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醉駕入刑快10年了,之前還沒有被判死刑之人。去年發生在河南永城的瑪莎拉蒂撞寶馬一案,近日傳出最新消息,譚明明很可能被判處死刑,成為醉駕入刑十年以來首個被判死刑的人。對此,你怎麼看?
1、醉駕入刑10年
隨著酒駕、醉駕行為的增加,由此導致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從而引發極大的民憤。數據顯示,醉酒駕駛的危險駕駛行為,是僅次於盜竊罪的高發犯罪,造成的社會風險極大。
為了遏制這種行為,加大懲罰力度,我國在2011年5月份將醉駕正式入刑,至今已經快10年,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因為醉駕被判死刑。很多人依舊知法犯法,惡意醉駕,釀成大禍,害人害己,比如譚明明。
2、受害者放棄賠償只求死刑
去年7月3日的晚上,譚明明在和兩位朋友一共喝了15瓶酒之後,醉駕瑪莎拉蒂上路。剮蹭了近10輛車被攔停,但是譚明明強行逃逸,慌不擇路之下,逆行、超速、闖紅燈撞上一輛寶馬車,致使寶馬瞬間起火,最終造成2死4傷的重大悲劇。
事發之後,譚明明一方做法讓人寒心,他們以賠償金相要挾,把籤署諒解書作為前提條件,要求受害者原諒譚明明。甚至譚家還表態,如果不原諒譚明明,就是拿出幾千萬打官司,也不會賠償一分錢。
事故中當場死亡的賈文化、葛保景兩家家屬不同意原諒譚明明,要求譚明明殺人償命,而重傷住院的王交通急需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治療費用,王家迫切希望得到賠償金救命,但同時也不想籤署諒解書。
3、首個醉駕死刑之人?
由此,很多法律界人士指出,譚明明連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失去了,被判處死刑是大概率事件。首先,譚明明醉駕瑪莎拉蒂,剮蹭多輛車肇事後,不顧路人攔截,執意強行逃逸,在明知醉駕、逆行、超速、闖紅燈等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傷亡的情況下,依舊這樣做了,並且造成多人傷亡及財產損失等嚴重後果,其行為存在主觀性,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譚明明情節惡劣,後果嚴重,罪行嚴重,最高可判死刑。
其次,譚明明醉駕案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輿論關注,出於對受害者遭遇的同情,以及譚家所表現出來的醜惡嘴臉,很多網友對譚明明觀感極差,引起極大的民憤。
從法律專業角度來說,刑事案件不能受到輿論的左右。不過現實中,輿論風向對判決結果確實有影響。譚明明的行為造成嚴重後果,帶來非常大的社會矛盾。嚴懲譚明明,判處死刑,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息民憤,同時給醉駕行為帶來極大震懾。
最後,受害者的籤署諒解書,是肇事者免於死刑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導致4死1傷的成都醉駕司機孫偉銘、5死4傷的南京醉駕司機張明寶,2死7傷的安徽醉駕司機董飛,都因為積極賠償,獲得諒解書,最終均沒有判處死刑。
而譚明明方面對賠償一再推諉,沒有通過積極賠償緩和其犯罪行為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未能取得被害方的諒解,所以譚明明喪失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終將成為醉駕入刑十年來,首個被判處死刑的醉駕者。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