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騎士」的風車大戰

2020-12-11 中國江蘇網

「闢謠騎士」的風車大戰

揭秘騰訊《較真》團隊的闢謠哲學與方法論

第一次被「微信闢謠助手」告知自己剛閱讀過的一篇文章是謠言時,張冰很驚訝。

她讀的是一篇題為《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以下簡稱《馬》文)的爆款文。該文聲稱,馬航被電子劫持,是美國的專利陰謀,目的是為了劫持飛機上的4名中國晶片工程師。

早已經被一波又一波的熱點新聞擠入遺忘深淵的馬航話題,因為這篇號稱「終極調查」的文章,瞬間在輿論空間滿血復活,奪回眼球。

11月18日,馬航話題刷爆朋友圈。

「我是抱著好奇心讀這篇文章的。作者的結論很玄,將信將疑間,手機上就收到了這個闢謠通知。」張冰是一位中學老師,她在18日那天從朋友圈裡讀到了《馬》文。

通知來自騰訊公司的「微信闢謠助手」,文字很簡短:闢謠提醒:你好,近期你閱讀的文章被第三方闢謠機構評定為不實信息,請進入闢謠助手小程序了解更多。

通知的底部,列出了被判定為謠言的文章的標題。

「幾百萬用戶收到了這個提醒。」騰訊《較真》平臺主編王楊說。「微信闢謠助手」對《馬》文所做的屬於不實信息的宣判,依據的正是《較真》團隊組織的闢謠文章。

被「微信闢謠助手」判定為謠言後,最初發布《馬》文的公號「補兩刀」自行刪除了這篇爆款文,該文的轉發狂潮亦告消退。

《馬》文成爆款,不過是社交媒體時代一場尋常的謠言盛宴。信息發布門檻的空前降低,帶來謠言的普世狂歡。

與謠言的戰鬥,帷幕剛剛拉開。

「風車大戰」

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闢謠文章遠不如造謠文章傳播得廣泛,似乎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

《馬航MH370調查(終結篇)》橫空出世的11月18日,是個周末。

該文瞬間刷爆微信朋友圈不久,騰訊微信後臺接到了大量舉報,將該文在謠言池中置頂。

這意味著,這篇閱讀量達千萬級的疑似謠言文章,進入了騰訊《較真》團隊的「射程」。《較真》團隊的工作群隨即進入工作狀態。

《較真》創辦於2015年11月,最初是騰訊新聞「今日話題」頻道中的一個欄目,專事對新聞進行事實核查,通俗講就是闢謠。

團隊有5名成員,直接對疑似謠言展開核查,後來鑑於闢謠任務繁重,開始向平臺轉化,與上百家專業機構及專家學者合作,聯合闢謠。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較真》團隊針對600餘條謠言組織了闢謠文章。

「我們基本上每天都能保持18個多小時的在線,《馬》文剛在朋友圈出現,大家就在工作群裡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了。需要的時候,大家都在。」回憶不久前圍繞馬航MH370與謠言展開的激戰,《較真》平臺主編王楊很為自己團隊的狀態自豪。

當天討論的結果是:《馬》文的胡編亂造攪起的輿論,會對馬航MH370的家屬們形成新的傷害,有必要予以闢謠。

從19日凌晨開始到晚上,《較真》團隊打出組合拳,連續在騰訊客戶端上推出3篇闢謠文章。

第一篇題為《作者簡歷造假,他是如何用地攤文學和陰謀論套路你的》,文章的要點為:《馬》文作者列舉了自己很多頭銜,但是通過查證發現,這些頭銜基本都是假的。《馬》文結構混亂,多有自相矛盾之處,大部分故事都是從英文謠言網站上摘錄下來的,所以出現了數字單位、行文風格、敘事邏輯和各種人物的大雜燴,是典型的地攤文學風格;

第二篇題為《MH370被電子劫持?資深機長細數犯了哪些常識性錯誤》,作者為資深機長陳建國。文章稱,《馬》文文內涉及的航空常識全部是錯誤的,該文沒有任何可信度;

