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區嘗試"家庭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 各方意見不一

2020-12-22 東方網

  

  佔車位的塑料桶在平吉二村小區多處可見。均毛錦偉攝

  「停車費漲價,我們接受了,可這第二輛車的停車費為何還要加碼呢?」

  近日,市民李先生居住的閔行區平吉二村小區打算實行一條新規:在地面停車費由每月150元漲價至每月200元的基礎上,對擁有第二輛車的停車費再上漲至每月400元。收費新規透露後,沒車的居民雙手贊成,甚至誇讚規定有「預見性」;而有兩輛車的家庭卻忿忿不平,認為此舉沒有依據。

  平吉二村為何實行停車收費「階梯價」?申城小區的停車矛盾,是否到了要限制購買第二輛車的時候了?記者日前前往該小區一探究竟。

  平吉二村居委會表態

  停車位「階梯價」出於「公平」

  當天正值上午10時多,上班的車開走了,小區裡有一小半的車位都空著。細看,不少車位上,用來佔位的塑料桶還放著。這似乎暗示著,小區的車位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般富餘。記者從平吉二村居委會了解到,這個上世紀90年代的老小區,車位緊張已是常態。地面總共480個車位,目前僅停車卡就發出去540多張,缺口近70個車位;加之小區一直實行「定車定位」,買車晚、沒分到固定車位的業主,自然對車位明爭暗奪。

  為了緩解停車矛盾,在業委會的推動下,小區開始對停車進行「管理整治」。業委會在與居民代表商議後,提出整治方案:由於小區緊鄰九星市場,小區2168戶居民中,出租戶達六七百戶,不少車位被這些出租戶佔用。業主們提議,小區停車位應優先考慮產權證、駕駛證、行駛證以及本人身份證四證合一的業主,確保業主們都有固定車位停。同時,每戶原則上只安排一個車位。有多輛車的業主,在車位有餘量的情況下再考慮,且必須比首輛車支付更多停車費用,計劃收取每月400元。而首輛車的停車費也將於7月1日起提價至每月200元。

  目前,不管是新建的商品房小區還是老小區,停車矛盾普遍存在。如果說,前幾年車輛數量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家庭添置首輛車;隨著第一輛車的普及,家庭添置第二輛車的勢頭不能小覷。停車位數量有限,如果不對此加以限制,終有一天車將無處可停。以平吉二村附近的「新時代富嘉花園」小區二期為例,該小區在開發時車位配比就達到1∶1,即保證每戶居民擁有一個車位。但目前,該小區停車位也呈現緊張狀況。壓力主要來自於居民添置的第二輛車,一些居民家甚至都有了第三輛車、第四輛車。如果第二輛車不加控制,未來停車矛盾會愈演愈烈。

  平吉二村居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對第二輛車計劃收取更高費用,主要是出於「公平」考慮,確保大家都能有停車位。同時,也是考慮到小區裡購買多輛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希望這一措施能夠令一部分打算買第二輛車的業主三思,減緩車輛數量的增加速度。據記者了解,申城不少小區已在通過各種手段限制第二輛車。不少小區明確拒絕為第二輛車辦理停車卡,限定第二輛車只能以臨時停車的方式停放在小區,事實上也起到了「階梯價」作用。

  小區有業主提出質疑

  第二輛車收高停車費依據在哪

  平吉二村的停車整治方案還包括下午6時後外來車輛拒絕進入小區等其他配套措施。目前,方案已在小區「四位一體」(即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的會議上通過。業主車輛登記工作已經開展。「階梯價」等其他停車管理手段將寫入業主公約,於6月中旬在小區公示,7月份召開業主大會表決。表決一旦通過,即實施。

  初步接觸下來,小區已有3名擁有兩輛車的業主對「階梯價」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也有業主對這一方案表示反對。業主李先生認為,這樣收取「階梯價」並無政策依據。還有業主表示家裡買兩輛車也是「剛需」,而且車已經買了,如今提出階梯收費似乎不合理。

