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上海」也是個動詞,它凝練了城市精神的核心與靈魂

2020-12-13 騰訊網

「『上海』在我祖先的認知裡,由『上』和『海』兩字構成。『海』是大海,『上』是動作,可以理解為我們祖先對大海及其所代表的遠方的嚮往。我們『上海』去吧,是種面朝大海乘風破浪的態度。」昨夜,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做客上海書展分會場上海圖書館,剖開「上海」這個習見的名詞,解讀他眼中的上海精神。眾所周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是上海精神的16字詮釋。何建明說,在這16字鞭辟入裡的解讀之外,自己還有些作家身份出發的觀察。「我以為,『上海』是動詞,理解這層含義對於每個上海人都有很大意義,因為它凝練了城市精神的核心與靈魂。甚至,我們的價值觀也在其中。」

類似觀點,何建明曾在他2018年出版的《浦東史詩》中書寫過。此番舊話重提,一來因為近兩年時間,他的《革命者》《第一時間》陸續與讀者見面,《上海表情》也進入了出版倒計時。反覆聚焦上海,他越發觸摸到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真實的脈動。更關鍵的,2020年疫情發生後,他在上海一住就是大半年。從「戰疫」到掀起愛國衛生運動,再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倡議遍布街頭,身臨其境,作家內心湧上抹不去的感受。

「寫《革命者》時,我反覆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在上海成立,而不是『南陳北李』所在的北京或廣州?」他向讀者回憶了一段極富畫面感的體悟。彼時,他住在上海的酒店裡,從房間望出去,看得到黃浦江,看得見浦西阡陌縱橫的小馬路。「從地理空間角度,那些宛如毛細血管的上海弄堂是中國共產黨初期地下工作天然的掩護港。從人文視角看,1920年代的上海已是國際大都市,海納百川、五方雜處,既吸納了馬克思主義,也吸引著一大批知識分子、志士仁人相聚上海,醞釀一場偉大革命。」

寫作時的發現,也與何建明祖先對「上海」的描述漸漸重合。「爺爺的爺爺闖上海時,『海來了,上海吧』,是向著遠方去探險;爺爺的父親那輩,上海已漸成碼頭,連通江河湖海,江南文化與海派文化開始融合。」在他看來,解開了動詞「上海」的奧義,就能理解近百年的許多大事為何總與上海相關。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真理之路在上海實踐,中國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離不開上海對工業城市的改造,直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經驗、中國逐漸靠近世界舞臺中心……一路走來,上海精神與行動中的上海,舉足輕重。

《第一時間》已在春天出版,《上海表情》即將推出單行本。兩部紀實文學超過30萬字,前者是他在疫情發生後採錄上海的「戰疫」風貌,後者從個體出發講述他在滬生活的日常點滴。如果說之前寫《浦東史詩》和《革命者》時,作家對上海精神的理解,還聚焦在「已發生」,那麼疫情下的兩部新作,完完全全折射出他此刻正當時的「上海解讀」。

1月中旬至今,何建明的2020年幾乎與上海耳鬢廝磨,大半年來,上海保護這座城市與城市中2400萬人民的一切努力,他在無意間成為了見證者、親歷者。「疫情中上海所表現出的判斷力、執行力、統籌能力、政府與老百姓的默契配合,其實都反映了這座城市高度的城市治理能力。」他說,上海更讓人信服的還在於「做得好、講得少」,這種務實精神,在內核上依然與動詞「上海」、與上海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作者:王彥