第三篇題為《MH370失聯是美國的專利陰謀,為了劫持4位中國工程師?》,文章指,《馬》文稱「MH370失聯是美國為了劫持4位中國工程師,讓飛思卡爾獲得KL-20晶片的專利」,這是一條經過改編的老舊謠言。謠言的最初版本是「MH370失聯是羅斯柴爾德的專利陰謀,4位中國籍KL-03發明專利持有者全部失蹤,羅斯柴爾德將獲得100%(唯一)專利權」。而KL-20晶片是中國設計、製造的商業級民用產品,並非《馬》文中宣稱的震驚全世界國防工業的專利。為了一個民用產品的專利,而去「劫持MH370」,這樣的結論荒唐至極。

這次闢謠行動,在20日迎來了高潮。《較真》團隊聯繫到《馬》文作者劉鐵俠,由高級編輯王月兵主持,做了視頻連線直播。

這是《較真》平臺與謠言製造者的首次短兵相接。

直播中,在回答王月兵關於其身份的質疑時,劉鐵俠支支吾吾,但多數時間裡,卻理不直而氣壯,場面上似乎佔了上風。

直播過後,《較真》團隊進行復盤,曾擔任過中山大學學校辯論隊辯手的王月兵,有些懊悔自己對對手過於客氣,沒有更尖銳地追問一些問題。

主編王楊對視頻連線倒比較滿意。「連線直播是個非常非常臨時的決定,準備得有些倉促,儘管氣勢上不夠足,但我們要的乾貨都有了,比如對方個人信息的不靠譜。但考慮到對方能夠站出來這一事實,以及中間聯繫人的關係,團隊事先商量好的策略是不要逼問對方。」她說。

《較真》平臺針對《馬》文的闢謠,可謂火力全開。網友的評論顯示,闢謠在一定人群中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然而,針對《馬》文的闢謠同時也顯示出,與基於陰謀論而來的謠言展開較量,不啻一場「風車大戰」。

與《馬》文千萬級別的閱讀量相比,與造謠者的視頻連線直播,收看者只有30多萬。闢謠文章在朋友圈中的轉發量,與《馬》文相比,也遠遠不在一個量級上。

騰訊新聞「今日話題」主編丁陽事後撰文分析指出,通過新榜「趨勢查詢」工具,對《馬》文與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轉發的資深機長陳建國撰寫的闢謠文章進行檢索,並進行了對比,數據顯示,不管是點讚數還是閱讀數,《馬》文的影響力都顯著高於資深機長的闢謠文章,甚至在機長闢謠文章推出的11月19日當天,《馬》文的閱讀量還達到了高峰,單天達到近200萬閱讀數。

「在馬航陰謀論這個問題上,闢謠能取得怎樣的效果,有著相當大的疑問。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美軍劫持』這一說法本身就很符合他們的世界觀。」丁陽總結說。

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闢謠文章遠不如造謠文章傳播得廣泛,似乎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

對此,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助理教授徐笛認為,不能用闢謠文章的轉發量來衡量闢謠的質量。「那些轉發過謠言的人,看了闢謠的文章,未必會去轉發。」

她同時建議,如何讓謠言易感人群接觸到闢謠文章,對於闢謠來說很重要,為此,應該為易感人群畫像,然後尋找接近的路徑。

《較真》平臺籤約專家、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以食品安全類謠言為例分析說,謠言產生的土壤之一,是人類內心深處對神奇成效的渴望,謠言更符合公眾的期望,天然具有傳播的優勢,因此闢謠是在與人性做鬥爭,等於告訴信謠傳謠者:你錯了。而讓人承認自己錯了是很難的,特別是對成年人來說。

他認為,闢謠的時效非常重要,最佳時機是謠言還沒有廣泛傳播開來,沒有在公眾頭腦中形成沉澱的時候,此時如果闢謠文章出來,會讓讀者有兩個方面的信息來做比較;而當謠言已廣泛傳播時,就太遲了。

