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兒的廖宇。
想必不少朋友都已經看了電影《拆彈專家2》,目前網上也是好評居多,誇劇情有之,誇編劇導演有之,誇劉德華的更有之。當然我也是眾多不吝讚美者中的一員,因為電影確實好。那麼除了我們一般說起一部電影好看時所談及的「編、導、演」外,這部電影還有其它好的地方嗎?
答案是肯定的,最起碼還有「服、化、道」嘛,尤其是這部《拆彈專家2》,之所以讓我們看得如此酣暢,它在服裝,道具以及電影中所出現的組織機構上的嚴謹求真程度也絕對是一流的。
電影《拆彈專家2》
廢話不多說,下面我就來給大家逐一介紹,
完全不涉及劇透,請各位放心瀏覽。
但知道這些知識點後保您看得更爽,對於看過的朋友來說,您看過本文之後很有可能會有二刷的衝動,因為這些知識點能給您帶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再說了,這麼好看的電影咱們怎麼能不支持和多欣賞一下呢?我已經二刷完畢,第二遍主要是仔細看服裝道具,以便給大家講解。下面我們開始!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蘑菇雲
電影沒做任何鋪墊,沒有浪費觀眾一分鐘的時間,開場就是機場核爆,看得我是腎上腺素飆升。那麼,電影中所謂的「世界上最小的核彈」到底有多小呢?
女生都能抱起來的核彈
電影裡劉德華所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說的原話是:
大衛·克羅炮
它的準確名稱是M388大衛·克羅(DavyCrockett也譯作大衛·克洛科特)無後座力炮。
博物館中陳列的M388大衛·克羅無後座力炮及炮彈模型
在電影中引起核爆的其實是該發射裝置所發射的炮彈:W54核彈頭。但用大衛·克羅炮泛指發射裝置及核彈頭也沒毛病。
W54核彈頭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核彈頭,直徑約為27釐米,比A4紙的長邊短一點兒;長約40釐米,大約是家裡桌上型電腦主機箱的普遍高度;重約23公斤,大約是一名5歲左右小孩的普遍重量。你可以拎一袋50斤大米體會一下。換句話說一名普通的女生也是足以抱起這枚炮彈的。
W54核彈頭模型
所以它便捷到可隨意裝在卡車或者裝甲運兵車上運載,支個三腳架,由三名士兵操作即可發射。而且還可以根據發射距離選用兩種發射器:射程約兩公裡,120mm的M28和射程約四公裡,155mm的M29。不但距離能選配,威力也可以選配10或20噸TNT當量的炮彈規格。
博物館中陳列的M388大衛·克羅無後座力炮及炮彈模型
這簡直有點兒像選漢堡套餐或者咖啡大小的風格不用說,一看就是美國人製造出來的。但它被製造出來的目的可沒有享用漢堡和咖啡那樣美好。假設我們選一枚20噸TNT當量的炮彈舉例,看看會是什麼後果!
紀錄片中大衛·克羅炮的威力
在地面爆炸的話,它的殺傷力半徑大約130米,更要命的是爆炸之後在約150米半徑內會產生幾乎立即致命的輻射,並在約400米的半徑內持續產生可能致命的輻射。換句話說一枚這樣的炮彈爆炸,所產生的熱能,衝擊波,碎片,輻射等至少能摧毀差不多一個標準足球場面積之內的所有建築和生物。
大衛·克羅炮輕,小,便捷的同時犧牲的就是精準度,但作為一款核炮彈來說,你覺得精度還重要嗎?因為它的殺傷力沒人願意看到!這麼缺德帶冒煙的武器也只有美軍想的出來,我想說的倒不是它有多厲害,而是它有多蠢!
為什麼呢?說出來你可別笑,因為它的殺傷範圍大於它的射程。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防禦掩體的話,發射人員不太可能在發射出一枚炮彈後生還,說白了使用這種武器的士兵基本上是誰用誰玩完,絕對屬於不太「聰明」的武器,因此大衛·克羅炮也被稱為「最愚蠢的武器」。因而該武器也從來沒被正式使用過。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機場核爆
所以說,電影《拆彈專家2》能讓我們在電影中見識一回幾箱「最愚蠢的武器」爆炸,夷平機場的場面真的是十分難得,其主創的想像力之大,膽量之大,視覺震撼之大,真的是能大到我們只剩下張著大嘴驚嘆的份。
EOD是什麼部門,它的工作有多危險?
