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知識科普,EOD、小核彈、CTRU和世貿中心爆炸案

2020-12-25 電影榨汁

電影《拆彈專家2》以及《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晴雅集》四部「視聽凡爾賽」,看過之後僅留下一種高品質的無聊感。

不可否認,這幾部影片都是華麗的視聽盛宴,毫不吝惜感官刺激,沉浸在IMAX和杜比音效中非常爽。

但這些震撼的爆炸、精美的服化道,炫目的動作背後,卻是票房慘敗,口碑崩塌,內容抄襲,以及港片沒落。

究其根本,還是馬丁·斯科塞斯導演拋出的命題:「電影」這個概念是不是應該分為以漫威為代表的主題公園視聽娛樂產品,和試圖傳遞人類感情和心靈體驗的電影藝術(cinema)。

這4部影片帶來的無聊感,是因為視聽刺激僅作用於感官愉悅,而無法激起內心的波瀾。

美國影評人安·霍納迪在《如何聊電影》一書中說:

「如果你好奇為什麼《龍捲風》、《世界末日》、《天地大衝撞》、《後天》、《末日崩塌》之類的電影看起來都十分相似,那是因為它們大部分都只是呈現災難和奇觀的載具,並沒有值得回味的故事或者有深度、有層次的角色。所以這些電影只會提供幾場必要的「猛戲」(whammy),不會有太多的細節和內涵。這些電影只有劇情,沒有故事;只有角色,沒有人;只有刺激,沒有感情。」

這些奇觀載具普遍不重視故事,而是靠不斷地加「風險」(stakes)、加「猛戲」(whammy)來挑動觀眾的神經,文戲部分蒼白、混亂、無力或不能說服人。

很難想像,《拆彈專家》編劇之一的李敏曾經寫過《阿呆拜壽》、《喜劇之王》這樣打動人心的劇本。

原來一些港片和香港電影人還追求過電影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但現在,視聽娛樂電影徹底放棄創作的苦旅,劇情直接套用故事模板,剩下的交給明星和特效。

以《拆彈專家2》為例,電影開始那次導致潘乘風生活徹底改變的爆炸,竟然使用了編劇套路最最基礎的「救貓咪」策略。

主角救出微波爐裡的小貓導致炸斷腿的橋段,既無新意,更顯得這個角色高尚到虛假。

編劇有本入門教材叫《救貓咪——電影編劇寶典》。「救貓咪」理論指的是:當我們見到主角時他必須做點事情讓我們喜歡他並希望他勝出。

這個理論的核心不是真的讓主角去救一隻可愛的小貓或者扶老人過馬路,或者給乞丐施捨幾塊錢,而是在主角出場時,為主角設計一些橋段讓觀眾喜歡並「支持」主角。

救貓咪策略非常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開頭。

威爾·史密斯飾演的Chris提著一個又貴又笨重的醫療儀器去推銷,其中穿插著他送孩子去幼兒園,和乞丐交流,還有不斷被拒絕但依然樂觀地穿梭在舊金山街頭的身影。

尤其是那個碩大而尷尬的醫療儀器,一下子就能讓觀眾從Chris聯想到自己生活的重擔,產生共鳴,並開始喜歡和支持主角。

推銷醫療儀器是《當幸福來敲門》中Chris的「救貓咪」,而不是真的去救一隻貓咪。

當然,並不是每個劇本都能或者需要設計出這樣與眾不同又感同身受的橋段,最偷懶的辦法就是照搬這個理論,直接用救一隻貓咪來美化主角的形象。

因為套路雖然不會帶來驚喜,但經過無數次檢驗,起碼不會太差。

這樣的套路和編劇陷阱在《拆彈專家2》中比比皆是,比如憑空冒出來的毫可信度的復生會,竟然是主角黑化之後在尼泊爾跳傘時想出來的?