  對此,記者諮詢了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部門。據稱,關於停車費的合理性,相關文件並沒有「約束」。地面停車位為業主共有,如何使用、如何收費應由業主大會決定,即相關方案只要業主大會表決通過即可。平吉二村居委會表示,會在公示階段認真聽取居民意見,如果反對聲強烈,居委會、業委會再商議調整「階梯價」,之後再進行表決。

  平吉二村的管理者相信:從長遠看,收費差異這一市場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居民購買第二輛車,防止業主產生「先佔坑」的心理,可有效預防小區停車矛盾進一步激化。

  案例分析

  藍色港灣小區實踐「階梯價」半年,物業坦言——

  光靠小區管理還不行

  儘管被寄予厚望,但也有居民對「階梯價」能否起到預期的作用表示存疑。甚至有居民反問,「都買第二輛車了,誰會在乎停車費翻倍?」

  在平吉二村採訪時,記者了解到,「階梯價」並非平吉二村小區首創,附近的藍色港灣小區早已實行這種收費方法。那實踐效果如何?是否與預期目標相符?6月12日,記者赴藍色港灣小區進行調查。

  小區1300餘個車位仍不夠用

  與平吉二村不同的是,藍色港灣小區是1999年建成的商品房小區。在車位的配置上,藍色港灣小區尚屬充裕。據了解,小區有地下產權車位100多個、地面綠化等處的劃線車位400個。這些車位用光後,在不影響小區通行的情況下,小區物業又在道路上劃設出800個車位,供居民非固定停車。也就是說,小區共有停車位約1300餘個。這對於一個擁有1864戶居民的小區來說,已不算太緊張了。

  但隨著車輛數迅速增加,1300個車位仍不夠用。據小區上房物業估算,1300個車位大概只能滿足小區80%的停車需求,剩餘一部分車則在小區找路邊、過道邊等尚未劃線的「空位」停放。

  為了緩解停車矛盾,去年年底,小區業委會牽頭,對小區停車秩序進行調整。除了對業主車輛進行「三證合一」登記外,還實施了停車「階梯價」:居民的第一輛車,固定車位月租金150元,非固定車位月租金120元;第二輛車不享受固定車位,月租金200元;第三輛車月租金400元。此外,非業主登記的車輛,在小區過夜將收取40元停車費。這些措施隨後由業主大會表決通過,並予實施。

  「階梯價」難擋「第二輛車」

  小區上房物業曹經理告訴記者,實施「階梯價」的目的與平吉二村相似,除了公平因素外,更多考慮到車輛普及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希望措施能『超前』一點。」

  半年來,這些停車措施收效不錯。車輛過夜費用提高後,外來車輛被有效地攔在小區外,給業主讓出一部分車位;「階梯價」實施後,也緩和了小區裡居民間因停車引發的爭執。據介紹,該小區目前有數十個家庭添置第二輛車,增幅沒有明顯變化,物業也稱,即便實施「階梯價」,停車費仍然不算高。物業認為,客觀地說,「階梯價」對居民購置第二輛車的阻力有限。

  記者詢問物業,當初業委會在制定價格「階梯」時,為何不將差距拉得大一些?物業解釋,小區的收費措施必須由業主大會表決通過才有效,因而在制定標準時必須考慮小區的整體承受力,定得過高不現實。物業認為,小區的停車管理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第二輛車,靠小區管理顯然不行,需要政府出臺相應公共政策,提高第二輛車的持有成本,甚至應該在購買環節就加以限制。

  專家意見

  實行「階梯價」停車收費

  長遠能抑制「第二輛車」

  在記者的採訪中,多位物業管理者認同在小區停車資源普遍緊張、車輛購置成本又低的現狀下,必須控制業主添置第二輛車,以免停車矛盾進一步激化。那麼,針對業主擁有的車輛數,設置遞進的階梯收費,是不是一劑「良方」呢?

