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2020-07-31 洞見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你以為用一雙臂膀把孩子牢牢保護起來,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但其實最好的愛,應該讓孩子長出自己的翅膀。

——鹿媽

作者 | 亦云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

朋友曾吐槽,自己老公是一個妥妥的「女兒奴」:

女兒說什麼都是對的,犯了錯也不打不罵,女兒一哭就直接親親抱抱舉高高......

對待兒子就不一樣了,常常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如果兒子壞了規矩,爸爸毫不客氣「家法伺候」。

偏心實在太明顯了。

用她老公的話來說就是:

「兒子以後要當男子漢的,當然要嚴;女兒嘛,一定要富養。」

但是,事實真的要這樣嗎?

此前,一位父親「養女兒」的「狠勁」成為熱議話題。

到底有多狠呢?

嚴寒的天氣,2度低溫,不允許女兒坐校車,讓10歲女兒一個人背著書包,徒步8公裡去上學。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按小女孩的腳程來算,來回至少得3小時!

而且,父親罰了女兒整整三天!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這位父親簡直是把「掌上明珠」直接「按」在地面上「摩擦」。

說起緣由,父親稱,是女兒在學校欺負別人,必須要讓女兒知道問題嚴重性。

雖然在懲罰上不手軟,但這位父親卻還是默默關心著女兒。

因為擔心女兒在路上有什麼危險,就開車跟在身後,以監督之名行保護之實。

網友們紛紛點讚:「教育方法高明!」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養育女孩》一書中有一句話:

「在養育女孩的路上,溫和而堅定地教給女孩一些規矩和紀律,讓他們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是父母要掌握的必修課。」

家有女兒,大多父母都抱有比兒子更多的疼愛,憐惜,捨不得打,捨不得罵。

但其實,比起兒子,養女兒,父母更不能輕易心軟。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富養≠寬鬆放養

養活女兒很容易,但是把握養育的分寸,卻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做到。

多少嬌生慣養,都被冠以「富養」之名,荼毒女兒。

電視劇《天空之城》裡一位富家女孩從小在父母的嬌慣下長大,要什麼給什麼。

漸漸地,家裡給不了的刺激,她就出門找。

因此,她沾染上了一個不良嗜好:特別喜歡在空餘時間去超市裡偷東西。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父母好好教導便是。

但奇葩的是,富家女媽媽卻說:「對我女兒來說,那只是遊戲而已。」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甚至還為自己孩子犯的錯找藉口:「她整天被困在學校和補習班之間的孩子,會沒有壓力嗎?這個毛病進入大學就會消失的。」

語不驚人死不休。

最後,媽媽到便利店裡幫女兒「結帳」,打點關係,把監控裡的女兒偷東西的畫面全部刪掉了,草草地掩蓋過去。

打那以後,女兒到店裡偷東西,員工也假裝沒看見,刻意包庇。

「偷東西」成了女兒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要「富養女兒」,但富養不等於寬鬆教育。

富養不是物質上的單純滿足,更不是無底線的縱容。

在一次節目中,女星馬雅舒的女兒米婭,發脾氣,不僅推倒弟弟,還動手打了媽媽。

馬雅舒讓女兒罰站,女兒也毫無悔意,甚至還用哭來博取同情,解決問題。

媽媽馬雅舒立刻棄械投降,奔上前安慰。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也難怪網友評價:「一身公主病」。

李玫瑾教授曾說:

「孩子身上存在缺點不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領路人,父母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

多少「假富養」,沒有養出好品行的女孩,反而滋長了女孩許多壞毛病。

富養女兒沒有錯,但因此疏忽了對女孩處事原則、良好性格的養成,才是對女孩最大的傷害。

養女孩,父母一定要懂得狠養!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狠養」的女兒更有出息

有句老話,養女方知世道險。

不得不說,女孩在生活中需要承受的風險的確遠遠高於男孩。

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教會女兒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則:

生活不會因為你的一顆眼淚,而對你有所優待。

有些難,必須自己克服;有些錯誤,必須自己糾正。

曾經,一張圖片刷屏朋友圈,令無數人淚目。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一個瘦小的盲人女孩,背後跟著一位心中藏愛的「狠心媽媽」。

在車流不息的馬路上,媽媽沒有扶盲人女兒哪怕一下,任她敲敲打打,摸索前進。

在常人眼裡,這只不過是輕鬆就能走過的一段路,僅僅368米。

但對盲人女孩來說,這無異於一場驚險的挑戰。

女孩走了整整15分鐘!

