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科爾曼報告》,看教育中孩子自信心培養的重要性

2020-08-27 淼師兄

著名社會學家詹姆斯·科爾曼在著名的《關於教育機會均等》即著名的《科爾曼報告》中提到:自信心的低下,是各種膚色人群教育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即low self esteem (低自尊),缺乏對改變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

1964年,美國社會經過不斷的發展,白人和黑人在教育上的差距越來越大,為了搞清楚這個情況,科爾曼教授通過對美國4000所學校,60萬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發表了著名的《科爾曼報告》,這是一場教育史上著名的調查,他揭示了長期以來我們認為的教育差異化的誤區。

曾經我們以為,大部分人教育的差距,主要是學校的物質水平和條件造成的,但大量的調查數據表明了,我們差距不斷拉大的原因是:缺乏自信。過分的強調了「原生家庭」及學校、學區的重要性,對前途缺乏自信,造成學習士氣低下,也就導致了學業水平的降低。

50多年後,重讀《科爾曼調查》,依然對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巨大的啟發,我們要培養和呵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 而在於激勵, 鼓舞自信心重塑。我們一定要記住,數子十罪不如獎子一長。畢竟,自信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社會學實驗。在學校裡選定兩個班級(一個優秀班級A班,一個差等班級B班)將B班的學生當作學習優秀班A班學生來對待,而將A班當作問題班B班來教授,並對任課老師完全保密。經過一段時間後,原來成績差別非常大的兩個班級,在社會試驗結束後的測驗中平均成績卻相差無幾。原因就是B班的學生受到完全不不知情的老師對他們的鼓勵(老師以為他所教的是一個優秀班),變得非常有學習積極性,而A班學生受到老師對他們懷疑態度的影響,自信心下降,致使學習態度轉變,學習成績隨之下降。

在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我也時常感覺到自信的重要性,我有一個學生,學習還是很努力,但是表現不算特別優秀,學習成績也一般。突然有一天,家長給我打了一個電話,非常激動得感謝我對他孩子的教育,我當時還一頭霧水,教育孩子不是我應該做的嗎?

家長在電話裡告訴我,孩子回家非常高興,說老師給他發了「進步獎」,晚上主動地去書房看書做作業,學習激情高漲。孩子上了7年學了,從來沒有得過「獎狀」,感謝老師。其實這個進步獎,很多同學都得了,作為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的獎勵,但孩子和我的認為就會很不一樣,他得到了鼓勵,更加有了自信。果不其然,孩子期末考試語文居然考了A,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

自信心,真的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

一、家庭生活中一定要多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她就學會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承認中,他就有了目標,如果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覺。

鼓勵、承認、認可,是培養孩子的重要手段,其實也是孩子生活中的追求。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中,我們過多了強調了訓誡、服從,面對叛逆期的孩子,我們過多的強調的是懲罰(前面我也在文章中講到過,懲罰最終要麼造成孩子更加叛逆,要麼造成孩子膽小畏縮。),卻沒有習慣於鼓勵、認可孩子。

其實鼓勵、承認、認可孩子很簡單,一個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都可以給孩子帶來自信,讓孩子更主動、更樂於展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真正的走入孩子的世界,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理解孩子這個行為的前因後果,做到與孩子「共情」,鼓勵你的孩子,不要讓他覺得自己在你面前「一無是處」。

當然,我們一定要記住的是,鼓勵一定要真誠,不能敷衍孩子。

二、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我們每個人,都是渴望成功的,成功是每個學習者追求的學習目標。

對於很多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而言,一個小目標的實現,一次考試成績的提高,對自信心,會起到一個強化的作用,能夠讓他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曾經我的數學老師,以為經驗非常豐富的老教師,在他的課堂上,總會不經意的講到一些月考會考到的數學「難題」,你只要認真聽了課,考試都會有一定的提高,這樣學生聽他的課程就更加興趣,學習數學也更加有信心,他的班級,各種考試也是名類前茅,因為信心被調動起來了,學習也就更加有了動力。

三、鼓勵孩子的同時也要鼓勵自己。

培養一個孩子不只是懷胎十月,也不只是小學到大學,培養一個孩子,需要我們一生的精力。

作為父母,孩子的成長充滿了太多的不可預期,充滿了不斷的挑戰,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鼓勵孩子的時候,也要鼓勵自己」,因為只有鼓勵自己,才能讓自己堅信:我能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