  也是社會自治的一種形式

  儘管藍色港灣小區短期實踐下來效果有限,但上海市社科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中振卻樂觀地表示,從長遠看,針對擁有多輛車的階梯收費機制會影響個體消費決策、抑制第二輛車的消費衝動。

  徐中振首先認可了這種收費模式的創新,認為它是社會自治的完善。他說,整個社會轉型後,利益主體日趨多元化。在一個社區中,有沒車的業主、有一輛車的業主、也有多輛車的業主,這些利益多元的主體在維持社區的公共秩序時,會產生矛盾和衝突,解決這些利益衝突,需要不同利益主體間民主協商,這種協商應該是有組織的。社區的停車矛盾,從最初「裝地鎖搶車位」個人化的解決方式,到如今有組織地協商,這是一種進步。這種協商自治,同樣適用於解決寵物糾紛、綠化矛盾等一系列社區矛盾。

  市場化定價機制更為合理

  其次,針對有物業和市民呼籲政府出臺限制第二輛車的公共政策,徐中振認為,就添置第二輛車而言,用政府行政命令來硬性幹涉並不合適,效果也不如市場化手段有效。「階梯價」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可以通過社區的協商,不斷調整階梯高低,從而影響業主的消費選擇。政府應該在道路等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上,發揮公共政策引導,如借鑑國外限制高峰時空車駛入擁堵區域、提高核心區域的公共停車收費等,引導市民減少對車的依賴。

  隨著交通大整治的開展,申城小區的停車矛盾愈發激烈。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不妨開展調研,統計一下各小區總車輛、每月新車增量和現存停車位數量,有針對性地出臺一系列引導措施。

  網民聲音

  多佔資源就應該多付費

  平吉二村的嘗試在「上海觀察」進行報導後,網友反響熱烈,紛紛跟帖發表意見。網友普遍認可了「階梯價」的合理性。

  網友「壞蛋都去死」:支持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的舉措,一個人佔用兩份資源,就該付更多費用。更何況,眼下一戶一個車位都沒法滿足。

