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2020-12-20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王振江

攝影家黑明用5年時間拍了100名抗戰老兵,出了一本攝影作品集《100個人的戰爭》(中央文獻出版社),用影像和文字留存下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史上的「活化石」——抗戰老兵的鮮活面容和他們不可複製的歷史。

這是一種搶救,抑或是一種自贖。而完成這一搶救和自贖的黑明先生,一定是一個有歷史責任感和存在感的人。幾次想對他採訪,卻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終於,在不久前的一個影展活動上,我見到了黑明先生,見縫插針地進行了採訪。

「抗戰老兵的驍勇善戰和不畏犧牲的民族大義,應當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永遠被歷史銘記,被後人敬仰!記不住是哪一天,我突然產生這樣的想法:去了解倖存的抗戰老兵現在的真實生活狀況,並把這真實用圖文如實地呈現出來。我知道,我要再不做這件事情,很可能就來不及了,很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黑明先生開宗明義,表達了他的創作初衷。

然而,難啊!參加過抗戰的老兵要麼已經不在人世,要麼年事已高身體不行,不知散落在什麼地方。所以黑明在完成他的這一宏大設想時,幾乎是與時間在賽跑。從2010年至2015年底,整整5年時間,他心無旁騖,不知幾次奔赴中國抗日戰爭的主戰場和遊擊區原址實地調查,足跡遍布我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臺灣地區,大海撈針般地去尋訪當年的抗戰老兵,先後走進了數百個家庭。

遇到過一次次的婉言謝絕、一次次的不配合採訪,但黑明鍥而不捨,用真心感化生硬,用熱情溶解冰冷。經過不懈努力,他逐漸被抗戰老兵所接納。贏得信賴,甚至成為朋友,他才可以讓他們敞開心扉,給他講述那些已經在心裡埋藏很深很深、最終將和他們一起隨風飄逝的故事。「你們能記住歷史就好,能記著我們就好。」一位抗戰老兵的話在黑明心底掀起波瀾,他愈發覺得自己做這件事做對了。幾年間,黑明和老兵們近距離接觸,一起聊戰爭、聊死亡、聊家庭、聊國家、聊民族……

黑明是個非常嚴謹的人。因為是口述的歷史,所有涉及的事件和要點都要仔細研究,認真核實考證,大到某次會戰的時間,小到一桿槍的名稱。照片是無聲的語言,有時照片拍得不滿意,黑明都要回去一次次重拍。只要能拍到更好的,就堅決不用留有遺憾的。

黑明有一個執念:「要把做不成的事做成,把能做成的事做好。」這種對自己的追求充滿熱忱和探險般的興趣,讓他能夠牢牢抓住出現在面前的每一次機會,閃現在腦海裡的每一次靈感,最終把它變成珍貴、鮮活、真實的藝術影像記錄和影像歷史。

有評論家認為,《100個人的戰爭》這本攝影作品集的突出特點是歷史的「在場性」。攝影家以積極介入歷史和當下的姿態,毫無遮蔽地「揭示」和「展現」了80多年前那場全民族抗戰的寶貴片段。

「我們57師8529名官兵只剩了83個人」「我們8個人一組輪番抬著戴安瀾師長跑」「我的屁股被炸掉了一塊肉受了重傷」……那一幕幕戰火硝煙中的畫面,不論是勝利的榮光還是挫敗的頹喪,依然如昨天才發生一樣不曾褪色。仔細翻閱這些照片,聆聽這些故事,我們也仿佛跟這些抗戰老兵聊天,你會很容易地發覺他們的眼神是那麼堅毅、那麼透徹,一看就知道是在戰場上拼過命的人。這些眼神透過鏡頭進入黑明的底片,進入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從中不僅能觸摸到70年前慘烈的戰場搏殺記憶,而且能真切體會到他們今天風燭殘年的失落和不甘。

