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去嘗試自己不敢做,而別人能做到的事

2020-07-14 萌娃baby

每次成功人士的演講當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他們說這樣一句話,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限制到底是什麼?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或者是經常體會到的,就是自己給自己貼標籤,或者是他人給自己貼標籤。這個標籤也就是一個限制,標籤貼在了你的身上,你就只能作於這個標籤相符合或者是像類似的事情,一旦突破了這個標籤,你就不是你了。


孩子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去嘗試自己不敢做,而別人能做到的事

我小時候就經常被別人也被自己舔標籤,因為我是一個特別文靜的人,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與別人爭吵,所以家裡的大人就經常說我太老實了,容易受人欺負,從那個時候我就一直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我跟別人爭論我一定是輸的那一方面,永遠都鬥不過其他人,所以我就盡力的壓制著我自己,不願意去跟其他人爭論一些什麼事情,但是我的這種壓制在其他人看來卻是懦弱的表現,所以我在小學的時候又成為班裡男生欺負的對象。


姐姐看到我這種性格,看到我常受人欺負就一直說我太不爭氣,她也不願意跟我玩,有一天姐姐又因為我的性格問題跟我爭論了起來,她當時發了很大的火,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就是被姐姐激怒了,瞬間我也開始怒火中燒開始跟她頂嘴,姐姐看到我居然敢跟她頂嘴了,就想要動手打我,我也不知道突然哪來的力量竟然舉起手來反抗,最終的結果竟然是我贏了姐姐。

孩子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去嘗試自己不敢做,而別人能做到的事

從那天開始,姐姐重新認識我,我自己也好像重新認識了我自己一樣,她不再隨意的教訓我,也一直鼓勵我說以後接著這樣幹。有一次我聽到姐姐跟其他人評價我說,別看她現在很老實的樣子,其實打架厲害著呢。聽到姐姐這樣在背後說我,我並沒有不開心,反而特別的幸福和激動,我原來是這樣的人啊,我重新的認識了自己,原來我也並不是標籤上所說的那樣,我也有其他的性格,從此我的身上就開始出現某種力量,開始反抗別人貼在我身上的標籤,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01、突破自己是孩子最好的成長


一個人的能力在哪裡,他的極限到哪裡,完全是來源於這個人所經歷的一切,所以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成長,就要不斷的鼓勵孩子嘗試過他們從未做過的事情,漸漸的孩子的能力外援就突破了很多,他們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變多了很多,經歷的多了,見到的多了,能做的多了,孩子就慢慢看到了他們的真心,知道了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樣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孩子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去嘗試自己不敢做,而別人能做到的事

如果一個孩子什麼也沒有經歷過,他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認識自己,所以就只能從別人的評價當中來看到自己的樣子,別人的評價總是帶有偏見的,所以這種偏見難免就會影響到孩子,他們對於自我的認識也會帶有這種偏見,這就是我在小時候所經歷的。我小的時候特別不聽話,基本上每天都要哭鬧,很長時間媽媽工作又累了,所以不願意看我就把我放到一旁,任由我在那裡哭鬧,有的時候他覺得我特別的煩,經常大聲的吼我。聽到媽媽的喊叫聲,我開始變得害怕和懦弱,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就學會了壓制自己,別的小朋友小時候都天不怕地不怕的特別的活潑,但是我好像天生就被什麼東西壓制住了,再加上後天的別人對我的評價,慢慢的我自己也開始偏見地看待自己了。

02、直面困難才能使得內心強大


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了她的切身經歷,她有一個親哥哥,哥哥從小就特別愛護她,她在哥哥的保護下真的是無憂無慮的成長。那個時候她什麼也不想,什麼也感覺不到,直到有一天突然之間她覺得哥哥總是用意志入侵她,用精神控制她,這讓她感覺非常的不舒服,她想拒絕哥哥的要求,但又覺得他們是一起長大的親兄妹,她這樣直接的拒絕會不會傷害到哥哥的感情,但是她的這种放任卻讓哥哥越來越不知道收斂,哥哥在她面前越來越強勢,最終我發現她的意志真的被哥哥控制了,她已經不是原本的那個她了,真讓這個女孩子特別的痛苦。

孩子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去嘗試自己不敢做,而別人能做到的事

直到有一天她真的受不了了,她覺得她與哥哥這樣的相處方式非常的不正常,但為了糾正以往的錯誤,開始迴避哥哥,不再與哥哥接觸。哥哥打電話她也不回,發微信她也像沒看見一樣,雖然哥哥對於妹妹不理解,依舊會用命令式的要求讓她去做各種各樣她不願做到的事情。


但是逃避總歸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的決定,要跟哥哥對立起來,有一次哥哥對她提出要求的時候,她直接回絕了哥哥,一開始哥哥感覺自己的妹妹突然心情大變,試圖像以往一樣去說服妹妹,她這樣做是為她好,這樣做是對的,其他的路是錯的,但是這個女孩兒毅然決然並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這樣來往多次哥哥的強勢突然之間好像灰飛煙滅了,再也沒有強迫妹妹去做什麼事情。

