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社區,嚴防死守,十幾家民宿,關了。有兩家乾脆在大門外貼了公告:疫情期間,民宿關閉。
早上8時30分到晚上9時,西成居委會電話沒停過,問疫情防控的,問菜場供應的,舉報生人進社區的……。除夕至今,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西成社區黨總支書記胡震傑和同事們沒歇過一天。
圖說:有兩家民宿在大門外貼了公告:疫情期間,民宿關閉。西成 供圖(下同)
西成裡有一條200米來長、4米來寬的弄堂馬路,名字很響亮——幸福大道。非常時期,西成裡要守好幸福大道,全方位抗疫,特別是不讓疫情鑽「民宿」的空子。
西成裡94歲,位于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毗鄰新天地。2年前,經歷了微更新,西成裡就成了網紅打卡地,人多,民宿也多。
「民宿通過網絡發布租賃信息,肯定有信息是居委會不掌握的,我們就發動社區全方位防守。」胡震傑說。
西成裡大門口,黑漆門崗很時尚,時尚門崗就是防疫第一關。白班師傅和夜班師傅交替執勤睜大眼睛,但凡帶著行李,但凡生面孔,一律要問來處,登記門牌號,通知社工上門,防疫須知一樣也不少。
圖說:除夕至今,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西成社區黨總支書記胡震傑和同事們沒歇過一天。
防控第二關,居民發動。「隔壁今晚燈亮了,趕緊來看看,是不是民宿借出去了!」這樣的居民通報,居委會收到了一個又一個,然後就是聞風而動上門調查。
疫情防控,有件事讓胡震傑很受觸動。大年初二一早接到通報,一名湖北籍人士借住西成裡。社工隨即上門調查,發現民宿空關,上報街道後得知借住人已改住別處。整個過程,信息暢通,主動處置很迅速,網際網路管理部門的信息通報起了關鍵作用。「疫情是個壞東西,但也告訴我們精細化社區治理,有很多新思維新方式要用,比如用網際網路思維治理民宿。」胡震傑說。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姚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