還有片中出現的大量閃回鏡頭,甚至以喊口號、拉橫幅這樣的方法直接渲染潘乘風黑化。

這些都是編劇偷懶的寫法,以直接解釋說明來向觀眾傳遞信息,如果在現在時解釋不了,還要靠閃回解釋。

再加上強大到反物理定律和正常邏輯的主角光環,幾十個警察和反恐特警抓不住一個裝了假肢剛出院的人,讓人看得非常出戲。

故事的問題並不是《拆彈專家2》獨有,而是視聽娛樂影片的共性,所以斯科塞斯導演才要把它們和電影藝術區分開。

這部《拆彈專家2》又是一次警匪動作類型片套路化的重複,把主角和反派換成緝毒警和毒販也一樣,把爆炸計劃換成搶銀行計劃也一樣,把斷一條腿換成斷一條手臂也一樣,把復生會換成什麼其他會也一樣……

電影在劇情和文本上並沒有什麼值得分析的地方。不過,片中涉及到的幾個警務部門和背景事件值得科普。

01 爆炸品處理課組(課)EOD

香港的警民比在全世界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很靠前,人員眾多和警種齊備,非常精良。

為了表現這個群體,警匪探案片是一個體量龐大的類型,很多經典港片都是這個題材。

香港警察不僅人數多,類別也很全面,有各類專門的針對性警種和機動部隊。

例如警察機動部隊(PTU)、飛虎隊(SDU)、衝鋒隊(EU)、警犬隊、毒品調查科、軍械法證科、鑑證科,還有專門負責重案和反黑社會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等等。

這些部門幾乎都有自己相對應的影視作品。

這兩部《拆彈專家》就是以香港警務處中的EOD部門為原型。

EOD的英文全稱是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Bureau,中文可以翻譯成爆炸品處理組,俗稱拆彈專家,隸屬於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

EOD最早成立於1972年,一開始全部由英國軍人擔任,後逐漸由香港本土警員取代。

電影中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和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都是總督查級別的拆彈專家,這個級別是督查級的最高級,職務可能是助理炸彈處理主任(Assistant Bomb Disposal Officer, ABDO)

下圖是現任EOD炸彈處理主任(Bomb Disposal Officer)李展超(Suryanto Chin-chiu),他的級別相當於電影中潘、董二人的直接上級。

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 圖片來源:新華網

關於拆彈專家,有人之為「一個人的危險」(one-man risk),因為在處理爆炸品時雖然有團隊後援支持,但最終走向炸彈的只有拆彈專家一人,帶有孤膽英雄的氣息。

據李展超介紹,EOD的格言是:「正確無誤、萬無一失」。拆彈專家的工作絕不能出錯,錯誤的代價直接就是生命。

電影劇照和真實的EOD小組

電影中潘乘風因炸斷腿而無法歸隊這個矛盾,也有真實背景作為支撐,因為拆彈專家這個部門的錄取率極低,要求非常嚴格。

EOD對成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器械操作能力和專業知識都有過人的要求,招募的淘汰率高達80%-90%。

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回憶,他當年投考EOD時,同期參加報名和訓練的學員有40名,但最終僅有包括自己在內的2人獲得資格,錄取率僅5%。

加入EOD後也不意味著訓練的結束,反而是更多訓練的開始。

一名合格的拆彈專家起碼要經過4年的專業訓練和實戰,李展超認為,真正可以應對全部類型的爆炸品可能需要8至10年,甚至終身學習和實戰。

所以,雖然電影中潘乘風積極完成體能恢復訓練,甚至超過了警隊要求的標準,但領導層還是沒有讓他歸隊,也是有道理的。

在現實中,EOD部門的工作並不像電影中那麼有儀式感。

拆彈專家們每年出動大概有150次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工作都涉及到二戰時期遺留在香港的未爆軍火,這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這些散落在香港山區、鬧市和水中的爆炸物,絕大多數都是二戰期間日軍侵略香港遺留的,其中有一些炸彈內部的化學成分仍然有效,加之香港人口和建築密度大,非常危險。

2018年EOD成功拆除一枚香港市區的二戰遺留炸彈(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在百科網站上,列舉EOD主要責任為爆炸品處理(包括陸上及水下的爆炸品:爆竹、煙火、炸藥、炸彈、手雷、簡易爆炸裝置及炮彈等)、防範核輻射及生化、檢查子彈彈藥(小口徑彈藥除外,由軍械法證課負責)及爆炸品的儲存庫及設施,以及銷毀等。