從那一刻開始她覺得自己之前的懦弱完全是沒有理由的,自己是如此的有力量。這本就不是一件讓人感覺到非常難辦的事情,從這件事情上她開始學會轉變,任何事情在沒有經歷之前,人們總會想像他是一個多麼難以逾越的困難,但是一旦人生出勇氣,努力的向前邁出一步,那麼好像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從此這個女孩兒喜歡上了突破困難挑戰難題。

孩子最快的成長方式,就是去嘗試自己不敢做,而別人能做到的事


我們經常說困難是我們想像出來的,雖然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有的時候困難確實實實在在的在那裡,但是人總會把自己面臨的困難無限的放大,讓它變得更加可怕一點,實際上這個困難特別的渺小,人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努力,就能夠戰勝它。

相關焦點

  • 孩子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試著去做別人能做到、而自己不敢做的事
    這是因為父母給孩子貼了很多的標籤,讓他們認為自己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但由於孩子的一次突破之後,他們會發現自己本身與父母所形容的有很大的出入,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挖掘出真正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樣子的。3、變得懦弱,不敢去努力相信自己行,你才能夠行,很多時候並不是自身能力差,真的是因為自己太過於懦弱了。
  • 網易雲熱評文案|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做自己不敢做的事,你知道嗎?The quickest way to change yourself is to do what you dare not do, you know?世界上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大概就是做不敢做的事兒。
  • 不要因為害怕,就不敢去嘗試
    小編曾經聽到過一句話:「真正牛逼的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在有限的生命和青春裡,做了多少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就算全世界都不相信你,所有人都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都沒關係。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是偶像,如果不認命,那就去拼命!只要你努力,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美好。不要每次只是想想,就覺得這件事情也許很難,覺得自己不行。
  • 如何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不說教也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保持住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他們天生就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但往往是後天的生活和教育,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有了逆反心態。從小父母就期望孩子能有好的未來,不停的對他們說「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有出息」為了讓孩子能脫穎而出,不停的嘗試給他們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把孩子一切空餘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 孩子不敢表現自己?家長鼓勵孩子三件事,幫助孩子走出成長誤區
    哪知道孩子不為所動,甚至還抗拒表現自己,說是怕自己搞砸了,讓大家失望。其實,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無論是父母作何獎勵,孩子都不敢去嘗試,只看到了失敗的結果。自卑而不敢表現自己的孩子,說明在事物的選擇以及努力程度上會有所欠缺,往往喜歡某一件東西而不敢去要求,工作上有了升職的機會也因為害怕,不敢去爭取,進而導致大好的機會擦肩而過。
  •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成長
    現在愈漸流行的「自由教育」,就是鼓勵孩子的自然生長,鼓勵孩子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喜歡是人的本能,但同時,喜新厭舊也是人的本能。孩子今天說喜歡這個玩具,明天看見別人手裡的玩具,發現自己好像更喜歡別人的。如果父母一味縱容孩子的「喜歡」,任由孩子在本能中成長,未來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
  • 跟父母和解,或許是孩子最做不到,但是又最想做到的事
    她鼓足勇氣跟爸爸坦白,希望能得到爸爸的道歉,讓爸爸能支持她,而爸爸站在臺下,卻說,孩子,我相信你,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很多人都說,原生家庭帶出來的陰影是會伴隨孩子後半輩子的,現實也確實是這樣,很多人用後半輩子的時間去緩解童年的陰影,用盡所有的力氣去和自己最愛的父母去和解,你說孩子不愛父母嗎?
  • 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麻煩和痛苦是最快的成長方式
    去年我離職的時候,我的上司跟我講了一個道理,他說:這個世界沒有人能把事情完全準備好再上場,相比不完美敢於上場的勇氣更重要,一邊做一邊學,把學到的東西在運用出來,這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提升。年輕時迷茫是正常的,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不知道幹啥時,就去多結識一些牛人,讀一些好書,千萬別宅在家裡混吃等死。
  • 《懼動力》:想讓自己不害怕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手去做