給黑明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個最後當了和尚的老兵。他俗名吳淞,法名釋來空。吳淞參加常德會戰,眼睜睜地看著朝夕相處的戰友在自己身邊一個接一個地陣亡,他沒有眼淚,只有仇恨,只有把強盜趕出中國的滿腔怒火在燃燒。戰爭結束了,他來到附近埋葬眾多戰友的一個寺院出家,目的是為了給戰友們守靈。黑明和他聊了三天,拍攝了三天。「這個抗戰老兵就可以寫一本書啊!」黑明感嘆不已:「一寸山河一寸血,無數抗戰老兵用忠誠、勇敢和熱血,書寫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這不得不讓我們這些後輩感到敬仰和驕傲。」

攝影家黑明以較為開闊的視野去打撈歷史的片段,啟發我們回顧和思考一些與此相關的問題。他關注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間參加過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中國軍人。對於不少外國籍抗戰老兵,甚至一些曾經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兵,他也做了一些介紹。這些日本兵或對侵略罪行幡然悔悟,或在戰後用慈善的方式進行自我救贖。他們的存在為這場戰爭的是非曲直提供了更為真實的佐證。

黑明告訴我們一組數字:他先後採集了近500個小時的錄音,整理出近50萬字的訪談,拍攝了數千幅彩色的、黑白的照片。

歷史「在場性」的生動還原得益於黑明獨特的採訪和拍攝方法。不同於以往拍攝知青、農民群體,黑明這次想著力表現老兵們在戰爭年代的內在激情和當下的生活狀況。因此,他把這些抗戰老兵選題定位成情境肖像攝影,且以與人物對話的方式來結構,在老兵講故事的過程中去捕捉他們的肢體語言和表情。這些照片95%是在室內拍攝,目的就是為了拍到老兵的生活環境。即使在室外拍攝,也要對其生活的環境有所交代。「比如文字中寫到老兵家有個18英寸的電視機,照片中就有那臺電視機;老兵講述他端著機槍打敵人,我就拍下他演示怎樣掃射的動作……」

為了不打擾被拍攝者的情緒,每次採訪,黑明都會提前把一臺小照相機架在自己的身後,一邊跟老兵聊天,一邊遙控相機拍攝,希望拍攝到他們講故事時稍縱即逝的表情和一些生動細節。黑明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儘管歷史的硝煙已經遠去,但透過100名抗戰老兵的神情,你依然能夠感受到他們當年威武不屈的戰鬥精神,觸摸到鮮活生動的歷史記憶。

100名抗戰老兵在一部攝影作品集裡聚焦,這是黑明這個不是軍人的軍人以相機、話筒為武器完成的一次戰鬥任務。沒有人命令,是他自己給自己下達的任務。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僅僅三兩年之後,黑明採訪過的100名抗戰老兵已有三分之一離開人世,與昔日戰友在九泉之下會合。但他們真實、生動的影像和獨特的傳奇經歷,已被黑明的鏡頭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犧牲、奉獻精神將永遠被歷史銘記。

