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愛美很正常?其實不然,有女孩的家庭要注意這三個思維誤區

2020-09-03 陪寶寶讀書

文:Cici

編輯:橙子

本文1945字,閱讀需要3.5分鐘

周末參加鄰居家兒子的生日宴會,剛到酒店就看到一個穿公主裙的小姑娘站在布景前拍照,旁邊奶奶拿著水壺,爸爸抱著她送&34;的禮物,媽媽則擔任攝影師。不知道為什麼,那場面總讓人覺得不那麼舒服,仔細回想,才驚覺小姑娘的姿態和神情太&34;了。

跟朋友感嘆媒體對於孩子成長的衝擊,朋友嘲笑我孤陋寡聞:&34;很多人覺得,女孩愛美,這不是天經地義麼,只要不影響學習,不是很好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女孩愛美天經地義?

不管年紀多大,女孩就應該愛美嗎?有些人並不這樣認為,其中就包括《養育女孩》的作者,家庭問題專家比達爾夫,在看到英國三分之一的女孩因為體重焦慮、抑鬱,沉迷社交媒體,拼命研究怎麼能把自己P的更好看之後,他決定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什麼時候開始,女孩們開始如此關注外表?

一方面,流行文化營造&34;的氛圍。

事實上,雖然和過於關注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更美,跟女孩比男孩性別意識更早萌發有關。但是也和流行文化將&34;等同於&34;,並且營造出一種,女性必須&34;,否則就會很失敗的氛圍有關。就算4歲的小女孩不會看雜誌,在廣告中、爸爸媽媽的手機上,她們也會不斷被灌輸&34;的價值觀,導致對外表過於關注。不僅如此,在家庭中媽媽也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我一位朋友5歲的女兒就跟我說:&34;

另一方面,關注外表讓女孩錯失更豐富的可能。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這樣想,讓女兒關注外表有什麼不好呢?畢竟這是一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

在《養育女孩》中,作者說:如果擁有漂亮的外表,並非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一方面人們會提高對你的期望值,另一方面你也不得不面對大家只看到外表事實。

而在我三十多年身為女人的人生經驗中,過度關注外表,尤其是跟著流行文化的喜好而打造自己的外表,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在這個過程中,女孩會喪失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養育中的&34;不平等

每當群裡的媽媽們討論起某個育兒話題,比如&34;&34;總會有媽媽說:&34;

雖然女權運動已經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多半個世紀,但在養育女孩和男孩上依然有很多&34;存在,而且更多的不平等是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中。因此,在養育女孩時,我們尤其要小心分辨,哪些養育方法的區別是生理原因導致?還是單純只是一種刻板印象。能培養出優秀女性的父母,往往是克服了這些&34;,給予女兒強大的心理支持。

這些&34;觀念需要父母反思

除了&34;這種觀念之外,還有一些普遍的觀念,也需要女孩的爸爸媽媽們反思,這些條條框框,到底是保護?還是束縛?

1、 女孩就該被保護?

帶兒子去小區公園玩,鏘寶和一個小女孩爬上高高的海盜船,兩個孩子都有點害怕。但是鏘寶鼓起勇氣對那個小女孩說:&34;對於我們這些從小被灌輸&34;劇情的阿姨來說,小男生說要保護小女生讓人覺得很窩心。但是萬萬沒想到那個小姑娘說:&34;然後很颯爽地從滑梯滑了下來。

後來我和兒子說:&34;這件事兒也讓我深深反思,之前我們lady first、保護女生之類的習慣,或許多多少少都在暗示&34;。這也讓很多女孩習慣於&34;的角色,無論是工作中還是擇偶中,都在考慮如何找一個&34;,而不是一個盟友。這樣一來,就會無形中為走向成熟獨立造成障礙。

2、 女孩更愛玩洋娃娃嗎?

看到這一條,很多家長都會想著反駁我:&34;&34;。沒錯,但我要說的是,很多女孩都會喜歡洋娃娃,這無可厚非,但越是這樣,越要帶女兒去見識更多的玩具,開拓她們的興趣和視野。什麼兵人、坦克、遙控車、宇宙飛船機槍,統統都要嘗試,引導她去探索。讓她發現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她去了解,認知能力不斷提升。

3、 女孩為什麼要有&34;?