當孩子不夠好,自己不夠好的時候,切記我們一定要有自信,父母、孩子也是人,是人都會犯錯誤,但我們一定要堅定做「好父母」的決心,好好地鼓勵自己。

相關焦點

  • 《科爾曼報告》:決定孩子成績的是家庭背景
    被誤解的科爾曼報告相信很多家長對1964年發布的《科爾曼報告》知之甚少,雖然它影響了整個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學校教育,但我也是昨天才知道有這份報告。但這份報告的結論你一定耳熟能詳: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 教育過程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克服孩子的「我不行」
    想必所有的家長朋友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及健全的心理,因為只有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信心,那麼做很多事就戶容易不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挫折也不用擔心,大不了重頭再來。對於孩子而言,出生就猶如一張白紙,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二貨思要看家長怎麼培養了,因此,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克服孩子的「我不行」。
  • 角色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人正是因為了有自信心,才會確立遠大的志向和目標,才會有工作動力,也才會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因此,自信心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是21世紀所需人才的重要素質。人的自信心不僅可以而且需要通過教育加以培養。許多研究證明,幼兒期是自信心發展的關鍵期。角色遊戲是幼兒期典型的遊戲形式。
  •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這樣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會感到自己確實已長大了,就會在此後每天的努力中鞏固這種感覺,從而自信心大增。成人的評價對孩子產生自信心理至關重要。 二、創造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孩子自信心 給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任務,比如擺碗、盛飯、給爺爺拿眼鏡、到信箱拿報紙等,他做到了就表揚。
  • 教育要以培養學生自信心為核心
    「太愛這群孩子了,真想把他們留在身邊。一群不曾被發現,事實上卻很出色的研究生。985、211都不重要,成績才是金標準!」培養學生自信心是這場教育探索的核心。在方濱興看來,創新如同走進「無人區」,不能左顧右盼,即便看不見了也要往前走。設立研討廳的目的是培養自信,學生應該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堅信自己走在「無人區」。
  • 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至關重要
    要相信孩子。從培養自立習慣入手,最簡單的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哪怕是弄得滿臉滿身的飯菜,家長要懂得孩子學會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過程的,要給孩子足夠的鍛鍊時間,大膽放手讓孩子嘗試,簡單的事情儘可能讓孩子去做。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做決定,視情況,也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錯誤決定的後果,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和自信心。
  • 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然而,在現代教育中,由於過去只注重智力發展,不注重包括自信心在內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孩子,尤其是中小班幼兒往往較膽小、懦弱,缺乏主動性,獨立性差,更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沒有耐挫感。
  • 家長朋友們,如何在生活學習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能為他將來參加學習、工作、生活等一切社會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他將來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成功掃除障礙,所以家長應該把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放在首要的位置。孩子的自信心與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和期望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家長我們經常要做以下幾點。
  • 方濱興院士:教育要以培養學生自信心為核心
    2013年,中國權威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因健康原因辭去北郵校長職務,但他一直放不下教育。帶著為國家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心願,方濱興三年前帶領團隊創建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辦了研究生創新班「方濱興班」(簡稱「方班」)。
  •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要想獲得自信心就要從實踐中摸爬滾打,在磨練中感悟,磨礪出自信心。因此家長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應當為孩子掃平一切障礙!而應當教給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找孩子課業繁忙、孩子比較慵懶,還是家長代勞的「心疼孩子」的心理!
  • 用愛融化冰山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動力,缺乏自信,影響的不僅是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形成。
  • 從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對日後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生活中高情商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中,很多家長也意識到孩子的情商培養的重要性,但往往事與願違。總感覺情商高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自家的孩子按照別人家教育孩子的方式去教育,都沒有變化,很是心累。在此家長們是否理解了情商兩個字的含義,情商指的是情緒與智商的結合體。高情商的人往往擁有克制衝動的能力、激勵自己的能力和強大的社交能力等等。這類人在社會中往往更具有優勢,更容易讓人親近,更會得到上級認可,也就在一些事情上更容易成功。
  • 孩子在學習中遭到批評怎麼辦?一定先培養自信心
    教育始於尊重。老師是學校的代言人,老師的問題一部分也是管理的問題,就看校長的智慧了。事實證明,朋友進行了很智慧的談話。經校方調查屬實,後來在沒有發生那樣的事情。讓學生學習沒有錯,但有的教育一切向「成績」看,成績之外全部忽略。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的認知。學習是為了老師的業績,學校的排名,家長的虛榮心。
  • 二月推介|作為折射鏡的學校:科爾曼報告50周年的反思
    2016年是科爾曼報告發表50周年,美國學者Downey和Condron在美國《教育社會學》季刊上發表了《科爾曼報告50年來:對學校和不平等之間關係的再思考》[該文曾是2018年春季學期吳剛教授講授的《教育社會學的前沿探索》課程閱讀材料。]
  •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撐起一片藍天,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是教育的夙願。大部分孩子還是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掛在嘴邊,但也有一些膽怯、退縮,缺乏自信的孩子,總說「我不會」「我不行」。那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古人說得好,「魚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激勵」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勇於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激勵的方法很多,其中我認為表揚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方法。
  •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幾個小遊戲
    遇見陌生人,躲在家長的身後;到了遊樂場,用很期待的目光在一邊看著別的孩子玩;遇到難題,不會設法解決,而是依靠家長代勞,這些都反映了孩子的不自信。有的家長說,我也教育他了啊!為什麼收效不大呢?那是因為對於0-14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內心也渴望別人的認可,父母說的道理雖然能聽得懂,但做起來卻很難。所以說,聰明的家長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教育時評:教輔分「男女版」不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教育時評:教輔分「男女版」不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教育時評與該系列合作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中表示,在高端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在普通難度的學習中,則各有千秋。就不同學習模塊來看,男生女生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這樣教育,讓寶寶遠離自卑和恐懼
    而瞳瞳朝著地面看了看,突然抱著媽媽的腿說:「媽媽,我怕。」媽媽就蹲下親親瞳瞳的小臉說:「沒事的別害怕,這裡就比地面高一點點,而且爸爸在下面接著你呢。」這時爸爸也在下面對著瞳瞳說:「瞳瞳,別害怕,勇敢點,這個很好玩的。」經過爸爸媽媽的鼓勵,瞳瞳慢慢滑了下去。然後他好像找到了樂趣所在,不用爸爸媽媽說,自己就跑上去,滑了一次又一次,高興地不得了。媽媽看他玩的那麼開心,也開心的說:「寶寶可真棒。」
  • 幼兒園的孩子不自信?四步培養自信心,附:培養兒童自信心活動教案
    如果在幼兒時期不注意發展孩子的自信,孩子則會成為懦弱、承受能力差、自負等等問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尤為重要。 作為老師,首先了解自卑心理的產生過程,意識到自卑心理對於兒童帶來的巨大危害,妥善預防兒童產生自卑心理,加強對兒童自信心培養的知識學習,才能更科學的教育孩子。
  • 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淺談日常生活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淺談日常生活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王雲萍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是一種良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