從職責來看,這個群體面對的危險非常人所能感受。

他們是所有警種裡最危險的一類,「當其他人都選擇去迴避、去遠離的時候,你願意上前一步去處理」是拆彈專家的常態。

這些拆彈專家們的工作應該通過電影被更多人知道。

02 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小核彈

上文提到,EOD的職責理論上包括處理核彈。但在現實中,普通人很難接觸到核武器。

就連電影裡也很少見到以核武器作為終極武器的大壞蛋,不過在《拆彈專家2》裡,你就見到了。

反派馬世軍弄來幾顆世界上最小的核彈「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企圖摧毀機場和大廈兩處重要的基礎設施。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夠大膽,比第一部姜武飾演的反派炸隧道又勁爆不少。

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武器系統以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國民英雄命名,是一套可以發射M-388核彈的無後坐力炮。

這種核彈是世界上最小的核彈種類之一,50年代末由美國研發,並主要部署在西德邊界,防禦蘇聯地面推進部隊。

它的作用並不在於準確摧毀目標,而是以爆炸後產生的核輻射來殺傷敵方。

但它的設計和想法蜜汁奇怪,雖然爆炸後產生的核輻射可以用來阻止敵人,但操作這款武器的操作員也同樣暴露於核輻射之下,不可能存活。

歷史上的大衛·克洛科特武器系統

這套武器系統體積很小,甚至一輛吉普車就能裝載進行機動,也可以由運輸車運到指定地點,通過三腳架發射。

吉普車上的大衛·克洛科特

大衛·克洛科特每組操作員僅需3人,就可以發射一枚核武器,想想都覺得後怕,這也是冷戰讓世界籠罩在核陰雲之下的一個典型案例。

據公開資料顯示,大衛·克洛科特上掛載的M-388小核彈一共生產了2100枚,1961-1971這10年間裝備在美軍部隊。

大衛·克洛科特武器系統圖解

電影中提到核彈叫大衛·克洛科特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這個名稱指的是整個武器系統。

這款小核彈可以裝載在兩款射程不同的發射裝置上(M28/M29),而不單單指那顆核彈本身。

03 反恐特勤隊(組)CTRU

正是由於電影中出現了核彈危機,以及馬世軍帶有恐怖組織性質的復生會,打敗這個敵人只靠EOD還不夠,所以《拆彈專家2》安排了一支由龐玲代表的反恐特勤隊CTRU作為支持。

倪妮飾演的女特勤隊長龐玲隸屬於香港反恐特勤隊CTRU,它的英文全稱是Counter Terrorism Response Unit,成立於2009年,據說是亞洲第一支警察反恐巡邏部隊。

這個部門有一個很長的中文名及隸屬關係: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重大事故科反恐怖活動及內部保安組,由此可以看出它的層級和職責歸屬。

真實的CTRU
CTRU LOGO
倪妮作戰服的臂章

在CTRU的職責中,也包括處理危險爆炸品和防範核生化威脅,所以電影中由CTRU與EOD配合也很合理。

電影中倪妮身穿CTRU的軍綠色作戰服,服裝和槍械裝備道具算是很接近實際,還有精彩的打戲,非常帥氣。

CTRU當年成立的背景是911事件後,全球恐怖襲擊威脅陡然升高。

2008年香港承辦了北京奧運會的馬術項目,所以越來越需要一支專門的反恐作戰力量,來負責機場等重點區域、大型活動、重要人員等的安全。

04 1993年世貿中心爆炸案

世界貿易中心爆炸發生在1993年2月26日,由拉姆齊·優素福(Ramzi Yousef)為首的幾名恐怖分子策劃執行,計劃將世貿中心的北塔炸塌倒向南塔,從而摧毀這兩棟大廈,並造成大廈內不可估量的人員傷亡。