相關焦點

  • 山河帶礪:那個拍《一寸河山一寸血》的老頭說,我已經沒錢了
    抗戰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製作人與導演。《一寸河山一寸血》是第一部在臺灣完整播放《義勇軍進行曲》並且正面表現中共敵後戰場的抗戰紀錄片。 日前,在騰衝遇見臺灣紀錄片導演陳君天老師,聽他談當年開拍《一寸河山一寸血》的艱難。
  • 一寸山河一寸血——老照片裡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上海市檔案館館藏《戰時文摘》、《戰時聯合旬刊》、《抗日畫報》、《上海血戰記》、《救亡日報》等抗戰史料,用戰局報導、圖片等形式,反映了這一段血與火的史實。在最近一期由上海市檔案局主管、上海市檔案館主辦的《檔案春秋》中,通過有關史料還原了羅店爭奪戰的諸多細節。
  • 一寸山河一寸血,屍橫累累壯丁路!抗戰中的千萬壯丁(下)
    平時領一師之餉,臨時不能作半師之用。而國軍在抗戰後期單位作戰能力的降低,從抓壯丁、吃空額上就可見一斑了。有人說,抗戰形勢嚴峻,國軍此舉也是迫於無奈。可問題是如果國軍的徵兵軍官和地方兵役機構要是沒有對壯丁層層盤剝,這些壯丁的死亡率和身體素質還會有那麼差嗎?如果國軍的指揮官們不喝兵血,將應有的軍餉實時發放,而不是中飽私囊,這些兵員的作戰能力還會那麼低下嗎?
  •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萬青年十萬軍
    今天把課講給我師傅了我兩位師傅坐在後邊一個在哭 一個在聽而我站在講臺前聲音哽咽要不是要講完這節課要穩住自己的情緒我真的繃不住了我就放聲痛哭了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牢記歷史不等於重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情感態度升華的很好我師傅說我進步很大我是重新整合的教材師傅說我整合的很好師傅還說了 周六爭取把校長們還有各位領導們的感情都升華了讓他們都跟著掉眼淚我就贏了希望真的可以這樣吧 今天我看見八三班好幾個學生掉眼淚了
  • 松山遺址:一寸山河一寸血(民族記憶·你不知道的抗戰故事)
    1937年底開工,短短9個月建成,雲南20萬各族人民逢山開路,絕壁架橋,用最原始的工具「一點點摳出來」,3000多人獻身於此。沒有炸藥,就燒紅巖石再澆上冷水使其迸裂;青壯年多已開赴中原抗日前線,築路主力多為老人、婦女和小孩。   這是一條生路。1940年9月,日軍侵佔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成為唯一一條國際援華物資補給線,被稱為抗戰生命線。
  • 抗戰老兵為你講述:「在長沙與日寇激戰了三天兩夜」
    > 深重苦難 恥辱 血淚 哀痛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華兒女從未忘記 不要以為歷史太遠 這位老人名叫陳培亮,今年已經94歲,是一名抗戰老兵。
  • 鏡頭與時代對話③|與一千人對話的黑明,用照片書寫歷史
    這一周,我們將用五位攝影師的影像與口述,與大家一起探尋逝去的社會風貌,梳理這些年的家國變化。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與攝影師黑明的對話。但我開始有了些目標——想要用照片來表達自己對社會、政治和歷史的理解。80年代末,我開始拍成組照片,用十張八張圖去反映一個人物、群體或事件。90年代初從天津工藝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畢業後,想拍更加系列化的照片。於是我開始嘗試從身邊感興趣的人物群體入手,去表現更加厚重的影像。
  • 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戰初期,八路軍主力師兩個人才1支槍
    八路軍的部隊,除了配備少量的仿造湯姆遜衝鋒鎗外,所用的槍枝也大多是漢陽造等老式步槍。抗戰初期,根據129師上報的人員裝備情況,當時,全師裝備有3支「花機關」和72支衝鋒鎗,僅有的衝鋒鎗子彈只有310發。實際上,在戰場一線,這些衝鋒鎗在紅軍前線部隊很少裝備,因為每把衝鋒鎗分配不到5發子彈,僅具有象徵作用。
  • 弔文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知識青年從軍記 青年軍二o七師從軍同學憶往》,現藏於陝西省圖書館(非流通)】關於當年陝籍青年應徵入伍之踴躍盛況,陝籍青年軍老兵張逸志(後居臺灣)在刊登於《知識青年從軍記 青年軍二o七師從軍同學憶往》一書中的回憶文章中說。「(1944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青年兵開赴西安集合報到完畢,列隊步出西安東城門,四人一組準備乘坐騾馬車出發。
  • 「一個老兵的經歷是故事,一百個老兵的經歷就是歷史」
    「一百個老兵的經歷就是歷史」 新京報:怎麼想到去為家鄉的抗戰老兵們拍照片? 我想為老兵拍一張照片,把他們的經歷記錄下來。一個老兵的經歷可能是故事,一百個老兵的經歷就是歷史。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我輩當有報國心