有用炸彈威脅民眾安全的匪徒,就有捍衛民眾生命的警察。電影中的拆彈專家就是以香港警務處中,成立於1972年的EOD(ExplosiveOrdnanceDisposalBureau)爆炸品處理科為原型,俗稱拆彈專家。
他們這群人可以說是警隊工作中危險係數最高的部門,因為他們在拆彈時所穿的防爆服只能減緩300克以下TNT當量的爆炸對人體的傷害,但也不是完全保證不受傷甚至更嚴重的後果。(關於防爆服文章後面我還會詳細說)
比如在《拆彈專家2》一開始時,潘乘風處理的美軍M26系列破片手榴彈,填充有156克B炸藥(黑索金混合TNT),爆炸殺傷半徑約15米,破片可殺傷半徑達50米。其實防彈服從某種角度上講主要防禦的就是彈片,如果距離爆炸物很近的情況下,那就要看老天了。
所以在前作《拆彈專家》中同樣是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章在山才會說:拆彈不是你想做就能做,要上天批准!
而在《拆彈專家2》中,看到潘乘風脫下防爆服蓋在女生身上,自己拿走手榴彈時,劉青雲飾演的同事董卓文對他說:救人,不是用自己的命去拼的!
而潘乘風則回答:我們做拆彈的,哪次不是拿命拼呢?
可見,爆炸品處理科的一線警員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他人的生命。
那該部門都負責處理哪些爆炸品呢?除了小口徑彈藥外(由軍械法證課負責)基本負責處理所有(包括水下)的爆炸品及銷毀任務。也就是說小到煙花爆竹,自製簡易爆炸裝置(第二場居民樓拆彈就屬於自製簡易爆炸裝置)大到生化武器及核武器等,都歸他們處理,所以拆彈警員的工作可以說是全警隊中最危險的,生命風險極高。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潘乘風
從電影中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和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的肩章上我們能看出都是總督察,與之相應的職務是助理炸彈處理主任,英文:AssistantBombDisposalOfficer,縮寫:ABDO
他倆的上級是由警司級出任的炸彈處理主任,英文:BombDisposalOfficer,縮寫:BDO,升職後的董卓文就是這個級別和職務。從他制服左臂上的英文標識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BombDisposalOfficer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董卓文
再高一級就是爆炸品處理科的一把手,由一名高級警司出任的高級炸彈處理主任,英文:SeniorBombDisposalOfficer,縮寫:SBDO
在潘乘風受傷後想要復職,接受三位上級的詢問時,中間那個就是高級警司,該部門的一把手,也可能是副處長(因為沒看清肩章也沒有劇照,所以不能確定),他兩邊各坐一名警司。也就是董卓文升職後的職位。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爆炸品處理小組,其中有一名女警員
潘乘風和董卓文所領導的爆炸品處理小組共11名人員,每天分為兩組24小時輪值候命。輔助爆炸品處理小組的還有後備爆炸品處理小組,共30名人員,員佐級和督察級的隊員各佔半,其中還包括3名女性警務人員,需要24小時候命。
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到潘乘風和董卓文這個小組中是真的是有一名女性警員角色,不得不說主創在追求真實和細節方面做的極為嚴謹。
電影中潘乘風因炸斷腿而無法復職,這個關鍵矛盾更不是空穴來風,也是根據真實背景作為支撐,並不是僅僅為了設置戲劇衝突而編造的。
因為EOD這個部門對成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器械操作能力和專業知識各項要求都非常嚴格乃至苛刻,淘汰率高達80%-90%。加入EOD後也不意味著訓練的結束,反而是更多訓練的開始。一名合格的拆彈專家起碼要經過4年的專業訓練和實戰,而真正可以應對全部類型的爆炸品可能需要8至10年,甚至終身學習和實戰。
電影《拆彈專家2》努力恢復的潘乘風
也就是說,培養出一名像電影中潘乘風這個級別的拆彈專家需要10年,是極其寶貴的。所以受傷後的潘乘風歸心似箭,因為拆彈完全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便是少了一條腿後也有著明確的目標——返回EOD,繼續當一名守護民眾安全的拆彈專家,繼續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發光發熱。
電影《拆彈專家2》中受傷後的潘乘風
但EOD的規則也是殘酷的,雖然電影中潘乘風克服生理殘障完成體能恢復訓練,甚至超過了警隊要求的標準,但領導層還是拒絕讓他歸隊。
一邊是傾盡所有包括自己生命的拆彈專家回歸的赤誠之心,一邊是紀律部隊不可撼動的原則,兩邊都有道理,兩邊的立場我們也都能理解,可以說主創正是將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運用得恰到好處,讓它成為了潘乘風性情大變的導火索,繼而推進劇情發展,令觀眾即糾結又無奈,真實可信!
