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馬偕醫院研究發現信仰有助於撫平心靈

2021-01-15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臺灣訊 「宗教,可以使有自殺念頭的人心靈平靜,降低自殘行為。」臺北馬偕醫院日前針對四千人進行研究發現,宗教可以帶來正面影響,其中,佛教與基督教團體因有較密集的宣教活動,因而最常被尋求幫助。

一名三十五歲婦女,二十多歲時結婚生子,沒想到這兩年卻遇到老公拋家棄子,讓她痛苦不堪,重複以各種手段,企圖結束生命;她本來對宗教十分排斥,但是住院期間因參加團契活動後,卻大幅減少自殘行為。

馬偕醫院精神科兼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一項針對四千位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桃園縣市等地,密集參與宗教活動者的問卷調查中發現,過去因有過自我傷害的意念,或感到痛苦,而主動向宗教團體求助的經驗,其中有百分之五點四的人會找佛教團體,百分之二點六的人則是找基督教團體。

「宗教信仰除了要受磨難的人忍耐,還會提供『受苦的意義』。」方俊凱指出,佛教認為今生的痛苦是對前世的贖罪,基督教則會視為是上帝的試煉,可幫助有自殺意念者面對困境,加上,有自殺意念者本來就需要更多的人際互動、聊天,排憂解鬱,參加宗教活動正好可以滿足需求。

研究也發現,有自殺意念者較少向道教與天主教團體求援,方俊凱認為,除了是佛教與基督教團體有較密集的宣教活動之外,可能也與佛教與基督教會運用有線電視、電臺、報紙等多元管道宣傳教義有關,因此容易成為民眾求助對象。