  網友「巖24548824」:小區目前普遍是將人行的空間用來停車,多支付停車費,也是對其他業主空間損失的一種補償。

  「EESJ」等網友:停車收費階梯定價合情合理,但階梯的幅度可以設置得大一些。

  網友「手機用戶6020739973」:對於第二輛車是否應該限制,有關部門也該有個態度。

  「木子60277958」等網友:「階梯價」不僅適用於小區停車費,上海牌照費用也可以參照。上海的牌照也屬於稀缺的公共資源,多佔也必須多付出。

相關焦點

  • 上海一小區規定同一家庭「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行得通嗎?
    上海一小區規定同一家庭「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行得通嗎?平吉二村居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第二輛車計劃收取更高的「階梯價」,主要是出於停車公平的考慮,確保大家都能有車位停。同時,也是考慮到小區裡購買多輛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希望這一措施能夠令一部分打算買第二輛車的業主打消念頭,減緩車輛數量的增加速度。
  • 「魔都」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那第二套房也這樣,房價還會漲嗎?
    對於上海的有車一族的人來說,停車費貴不貴不是問題,有錢停車卻找不到停車位才是最難受的,越是靠近市中心這種感受就越深,但相對於外面的公共停車位難的問題,很多小區在停車方面卻是另一番面貌!相對於公共停車場的收費標準,小區的一個月停車費用簡直可以用白送來形容,地面100元地下300元,開進小區繞幾圈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停車位,還不用為無意壓線、逆行而遭受交警罰單。但正因為小區停車便宜大碗,不少業主就把停車玩出了花樣!
  • 小區調整停車費標準 業主疑惑:停車費物業說了算?
    家住城北的張先生最近很鬱悶,雙休日跑去看了兩個朋友,車子一開進朋友小區,物業就要向他收停車費。有的是一進門就收費,有的是滿十五分鐘後收費。  張先生想起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則題為「今天我才發現小區停車費是不用交的!」的帖子,他給商報記者打來電話諮詢:現在杭州很多小區物業都在收停車費,他很是疑惑,業主在買房時已繳納公攤面積費用,憑啥停車還要收費?
  • 物業禁止未交停車費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構成侵權
    9月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車位排除妨害糾紛上訴案,業主因未繳納第二輛車的停車費,兩輛車均被物業禁止進出已入住近20年的小區。上海一中院二審改判物業立即停止對業主的侵權,並按業主大會通過的小區機動車輛停放規約(以下簡稱停車規約)安排業主名下車輛的進出及停放。
  • 上海一中院:物業禁止未交停車費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構成侵權 法院這樣判
    部分小區為了緩解停車矛盾,通過業主大會決議形式明確對業主第二輛及以上車輛採取不同管理模式,如實施階梯式定價收取停車費。然而,若業主未交納停車費,物業是否有權禁止其駕車進出小區?9月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車位排除妨害糾紛上訴案,業主因未繳納第二輛車的停車費,兩輛車均被物業禁止進出已入住近20年的小區。
  • 法官說法:物業禁止未交停車費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構成侵權
    上海一中院二審改判物業立即停止對業主的侵權,並按業主大會通過的小區機動車輛停放規約(以下簡稱停車規約)安排業主名下車輛的進出及停放。  洪先生數年前就擁有兩輛車,長期停放在小區相對固定的位置,但近期,停車位緊張和停車費漲價,讓洪先生很煩心。
  • 物業禁止未交停車費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構成侵權 法院這樣判
    部分小區為了緩解停車矛盾,通過業主大會決議形式明確對業主第二輛及以上車輛採取不同管理模式,如實施階梯式定價收取停車費。然而,若業主未交納停車費,物業是否有權禁止其駕車進出小區?9月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車位排除妨害糾紛上訴案,業主因未繳納第二輛車的停車費,兩輛車均被物業禁止進出已入住近20年的小區。
  • 北京一小區收停車費被指無依據 物業經營資質合規
    房山一小區物業收停車費被指「無依據」   物業公司稱為方便管理,經營資質合規;發改委表示停車收費不再統一定價,需與業主協商  近日,房山區山水匯豪小區的業主反映,本月初,小區延續十餘年的「自由停車模式」,被物業公司打破。
  • 滬平吉二村小區停車位擬階梯定價 引部分業主質疑
    東方網6月3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前段時間,上海閔行區平吉二村小區計劃出臺小區戶主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的規定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居民稱小區在地面停車費由每月150元漲價至每月200元的基礎上,對擁有的第二輛車的停車費再上漲至每月400元。這種階梯式的停車費收費標準剛一公示,便在小區內激起了千層浪。這是拍腦袋提出的方案還是結合小區「區情」做出的調整?記者展開了調查。
  • 小區停車位「一車一位」遭質疑 換停另一輛車需單收費
