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黔行」中國鳥籠文化之鄉 丹寨卡拉村的旅遊致富經

2020-12-20 天眼新聞

位於丹寨縣城東北部的卡拉民族村寨,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寨,這裡編制鳥籠的歷史悠久,據說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卡拉民族村寨作為民族文化重點保護的少數民族村寨之一,也因生產鳥籠而久負盛名,以精緻、獨特的鳥籠工藝品著稱於世,有著「中國鳥籠文化之鄉」的美名。

黃曉海/攝

卡拉村在過去是丹寨縣排名倒數的救濟村。但是近年來,卡拉村成為了遠近文明的旅遊村寨,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慕名而來,這一切都還得從卡拉的鳥籠說起。

卡拉村主要以傳統的鳥籠編織為主。卡拉村的鳥籠製作精巧,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暢銷省內外,還遠銷香港、臺灣、新加坡、日本以及歐美等地。

卡拉村的鳥籠品種繁多,規格各異,形狀多樣。除了普通鳥籠外,還有集編制、雕刻、蠟染、刺繡、書法、繪畫等藝術為一體的鳥籠精品,可堪稱是一件精妙絕倫的藝術珍品。

鳥籠作為卡拉村脫貧致富的「法寶」,在2017年就生產了12萬隻鳥籠,產值高達650萬元。隨著卡拉的鳥籠走向全國,卡拉村的名氣越來越大,遊客也越來越多,許多村民都開辦了農家樂,2017年的農家樂收入就已到達850萬。光靠鳥籠帶來的收入人均都已上萬元,這也讓卡拉村在2016年就實現了整村摘帽脫貧。

