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養育女孩,該狠就得狠,抓得越狠女兒越有出息

2020-10-24 奶球媽咪

如今的中國家庭中,女孩似乎比男孩更「吃香」,家裡有女兒的爸媽,都把女兒當作金枝玉葉,捨不得讓女兒受一點委屈,「女兒要富養」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少父母陷入了養女誤區。

李玫瑾:女孩與男孩養育方式截然不同,但女孩同樣要「虎著養」

女孩在胎兒階段,就比男孩發育要早一拍,他們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女孩的左右腦之間的神經連接細胞比男孩要密集。

所以出生後,女孩的心思尤其細膩,敏感、多疑、嫉妒心強,佔有欲旺盛,情感豐富,這些都導致女孩表現出來比男孩更為嬌弱,容易受傷,愛哭等等特點。

但李玫瑾教授強調,這並不是說,對待女孩的教育,就必須也是細膩的,柔弱的,嬌慣她,寵溺她。

女孩和男孩一樣,也同樣要「虎著養」,該狠的地方就得狠,該抓的地方就要抓,否則孩子將來很難有出息。

養育女孩,在這4方面該狠就得狠,抓得越狠女兒越有出息

1)抓心智,不可幼稚天真

知乎上有一位父親的提問很發人深省,他的女兒已經上大學了,還整天沉迷於看動畫片,陪著小侄女看《冰雪奇緣》比6歲的孩子還投入,平時喜歡收集小孩子喜歡的公主貼紙,整個人一點都沒有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

大家對小女孩的印象,都是天真可愛,幼稚爛漫,有的父母甚至希望女兒永遠也不要長大,永遠保持著這種單純乾淨的心智。

但女孩隨著年齡的增長,總要讓她成熟起來,到了該成熟的年齡還不能成熟,還保持著對周圍世界的幼稚看法,對孩子不是呵護,而是更大的傷害。當她不得不自己面對外界的複雜時,對心靈的衝擊力是沒法招架的。

2)抓見識,不可不見世面

有位90後奶爸,沒有讓女兒上幼兒園,而是在自行車後面加了一輛改裝的兒童「拖車」,帶著4歲的女兒,從東莞到拉薩,一路騎行,歷經4139公裡,幾乎穿越了半個中國。

父女倆看過了無數風景,見到不少對他們投來或羨慕或質疑的目光,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奶爸說:「在騎行的路上,我想要教給孩子堅持,一路上可能困難重重,但只要堅持不放棄,就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女孩要增長見識,才能打開眼界,拓寬胸懷,看到更廣闊的人生舞臺,才會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去努力。

就像那句話說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3)抓自尊,不可自輕自賤

很多女孩放縱自己,走上歧途,就是因為小時候看到,爸爸並不尊重媽媽,也不尊重自己。

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很多父母至今仍然認為,女孩長大了畢竟要做媽媽,走進家庭就意味著註定要依附於另一半,要為家庭犧牲自我。

即使在今天這個男女平等的進步時代,很多人骨子裡就是這樣的觀念。這就是把女孩自然地放在一個輕賤的地位上。如果父母把這種觀念灌輸給女兒,女兒的自尊感降低,就會陷入自輕自賤、自我懷疑的漩渦中。

對女孩來說,認識自己,珍視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是比男孩更重要的課題。

女孩有2方面不必嚴管,適當放鬆,對女孩成長更有益

1)穿衣打扮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很喜歡化妝,打扮自己,穿著露臍裝,染髮、打耳洞,招來網友的質疑,作為青春期的女孩,這些打扮是不是有點過?