不過方俊凱也強調,雖然信仰有助於平靜心靈,但不能只信神、念佛,還是要持續於精神科門診。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最小倖存者已入住臺北馬偕醫院
    東南網7月25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王煒)在澎湖空難倖存的10名生還者中,年紀最小的10歲小妹妹李緯彤,24日中午由臺軍救護飛機C-130送回臺北繼續救治,下午1點送入臺北馬偕醫院燒傷病房加護急救。當記者趕到馬偕醫院的時候,李緯彤小妹妹已經入住六樓的病房,並禁止記者進入採訪。據專門負責治療的外科醫生告訴記者,李緯彤目前意識清醒,右腿有撕裂傷,還有飛機燃燒造成的吸入性灼傷,可能對她的肺部帶來傷害,需要繼續觀察。原本李緯彤跟著奶奶和堂姐一起從高雄出發到澎湖,卻沒想到遇到墜機意外,同行的奶奶跟堂姐不幸罹難。
  • 傳臺北監獄已勘查淡水馬偕醫院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臺北榮總戒護、接受檢查治療的陳水扁,近日內可能移往淡水馬偕醫院繼續戒護就醫。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透露,臺北監獄代表在本周一曾至淡水馬偕實地勘查病房,而該院也有意願收治陳水扁。 據報導,臺「法務部」、臺北監獄上午都表示不知轉院之事;扁子陳致中也說未收到任何轉院通知,他還在等如此榮總的最後醫療報告。
  • 山西護理專業團再赴臺灣馬偕紀念醫院
    本次培訓採用集中授課、醫院參訪和互動交流等方式,由馬偕紀念醫院介紹其特色模式和先進經驗。馬偕紀念醫院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工作態度和醫療服務水平,給山西護理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習交流也促進了雙方在醫院管理、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對提升山西醫療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推進健康山西建設有重要的意義。
  • 陳水扁轉往淡水馬偕醫院?傳獄方已實地勘察病房
    陳水扁轉往淡水馬偕醫院?傳獄方已實地勘察病房 2012年10月11日 14:4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金華馬偕醫院項目落戶婺城
    12月16日,婺城區與亞洲匯發實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美國通用)、浙江伯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就金華馬偕國際醫院項目(籌)舉行了籤約儀式。金華市副市長邵國強,婺城區領導方錦瑞、張璞參加籤約。  當天,投資方詳細介紹了該項目的進展情況,隨後雙方就投資協議條款進行洽談。
  • 臺北緊急聯絡醫院
    臺北緊急聯絡醫院 時間:2012-03-23 13: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安醫院   臺北市八德路二段424號   (02)2771-8151
  • 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收治塵爆傷員中恐有10人不樂觀
    華夏經緯網7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楊育正7日說出內心話,這次八仙塵爆大面積燒傷的傷員,馬偕收治的50個病人中,「起碼有10個會再見」,他真的很不舍把真實可能的情況說出來。    他進一步說明,馬偕醫院(淡水院區、臺北院區)直至昨天還有50人在接受治療,其中有34個都是深度百分之50以上燒傷,接著他吸了一口氣說,這麼大面積的深度燒傷,「最終死亡率我不願講出來,這50個病人中,起碼有10個會再見,而重度的34個傷員比率恐更高」。
  • 扁將轉院何處治療重度憂鬱症 北監悄悄勘查馬偕
    東南網10月1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陳水扁戒護就醫,北榮診斷扁有重度憂鬱症,建議宜儘速轉院治療,近日可能就會由淡水馬偕接手!扁民間醫療小組成員、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今天透露,北監已在本周一前往淡水馬偕實地勘查病房及環境,預做準備,雖然扁家目前仍首選高醫,但對淡水馬偕的照顧意願及能力都信任。
  • 蚌埠第一人民醫院與臺灣馬偕紀念醫院建立友好醫院
    中國臺灣網3月3日蚌埠消息 2月26日下午,安徽蚌埠第一人民醫院與臺灣馬偕紀念醫院舉行了建立友好醫院籤約儀式,蚌埠市委副書記王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鮑子雨、副市長秦武出席籤約儀式,並為合作醫院揭牌。市臺辦主任楊本龍、市衛計委黨委書記劉雪潔、市招商局局長黃穗參加了籤約活動。
  • 臺北緊急聯絡醫院 - 中國臺灣網
    臺安醫院 臺北市八德路二段424號 (02)2771-8151 臺北長庚紀念醫院 臺北市敦化北路199號 (02)2713-5211 馬偕紀念醫院 臺北市中山北路2段92號 (02)2543-3535 臺大醫院 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02)2312-3456 國泰綜合醫院 臺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 (02)2708-212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 馬英九前往馬偕醫院做健康檢查 今年長高又増胖
    東南網6月1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今(17)日上午前往馬偕醫院,在「衛生署長」邱文達陪同下,進行任內第四度健康檢查,目前進行的檢查項目包括了血壓、胃腸鏡、心電圖等,身高是178公分,體重部分上升到73.6公斤,BMI值則是23.2。至於血壓方面,馬英九的收縮壓是115,舒張壓為76,其餘項目等完整結果將由馬偕醫院在下午4點30分對外說明。
  • 臺北市驚傳隨機割臉毀容事件 美女牙醫被刺臉
    中新網8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驚傳隨機割臉毀容事件!30歲的梁姓美女牙醫,21日上午開車行經錦西街口塞在車陣中時,因未關駕駛座車窗,突然遭街友劉志祥一手強拉頭髮,一手持瑞士刀猛刺左臉頰,造成2.5公分的撕裂傷,梁姓女子當場嚇得花容失色。案發後警方迅速在1天內破案,劉嫌為何要對素不相識的梁姓女子下手?僅說:「不曉得、不記得了!」
  • 臺北警方索要急診病歷惹議 六家醫院都未提供
    東南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刑警大隊日前發函醫院,要求提供3月24日凌晨1時至3時的病患急診病歷資料。「衛福部」今天指出,6家醫院都沒有提供資料。臺灣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民間團體上午指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以偵辦案件為由,行文特定醫院要求提供3月24日凌晨1時至3時的病患就診病歷資料,此舉恐違反「醫療法」與「個人資料保護法」。民進黨籍「立委」林淑芬、陳節如、田秋堇、劉建國等人,上午在「立法院」質詢此事。
  • 從「馬偕行醫圖」到黃達夫
    從「馬偕行醫圖」到黃達夫  文化圈  李敖  知價格而不知價值  加拿大的義人馬偕,漂洋過海來到了東方,來到了中國臺灣。從青春到老去,他為臺灣,辛苦了三十年。他傳教、他拔牙,拔了兩萬一千顆牙。1901年,他死在淡水。
  • 臺北醫學大學四維度對接醫院轉化醫學研究
    我們面對的病人既有現有的問題,也有未來的困難,所以,我們必須要對已知的知識更加嫻熟,更要為開發未知的知識做努力,這樣才能擔負起三甲醫院的功能,也是一家大學醫院該有的特色。」在第四屆海峽兩岸醫院院長論壇上,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發表了題為《醫學中心的轉化研究》演講,和與會者分享了臺北醫學大學四維度對接醫院轉化醫學研究的經驗。
  • 臺北市各大醫院幾乎都有垂危SARS病患
    中國臺灣網5月7日消息 臺「衛生署」今天表示,和平醫院SARS可能病例又有一人死亡,目前與和平醫院相關的SARS可能及通報病例超過七十例,其中九人死亡,在臺大、臺北榮總及三軍總醫院都有和平醫院的SARS病患垂危;而與仁濟醫院相關的病例超過二十例,其中一人死亡。
  • 研究發現音樂療法有助於中風患者康復
    據外媒報導,英國安格利亞羅斯金大學研究發現,音樂治療對急性腦卒中患者(中風)的神經康復以及他們的情緒都有積極的影響。  研究顯示,在對139名患者、家屬和醫院工作人員的調查問卷顯示,其中52名患者表示,音樂療法有助於中風患者康復「悲傷」減少和「快樂」的回答明顯增加。
  • 臺灣肥胖地圖 臺北人最瘦臺東人最胖(圖)
    原標題:臺灣肥胖地圖 臺北人最瘦臺東人最胖(圖)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根據臺當局「衛福部」民眾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5歲以上成人逾2成有肥胖的風險,超過一半以上同時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危機,而且肥胖率有縣市差異,臺北人最瘦、花東人肥胖率較高。
  • 臺灣名醫楊育正:患癌後對醫院管理的思考
    但我身為代表馬偕醫院的最高主管,生病時,若對自己服務的醫院都沒有展現出信賴,如何面對每天那麼多到馬偕醫院就醫、把健康託付給我們的病人和家屬?這或許並非妥帖的做法,我也不認為要成為每個人比照的標準,因為事實上,各醫院的發展確實各有專精。
  • 臺北一間KTV失火已有54人送醫,其中5人死亡2人生命垂危
    已知54人送醫,被分送到臺北馬偕、臺大、新光、臺北長庚等醫院。已有5人宣告死亡,另有7人意識不清。 據臺媒4月26日報導,臺北市消防局於26日上午10時57分接到報警,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一棟14層樓建物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