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梁宇辰:走街串巷,了解社情民意

2020-12-23 瀟湘晨報

今年以來,按照市局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社區警務工作的總體部署要求,大朗新馬蓮警務室把不斷提升群眾治安安全感和警務工作滿意率,作為檢驗和推動基層社群民警紮實開展服務管理的基礎導向,真實掌握社區民警工作實情聽取群眾呼聲的調查測評體系。

作為一名剛到任不久的警長,梁宇辰走街串巷派發社區民警聯繫卡和防電詐宣傳小卡片,進一步提升轄區群眾對社區民警知曉度,加大防範宣傳力度,保證群眾財產安全不受到侵害和增強群眾的幸福感。

通過定期測評,了解社情民意,加強對警務室的管理,密切警民關係,提升工作實效,進一步樹立社區民警的良好形象,努力打造一個為人民服務、百姓群眾滿意的警務室。

文字:尹金鐘

編輯:符德明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社情民意"天天通" 沙坪垻小正街社區暢通民意訴求..
    從去年以來,小正街社區通過設立「天天通」社情民意工作站,定期召開懇談會等方式,積極主動地化解矛盾糾紛,暢通民意訴求表達渠道,使社區發生很大變化,平安和諧蔚然成風。「天天通」工作站及時發現矛盾隱患「再不修好變壓器,我們只能搖蒲扇過夏了!」
  • 寶嶺社區開展入戶走訪活動 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
    →寶嶺社區開展「社情民意入戶大走訪」活動。    6月伊始,南灣街道寶嶺社區啟動「社情民意入戶大走訪」活動,社區黨委成員親自率隊走家串戶,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大走訪」活動開展一周來,社區工作人員以「大走訪」活動為契機,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社區居民借「大走訪」這個平臺,找到了快速向政府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渠道。
  • 社區民警真的好累(圖)
    ,正在金地園社區清查登記社區暫住人口。  本報訊由本報和市公安局聯合招募的10名「一日警察」,日前走進了城區4個派出所,感受了一番民警的酸甜苦辣後,「一日警察」們大發感慨:當一名真正的社區民警,真的好累!  體驗基本功  「一日警察」羅旭東和段小華,上崗單位是開福公安分局四方坪派出所。在所長唐平的安排下,他們由金地園社區民警黃生貴帶領到社區走訪居民。
  • 民警手持二維碼走街串巷「求粉」?背後的原因讓人感動
    2020年2月13日,是遼寧省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湖南派出所社區民警李濤當班的日子。這也是他自初二以來連續上班的第16天。剛過7:30,李濤就穿戴整齊關好更衣室的門,準備好張貼疫情防控通知的工具,還列印一沓特殊的道具——二維碼,準備繼續走街串巷「求粉」,找「漏兒」。
  •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和諧之橋架構者 —西華所陳雲龍
    ,基層派出所社區民警的工作直接影響到社會治安好壞和人民群眾的安危,責任重大,他也深愛這份職業,把社區當作家,視群眾為親人,為了轄區的安寧,孜孜不倦勞作、勤勤懇懇耕耘,用自己的真情化解了數百起糾紛,用自己心血默默澆鑄平安鄉村的銅牆鐵壁。
  • 【警察故事144】蔡國星:真心實意服務群眾的社區民警
    他就是永安市公安局燕西派出所社區民警蔡國星。社區警務工作具體繁雜,不靜下心、沉下身去,難以服務好轄區群眾。一接手社區警務工作,蔡國星就拿著戶籍信息表,挨家挨戶上門走訪,面對面拉家常,將群眾意見建議一條一條記錄在筆記本上。就這樣,轄區大大小小的社情民意,他逐漸瞭然於心。
  • 社情民意工作丨7月社情民意信息播報
    7月份以來,區政協委員、特約信息員等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的熱情繼續如火如荼,大家懷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崇高政治責任感積極建言獻策、勇於擔當作為:有的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意見建議;有的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民說話、替民請願、幫民解難」;有的在疫情防控、國民教育、法制建設、對外交往等領域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7月,我們共編輯報送市政協社情民意信息52篇
  • 合肥小廟派出所社區民警收到群眾22面錦旗 曾多次挽救他人生命
    社區民警是公安機關的一個特殊警種,也是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直接的警種。社區民警主要承擔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應急救助服務等職責。社區民警在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工作細碎繁瑣,與民生息息相關。
  • 做了十九年的作業本——記社區民警黃一建