可黃磊說,青春期的女孩不打扮,什麼時候打扮?喜歡漂亮並沒有錯。只要教會她學會保護自己,其它的不必過於憂慮。

女孩愛美是天性,做父母的不必壓制,尊重女孩,不僅是尊重她的愛好興趣,也要尊重她的夢想渴求。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反而成長得更自如更舒展。

2)愛玩愛鬧

每個孩子性格都不同,不是每個女孩都文靜優雅,如果家裡有個愛玩愛鬧,整天髒兮兮的女孩,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好動的孩子,思維更活躍,性格陽光活潑,聰明伶俐。

不必刻意塑造孩子的性格,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奏,父母只要做好孩子的堅強後盾,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認為:養男孩要在這3件事上「狠下心」,不然將來沒出息
    李玫瑾透露:養男孩要在這3件事上「狠下心」,不然將來沒出息。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中寶」,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打不得罵不得,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對孩子,尤其是養男孩,父母應該狠下心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生活,學會獨立,將來才能更有出息。
  • 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
    文/小熊育兒日記雖然現在的人們都不再對孩子的性別有太大的歧視了,很多人都覺得男孩女孩都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男孩和女孩的性格上是有一定的差異的,男孩通常都是要比女孩更淘氣一些的。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男孩和女孩也是有差距的。如果家中有男孩的話,是不太好管的。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男孩作為每個家庭傳宗接代的關鍵,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的重視,這導致了很多重男輕女的現象產生,這點果兒媽是一點都不鼓勵的,其實對我來說,男孩和女孩都一樣重要,只不過而這培養的方面不一樣,培養男孩就要他頂天立地,成為家庭的依靠;培養女孩就讓她善良溫柔,成為家庭堅實的後盾。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家長都捨不得
    很多家長都是這麼想的,愛孩子,就應該將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給孩子,甚至有些父母直接把孩子本該自己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導致孩子從小懶散放縱。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要趁早,否則,以後社會會替你教育他
  • 養女兒,就該比養兒子更狠!家有女兒必看
    結果女孩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父親見先狀女兒,就把她抱了起來。男孩一看,也想抱。出乎意料的是,父親瞪著男孩,說道:「自己走,什麼都依賴爸爸,長大了沒出息!」很多家長看到這都覺得應該對男孩子「狠一點」,但是小伴卻覺得在有些事情上,教育女孩也需要「狠一點」。父母可以慣著你,但是社會絕不慣著你!
  • 教育男孩,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養育男孩》書中寫了一句話:「男孩子的成長為堅毅、有責任心的男人,需要堅強、友愛的領路人,父母要為男孩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始自己精彩的人生航程。」 溺愛男孩,養成沒有出息的孩子有什麼壞處?
  • 因上錯地鐵,女孩當眾狠踹媽媽,網友:這孩子廢了
    因上錯地鐵,女孩當眾狠踹媽媽,網友:這孩子廢了有網友在武漢地鐵裡拍到了令人震驚又憤怒的一幕。從網友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2號線地鐵的站臺上有一位身穿淺紫色衛衣的年輕女孩突然踹了兩腳跟她同行的另一位中年女性手中拉著的行李箱。
  • 養兒子除了「心要狠」,父母在這些方面也不能吝嗇,娃更容易成才
    養女兒,心要狠。」鄰居王女士說,兒子考上了北大,女兒上了師大。兒子後來開了公司,女兒選擇當了教師。兩個孩子之所以都這麼優秀,這一句話就是精髓。談及自己的養育經驗,王女士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要把兒子當雄鷹養,養女兒最忌諱像養豬!按照這個規律就能夠保證,兒子女兒都成才!」
  • 老天對孩子不公,父母對孩子應該更狠,只有更狠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不管她有沒有條件,有沒有能力抵禦寒風暴雨,抵禦陰晴圓缺,她都得面對,都得向前,而她能否走好以後的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女孩什麼活都不會幹,不但不能給家庭增力,還得有人照顧她。最重要的是女孩不能生育。結婚好幾年,女孩一直沒有懷孕。在農村,傳宗接代很重要。女孩既不能生孩子也不會幹活,被離婚早晚的事。
  • 說出來可能你不信,為人越狠的人,在人際交往上越有機會