雲無心特別強調平臺對闢謠的重要性,而騰訊自帶的流量優勢,使之成為闢謠的理想平臺。

謠言未必止於智者

人們相信那些未經證實的傳言,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常常對自己缺乏直接經驗和切身體會的事物都難免輕信

海澱區知春路的西格瑪大廈5層,是騰訊公司北京分公司內容部門的辦公地,廣闊的空間裡,分布著密匝匝的格子般的工位。

王楊和她的《較真》團隊在這裡佔據五六平米大小的位置。團隊的4個編輯中,奚應紅的專業背景是政治學,王月兵是計算機軟體,李敏是行為金融學,王楊本身是英語專業出身。她對自己團隊的專業配比感到滿意。

由欄目轉為平臺之後,《較真》與北京科協、丁香醫生等上百家機構和專家學者建立合作關係,展開闢謠工作。

談及工作的樂趣,團隊成員們的回答頗為一致:證偽,以及向公眾傳達比較準確的信息。

能滿足這種樂趣的材料可謂無限供應。「從越南來了一百多個專偷小孩摘器官的人」「中國三遊客赴韓整容被限制離境」「奈及利亞海關截獲中國走私的塑料大米」「一代影帝周潤發12月3日因病在香港去世」「吃燒烤會導致近視」「一根羊肉串=50支香菸」「撕不爛的紫菜是塑料做的」……

新媒體技術使得人人都可以參與信息的製造與傳播,也讓不實信息充斥社交媒體,此類驚悚的信息無時不在餵養著公眾心中的恐懼與焦慮。

知名專欄作家維舟認為,謠言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時代的人在想什麼、相信什麼、恐懼什麼。之所以現代社會有這麼多似是而非的不實傳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

「謠言折射的正是群體心理:他們的希望、恐懼、焦慮。」他舉例說,這種情緒在大部分謠言中都表露無遺:磁鐵能預報地震、普通人的大腦只被開發利用了10%、牙刷比馬桶水還髒、轉基因食品吃死了德國奶牛、在加油站用手機會引起爆炸和火災……這些已被粉碎的不實傳言其實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主謂結構,如(我希望)磁鐵能預報地震、(我恐懼)在加油站用手機會引起爆炸和火災,等等。越是恐怖噁心的謠言,常常生命力越強,因為它們似乎印證了人們一直在擔憂的某些危險。

於是,震驚、男默女淚、速看、機密……貼著此類標籤的謠言大行其道。

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父母朋友圈中謠言泛濫,成為近年來八零後、九零後們經久不衰的吐槽主題。

「我爸媽給我發了一個微信朋友圈裡看來的什麼東西,一驚一乍地還打來電話跟我說,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別上當受騙什麼的,我想這是啥啊,我來看看,結果一看,發現是什麼男子被美女勾引開房然後被活體取腎……(在我爸媽眼裡我就這麼不靠譜)然後我就憤怒了,因為我爸媽都是人民教師!」

2015年7月,知乎網上出現一個「如何應對微信中傳播的謠言?尤其是父母的朋友通過微信發給他的」提問。網友「石雨」以這樣一個帶有詼諧、調侃意味的情節開頭,然後講述了自己如何教父母「淨化自己的朋友圈」的經驗。

這條吐槽父母朋友圈充斥謠言的提問,出現於2015年7月的知乎網上,截至記者寫稿時,有61人參與回答了提問,該條帖子則獲得了134863次閱讀。在跟帖評論中,不堪被父母轉發的各種謠言「折磨」,成為最具共鳴的看法。

兩年多後,情況並沒有改善。

《較真》團隊於2017年1月1日至1月20日,發起「爸媽朋友圈謠言徵集」活動,220萬名網友參與了徵集,《較真》團隊從中篩選出TOP100謠言,涉及食品安全、生活百科、養生保健、虛假政策、醫療健康、母嬰育兒、時事新聞、心靈雞湯等領域,並逐條做了簡短闢謠。在許多闢謠文章的留言中,都表達了對於熱衷轉發謠言的父母的無奈。

