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九年的作業本——記社區民警黃一建
發布時間:2016年05月19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null
黃一建走訪轄區群眾
他有一個神秘的本子,常年隨身攜帶,走到哪,都時不時地拿出來寫上幾筆。
他叫黃一建,今年39歲,是蒼南縣公安局藻溪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他管身上攜帶的那本本子叫做作業本。這本作業本上密密麻麻寫著他給自己布置的「作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堅持「做作業」,從未間斷,一做就是十九年。
打開作業本,裡面的字跡密密麻麻,內容有轄區居民需求及辦理的詳細情況、轄區消防隱患排查情況、轄區外來人口詳細情況、轄區刑滿釋放人員名單……從整齊排列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條理,思路清晰的人。
其實他的「作業」不是靠寫的,而是靠做的。他寫的作業不是準備上交展覽,而是為了埋頭苦幹。他像一個好學生,把作業本上記的每一條都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你們村的李xx是不是剛剛刑滿釋放?怎麼還不來派出所報導」、「陳xx的戶口已經辦好了,他有沒有在家,我等下下村順便帶過去」。他拿著作業本走街串巷,按圖索驥,找到他要找的人,去辦他要辦的事。在他的「作業本」裡還夾著很多張卡片,卡片上面寫著他自己的聯繫方式和派出所地址,只要看到最近聯繫少了的居民,他就熱情地迎上去遞上一張。
有人對他的作業本心存忌憚,他們是轄區內各類出租房、各種公共場所的負責人員。每當看到黃一建在面前打開那本熟悉的作業本,他們知道準沒「好事兒」——「昨天說的消防問題你們廠整改得怎麼樣了」、「怎麼廠房出入人員都不登記的」、「擅自撕毀封條,公安機關依法對你拘留處罰」,說話的時候黃一建始終面帶微笑,可是轄區內的老闆們都知道他「笑裡藏刀」,沒有面子可講。嚴格細緻的管理讓轄區內各類場所特別規範,日子久了大家慢慢體會到這規範帶來的好處,也漸漸明白黃一建的良苦用心。
黃一建的作業本對很多人來說也意味著生活的希望。轄區內共有61名刑滿釋放人員,刑滿釋放人員有的無正當職業、無生活來源、無固定住所,如果幫教工作跟不上,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重新走向犯罪道路。黃一建經常對他們說「人犯了錯不要緊,只要改過了就好」、「需要我老黃幫忙的,只管開口」。黃一建不是在講套話空話,他定期找這些人座談,主動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從來不帶有色眼鏡看他們。黃一建用自己的耐心樹立了親切的老大哥形象,引導刑滿釋放人員走上正途。
藻溪鎮仍有部分群眾十分貧困,黃一建所在轄區內就有不少群眾處在貧困線上,他將這些群眾一一記在他的作業本上,每月都要走訪幾家。張家有棉被過冬嗎?李家危房改造了嗎?他每次總要問長道短,細緻入微,聽說哪家的困難未解決,他總是跑社區、上政府,找領導幫忙解決。
黃一建的作業本裡問題很多,卻都沒有現成的答案,很多時候,他都是靠自己耐心琢磨解決各種問題。比如今年3月初,藻溪鎮新榮村吳某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專程到藻溪派出所告訴黃一建,他與隔壁鄰居高某因為熱水器安裝發生糾紛,吳某說高某熱水器的位置恰好擋住了她家的晾衣架,給自己今後曬衣服造成不便。雙方幾經交涉無果,矛盾愈演愈烈,於是想到去派出所找黃一建。黃一建到達現場後進行了實地查看,沒有評論誰對誰錯,而是提出了熱水器適當移位安裝的方案,最終雙方當事人都達成調解協議。作為社區民警,在平時工作中黃一建處理的糾紛數不勝數,很多時候很多問題都不是非黑即白、一目了然的,黃一建就憑著自己的那股琢磨勁,竟一個個都解決了。
4月6日早上,家住藻溪鎮挺南山的80歲林老伯一大早就拎著一籃雞蛋來到藻溪派出所,說送給社區民警黃一建。老人說,黃一建已經個把月沒去看他了,電話聯繫得知,黃一建最近在所裡搞什麼大排查,工作很忙,所以,他凌晨就從山上步行下來,來看比他親人還好的黃一建。原來,老人系黃一建轄區挺南山上留守老人,黃一建經常下鄉的時候會去他那兒坐坐,噓寒問暖,幫忙打掃整理,並帶上些麵條、海鮮乾貨之類給他,老人認為自己親人都不如黃一建好。
「哪家門朝東,哪家門朝西,哪家家裡養著幾隻雞」,黃一建對轄區都了如指掌。只要有事要去派出所辦理或幫忙,人們總先想到黃一建。
「你去找一建」,這已經成為藻溪鎮百姓口中的一句流行語。擔任藻溪派出所轄區民警十九年來,黃一建不知道化解了多少起矛盾糾紛,幫助過多少戶困難群眾,挽救了多少名失足青少年,這些事他那本作業本裡只記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記在了群眾的心裡。
黃一建的作業本發黃了,起皺了,又快記不下了。十九年來,像這樣的作業本,他不知道換了多少本,但始終沒有變的是他那顆紮根基層、踏實做事,用心待民的赤誠之心。(陳先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