我有個表妹,她從小就是個非常調皮的小孩,爬牆玩滑板跳街舞,長輩見到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34;但好在她媽媽是一個內心強大的女性,一直在心理上和物質上支持她。現在表妹已經博士在讀,在一眾物理男博士中鶴立雞群,沒有性別的束縛,她在學業和運動上的表現,絲毫不遜男生。

因此,如果家中也有一個上躥下跳的女孩,千萬別用&34;來阻止她們對世界的探索,限制她們發展的可能。

Cici有話說:

如果家有女孩,建議大家都看看這本《養育女孩》,這本書可以幫你學習如何培養出一個優雅、自信、強大的女孩。你是女孩的家長嗎?你的女兒有什麼閃光的品質?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為何十個性早熟八個是女孩?有女孩的家庭,爸媽要注意了
    文 | 幸孕姐性早熟,是近年來讓無數家長聞之色變的的一件事,據研究統計,我國約有53萬名性早熟患兒,其中女生與男生的比例為4:1,也就是說每10個性早熟就有8個是女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該如何處理呢?
  • 女孩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早熟」的標誌,有女兒的家庭要注意
    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吃穿住行方面也越來越講究,尤其是吃的方面,再也不局限於一日三餐,除了正常的三餐,很多家庭還會把各種營養品擺上桌。特別是有小孩兒的家庭,父母為了能夠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從小就開始吃各式各樣的營養品。但父母要明白一點,補充營養雖有必要,但不是所有的營養品都適合孩子,一旦食用不當可能會引起很多不良後果,嚴重的還會使孩子早熟。
  • 女孩正面管教|通過40多個案例讓我們看到在養育女孩中所犯的錯
    而只有女孩們能夠自如地應對好這一系列的問題之後,「小棉襖」們才有可能如同她們的稱謂一般去溫暖他人,以及自己,反之則很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傷痛和遺憾。那如何才能夠讓女孩們學會獨立,遠離傷痛與傷害?想必這是很多父母們所關心的問題,而在花汀姐姐所著的《女孩正面管教》一書,我們便能從中找到答案。
  • 家中有女孩的要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家中有女孩的要注意:這些話千萬不能對孩子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爸爸的小情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這樣認為。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男孩比女孩重要,比女孩有出息,「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國人的腦中幾千年。
  • 女孩不能愛美?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長不可忽視
    文/遠方媽媽女孩愛美是天性,沒有女孩會不喜歡漂亮衣服和可愛精緻的飾品。然而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許多固執的中國家長卻認為女孩不能愛美。因此刻意壓制孩子的合理需求,對孩子進行樸素教育。這種方式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壓力,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頻發,甚至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 關於女孩的教育要格外注意4個要點,幫家長教出完美女孩
    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適應女性甚至專屬於女性的事物被開發出來,但在教育方面,對女孩的教育卻還有待提高。目前教育界的很多教育理念都是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而對於新世紀的女孩,現在已經逐漸顯得不合時宜了。想要教育出完美女孩要比男孩額外注意的4個重點。
  • 養育男孩有訣竅,學會這四個原則,兒子未來有擔當
    希望男孩能夠養家餬口,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在家庭上盡職盡責。所以家長應該格外重視男孩的教育狀況,在幼兒時期有意識地去培養孩男孩各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長大後積極的去面對自己身上的責任,成為一個優秀的有責任感的人。
  • 小女孩都應該學舞蹈嗎,其實不然,家長不要盲目跟風了
    協助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2、通過表演增加孩子們的勇氣。許多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或在公共場所都很害羞。其實,別說孩子了,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是有的。舞蹈班的孩子們有很多機會在舞蹈課上表演。通過這些表演,孩子們的自信心能夠得到提升。3、讓孩子們認識更多的好朋友。
  • 女孩小時候有這3個「缺點」,根本不是壞事,家長應該慶幸才對