電影《拆彈專家2》中性情大變的潘乘風
除了以上這些細節,電影中關於EOD的細緻刻畫還有很多,下面再簡單說幾個,比如排爆車。
路虎衛士排爆車
EOD也是香港警隊中為數不多保留著路虎衛士車型的部門,由於任務特殊EOD的車輛也和警務處其他單位有很大不同。首先拆彈人員厚重的防爆服就需要佔用很大的空間,拆彈中還要用到各種工具和遠程遙控機器人。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排爆機器人和排爆車
排爆機器人有大有小,小的30公斤,大的有300公斤以上。因此EOD早期最常見的車就是基於六輪路虎衛士改造的排爆車,這臺車有一個巨大的封閉貨廂,貨廂尾部還有自動升降機用於裝卸排爆機器人。後來除了路虎衛士EOD還有奔馳和三菱貨車改裝的排爆車。而電影《拆彈專家2》中出現的是比較新的五十鈴排爆車。
五十鈴排爆車
另外,電影中除了負責拆彈的EOD,還有倪妮飾演的龐玲總督察率領應對恐襲的反恐特勤隊,英文CounterTerrorismResponseUnit,縮寫:CTRU。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龐玲總督察
它於2009年7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行動科—反恐怖活動及內部保安組。CTRU以獨角獸作為徽章,因為獨角獸的英文Unicorn與獨特的英文Unique發音相似,而獨角獸本身也是傳說中非常獨特的物種,因而也寓意著「反恐特勤隊」是香港警務處中獨特的存在,是唯一一支主要負責反恐的特種警察部隊。
電影《拆彈專家2》中CTUR制服左臂上的獨角獸作為徽章
由於CTRU的工作屬性,其相關資料也少得可憐。下面僅是我從影視作品中的影射與已知的資料來判斷和猜測的。「反恐特勤隊」由1名總督察任主管。也就是倪妮飾演的龐玲。下設「行動組」和「訓練及發展組」。從電影中我們看得出來,龐玲率領的的是主要負責執行作戰任務「行動組」。
臂章上的C代表Cougar「美洲獅」小隊
「行動組」下又分為Cougar「美洲獅」,Trooper「騎兵」,Ranger「遊俠」和Unicorn「獨角獸」四支戰術小隊。
字母T的臂章代表Trooper「騎兵」小隊
在電影《赤道》中張家輝所飾演的李彥明也是一名CTRU的總督察,他在電影中指揮作戰時,我們能發現這幾隻小隊的回覆。
電影《赤道》
反恐特勤隊主要負責在遇到嚴重襲擊時,提供第一時間的戰術支援,或者在重要時期以及大型活動舉辦現場,承擔對犯罪分子的武力威懾和打擊任務。此前香港警察行動的升級規則是如果巡警無法處理則請求EU「衝鋒隊」或PTU「機動部隊」增援,如果事態嚴重則請SDU「飛虎隊」支援。而CTRU的定位則是介乎於「衝鋒隊」和「飛虎隊」之間的戰術支援小隊。在職責上與「飛虎隊」雖然有一定的重疊,但更加強調和針對反恐方面。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馬世軍
就像在電影《拆彈專家2》中,CTRU的主要任務是抓捕恐怖組織「復生會」的主腦,謝君豪飾演的馬世軍。並阻止該組織的恐襲計劃,以及處理來自於核武器的高度威脅。所以電影中由CTRU與EOD兩部門來配合行動非常合理。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龐玲
電影中龐玲和其隊員,無論是軍綠色的作戰服還是軍綠色的槍械,以及頭盔,防風鏡,夜視儀等裝備等道具與現實也是非常接近的。
我認為以上這些嚴謹和考究正是這部電影特別值得稱讚的地方,那就是有關「拆彈」的細節沒有辱沒片名中的「專家」二字。
更可貴的是該片並沒有死板地按「英雄不死」這樣的套路出牌,再厲害的拆彈專家也不是萬能的,最後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更多的生命,維護了公共安全,實踐了自己的職業信仰。也讓觀眾們深刻的認識到暴力恐怖襲擊的殘酷和血腥。面對這樣的極端犯罪民眾會有傷亡,拆彈專家也會有傷亡。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防爆服。
防爆服真的能擋住子彈嗎?