中山大學大數據實驗室主任何凌南認為,整個人類社會進入新媒體時代沒有多久,特別是中老年人,媒介素養不高的居多,是更容易被謠言捕獲的群體。

事實上,在現代社會,謠言也並不會放過包括年輕人的任何一個群體。謠言止於智者的傳統說法,也已不再堅固。

維舟認為,一般總認為,聽信謠言意味著無知和非理性狀態,但其實,正如哲學家博爾熱所說,「在自身專長之外,不輕信的人是不存在的。」人們相信那些未經證實的傳言,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常常對自己缺乏直接經驗和切身體會的事物都難免輕信。

「每個人不管受過多好的教育,他的既有知識儲備終究是有限的,你如何知道世界是球形的?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極少有人親自論證過。到最後,這只不過是一個『你到底是否願意相信』的問題而已。」他說。

他認為,要消除謠言,最好的辦法不是塞給每個人一個正確答案,而是讓人們知道怎樣去尋獲正確答案。

這一認識,也正是《較真》團隊在自覺踐行的闢謠哲學與方法論。

《較真》平臺的闢謠文章,屬於對事實展開查證型的,均以「查證」為小標題,清晰交代查證過程與所遵循的邏輯,滲透著方法論。

有的文章乾脆直接寫明闢謠的方法論,比如在關於馬航MH370的闢謠中,就教給讀者識別地攤文學的方法。

「我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教給用戶一些思維方法,幫助他們自己去識別謠言。」王楊說。她同時表示,《較真》團隊自身也存在不斷學習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區。

事實核查新聞的興起

事實核查新聞與傳統意義上新聞刊出前的事實核查制度不同,它主要是報導刊出之後的核查,是一種類似「勘誤」、糾正錯誤的行為

與一般闢謠平臺不同,《較真》團隊不用「闢謠」描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用的是「專業事實查證平臺」這樣很學術的語言。

這暗合了國際上近兩年剛剛興起的一個趨勢:因自媒體帶來的信息發布門檻降低,使得人類步入信息過載與失實信息泛濫的時代,由此帶來事實核查這一新聞類型的誕生。

牛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虞鑫介紹,事實核查原本是傳統媒體的內部操作規範,對記者成文但未發表的報導進行閱讀與核實,但社交媒體時代非專業性信息採集者和發布者的大量參與,使得專業性的事實核查面臨更大的挑戰。

「不僅網絡新聞報導常常忽視事實核查,一些傳統主流媒體也在與新媒體的競爭中放棄了核查制度。在這個背景下,『事實核查新聞』應運而生,事實核查也從一項行業規範逐漸轉向了一種新聞樣式。」俞鑫說,事實核查新聞在歐美國家方興未艾。

俞鑫介紹,事實核查新聞與傳統意義上新聞刊出前的事實核查制度不同,它主要是報導刊出之後的核查,是一種類似「勘誤」、糾正錯誤的行為,在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目的,主要是揭發政治人物言論中的不實之處,維護選民和公眾的知情權利。

《較真》團隊對「中國三遊客赴韓整容被限制離境」的查證過程,是一個標準的事實核查新聞案例。

今年10月8日,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有網友發圖稱;「3名中國遊客赴韓整容被限制出境,因相貌差異大」。圖片迅速在社交媒體流傳,成為調侃的材料。

3天後,《較真》發出「較真獨家對話拍照者,還原『整容三女機場被扣』假新聞始末」一文,將此條貌似「有圖有真相」的假新聞證偽。

事實證明,照片為拍攝者於10月5日下午在新羅免稅店排隊辦會員卡時所拍,被拍的3位女士也在辦理會員卡。拍攝者將照片發到朋友圈,被「朋友」拿走,一路轉發到微博,拍攝地點從「首爾新羅免稅店會員中心」變成了「韓國海關」,拍攝背景也由「等待辦會員卡」被歪曲成「因整容被限制出境」。