    那麼,如果家有女孩,家長們應該怎麼培養、教育孩子呢?首先要從孩子身上的特徵說起,如果你家女兒身上有這3個「缺點」,家長別動怒,因為這根本不是壞事! 女孩小時候有這3個「缺點」,家長反而應該慶幸 1、像「假小子」,大大咧咧 說起女孩子,形容詞就是「溫柔」、「淑女」、「安靜」、「美好」,總之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 養育女孩,要謹記這4個忠告。李玫瑾:別把女兒打扮得太漂亮
    李教授自己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家裡的孩子也是一個女孩,在養育女孩這一方面,或許可以說經驗更為豐富。李教授給大家提了4個意見,家有女孩的父母可以仔細了解一下,以便避開這些坑。除了影響學習成績之外,還需要響起安全問題的警鐘,要知道,犯罪分子同樣有愛美之心,他們作案時也會更傾向於挑選好看的女孩,所以打扮得太漂亮反而會增加風險。
  • 女兒要乖巧文靜?有這3種特點的女孩,父母不用糾正,孩子會更好
    不過小景覺得沒什麼,在她的教育觀之中,女孩有長成自己嚮往的樣子的自由,她也並沒有批評女兒,只是告訴女兒以後要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有這3種特點的女孩,父母不糾正,孩子會更好1.話癆型有一種女孩,從學會說話之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小嘴,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能夠主動挑起話題和別人聊天,內容跳脫,說了幾個小時也不帶重樣的
  • 女孩若出現這3個「缺點」,說明長大後更有出息,家長別急著糾正
    女孩若有這3個「缺點」,說明長大後更有出息1.頑皮搗蛋在很多家長的固定思維中,認為頑皮是男孩子的專屬,女孩子應該乖巧懂事,如果發現女孩調皮搗蛋就是一頓訓斥。>1.面對危險時要勇於說不很多家長在對女孩教育的時候,首先最重視的一點是,孩子的安全意識一定要強。
  • 《養育女孩》如果你對女孩養育有焦慮,不妨看一下這本書
    家有兒女,免不了會閱讀到各種兒童養育的專著或者文章。初為人母,小女一枚,可面對要如何養育充滿未知,偶有焦慮。在樊登推薦了這本《養育女孩》後,我也第一時間找來了讀一讀。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
  • 四個消腫誤區要注意!
    臉上長了紅腫發炎的痘痘肯定會讓愛美的小仙女們慌了手腳, 這些痘痘問題和青春期過度分泌的激素關係不大,這些就是「成人痘」。 福佑今天就要告訴大家,想要消除成人痘,一定要避免一下幾大誤區——
  • 青春期女孩普遍在追逐「時尚潮流」,從這幾點入手,女孩更上進
    曉萍作為家長也明白朵朵這是到了青春期,所以平日裡也特別敏感。擔心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問題,誤入歧途。日常起居上曉萍也特別照顧女兒的情緒,儘量都順著孩子來,還會找女兒談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只是曉萍越是這樣女兒倒越是有意見,覺得媽媽老是在管著她,還把她當三歲小孩子看。母女倆的關係有點嚴峻,不過青春期逆反也是正常現象,曉萍也就沒太著急。
  • 李玫瑾:養育女孩,該狠就得狠,抓得越狠女兒越有出息
    如今的中國家庭中,女孩似乎比男孩更「吃香」,家裡有女兒的爸媽,都把女兒當作金枝玉葉,捨不得讓女兒受一點委屈,「女兒要富養」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少父母陷入了養女誤區。養育女孩,在這4方面該狠就得狠,抓得越狠女兒越有出息1)抓心智,不可幼稚天真知乎上有一位父親的提問很發人深省,他的女兒已經上大學了,還整天沉迷於看動畫片,陪著小侄女看
  • 家有女孩的父母更要注意
    ,家長更要注意!1、容易滋生攀比之心我身邊的寶媽,經濟條件比較好,一個三四歲的女兒,經常一件衣服就一兩千。有人會說:這關你啥事,人家有錢愛怎麼花就怎麼花!可這孩子長大後,上小學的年紀,習慣「奢華」生活,非名牌不穿,班裡有誰比她漂亮,就會被她回家告訴媽媽。
  • 男孩女孩不一樣,教育當然要不同!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天生的性別差異將會對孩子的社會生活和學習有影響,並不斷強化。而反過來,這種影響和強化本身也在改變著大腦的機能發育。所以就形成了男孩女孩不同的性格特點和發育特點。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步,是離開父母的懷抱開始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明確了男孩女孩的不同,有更明確的認知,才能夠在這認知的基礎上做好有針對性的教育。
  • 初中女生有這4個「缺點」,家長別去管教,以後的生活才會幸福
    不用於男孩的「放養」教育,女孩的教育更讓家長頭疼,因為女孩不僅要嬌養,還要讓她明白事理。最常聽見的教養女兒的方法就是「富養女」,郭德綱也說過,女孩子只有吃過、看過,她才不容易被臭小子騙走。其實不然,「富養女」體現在精神上的富養,而不是金錢上,很多父母曲解了這個意思,最後會害了自己的女兒。真正「富養」的女孩都有以下4個「缺點」,在初中的時候表現的最為明顯。
  • 想要培養出完美女孩,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額外注意4個要點
    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適應女性甚至專屬於女性的事物被開發出來,但在教育方面,對女孩的教育卻還有待提高。目前教育界的很多教育理念都是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而對於新世紀的女孩,現在已經逐漸顯得不合時宜了。想要教育出完美女孩要比男孩額外注意的4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