    大家對哪些為人特別狠的人都比較反感,但殊不知這種人在職場上特別的吃香,至少人家能夠把控自己的命運,讓自己在職場上發展得更好,具體原因如下:一、越狠機會越多---越敢去爭取很多人面對機會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去爭取。
  • 太狠了!吳尊居然讓女兒徒手拔牙!
    吳尊的育兒之道一直很受大家推崇,而且在他的養育下,女兒NeiNei也確實很優秀。 此前,吳尊還曬出了NeiNei的成績單,讓一眾老母親羨慕不已。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父母越「捨得」3件事,兒子越有出息
    因為生男孩比生女孩消耗得更高。不止生孩子消耗大,養育男孩的過程中作為母親操心自然更多,小時候就上躥下跳擔心安全問題,到了青春期更擔心他打架、認識不好的朋友。所以我的內心就希望,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兒子。我個人比較喜歡看李玫瑾教授的視頻,一直是李玫瑾教授的忠實粉絲,她的講座我總看,在養育男孩方面,我總結出李玫瑾教授的建議,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兒子將來越有出息。
  • 養育男孩,李玫瑾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長大越有本事
    《養育男孩》書中寫了一句話:「男孩子的成長為堅毅、有責任心的男人,需要堅強、友愛的領路人,父母要為男孩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始自己精彩的人生航程。」所以男孩子要承受挫折,不應該生活在父母的庇護和關愛之下,而且父母不放手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這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小。
  •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養育女孩》一書中有一句話:「在養育女孩的路上,溫和而堅定地教給女孩一些規矩和紀律,讓他們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是父母要掌握的必修課。」富養女兒沒有錯,但因此疏忽了對女孩處事原則、良好性格的養成,才是對女孩最大的傷害。養女孩,父母一定要懂得狠養!
  • 做個「狠人」,對自己「狠」點,對別人「狠」點
    」做人,就應該狠一點。有些人對自己不夠狠,在工作上平平淡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最後什麼也得不到,浪費時間的人是你,被裁員的人也是你。有些人對別人不夠狠,總想做到左右逢源,指望自己以後有事情,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最後吃力不討好。人生在世就應該做個「狠人」。
  • 真正的自律,其精髓就是一個「狠」字!對自己狠一點,逼自己一把
    這個字就是一個「狠」字!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就像網上一句話說得,有的人生下來就在終點,但是,排除出身因素,大部分的人差異其實是很小的,基本上是處於同一起跑線,但為什麼成功人士和富有者的數量永遠是少數,是金字塔尖頂端的那一小群呢?是什麼拖了大部分人奔向成功的後腿呢?
  • 女孩要「富養」?其實更要「狠養」,養女兒才是真的不輕鬆
    現今社會,「富養」已經遠遠不夠了,養女兒更要「狠養」,讓她們在物質的滿足外,還能擁有強大的內心,扛得起壓力經得起誘惑。畢竟,這個世界對女孩的惡意,遠比你想像的要多!所以,養女兒要「狠」在這幾個方面:自強自立,不依賴別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的工作,甚至是愛情友情,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爭取
  • 做人,在三個方面「狠一點」,遲早會出人頭地
    你不對自己狠,生活就會對你狠,只有捨得對自己狠的人,世界才會對你溫柔相待。命運對誰都是公平的,有狠勁的人,才能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如果你想生活得更隨心所欲,那麼,就必須對自己狠點。成功沒有捷徑,在這條道路上會滿是荊棘和挫折,倘若一個人沒有一股「狠」勁,那麼最終很難有大出息。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父母都還指望以後能享清福呢!但孩子將來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方便以後成才。>她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研究,同時在育兒領域上也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李玫瑾教授提出了教育概念,她曾說過,想要孩子有出息,在下面這3件事上父母要捨得。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這3方面家長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
    史蒂夫·比達爾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該狠下心,捨得讓孩子去受一些挫折,磨練孩子的性格和意志。童年時的經歷將會是伴隨他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