《較真》平臺高級編輯奚應紅回憶,查證這則假新聞的關鍵突破,是從網友大量的跟帖評論中,發現了疑似拍攝者的跟帖,遂通過留言與其取得聯繫,獲知照片的真實背景是免稅店。

為了確證,《較真》又邀請一位韓國媒體記者前去該免稅店,以同樣角度拍攝了3位中國遊客當時所坐的沙發。經過比對,證實場景與網絡上流傳的照片完全一致,而3名女士護照中露出的卡片上確實有新羅免稅店的logo。

這次「較真」,在騰訊新聞客戶端上獲得2萬多條評論,幾乎是一面倒的喝彩。

《較真》團隊的事實核查實踐,引起學術界的關注。

虞鑫表示,已注意到《較真》平臺在事實核查新聞方面的探索,自己正在考慮針對這一平臺做些研究。

今年5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邀請《較真》團隊的3位編輯,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做了題為「追尋真相——騰訊《較真》的事實核查方法論」的講座。

講座的組織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助理教授徐笛高度肯定《較真》團隊所做事實核查工作的價值。她認為,在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有所降低的當下,《較真》團隊的努力,可以逐漸提高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度,培養公眾的媒介素養。

此次講座在一個大教室舉辦,吸引了200多名學生參加。現場還進行了事實核查的模擬活動,學生被分成6組,在《較真》團隊人員的指導下,對一些新聞現場展開核查,看誰的核查最快、質量最高。

「活動結束後,有的學生感嘆:沒想到新聞的魅力這麼大。」徐笛回憶說。

《較真》團隊在實踐中日益認識到,闢謠是個很專業也很有風險的事情,「稍有疏漏就會被用戶發現、打臉」,因此也有必要與學界開展合作。

目前,平臺與中山大學大數據實驗室合作,已完成了對謠言易感人群的調查,這一調查有助於讓闢謠文章更精準地觸達目標闢謠人群。

由於同一種類型的謠言會反覆出現,《較真》平臺開發了謠言庫,公眾可以從中查詢哪些謠言已經被闢過。

「該做的很多,只能不斷地往前滾雪球。」王楊說。(文中張冰為化名)