    做了十九年的作業本——記社區民警黃一建 發布時間:2016年05月19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他叫黃一建,今年39歲,是蒼南縣公安局藻溪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他管身上攜帶的那本本子叫做作業本。這本作業本上密密麻麻寫著他給自己布置的「作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堅持「做作業」,從未間斷,一做就是十九年。
  • 吸毒家庭的老人獨自撫養孫女,長沙望城一社區民警每周上門看望兩次
    長沙市望城區,工作中的社區民警馬曉毅。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記者滿延坤實習生劉文潔通訊員覃亞林唐採苓長沙報導 相對於刑警、交警來說,社區民警與社區居民聯繫最為密切,他們的工作也更加繁雜、瑣碎,需要在工作中扮演「多面手」。登門入戶、走街串巷、信息採集、治安管理、調解矛盾、法律宣傳以及義務巡邏,都是他們工作的常態。 來自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月亮島派出所中華嶺警務區的馬曉毅便是其中的一員。
  • 這位優秀的社區民警,了解一下!
    在此期間,同在小區內辦公的文灶社區居委會大力配合門禁的改造工作,辦事居民憑身份證刷卡入小區,事後由居委會發放通行條,交由保安放行。第四關:居民不理解應對:「忍」字訣揪住治安隱患猛打,剷除毒瘤收穫民心到去年10月開工時,第4個障礙又出現了。部分居民質疑,為什麼要花大價錢更換?裡面肯定有貓膩!
  • 社區民警「小馬哥」
    馬雙科,人稱「小馬哥」,新密市公安局青屏街派出所社區民警,從警30年。「在雙科那裡,群眾的事兒再小都是大事。」他所負責的開陽社區、周樓社區的居民這樣說。在社區裡對他的稱呼有小馬、馬哥、大伯、大兄弟、大侄子……很難聽到「馬警官」這三個字。
  • 永豐公安交警走街串巷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圖)
    在社區巷口,只見永豐公安交警和藍絲帶小志願者對一位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告知著。  為了切實關心老年人,加強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識。日前,永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攜手藍絲帶志願者一同深入轄區走街串巷,針對老年人群開展了「關愛老人」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 當監獄民警遇到社區矯正……
    當鎂遇到硫酸鋅,她的「鎂」霸佔了他的「鋅」,那是化學裡的浪漫;當蔬菜遇到乳酸菌,泡菜罈裡的酸爽,那是有滋有味的日常;當監獄民警遇到社區矯正,等等,監獄、社區?民警、矯正?這是什麼「遇到」?
  • 曲周政協:設置聯絡點 搭建「連心橋」 開通社情民意「直通車」
    曲周政協:設置聯絡點 搭建「連心橋」 開通社情民意「直通車」 2020-12-17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好民警 百姓貼心人——記壽光市公安局張建橋派出所社區民警...
    「楓橋」,是一座連接黨心民心的橋,一座鞏固公安民警與人民群眾魚水深情的橋。在壽光市,新時代「楓橋經驗」被賦予菜鄉特色,煥發出勃勃生機。老劉——劉義章,壽光市公安局張建橋派出所學院社區民警,是踐行「楓橋經驗」的一名標兵。樸實、憨厚,是社區群眾對他的評價;「老劉」,是社區居民對他的親切稱呼。「老劉」腳步勤。
  • 自貢市政協視察社情民意信息辦理情況
    為進一步推進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加大辦理落實和反饋力度,提高履職實效,11月27日,市政協開展社情民意信息辦理情況視察。在位於沿灘區九洪鄉的自貢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二期項目現場,視察組一行實地察看了解了項目建設、運行、管理等情況。
  • 棗莊市中區打造「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 社情民意收集辦理...
    廣濟路路燈亮了  何豔是棗莊市中區礦區街道機廠社區廣濟小區居民,自打小區門口廣濟路安裝了路燈,居民出行安全方便了。她逢人便宣傳,區裡那個「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真管用」,事情反映沒多久就解決了。  7月13日,機廠社區網格員李靜雲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經過。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蔣慶森:將小事做好的「金牌民警」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翟睿 通訊員 李振華 董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欄,今天我們認識一位在基層堅守24年的社區民警——市公安局任城區公安分局共青團路派出所副所長蔣慶森。多年來,他紮根基層,全心全意服務轄區群眾,成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金牌警務室」,用忠誠、擔當與奉獻守護著百姓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