爆炸僅給車庫炸出一個大洞

他們當時的做法是將606kg的炸藥、氫氣增強裝置放在一輛貨車裡,停在北塔B-2層停車場,並於1993年2月26日12:17:37爆炸。

但是結果並不如計劃,爆炸並未觸及大廈的混凝土地基,只破壞了北塔的地下車庫,造成6人死亡(其中一人是孕婦),1000多人受傷。

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中使用的炸藥主要以硝酸脲(Urea nitrate)為主成分,周圍配合鋁、鎂和三氧化二鐵顆粒,並用硝化甘油、硝酸銨炸藥、無煙粉末和保險絲作為助推炸藥。另外還有三罐瓶裝氫氣,增強可燃性,釋放更多能量。

幸運的是,世貿中心躲過了1993年這一劫,貨車停放的位置和爆炸並未觸及根基。

爆炸損毀情況示意圖

爆炸案之後,美國雕塑家埃林·齊默爾曼(Elyn Zimmerman)為這個事件設計了一座紀念噴泉,用來紀念爆炸案中不幸去世的6個無辜生命。

噴泉位於爆炸發生地正上方地面的奧斯汀·託賓廣場(Austin J. Tobin Plaza)。

但是,眾所周知,這兩座代表美國世界地位的大廈還是在2001年911事件中被毀。

相應的,位於大廈地面的奧斯汀·託賓廣場連同噴泉也未能倖免,對1993年爆炸案的紀念被一次更嚴重的恐襲抹去,可以說是一個極大諷刺。

911事件前的奧斯汀·託賓廣場
2001年9月21日,911事件後10天的廣場

在紀念噴泉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On February 26, 1993, a bomb set by terrorists exploded below this site. This horrible act of violence killed innocent people, injured thousands, and made victims of us all."「1993年2月26日,恐怖分子們在此處安放了炸彈。這一可怕的暴力襲擊行動導致無辜的人們喪生,數千人受傷,並使我們所有人都成為受害者。」

與911事件相比,1993年這次爆炸案算不上驚天動地,不過已經昭示了國際恐怖主義的抬頭。

因為被911事件埋沒的緣故,這個案件不太出名,但電影《拆彈專家2》提起這個案件,值得通過電影讓更多人了解。

《拆彈專家2》在劇情上很套路,但也可以看出主創在努力地製造衝突、製造反轉、製造糾結,但感覺很勉強。

作為一部賀歲大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幾場爆炸戲和動作戲上就好。

以上信息如有疏漏錯誤還望指正!