本報記者張修智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光劍/風車製作
    星球大戰光劍/風車製作大家好,這裡是超級好玩君,每天分享好玩有趣視頻:光劍介紹:光劍 (《星球大戰》系列的高科技武器) 光劍(lightsaber)是科幻作品《星球大戰》系列中的一種高科技武器,第一次是在1977年的電影《星球大戰4:新希望》出現,《星球大戰前傳
  • 《假面騎士》:激情態秒天秒地成最強?揭露偽粉言論,強勢闢謠
    《假面騎士Decade》的熱度非常高,很多騎士迷都非常喜歡裡面的主角門矢士,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王小明。其中小明的激情態一直都是個非常受爭論的話題,今天小槽就跟各位小夥伴來討論一下。過度吹捧激情態之所以這麼強,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在《假面騎士×假面騎士 W&Decade Movie大戰2010》裡表現力過強,幾乎屠殺了全騎士。於是乎就很多網友就覺得激情態是小明的最強形態,秒天秒地秒空氣。
  • 西班牙兩個旅遊採風取景勝地(風車小鎮與近代鬥牛發源地隆達)
    在西班牙有一本比較著名的長篇反騎士小說《唐·吉訶德》,說的是主人翁非常崇拜騎士,而在當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幻想著自己就是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他經常拉著鄰居桑丘
  • 「紙風車劇團」:《堂吉訶德冒險故事天馬銀河》
    這一切 夢幻般的場景 都出現在同一部劇中 臺灣紙風車 又來杭州了!!!--2009年北京演出時 北京媒體報導 登上國家大劇院,紙風車北京演出,鼓舞病童追夢。 --2009年北京演出 臺灣媒體報導 「紙風車」的幾乎每部劇都風靡臺灣,無論大人小孩都喜歡,希望內地小朋友能藉此機會大開眼界。
  • 與唐吉坷德一路南行「大戰風車」,一場瘋狂與夢想奇幻之旅,上篇
    提起風車,一定不會想到西班牙。 但是,提起堂吉訶德,那位塞萬提斯筆下的瘋癲騎士,就一定會聯想起這個老頭子,誤將風車當作惡龍,而展開一連串奇幻又荒誕旅程的故事。沿著公路,駛上了「胳膊」,攔在風車之前迎接我們的是一個未經整修的古老殘破的城堡。這個建於13世紀屬於馬爾他騎士團的城堡,就在山脊的路口守望著風車。旅行提示上面說要看風車,需往鐘樓的方向走。於是我們在鐘樓附近停了車,在拾級上坡的小巷底,再度看見風車的倩影。頂著風,奮力地爬上山坡路,爬向風車腳下。風,狂著,撥開烏雲,露出片片藍天。
  • 最新消息,《星球大戰:舊共和國騎士》電影可能已經在創作中!
    今年4月,盧卡斯影業總裁凱薩琳·甘迺迪(Kathleen Kennedy)在慶祝《星球大戰》(Star Wars)的時候表示,《舊共和國騎士》(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正在發展成為「值得一看的東西」,當時,還不清楚這是否會出現在電影或電視領域。
  • 《新櫻花大戰》新藝術設定圖:蘭斯洛特盡顯騎士風
    目前,世嘉又展示了《新櫻花大戰》限定版中附帶的藝設冊子的樣本圖,此次官方主要展示了倫敦華擊團的成員及其機甲的詳細設定圖,一起來欣賞一下。官方設計圖展示: 從此次倫敦華擊團新藝術設定圖來看,設計師「BunBun」總體採用了英倫騎士的風格,無論是武器還是蘭斯洛特角色裝束,都頗有些騎士風範。而從此次展示的機甲「Gundam 0083」來看,該機甲使用武器為雙劍,「二刀流」似乎是它的近戰拿手技能。
  • 《月圓之夜》萌新進階攻略——騎士篇:裝備騎、殉道騎、風車騎
    二、具體牌組介紹——騎士1.無腦牌組:裝備騎核心:發條騎士眾個人使用感受:看見和裝備有關的以及屬於裝備牌的全帶上就行了,帶多帶少無所謂甚至越多越好,獎勵方面多加裝備槽和行動力,祝福要是能撿到裝備傷害+1、船載火炮或者裝備觸發次數增加那更是錦上添花
  • 電腦單機遊戲評測:假面騎士KIVA,鬥騎大戰縮水版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單機遊戲,這款遊戲可以說是假面騎士鬥騎大戰電腦版的縮水版,遊戲的容量很小的,只有100多M,什麼配置的電腦都可以玩,這款遊戲的名字叫做《假面騎士Kiva The Game—新修卡之戰序章專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遊戲吧。