    二、用懼動力去重塑自信2018年的時候,我選擇做了一個大手術,其實這個手術可做可不做,不做的話並不會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如果做了,碰到手術失敗,導致的悲壯結果就是癱瘓。但是這麼多年,這個病一直伴隨著我,我成長的各個階段,我都會介意這件事,這份介意讓我時刻不敢去面對我真實的人生,我害怕去談戀愛,害怕別人因為身體上的這一點去不接受我,我害怕去在人群大膽的表達,害怕別人看到我身體上的這一點病,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 總是膽小不敢嘗試?巧用「馬太效應」,3招幫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都說小孩子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總是不敢輕易嘗試?甚至還沒做,就先說自己不行直接放棄。如果孩子做事一直這樣,無疑對未來的發展不利。孩子會因為害怕不敢嘗試,越不嘗試就越容易不自信,逐漸陷入到自我懷疑的陷阱之中,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 總是膽小不敢嘗試?巧用「馬太效應」,3招幫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都說小孩子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總是不敢輕易嘗試?甚至還沒做,就先說自己不行直接放棄。如果孩子做事一直這樣,無疑對未來的發展不利。孩子會因為害怕不敢嘗試,越不嘗試就越容易不自信,逐漸陷入到自我懷疑的陷阱之中,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完暑假
    01孩子天性就愛玩如果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沒有一個孩子想要進步成長。因為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用努力的感覺,真的很舒服。大多數孩子只會在暑假期間放縱自己,整天瘋狂、看電視玩手機,睡懶覺……可一旦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去努力的生活,真的會毀了孩子。孩子暑假是玩爽了,但是開學就悲劇了。
  • 孩子自卑不敢嘗試,因為孩子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所以歡歡在生活當中不敢嘗試,生怕自己做錯了就會受到父母的責罵,知道了真相的老師們也不由連連嘆息,這個孩子真是被耽誤了。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對他們有什麼意義呢?而自我認同低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帶來的價值感非常低,這會使他們越來越不想嘗試。
  • 孩子優秀與否,與父母教養方式掛鈎,做到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優秀
    1、友善作為父母應該時刻教育孩子對別人要禮貌、要友善,保持善良的本性去幫助別人,去感染別人做人的方式,只要善良待人,才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幸運。2、節儉每個人賺錢都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在外打拼,那些艱辛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在生活一定要做到勤儉持家,父母要做個好榜樣,才能培養孩子擁有節儉的美德。
  • 最害人的事莫過於做一個大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最殘忍的事莫過於做一個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我用20幾年的時間去醒悟,卻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擺脫取悅性人格的小朋友最容易成為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形成這種性格的原因大多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更多的愛造成的。
  • 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請嘗試這樣做
    第三,不喜歡展現自己。自卑的孩子往往認為自己身上沒有閃光點,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害怕出錯,不敢與陌生人說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自卑是如何產生的呢?第一,經常受到批評或者責罵。長期在批評指責下長大的孩子,往往自卑感會比較重,而且他們的性格會比較內向孤僻。
  • 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太依賴別人
    家長總喜歡對孩子進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教育,無論大事小事都讓孩子嘗試自己處理,家長從來不會插手,也不會幫孩子的忙。或者這樣的方式會漸漸地培養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獨立的孩子會依靠自己的思維和能力解決,即便是最後無法短時間內通過自己去處理,他們也不會依賴別人,孩子會堅持己見嘗試找出解決的辦法,這樣的孩子可以從中鍛鍊思維的開發能力,孩子會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 孩子的事,有時候不幫忙就是就是最大的幫忙
    孩子的事,有時候就得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解決,大人幫忙太多,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回來的路上就在想著這事,如果我插手了,本意是想著幫忙孩子解決問題,不給她們鬧矛盾,很可能就是勸閨女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別人一起玩,相信這也是很多父母自認為正確的想法。可我們的著急參與,孩子自己的想法可能就被忽略了,她同時也沒有了機會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問題了。
  • 成功者是那些願意嘗試新東西的人,要鼓勵孩子適度冒險
    不經過無數次的冒險,人類是不可能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方式,進化到今日能夠坐在空調房子裡品嘗咖啡的現代文明的。成功與冒險是相伴隨的,所有的成功都是敢想敢做敢於冒險的結果。成功離不開冒險。一個人整天生活在別人的蔭蔽之下,必然會限制自己的長遠發展,龍蝦把自己的硬殼退掉,目的是讓自己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不願冒險,就只能把時間花在尋找可以避居的地方上,就只能做一隻永世不能抬頭的寄居蟹,而這樣是無論如何也難令自己成長得更加強壯的。
  • 人生最棒的感覺,就是你做到別人說你做不到的事
    人生最棒的感覺,就是你做到別人說你做不到的事一:你看到的灑脫,都是我心碎之後的無可奈何。時間沒有讓我忘了你,而是讓我習慣了想你,不能遺忘的人終究難忘。二:已經走到盡頭的東西,重生也不過是再一次消亡。愛是幸福,不愛是遺憾。當愛情來臨的時候,需要兩個人手牽著手,勇敢地去面對。三:清晨想到的第一個人和夜晚想到的最後一個人,不是讓你幸福的人就是讓你痛苦的人;一個人最可悲的就是為了別人的看法一味的改變自己,到了最後,做不成別人,也找不回自己;我遇見那麼多人,可為什麼偏偏是你,看起來最應該是過客的你,卻在我心裡佔據這麼重要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