-END-

相關焦點

  • 科普一下《拆彈專家》裡手雷、炸藥和核彈爆炸的那些冷知識
    老周摘要:2020年12月24日上映的《拆彈專家2》,自然少不了爆炸物的處置,片中關於手雷和炸藥的那些問題,這裡給你一一解答,而影片最後讓核彈掉到海裡來減少破壞,實在是個大BUG,因為核彈水下爆炸要比地面爆炸恐怖多了!
  • 拆彈專家2:縱然劉德華拆彈失去一條腿,核彈蘑菇雲升起挺起脊梁
    大衛科羅炮彈已然臨近爆炸的邊緣,生死一瞬之間?巨大的核爆聲,沖天而起的蘑菇雲,紛飛的玻璃幕牆,驚恐的人群,機場瞬間成為了人間煉獄。這一枚世界上最小的核彈,爆發出了巨大的威力。最多的疑問這也是幕後大反派陰謀開始的起點,拆彈專家潘乘風前往拆彈,炸昏當場,而後經歷了什麼?又被幕後黑手注射了什麼藥物?
  • 詳解《拆彈專家2》裡那些炸藥的問題,核彈水下爆炸要恐怖多了
    老周摘要:2020年12月24日上映的《拆彈專家2》,自然少不了爆炸物的處置,片中關於手雷和炸藥的那些問題,這裡給你一一解答,而影片最後讓核彈掉到海裡來減少破壞,實在是個大BUG,因為核彈水下爆炸要比地面爆炸恐怖多了!
  • 解析《拆彈專家2》幕後,拆核彈、炸青馬大橋,這次玩的更大了!
    2017年上映的《拆彈專家》從開場的街頭追車到高潮部分的炸掉紅磡隧道,震撼的大場面讓人記憶猶新,夠燃、夠硬的品質讓電影拿到了當年五一檔票房冠軍。三年後,導演邱禮濤再度聯手劉德華打造《拆彈專家2》,這一次從劇情特效到爆炸場面都有了進一步升級,即將在今年12月24日和觀眾見面。
  • 電影《拆彈專家2》首映口碑強勁預售
    電影《拆彈專家2》中展開了全新的故事,劉德華飾演的全新角色潘乘風,不僅在形象上是一位「殘障拆彈專家」,這個角色的性格塑造也更為立體,前後性格的反差讓不少觀眾大為驚喜,「在一部電影裡,感覺看到了兩個劉德華」。這部電影也促成了劉德華和劉青雲兩位影帝,時隔18年後再度攜手,在電影裡既有雙雄對峙的緊張,也有聯手對抗核彈危機的感人兄弟情。
  • 《拆彈專家2》亮相第33屆金雞獎 劉德華戴「假肢」拆核彈 倪妮單手...
    電影《拆彈專家2》將於12月24日賀歲檔上映,11月27日,影片亮相第33屆金雞獎,導演邱禮濤、監製兼主演劉德華、主演倪妮,變身「拆箱專家」,以五款新品揭秘《拆彈專家》系列電影第二部的全新變化。首度亮相的「假肢」讓人印象深刻,《拆彈專家2》中 ,劉德華將飾演一位殘障拆彈專家,面臨更具殺傷力與危險性的「核彈危機」。
  • 點映口碑炸裂,《拆彈專家2》或成2020年影院最大一匹黑馬?
    這一次,《拆彈專家2》的野心更大,格局更大,成就也將更大,甚至將和《無間道》、《暗戰》一樣,成為名留香港影史的經典警匪片。《拆彈專家》第一部是2017年五一檔的國產片票房冠軍,整體票房3.97億元。而這一次的《拆彈專家2》,明顯將更炸!
  • 劉德華,「被偷走的那五年」|拆彈專家|劉德華|拆彈專家2|潘乘風|...
    在很多安利之下,我終於走進影院看了這部被譽為「年度驚喜」、「港片續命之作」——《拆彈專家2》。摸著良心說,以它作為跟2020告別的最後一部電影,值了。劉德華,一如既往地,不會叫人失望。壹即使沒看過《拆彈專家1》,也不必擔心看不懂。
  • 14小時票房破1.8億,劉德華新片《拆彈專家2》藏著6個用心細節!
    《拆彈專家2》在平安夜橫空出世,並以勢如破竹之勢一舉拿下同檔期電影票房榜首。首映當天的實時票房就達到8000萬,就連素來挑剔的豆瓣,已經有數萬人打出8.1分好評。許多網友觀影過後都大呼過癮,並表示這是《無間道》後,能再創輝煌的港片又一巔峰。
  • 《拆彈專家2》上映,王晶:說港片已死的人可以閉嘴了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拆彈專家2》已於今日正式上映。從首映到昨晚開啟的點映,電影的好口碑在不斷擴散,還有觀眾表示《拆彈專家2》是「今年看過最炸的一部電影」。開場一分鐘就在炸機場,結尾青馬大橋大爆炸的視覺衝擊相當震撼,整部電影從頭炸到尾,拆彈故事跌宕起伏,令人心懸一線,屏住呼吸。
  • 《拆彈專家2》細節盤點,有哪些值得期待之處?
    導演邱禮濤正式回復影迷,「這一部講述的是全新故事,劉德華飾演的是另一位拆彈專家潘乘風。」沒毛病,這是《拆彈專家2》,又沒說是拍續集!《拆彈專家2》更精彩!更刺激!《暗戰》裡的鬥智鬥勇,已經滿足不了這兩位大哥,於是相約《拆彈專家2》,並肩挑戰今天人類安全最大的威脅——核彈危機!為了讓觀眾朋友友最大程度的感受到影片的真實感,除了大面積搭建實景以外,警車、拆彈組的車、消防車、救護車、cid的車全副武裝上陣!一向有萬能導演之稱的邱禮濤都不由感慨:「拍這部戲挺難的!」