  • 假面騎士帝騎演員事務所闢謠 否認井上正大出軌 事情尚未實錘
    近日因為假面騎士decade演員井上正大離婚事件,可以說對整個特攝圈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帝騎哥演員的口碑和風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風波,不過目前事務所也站出來進行闢謠了,否認井上正大的出軌事件,表示事情尚未實錘。
  • QQ飛車風車牧場跑法介紹 新版本地圖
    巴士飛車導讀:下面為玩家帶來QQ飛車新版本地圖風車牧場跑法介紹視頻   國內最新最快最全的QQ飛車視頻盡在電玩巴士QQ飛車視頻站   推薦:幻影絕跡 首輛變形+變色A車      T2光明騎士賽車官方測評   十月新版本的兩個地圖小編終於見到了,風車牧場和鴨鴨水樂園。
  • 輻射4同伴對戰比武 100壯壯大戰25聖騎士丹斯
    油土鱉EzPlays用戶又帶來一段輻射4對戰視頻,這回的內容是:100名變種人壯壯 VS 25名聖騎士丹斯。究竟哪一方能夠獲得勝利?     其實開頭第一段中的問題應該換成更為科學的問法,那就是「除卻狗肉之外,輻射4當中的NPC究竟誰最強呢?」這回比較的對象就是變種人壯壯和聖騎士丹斯。
  • 假面騎士:艾克斯的shf,這戴的是圍巾還是領帶
    這次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假面騎士X的shf。假面騎士艾克斯手辦說到假面騎士艾克斯,他還是第一個自帶武器的假面騎士。在他的腰帶裡裝著一根名叫萊特爾的短棒,艾克斯騎士把短棒抽出來後,可以把短棒變成不同的武器,用在不同的戰鬥中。
  • 白沙鎮大風車幼兒園2020年第四屆冬季運動會
    白沙鎮大風車幼兒園一年一度的冬季運動會在12月7號拉開了帷幕! 【白沙鎮大風車幼兒園2020年第四屆冬季運動會開幕式】 (由於視頻上傳後清晰度下降,可以留言區查看高清版下載方法) 本次運動會的主題是「運動健康風、偉大中國夢」,通過運動會的開展,讓孩子們在運動中鍛鍊身體
  • NBA聖誕大戰2019賽季安排 聖誕大戰直播有哪些看點?
    NBA聖誕大戰是NBA在每年聖誕節安排的幾場重量級比賽,參與球隊都是分區頂級球隊,不僅有流量加持在身,看點也有許多。  2019-2020賽季聖誕大戰5場比賽的賽程如下:  1.凱爾特人VS猛龍  2.雄鹿VS76人  3.火箭VS勇士  4.快船VS湖人  5.鵜鶘VS掘金  五場聖誕大戰完整時間安排:
  • 盤點歷代昭和騎士的名稱翻譯,比平成騎士還要奇葩!
    隨著假面騎士Decade劇場版被引進,曾經昭和騎士大戰平成騎士的皮套大戰又再一次出現在了觀眾們的眼前,除了那些已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平成騎士名稱翻譯,如今昭和騎士也掉進了這個大坑,而且是不忍直視!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代昭和騎士的名稱翻譯都是怎麼樣的?
  • 《唐·吉訶德》塞萬提斯長篇反騎士小說
    在兩次外出遊俠冒險中,鬧了無數的笑話,傻把風車當巨人,把旅店當城堡,把苦役犯當作被迫害的騎士,把皮囊當作巨人的頭顱等等。他有百折不屈的精神,愈挫愈奮,最後是同村的加爾拉斯果學士,裝做一個騎士把他打倒了,令他回家隱居一年,堂吉訶德這才履行諾言,回到了家。之後又外出冒險遊俠,以善良願望做了許多荒誕之事。
  • 影響平成特攝的先驅《假面騎士Black Rx》
    其中RX因為是昭和年代首播,只是播放中途更換了年號,所以毫無疑問也是昭和騎士。而Shin、ZO與J一度被歸為平成騎士,例如劇場版《假面騎士世界》裡有ZO與J雙騎士共演,當時的宣傳是平成的雙騎士,可見當時他們都是被歸類為平成騎士的。然而,空我這部作品的大人氣促使假面騎士系列一直延續下來,而且全新的設定也與石森章太郎生前的假面騎士系列有飛躍性差異。
  • 假面騎士fourze也上架了,平成新十年正式湊齊
    前一段時間騰訊視頻動漫的官方微博就預告了將要上線假面騎士fourze和假面騎士空我,這一次假面騎士fourze和之前的假面騎士龍騎一樣也偷偷的上線了,也是全集,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吧首先假面騎士fourze作為平成新十年最後一部上架曾經一度被粉絲們以為因為演員的原因不可能上線,現在看來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