編輯:徐璐明

責任編輯:邵嶺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何建明:「上海」是一個動詞,代表著上海精神的核心和靈魂
    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看來,「上海」這兩個字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視作一個動詞,它本身就代表了上海精神的核心和靈魂——一種從骨子裡迸發的、不斷向目標奮發的力量。以下是他在上海圖書館的演講。 我這幾年在上海待的時間比較長一點,寫了幾本書。2018年寫了一本《浦東史詩》,講的是浦東改革開放;去年寫了《革命者》,今年7月已出版。
  • 何建明文學研究院在滬成立,上海的報告文學如何再攀高峰
    12月11日,何建明文學研究院在上海揭牌成立。當天,也正是何建明63歲生日。為上海寫下了《革命者》《浦東史詩》《第一時間》《上海表情》等著作的何建明,與這座城市的緣分越扎越深。「人生很有意思,如果你一直停留在某個地方,你會知道自己是誰。
  • 中國作協何建明副主席工作室入駐昭通學院
    「何建明工作室」、「昭通學院文學創作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昭通學院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茅盾文學院院長何建明,中華文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鮑堅,昭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田淵、市政府秘書長郭曉東,昭通市、昭陽區相關部門領導,全國著名作家、評論家,昭通學院黨政領導,師生代表等見證了揭牌儀式。
  • 何建明報告文學《上海表情》在京發布|一份珍貴的抗疫記錄
    今年初,何建明因新冠肺炎疫情意外滯留上海,在百餘天時間裡,他親身經歷了上海抗疫工作從開展到取得成效的過程,並用深情的筆調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真實記錄下來。作為一名「大疫面前不缺席」的紀實文學作家,在最困難的時刻,他依舊秉持社會責任感,以深情的筆調,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真實記錄下來,展現了上海這座人民城市「人民至上」的溫暖底色,讀來感人至深,盪氣迴腸。
  • 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在暨南大學揭牌 何建明任院長
    這是中國首個報告文學研究學術機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等出席活動。活動現場,暨南大學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聘任何建明為院長。
  • 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六字建議
    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 中華復興 世界大同  光明日報近期推動的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討論,對於宣傳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活躍思想,推動理論探索很有意義。我覺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在內容上應全面反映社會主義的政治和經濟、歷史和未來,並為之服務,而不囿於某一階段、地域或行業。在對象上應面向全國和世界,能為大多數人理解並認同,而不只是少數人的信仰或專業人士的理念。在語言上應科學嚴謹,通俗易記,而不是晦澀難懂,模稜兩可,或已有爭議的名詞概念。
  • 凝練特色校園文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評《校園文化...
    河北農業大學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校園文化,體現在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與書香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以「太行山道路」為主題的獨特校園物質文化,以「太行山精神」為靈魂的校園精神文化,以「崇德、務實、求是」校訓為理念的學校制度文化和以「厚積薄發、砥礪成才」為價值取向的校園書香文化,在這種濃厚校園文化薰陶感染下,湧現出了時代楷模李保國老師、果樹9301班集體等典型先進人物和群體,紮實拓展了太行山道路
  •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也在2014年啟動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經過專家團隊的努力,建構了三個維度、六個素養、18個基本要點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核心素養的提出,標誌著課程改革為了應對信息化、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社會對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而實現的一次華麗轉身,即從對內容的關注轉向對學習結果的關注,從對教材、標準的關注轉向對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關注。
  • 上海精神用英語怎麼說?上海精神的英語
    上海精神的英語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0日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並發表講話。習近平強調,上海合作組織要弘揚「上海精神」,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它不僅是「上海五國機制」的基礎,也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靈魂。上海精神列入2018年度國際時政類十大流行語。