  • 劉德華戴假肢拆核彈,《拆彈專家2》亮相第33屆金雞獎
    昨天,將於12月24日公映的電影《拆彈專家2》亮相第3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新品拆箱」發布會。導演邱禮濤、監製兼領銜主演劉德華、主演倪妮,變身「拆箱專家」,以五款「新品」揭秘《拆彈專家》系列電影第二部的全新變化。
  • 《拆彈專家2》曝主題曲《相信我》MV,劉德華倪妮合唱戳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昕將於12月24日上映的電影《拆彈專家2》,曝光由劉德華和倪妮演唱的主題曲《相信我》MV,這也是劉德華時隔7年後,再次推出男女對唱歌曲。歌詞由劉德華本人親自創作,唱盡了拆彈專家的心聲。
  • 《拆彈專家2》北京首映,觀眾:比第一部還要炸
    其中,「中心廣場爆炸案」看得淚目,「情侶綁架爆炸案」令人悲憤,結尾的青馬大橋大爆炸,更讓影廳內的緊張氣氛到達最高。不僅如此,此次在電影《拆彈專家2》中,還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核彈元素」,殺傷力與毀滅性更強悍,也讓拆彈專家陷入了更危險的境地。首映禮上,領銜主演倪妮、主演馬浴柯、洪天明也來到現場與觀眾們互動,分享了許多臺前幕後的故事。
  • 創下全網直播售票新紀錄後,電影《拆彈專家2》今日全面開啟預售!
    「世界上最小的核彈之一」。或許,一個選擇,就關於一座城的命運,預告片最後爆炸場面相當震撼,青馬大橋被攔腰截斷,壓得橋下的海水噴射出幾十米巨浪,火光與海浪交疊……12月24日,「核爆倒計時」,正式開啟。圖說:《拆彈專家2》預售開啟「殘障拆彈專家」身陷疑團《拆彈專家2》開啟的全新故事中,劉德華飾演的「前拆彈專家」潘乘風暈倒在爆炸案現場,並被警方列為嫌疑犯。
  • 年底,我們為《拆彈專家2》打出最高分!
    三年前,劉德華和邱禮濤合作的電影《拆彈專家》,不僅拿下當年五一檔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還獲得金像獎七項提名,電影的票房口碑雙豐收。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掃毒2》,更是憑藉13億的成績刷新了港片在內地的票房紀錄。《拆彈專家2》延續著第一部的製作陣容,但故事上做了升級。假設觀眾沒有看過第一部,也不影響對《拆彈專家2》的理解。
  • 免費看《拆彈專家2》,拆掉你的不開心
    還記得2017年的《拆彈專家》嗎?那個「用生命保護生命的人」,有沒有讓你感動落淚?今年12月24日,《拆彈專家2》賀歲歸來,陪你一起拆掉煩惱!面對前所未有的核彈危機,他們能否安全撤退,核彈又能否被拆除,令人期待不已。
  • 《拆彈專家2》——真正意義上的猛片,全程高能無尿點
    《拆彈專家2》是由寰宇娛樂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劉青雲、倪妮、謝君豪、姜皓文、馬浴柯、洪天明、吳卓羲、黃德斌、蔡瀚億、張竣主演的動作犯罪電影。該片講述了因香港一起爆炸案而引發的一系列陰謀事件的故事。
  • "拆彈專家"的刑責與救贖
    《拆彈專家2》是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劉青雲、倪妮等人聯袂主演的動作犯罪電影。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細緻入微的人性刻畫、張力十足的爆破場面,再加之影帝級的演技加持,讓該片一經上映就贏得口碑、票房雙豐收。   從整體的情節設計上而言,《拆彈專家2》不同於上一部的平鋪直敘,而是擁有了更多的反轉空間,賦予了更多的衝突和碰撞。
  • 《拆彈專家2》導演邱禮濤與劉德華再合作講述全新故事
    12月7日,電影《拆彈專家2》曝光導演邱禮濤特輯。一直以來,邱禮濤的作品風格鮮明、場面震撼,他與劉德華合作的《拆彈專家》和《掃毒2》,不僅斬獲高票房,還獲得多項大獎提名。在《拆彈專家2》中,他又將「炸彈」瞄準了青馬大橋和赤鱲角機場等知名地標,與劉德華再合作,講述全新的拆彈故事。  特輯裡,能感受到第二部將迎來更震撼的爆炸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