漢字的魅力在於她的歷史沉澱,本篇就先講述一下漢字的特點:

一是數量多。在國安漢字字庫問世前,收入漢字最多的為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共收漢字87019個,其中重複字320個。國安字庫收入的全部字符集漢字共計91251個,其中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

二是音節少,同音字多。在《新華字典》中總共只有431個音節。每個音節由聲母、韻母、音調組成。在上古時期,《詩經》、《楚辭》就已經有押韻的說法,漢魏時期,先祖就已經開始分析漢字音節的因素、聲母、韻,並發現了雙聲、疊韻詞,還發明了反切注音,就是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兩個字中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與調,拼合出被注音字的讀音。

接著又發現了漢字音調的四聲和平仄,於是在這個時期除了古詩,還興起了講求平仄的詞和近體詩。漢語音節的開頭部分,一般由輔音充當,即首輔音。輔音的主要特點,是發音時氣流在口腔中要分別受到各種阻礙,因此可以說,聲母發音的過程就是氣流受阻和克服阻礙的過程。

聲母的分類依據是氣流受阻的位置(發音部位)和阻礙氣流的方式(發音方法)。漢語音節以元音開頭時,習慣上稱之為「零聲母」,不再區別元音而歸為一類。漢語的聲母組成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展現不同的面貌,屬於時間演變。

同時正統的語音會影響不同地域的方音和發展,屬於空間差異,彼此間,不同時代的聲母表,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方言聲母表,都有著系統性的變化和聯繫,即不同方音或歷史語音間,有整齊的聲母轉換和替代關係。

三是構造奇妙。漢字從產生到演化為各種書寫體,隸書、楷書、篆書、草書、行書等,一筆一划都是有著嚴格規範的。漢字的構成和筆畫線條,都是有規則的。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創立了六書理論,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歷朝歷代學者都認為六書符合漢字的實際,前四種是造字的方法,後兩種是用字的方法。

象形字,就是用筆畫線條畫出事物的形象、輪廓,從本源上說,象形字是一種圖畫,而漢字與美術圖畫是相通的,像日、月、山、水、雲、雨等都是象形字,隨著書體的演變,到隸書時強化了漢字的筆畫化、符號化,圖畫的痕跡減少,象形字已看不出像什麼了,這就是「隸變」。

指事字,就是在一物上加一個抽象的指事符號,比如點、橫等筆畫,如旦字,日是象形字,在下面加一橫,用指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又如上、下,是抽象的指事符號。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獨體字,不能分解。

不過現代學者認為,漢字中也有少量的合體象形字。象形字有300多個,指事字有100多個,都是常用字,是漢字的根本。在《說文解字》中為漢字分類時,象形字被定義為偏旁部首。

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合成一個字來表示另一個意思,如「明」,由日和月組成,表示明亮的意思,了解這些字的構造後,對文言文中的詩詞就能更好的理解。

形聲字也是合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合體而成,但和會意字不同的是,形聲字是由義符和聲符組成,義符就是偏旁部首表示字的意思,聲符是形聲字的讀音來源。如「河」字,三點水是義符,可字是聲符。

這就是中國的漢字,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演變至今一個字可以有很多意思,組成詞語更多,說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真的不誇張。