  • 「吉安城市精神」表述語選登
    吉安的碧水藍天與民風淳樸的和諧氛圍、獨特的城市氣質融為一體,這既是吉安獨特的魅力,也是新吉安前進的目標:讓吉安更美麗、人民生活更富裕、社會更和諧。     二、吉祥和諧、居安思危、堅韌奮進、創新跨越     作者詮釋:     表述語從吉安的深厚積澱和發展內涵來定位,彰顯了新時期吉安人的核心價值取向和創新發展理念。表述語簡練大氣,意境深遠,較好地詮釋了新時期「吉安城市精神」的核心文化內涵。
  • 何建明:非虛構寫作要在普通生活中發現金子
    何建明稱,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非虛構也是允許有一定的文學性和獨特的想像。「一部好作品,要寫得精彩,首先它的主體部分是真實的,而其中有一些想像也是基於對慣常的分析出來的,它是合情合理的。」何建明舉例說,比如寫毛主席跟一個部長的談話,這個談話肯定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寫到毛主席抽著中華煙,拿著報紙,這個細節就無從考究,因為我沒到現場,不過寫這個細節是基於對毛主席的日常習慣的了解,從而想像推測出來的,它也是合情合理的。」學生不應該被具體的事情框住 要放開思維「中小學生接觸非虛構,可能會覺得自己完全被框在裡面了。」
  • 何建明報告文學《那山,那水》:「兩山」故事甘醇至美
    美麗中國建設由此發軔,千百個像餘村一樣的美麗鄉村正裝點著我們偉大而全新的時代。人類發展史上,總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浪花」,開啟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新時代。1927年,井岡山茨坪村,毛澤東寫下一行遒勁有力的大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 一張「自費」就診卡發現上海第一例新冠病例?輸入性病例全國最多...
    二、自然感染與疫苗注射後的抗體水平在4-6個月後仍不衰減。 證據(1)中國生物的滅活疫苗公布最早「以身試藥的180名先鋒隊」,最早打疫苗到現在已經五六個月的時間了,他們不斷地抽血來監測它的抗體數值,抗體峰值始終處於穩定期,沒有下降。
  • 記住:「shanghai」可不是「上海」,它居然是個動詞
    吉米老師前言: Shanghai 不就是上海的意思嗎?你肯定沒想到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看到馬男·波傑克的這句臺詞時,你就知道了:shanghai 竟然是個動詞(首字母 s 小寫)! 此shanghai你知道嗎?
  • 全國首個!這家文學學術研究機構以當代作家命名
    全國首個!2020年12月11日這天打了個領帶——不是因為他的生日,而是這一天,何建明文學研究院揭牌成立。  「上海是一個英雄的城市,也是曾經創造中國紅色文化高原時代的城市,今天的上海更是有著無限魅力的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學寶藏。」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在研究院的揭牌成立儀式上說。  近年來,何建明將創作目光聚焦於上海,接連奉獻了多部優秀作品。
  • 推薦 | 名校長的重要職責:凝練學校教育哲學
    凝練學校教育哲學既是名校長的重要職責,也是名校長培養的核心任務。學校教育哲學是學校共同體的教育信仰,主要由發展願景、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構成。學校教育哲學是辦學實踐的指南、課程建設的基礎、特色形成的關鍵和校長成熟的標誌。凝練學校教育哲學的操作要領為:發展願景體現溝通、認同、生動,辦學理念體現簡潔、獨特、真實,育人目標體現共性、個性、具體。
  • 深刻把握十九大精神的靈魂 築牢維護核心的思想根基
    核心要點: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貫穿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靈魂。要更加自覺地把維護核心作為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來堅守,更加自覺地把維護核心作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首要政治原則來遵循,更加自覺地把維護核心作為踐行「四個意識」的根本政治紀律、政治規矩來遵守。  ■ 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奮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動實踐。
  • 何建明:好婆楊絳如此溫馨
    在她103歲時,何建明先生曾前去拜會這位高齡的蘇州老鄉,一聲「好婆」,道出了無盡的親暱和敬仰……我的好婆楊絳文 | 何建明癸巳年春節前,中國作家協會安排我去看望和慰問一批老作家,其中有錢鍾書先生家。錢老先生已故,他的老夫人楊絳依然健在,楊絳且也是一代文將,所以每年包括鐵凝主席在內的作協領導都要去拜會和慰問。能到這樣的文壇巨匠之家自然是件幸運的事。但對我來說,還有層特殊意義,因為錢鍾書先生和夫人楊絳都是我的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 如何使寫出的英文更加簡潔凝練? | 好書推薦
    在解決語法問題的基礎上,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使寫出來的句子更加簡潔凝練。市面上很多寫作書的重點都在語法上,即「什麼是對的」,很少有書籍會專門講「什麼更好」,也就是怎樣寫出更加地道簡潔的英文。make improvements to和deliver benefits to都屬於不必要的動詞名詞化,其中make/deliver並沒有很重要的意思,整個謂語動作的關鍵意思是由名詞improvements/benefits表示的,而非動詞,使得表達顯得無力,而且缺乏concision(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