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的第一個線上活動終於啟動了!今後我們將不定期的用線上圓桌的形式將嘉賓們的思考奉獻給大家。另外,我們會在每次活動推送中開放報名連結,並選取一位有興趣的同學作為「特別嘉賓」加入到圓桌的討論,具體相關信息請看下文。
關於疫情的討論鋪天蓋地,大家已經習慣了在各大平臺的首頁看到這場災難的最新動向,每一條新聞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我們曾天真的以為自己只是這場災難的「看客」,只有出現在微博熱搜上的不幸者才是事件的中心。可是當學校的考試被取消,回國機票價格瘋漲的時候,我們才明白:
每個人都是這場災難的參演者。
也許只有直面過疫情,我們才能理解社會上出現的種種怪象:雙黃連口服液脫銷、英國民眾焚燒5G塔、地域性歧視等等。當社會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的時候,人們更容易不經思考的相信所謂的「真相」,於是怪象頻出。
作為這場災難的配角,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和對待社會上發生的種種怪象?又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上的不確定性?疫情過後,這個世界又將是什麼樣的?
微距將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出發,試圖理解社會對這場災難的種種反應,尋找作為個體應對「不確定性」的解決方法。
希望你可以加入我們!
線上圓桌會議以聊天的方式展開,每場有一位主持人,三位嘉賓,總時長60min 。
討論話題會結合實下熱議言論,也歡迎各位在公眾號上提出你最感興趣、最想討論的話題。
討論形式不限,整體氛圍輕鬆,不會有過於複雜的學術堆砌。
會議開始前,微距論壇公眾號會對本次圓桌會議主題進行簡要介紹與預熱。
歡迎嘉賓與參與者在發言中,推薦相關領域的優秀作品與思想。
我們將對疫情狀態下社會上發生的一些「怪象」進行梳理和討論,試圖理解它們發生的背後邏輯。在動蕩的社會環境中,作為個體的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心態去看待這些事件?我們又能通過什麼方式來處理不確定性帶來的迷茫呢?
威爾斯理女子學院20屆畢業生
媒體科技與藝術&比較文學雙專業
最高拉丁榮譽畢業(summa cum laude)
PBK(Phi Beta Kappa) 會員
聖母大學科技哲學與歷史系博士項目新生
MIT比較媒體學3年研究助理經歷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大二在讀
政治&哲學雙專業(BSc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曾獲英國坎特伯雷國王學校Honorary Scholarship
高中畢業間隔年獨自旅行,去尼泊爾徒步,
做志願者,也當過調酒師。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研三在讀
漢堡法學院(Bucerius Law School)交換生
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實習生
北京致誠公益律師事務所實習生
第十二屆USAI-Szymanski Rule of Law項目中國地區代表
刑事科學技術工科本科生
圓桌信息:
時間:北京時間 7.11 晚 8:30
參與方式:騰訊會議,會議號:579 744 106
另外,每次線上圓桌都會開放一個「特殊名額」作為嘉賓一起參與我們的討論。不論你的背景如何,如果你對這次的圓桌主題有自己的看法,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歡迎通過以下連結進行報名:http://microdistancezm.mikecrm.com/56CVnck ,我們將會在3天給你答覆。由於每次只能選取1位「特殊嘉賓」,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儘快報名。
大家可以提前進入我們的微距圓桌討論群一起互動,群內也會徵集大家對嘉賓們的問題。
本次微距國際青年論壇線上圓桌會議
由微距和SUN雜貨店聯合舉辦
本屆論壇時間為8月6至10日;
報名可直接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掃描下方小程序碼通過撥霧平臺填寫報名表並提交。
報名截止日期: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