    &nbsp&nbsp&nbsp&nbsp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攝 影報導&nbsp&nbsp&nbsp&nbsp如今,不少小區都施行停車位「一車一位」的管理模式,即,一輛車只能固定停放在一個車位,如果換停另一輛車,則會被收取臨時停車費,問題來了,如果業主家有兩到三輛車
  • 小區停車費標準2020 國家規定是如何收費?
    文/股城網如今不少市民都是已經住進小區裡面了,因為有錢了都會買小區房子的,只不過入住小區有一點不好,就是需要交納停車費,而且有一些小區停車費也是挺貴的。不過,現在小區停車費標準2020公布了沒有呢?其實,對於小區停車費,國家是沒有規定的,因為每一個小區收費標準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一些小區也是由物業公司決定的,各個地方由於經濟發展不一有各個地方的政策。有部分小區每小時5元收費,但是也有小區停一晚的時間收費為5元。
  • 上海:男子為逃5塊錢一晚的停車費竟然塗改車牌 警方:行拘
    買車對於一般家庭來講已經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可是,車買來了,那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平時不開的時候,咱們需要將車停在小區裡或者停車場等地方。停車付停車費那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可是近日,上海寶山一男子為了逃避小區5塊錢(每24小時)的停車費,竟然想出了塗改自己的車牌。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筆者這就來和大家講講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 小區停車難借產權證能辦門卡 外來車不設限
    借產權證能辦門卡  「小區停車位本來就不夠,還有很多外來車輛停進來,經常堵!」家住金尚小區金國裡2號樓的陳先生前日致電本報稱,金尚小區裡雖然劃了不少停車位,但數量顯然不夠。他下班後早早趕回去停車,可第二天一早要開車上班時,卻發現車子被一排車堵住了。
  • 小區住戶繳了800元停車費 回家還是沒車位
    近日,家住市區水心豐泰小區的黃先生向溫都新聞熱線88868886(微信公眾號wd88868886)反映,4月份開始,豐泰小區實行車輛進小區刷卡制度,停車費包年800元。可讓業主們鬱悶的是,繳了停車費回家照樣停車難。
  • 海口部分小區未落實停車收費新規 停車費想漲就漲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海口一些小區對臨時停車不足20分鐘的車輛進行收費,而有的小區儘管實施了新細則卻違規漲停車費。如何更廣泛落實停車收費管理新細則,規範停車收費?海口市物價部門稱,繼續加強檢查和宣傳力度,歡迎各方參與監督。
  • 20年的安置小區現在要收取停車費合理嗎?小轎車停在哪裡還免費
    #消費者關係#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小區收取停車費的問題,大家覺得現在小區物業收取的停車費有什麼法律依據嗎?可是近幾年停車收費成了物業的慣例,不旦停車場停車要收費,路邊車位要收費就連自己居住的小區還是要收自己的停車費,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買房子我們都要自己買個車位,有些城市一個車位的價值甚至遠遠大於一輛車的價值。對於一般的家庭養一輛車也不容易,一年下來也要幾萬塊的,硬性的費用有油費,保養費,保險費,這些都是使用汽車的必須支出。
  • 貴州機動車停放收費新規5月起試行 小區停車費由業主大會決定
    貴陽市南明區的李先生所住的小區位於貴陽市中心區,隨著市區樓盤價格的水漲船高,停車費自然也不低。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李先生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為這項新政策點讚。「我當然贊成,我們自己決定後,估計收費要少得多。」李先生所住小區將地下兩層設計為停車場,儘可能把停車空間最大化,但也常常滿足不了幾百戶業主的停車需求。
  • 黃河頻道| 太原天賜康緣小區:20元停車費引發的糾紛 誰說了算?
    天賜康緣小區停車費收取挺特別業主們又向記者反映了一個新情況,要想在他們小區公共路面停個車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選中的機率也就比中彩票高一點,這又是咋回事呢?其餘的800多戶業主只能選擇以下三種停車方式:第一,到小區地下停車場停車,每年繳費4800元;第二,冒著被貼單的風險在小區門口的路邊停車;第三,就是像勾先生一樣,按照停車時間繳納費用,在小區公共路面臨時停車
  • 杭州這裡打造首個無車小區!每年多交3600停車費,但小區更安靜了
    每天傍晚是小區的停車高峰,常常會停滿38輛車。到了雙休日,子女來看父母,小區裡的車子就更多。畫定的車位停滿了,大家就見縫插針地停到路面上。小區各條支路都不寬敞,寬一點的有4米,窄一點的只有2米。也想過向綠化帶要空間還想過「搖號停車」老舊小區停車難,是個「老大難」了。怎麼解決?保俶花園也想過向小區的綠化帶要空間。事實上,這也是現在很多老舊小區增加小區停車位常用的方法。但是居民反對意見蠻大。
  • 徐家匯:停車費月需2500元 比小區貴3倍
    包月仍高達2500元徐家匯:寫字樓停車費比小區貴3倍8月4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以租借車位為名走訪上海徐家匯區商圈的多個停車場後發現,雖然徐家匯屬於上海新興的商務區,但停車費絲毫不亞於傳統的南京西路及淮海路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