黃曉海/攝

去卡拉村買上一個工藝精湛的鳥籠,即使不打算養鳥,帶回家作為裝飾品也是一件樂事。

內容來源:多彩黔行

投稿郵箱:qdnzlyjxxzx@126.com

相關焦點

  • 貴州省丹寨縣卡拉村:鳥籠編就致富路
    地處貴州省丹寨縣龍泉鎮東北部的卡拉村,如今成為網友慕名而來,遊客紛至沓來的「網紅村」。實現這樣的轉變,非遺傳承功不可沒。「卡拉」是苗語音譯,苗語中的「卡拉」是「流星墜落之地」的意思,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20多年前的卡拉村,並不像名字這般浪漫,而是又窮又破,滿目瘡痍。但卡拉村裡有一項傳統手藝:編鳥籠。
  • 走進中國蠟染藝術之鄉,感受濃鬱苗族風情,丹寨非遺文化體驗
    丹寨丹寨縣是「揚武鄉蠟染藝術之鄉」、「龍泉鎮卡拉鳥籠藝術之鄉」、「南皋鄉石橋古法造紙之鄉」。它民族文化非常豐富,擁有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賈、苗族苗年、苗族服飾、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想要全面了解苗族文化,可以到丹寨非遺小鎮。
  • 戀上丹寨,愛上「卡拉村」!
    卡拉村位於 貴州省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 丹寨縣龍泉鎮 是一個苗族聚居 且遠近聞名的民族文化村 提到這個村子,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鳥籠,因為在這裡最著名的便是鳥籠工藝了,因此卡拉村被譽為貴州省的 「鳥籠編制藝術之鄉」,這裡的村民幾乎都以編制鳥籠為業
  • 貴州丹寨:非遺之鄉的文旅融合之路
    「雲上丹寨,非遺之鄉」名副其實。貴州省丹寨縣擁有7項國家級、24項省級、100餘項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蠟染藝術之鄉」「中國鳥籠之鄉」「中國古法造紙之鄉」。近年來,這裡興起了體驗遊、研學遊等非遺旅遊新模式,「看風景」與「玩非遺」「品文化」相結合,備受遊客青睞,助推了丹寨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鳥籠、造紙、蠟染讓人流連忘返
    在丹寨有很多值得驕傲的稱號,比如「中國蠟染藝術之鄉」、「中國鳥籠之鄉」、「中國古法造紙之鄉」等,其背後非遺產業的支撐帶動了小鎮的繁榮,和當地人們的發展。  現在讓野馬君帶你走進這個深山小鎮——非遺之鄉,一同探尋它們的故事~  打小鎮崛起,一天一個樣兒  沿著河岸綿延而去,丹寨萬達小鎮一頭連著山,一頭連著水。
  • ...積極作為辦實事丨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第一書記文朝鳳
    我叫文朝鳳,是黔東南州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2016年,我來到卡拉村駐村,這一駐,就是五年。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這段時間中,一點一滴的瑣事助推我們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向前。卡拉村緊挨著縣城,基礎條件好,群眾的思想都比較開放,矛盾也不多,大家都比較支持我們的工作。得益於地理和文化底蘊的優勢,卡拉村的非遺產業和旅遊產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群眾的生活和四五年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 丹寨縣卡拉村四大產業夯實脫貧攻堅
    近年來,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積極發展鳥籠製作、農家樂、花卉、果蔬種植等產業,夯實了脫貧攻堅基礎。 鳥籠產業。採取「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村集體」的模式發展鳥籠產業,支部按照「中老年人編制生產、村組幹部抓管理、有頭腦有知識的村民跑銷售」的思路,以「統一標準、統一規模,分散加工、集中銷售」的管理辦法擴大全村鳥籠生產規模,逐步走上規模化生產道路。目前,從事鳥籠加工農戶120戶,佔全村總戶數的79.5%,年產量達15萬隻,年產值約650萬元。 農家樂產業。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致富要靠自己丨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村民吳明義
    我叫吳明義,是黔東南州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的村民。前些年,由於我和愛人身體不好,家庭生活很困難。那時侯我就在家做鳥籠,因為我患有支氣管炎,體力比較差,每天的產出非常有限,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元的收入。而我家的兩個孩子都在讀書,家庭開銷很大。
  • 貴州卡拉村:手藝助脫貧
    近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村民正在學習鳥籠製作技藝。據介紹,卡拉村的「千村計劃」鳥籠製作培訓活動,幫助貧困戶及易地扶貧搬遷人員學習省級非遺技藝「卡拉鳥籠製作」。2016年,丹寨縣啟動「千村計劃」,3年來投入了110多萬元,培訓1000多人次,幫助眾多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
  • 丹寨:非遺顯魅力 暑期歡樂多
    8月15日,由丹寨縣婦聯主辦的暑期非遺體驗課在丹寨縣卡拉村開班。在丹寨縣卡拉村藍錦染藝蠟染工坊裡,數十個五六歲的萌寶們在蠟染畫娘們的指導下,在白色的T恤上,一筆一划,跟著畫娘學習蠟染。而跟著孩子前來的家長們,也紛紛參與體驗,孩子家長齊動手。
  • 丹寨,一個隱秘的世外桃源,這個夏天首選的度假勝地
    環丹寨東湖而建的丹寨萬達小鎮度假區,擁有旅遊小鎮、萬達錦華溫泉度假酒店、特色客棧、會議中心、環湖跑道、丹調圖書館、大型演藝、山水遊樂等項目,是集旅遊、度假、文化、休閒、會議、拓展於一體的國內一流度假區。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此次活動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等主辦,貴州省文旅廳、黔東南州及萬達集團等多家機構聯辦。
  • 貴州丹寨:卡拉永遠ok,一個鳥籠村的傳奇故事——妞兒嬉遊記
    簾外鳥籠收未。盆內蘭花澆未。閒事最關心。問姬人。離開了石橋村,我們驅車20分鐘,前往卡拉村,這個卡拉村他非常有名。他的有名並不是說他們村裡卡拉OK唱得比較好,而是他們的鳥籠做得非常好。卡拉村是丹寨縣芒筒蘆笙的發源地之一,而手工鳥籠工藝是該村特色,也是卡拉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當山頂上出現一個巨大無比的鳥籠,我們知道卡拉村即將到了。
  • 貴州省文化旅遊100條精品線路——文化體驗遊
    【貴州省文化旅遊100條精品線路發布】這100條線路分為10大主題,涵蓋了紅色遊、科普遊、養生遊、(世居民族風情)—百車河景區(漢宮溫泉)—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夜郎風)—北盤江(尋跡夜郎國)—三線博物館(三線精神)6非遺文化體驗之旅凱裡(黔東南州博物館)—下司古鎮(苗族刺繡、蘆笙製作技藝、婚俗文化)—丹寨(萬達非遺小鎮、苗族錦雞舞
  • 貴人黔行|生態與文化並重——走進千年古鎮紅色土城
    貴人黔行|生態與文化並重——走進千年古鎮紅色土城 2020-04-23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些地方歷史上有「殺不完的豬,砍不完的樹」一說,這是什麼意思?
    貴州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聽說貴州一些地方歷史上有「殺不完的豬,砍不完的樹」一說,這是什麼意思?2、貴州丹寨值得去遊玩嗎,有哪些著名景點?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貴州的山水一直是比較漂亮和唯美的,不管是風景山水還是人文氣息都很有韻味,所以非常值得一去,而丹寨縣是不可錯過的。丹寨縣有很多著名景點,讓人流連忘返,比如萬達旅遊小鎮、高要梯田以及卡拉村等著名景點。
  • 貴州日報「全域旅遊」專刊今日關注:「貴人黔行」主題宣傳促文旅...
    黔遊·聚焦「貴人黔行」主題宣傳聚焦各地新景區、新產品、新線路貴州「放大招」加速文旅消費市場復甦日前,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貴州廣播電視臺、多彩貴州網、《中國旅遊報》貴州記者站共同主辦的「貴人黔行」主題宣傳活動圓滿結束。
  • 貴人黔行|蛙聲鳥鳴,青山雲霧,從大自然裡長出來的樹蛙部落
    貴人黔行|蛙聲鳥鳴,青山雲霧,從大自然裡長出來的樹蛙部落 2020-06-04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