潘乘風和董卓文在居民樓內拆自製黑火藥爆炸物時說,三根雷管大約裝填300克黑火藥。隨後黃德斌飾演的EOD組員說防爆服能頂得住,於是二人開始拆彈。
電影《拆彈專家》中的董卓文
從電影中潘乘風和董卓文所穿的防爆服胸前的標誌我們能看出是加拿大MED-ENG公司生產的EOD防爆服。
加拿大MED-ENG公司
電影中的是道具,應該與真實的防爆服有細微差異,所以具體型號不好判斷,根據其外形和電影《拆彈專家》中的防爆服參考,基本上應該是EOD-9。
電影《拆彈專家》中明顯是EOD-9防爆服
但在《拆彈專家2》中,防爆服和頭盔與EOD-9的略有不同,有可能是改進版,但肯定不是EOD-10。不論是9代還是10代,EOD防爆服都算是世界頂尖的排爆裝備,有綠色,土黃色和藍色,電影中用的是藍色款。
EOD-9防爆服:綠色/土黃色/藍色
整套防爆服由頭盔,上衣,褲子,靴套和護襠組成;
EOD-9防爆服
護襠部位經過特別設計,便於跪蹲的操作。我們在電影中也能看到潘乘風在執行任務中跪蹲的動作。
電影《拆彈專家2》中穿防爆服跪地的潘乘風
此外,EOD-9還配備了腕部遙控器,可方便調節和控制排風冷卻系統,頭盔的通話與照明系統等,面罩上方的2個亮點就是頭盔配備的高亮度LED照明燈。
電影《拆彈專家2》中穿防爆服跪地的潘乘風
目前EOD-9是世界上採用最廣泛的排爆裝備,僅一身防爆服造價就在四十萬上下。那麼,像這種防爆服,大約能抵禦住什麼樣的爆炸呢?
一般來說,在不超過300克TNT當量的情況下,正確穿著防爆服基本上是沒太大問題的。所以電影裡黃德斌飾演的EOD組員說,裝填300克黑火藥的自製爆炸物防爆服能頂得住。注意電影中的300克指的是黑火藥,而它的威力遠遠不如300克的TNT。
電影《拆彈專家2》中穿防爆服的董卓文
在稍微大一些的當量,比如500克以下的TNT就真的不好說了,只能說不一定會致命。但所有這些都是基於拆彈人員與爆炸物保持一定距離的前提下,說白了,防爆服主要是減少燃燒和炸彈碎片對人體的傷害,但對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是根本無法抵擋的。換句話說防爆服是拆彈失敗後的最後一招兒,你還是得跑,離爆炸物越遠防爆服保命的機率才會越大。
電影《拆彈專家2》潘乘風遭遇爆炸
所以,即便是小型爆炸物,在近距離下還是會對拆彈人員產生巨大的傷害。在電影《拆彈專家2》中,潘乘風被自製黑火藥爆炸物炸斷了一條腿,這是非常真實的。
如果在面對威力更大的爆炸物品時,防爆服能給拆彈人員所帶來的更多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在電影《拆彈專家》中也有這樣一個情節,章在山拆除戰爭遺留的空投炸彈時,助理問他要不要穿防爆服,他說:連坦克都能炸爛,那還穿它幹嘛呀。
電影《拆彈專家》
這個也是實話,大型炸彈足以炸毀裝甲車輛,即便身穿防爆服又有什麼用呢?
在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就是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在拆彈時還遭到狙擊手的襲擊,他說防爆服可以頂住,這是真的嗎?
如上文所說,防爆服能夠有效減少炸彈碎片對人體的傷害。其原理跟防彈衣的相似,而且防爆服十分厚重,確實可以減少子彈對身體的衝擊。在戰場上,敵方為了防止炸彈被拆彈人員拆卸,也會安排一些狙擊手在暗中攻擊拆彈工兵,這時防爆服是可以充當防彈衣用的。但至於能擋住何種口徑,多近距離這些就不得而知了。作為一部電影來講也不必吹毛求疵,只要防爆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抵擋住子彈的,那麼電影中的這個片段就是經得住考量的。
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歡樂時刻
綜上所述,在電影《拆彈專家2》中,無論是女生能抱得起的核彈大衛·克羅和能擋住子彈的EOD-9防爆服,還是EOD和CTRU兩個分別針對爆炸品和反恐的部門,可以說都是經過主創嚴謹考證和極度還原的表現。再加上大膽的想像,曲折懸疑的劇情,該片絕對對得起「專家」二字,也配得上今年最炸電影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