相關焦點

  • 漢字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深厚,寫好字也是做中國人的光榮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哪些屬於中國文化呢?我認為,最有中國文化內涵和底蘊的乃屬中國漢字。1、中國文化中最有活力的當屬於漢字。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在全世界的認知中,中國的漢字都是出類拔萃的,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漢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漢字不論在知識匯集和藝術美觀上都是被公認的,尤其漢字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漢字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最值得驕傲的國粹和文明傳承。
  • 為什麼「烏」字不帶點,「鳥」字帶點?漢字博大精深!
    中華文化深深地埋藏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作為文化的載體,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但我們卻越來越少關注每個字的來源和內涵,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就如題目的這個問題:為什麼「烏」字不帶點,而「鳥」字帶點呢?漢字是象形字,除了上面提到的「鳥」字和「烏」字,很多漢字背後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和演變過程,如果我們在學習漢字的時候,能夠學習漢字的起源和含義,那麼我們對於文字的理解將更加深刻,也有利於文化的傳承。
  • 中國漢字文化「生僻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認識20個,就是大神了
    導語:中國漢字文化「生僻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認識20個,就是大神了。最近流行這樣一首歌曲,「生僻字」這首歌主要傳承了中國漢字文化,五千年的文化落筆成畫,一批一捺都是一個故事。中國漢字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同樣的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蘊意,更有多音字,有著不同的讀法,除了一些常用漢字,還有這一些「生僻字」在生活中基本上連看都看不到,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生僻字。要是你可以認識20個,小編就承認你是大神了。
  • 重建中國漢字與文化的世界觀
    我們今天學習研究中國文字,是透過漢字本身去解讀我們祖先對世界的看法,融入他們的精神領地,承接他們的生命情態,讓每一位炎黃子孫尋回自己的文化家園。 談起文化與思想,就離不開世界觀。一個民族的文化有自己的世界觀,文字也有自己的世界觀。面對漢字,首先,我們不能用西方文字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衡量漢字。
  • 新年看點|最近很火的這首《生僻字》包含了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
    我當然不否認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可能學習一輩子都無法完全參悟。但是!副歌部分強行押韻,就好像是隨便在字典上面找了幾個尾音一樣的詞,配合百度的修繕,然後組成了一段歌詞。我特別想問這歌詞的意義在哪兒?!
  • 陰陽師:難為網易了,美服直譯式神名字、技能,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歡迎觀看百家平臺【小飛俠遊戲點評】為您帶來的文章,本期和大家聊一下陰陽師:美服直譯式神名字、技能,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難為網易了下面請收看正文。尊敬的各位讀者大家好哦,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下《陰陽師》這一款遊戲。大家都知道《陰陽師》是日本文化的遊戲,裡面的式神和遊戲的畫風都是日本的風格。不得不說網易這一次的突破很大,實際的成績也是證明網易這一次的創新是成功的。
  • 拼字手遊《一個詞》上架 偏旁組合盡顯漢字博大精深
    拼字手遊《一個詞》上架 偏旁組合盡顯漢字博大精深時間:2016-04-09 15: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拼字手遊《一個詞》上架 偏旁組合盡顯漢字博大精深 相信不少人都試過在一個缺失了若干個字母的英文單詞中填入字母,使得這個詞恢復完整,如果是中文的話,最接近的形式大概就是填字遊戲或者是這款益智手遊
  • 中國漢字是全世界最有文化藝術的智慧文字(文化遺產)
    美女是什麼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不是吹牛皮,是用事實說話,細心的朋友們,你們肯定早都注意到了中國漢字的魅力,幾乎每個字都有深刻哲理和藝術價值,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嘆服了。請看上圖美女,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美的讓人驚訝,讓人陶醉……細心的朋友們,你們看懂了上圖的內容了嗎,看懂了請在評論區留言,發揮你的聰明細胞,寫下你精彩的感想。
  •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這些人物的名字不僅難寫,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所使用的漢語被評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因為我們的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他不像表音文字那樣可以直接拼讀出來,我們是讀的是拼音,但拼音一般不會標出來,所以我們不能根據字形推斷讀音。拼音也還有聲調之分,而且最為讓人頭疼的是一個漢字可以有幾個讀音,一個讀音又可以代表幾個漢字。
  • 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日本也在用?
    很早以前,日本是一個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國家。據我國《漢書》記載,公元前57年後漢光武帝賜給倭國(現在的日本)的奴國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字樣的金印,從那時起中國的水稻栽培技術、制鐵技術等傳到日本,漢字也隨之傳入了日本。
  • 漢語真是博大精深!一篇文章96個字卻是一個讀音,曠古奇文
    在漢字的發展歷程中,湧現了同音異形字,多音字,通假字等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但又充滿哲理的文字,這些充滿哲理的文字濃縮了漢字發展五千年的精華,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人認為漢字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文字,這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中國文明發展五千年,漢字也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中國人天生能看懂繁體字,各種字體千變萬化!
    後來在國家發布的公告對於漢字的簡化決定,從此中國開始推行了簡化字體。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文字歷史非常悠久,這也是我們文明古國的體現,雖然我們現在都是寫的簡體字,但是沒有學過繁體字的我們卻天生能看懂一些繁體字,現在仍在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有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在國外的華僑也同時使用繁體字和簡體。內地在考古文物的時候,對於一些特殊情況還是會保留使用繁體字。
  • 小學生造句成「繞口令」,語文老師舌頭打結,網友:漢字博大精深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其實中國還有第五大發明,那就是漢字。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而漢字也是文字符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印尼的前總理尼赫魯曾經說過:「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他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 好漂亮的中國字,好深遠的中國文化
    為推動「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呼籲倡導全民愛漢字,書寫漢字,珍愛漢字活動,山師二附中小學部四年級八班於2020年10月29日下午3:30至4:20,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家長講壇之--寫好中國字。
  • 學習中國文化---有趣的漢字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僅僅一個「說」字都可以用很多的字來代替,這也使得現在很多的外國人也開始學說中國話。為了讓社區的小朋友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方塊字和一些漢字所代表的意義,白洋灣西站社區關工委組織了此次活動。
  • 專家:外形太像日本字,漢字的精髓都丟了,「二簡字」果真如此?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傳承至今,文字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長達6000多年的悠久的時間長河裡,文字也歷經了很多改變。從繁瑣複雜逐漸演變到簡單易懂,美觀大氣,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泰山上的兩個字把漢字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泰山文化價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世紀許多日本學者到中國學習考察中華文化,都會到泰山。日本學者在導遊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風景盡收眼底,除了風景,還有一塊石碑吸引了日本學者的目光,石碑上刻有「蟲二」兩字。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僅一個讀音
    文/阿聞標題:專家建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僅一個讀音這個漢語在我們中國的歷史當中非常的悠久,也是現在全世界以來使用人數最多的一個語言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從最開始的時候,一些其他的文字慢慢的流傳到現在,我們所用的行楷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經歷,其實這種漢字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至今為止也仍然並沒有完全的定型。
  • 漢字裡的中國文化
    漢字裡蘊藏了很多文化,下面就從字形、字音和字義三方面來探討隱藏在漢字中、被我們忽視的秘密。  從漢字的字形中看中國文化  從字形上看,漢字在書寫形式上是平面方塊體文字。而漢字記錄漢語是一個字接著一個字,字與字之間留有空隙,詞與詞之間在書面語中沒有分界,因而漢字記錄漢語沒有分詞連寫的規則。  一個個方形的漢字就像一個個有稜有角的中國人。從個體上來看,一個漢字就代表一個性情穩定、各司其能的中國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崇尚團結友愛、團隊合作的精神。在中國人眼裡,個人的力量就算再大,也不能完成集體的工作。
  • 此人發明了一個漢字,成近代史上最偉大的字,至今人人都在用
    此人發明了一個漢字,成近代史上最偉大的字,至今人人都在用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字應該是古人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正是文字的出現,才真正程度上帶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而說起文字的發明者就是倉頡了,他是最原始文字的造字者,但是不是說他是文字的發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