    誇獎的一方罵批判的一方漢奸;批判的一方罵誇獎的一方不尊重歷史。但吵架歸吵架,不影響雙方都為那段國破山河碎,壯士孤軍浴血的過往落淚。不過,重溫歷史,不應只為一時的感動。此次大會戰,蔣介石寄希望於英美調停的想法並沒有實現,但地方軍閥與國民政府捐棄前嫌,團結抗戰,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中華兒郎在戰場上用自己的血性打破了日本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痴心妄想,極大振奮了國人的抗戰精神。
  • 逄小威攝影作品展《山河記憶》亮相北京山水美術館
    圖為開幕式現場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9月21日,攝影家逄小威攜《山河記憶》亮相北京山水美術館。展覽展出逄小威鏡頭中的100位100歲的抗戰老兵。 原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藝術評論家陳履生先生表示,這些抗戰老兵是民族的英雄,也是民族的脊梁。因此,用影像的方式來記錄他們的今天,特別是今天我們在有限的可能性中還能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不僅是白髮蒼蒼,而且是滿臉鐫刻著歷史的皺紋。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他們的青春與抗戰一起度過。他們為國家和民族所做的,國家和民族不會忘記他們。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首都大學生記者一行37人從北京出發,到長沙、昆明、延安,重溫歷史,傳承先烈精神。在湖南大學,大學生記者們深感「少年強則國強」;在橘子洲頭一聲聲嘹亮的宣言響徹青年們的心底。橘子洲頭·恰同學少年「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 看完金士傑的《老兵》,才知道為什麼他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但在這段視頻中金士傑演繹的老兵「哭戲」,瞬間讓人淚奔!眼淚跟著他譁譁地流,已經好久沒有被這樣好的表演感染過了,也好久沒有這樣酣暢地流過淚了。隨即,我找到了這部電影《老兵》。#老兵#這是由真人事跡改編的電影。主人公何衛國(金士傑飾演),一個生活在紅色旅遊風景區的90多歲的抗戰老兵。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後代,讓他們汲取經驗增長知識。其中,他們總結的經驗規律中,就包括時間的,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就是時間對人的重要性。那麼,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早就使用「寸陰」這個詞了。據歷史記載,在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 勿忘歷史,重走滇西抗戰路
    可能令大家想不到的是,瑞麗站賽道途徑的G320國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希望大家通過騎行來感受過去那段歷史的沉澱。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國軍隊在滇西和緬北大反攻勝利後修通的始自印度東北部終至中國雲南昆明的公路,在槍林彈雨中為中國抗日戰場運送了5萬多噸急需物資,被稱為「抗日生命線」。
  • 《一枕山河》:《一寸相思》姐妹篇—關於蘇璇仗劍天涯的武林故事
    小說簡介百曉推薦:又是紫微流年大大的小說,《山河枕》的主角是蘇璇,就是《一寸相思》裡女主蘇雲落的師傅。《一寸相思》中蘇雲落跑遍天涯海角,收羅世間名藥,就是為了治癒自己的師傅,可把左卿辭嫉妒了,誰讓雲落待師傅比待他好呢。但是蘇璇曾經是如何在雲落最無助的時候給了她第一縷陽光呢,可以說沒有蘇璇,就沒有蘇雲落,也就沒有左卿辭什麼事情了。
  •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一」瞬間」是多長?只有0.36秒!一「剎那」呢?現代的計時單位,一天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等等,這樣的計時都很好理解。而古印度則用「剎那、念、瞬、彈指、羅預、須臾」來表示時間。根據印度《僧只律》中記載:「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
  • 一寸山河一寸血
    好像軍人、警察天職裡有一項就是為國犧牲,用自己的生命保衛祖國,保護人民。為了這事,我曾經和一個男孩爭論過,沒有結果,他依然堅持他的,我依然心疼我的。       男孩是我做助教的時候帶的學生。父親是武警,參加夏令營認識我之前在父親部隊待了一陣,跟著參與了一些日常訓練,學了些東西,跑早操,疊被子,唱軍歌,都是些最基本的。
  • 一寸照片製作,怎樣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
    一寸照片製作,怎樣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很多人在要用到一寸照片時,都是選擇去照相館裡製作,其實這個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製作的,而且照相館裡製作出來的一寸照片感覺很醜有木有,下面我來教你怎樣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