最後,安全到家。

然而,這不是幸運。

同樣一條路,她走過3650次。

每一次,都是她「獨自」一人艱難地走在前。

媽媽默默跟在後面,認真觀察,阻擋危險的車流。

有好幾次,女孩都險些失敗迷路,面對路口,急得大哭,只得打電話求助媽媽。

但媽媽卻始終沒有出面,反而跑到更遠的地方,假裝是在家裡,和她連線,幫她指明回家的方向。

來來回回,慢慢地,女孩終於鍛鍊出了獨自穿越馬路,從學校走回家的能力。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期間,有許多人質疑:多此一舉,還不如直接帶女孩回家呢?

媽媽卻說:

「總有一天,我和她爸爸會離開這個世界,我想讓她學會堅強、自信,什麼都能自己去克服。」

簡單一句話,道出這位「狠心媽媽」教育上的大智慧。

馬克思有句名言:「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

捨得女兒吃苦,捨得女兒碰壁,捨得女兒擔責,捨得放手,是養女兒的必經之路。

我們都得明白:「狠心」管教,看似累的是女兒的今天,實則是在給女兒的明天鋪路。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狠養」女兒,「狠」在這三個底線

海藍博士曾說過:

「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狠養女兒,並非像想像中那麼簡單。

第一,教女兒遵守規則的底線。

近日,十堰市公安局來了一位史上最年輕的「投案自首」者。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原來是9歲女兒在網課期間,沉迷遊戲,又在爸爸不知情的情況下,亂用手機充值。

爸爸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就讓女兒去找警察。

由此才上演了一部「九歲女童自首」的情景喜劇。

常言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女兒哭一下。

生活中,父母常常會在女兒的「示弱」下繳械投降,對錯不究。

此時,父母切記,要保持一分定力。

只有教會女兒這個世界的生活規則,女兒才能擁有更好的生存技能。

第二,教女兒獨立生活的底線。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底下有個高贊回答:

寵著他,慣著他,讓他以為世界不過如此,天下大可去得,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毀掉他。

這話看似荒唐,細想其實不假。

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底線就是,學會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本明星夫妻木村拓哉和工藤靜香就非常強調女兒的獨立性。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幾個女兒從小開始,就要學著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房間、保管自己的物品。

每次上學,即使是父母接送,父母往往也只是空著手在一旁陪伴,所有東西都得孩子自己負責。

《愛和獨立》一書中寫過:

「我們所能給孩子的,只有兩份持續長久的遺產:一份是根,另一份是翅膀。」

教會女孩獨立,就是給予女孩最堅硬的鎧甲。

只有獨立的女孩,才不輕易依附於他人,把命運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10歲女孩步行8公裡上學:養女兒,為什麼要比兒子更狠心?

第三,教女兒保護自己的底線。

這個世界,對女孩總是夾雜著各種惡意、危險、誘惑。

為人父母,我們最該告訴女兒自我保護時,要珍視的三樣「本錢」:身體、情感、尊嚴。

教她們不要以肉體為代價,取悅別人,傷害自己;

不要成為別人精神的附屬品,過度討好別人,失去自己;

更不要為了不值得的人低下自己的頭顱,任人踐踏自己的尊嚴。

《延禧攻略》裡有句臺詞:「人應存善良,亦能自保!」

保護好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

親愛的父母們,家有女兒,我們所能做的不是護她們一世周全,不是把她們養在溫室裡,而是下定「狠心」好好培養。

讓女兒擁有,面對錯誤自咎的正氣,面對困難自救的勇氣,面對人生自立的底氣。

唯有如此,她們才會擁有越活越好的運氣!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家有男孩,關注洞見旗下@男孩派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相關焦點

  • 養女兒,就該比養兒子更狠!家有女兒必看
    養女兒要狠一點,這樣她的人生路也會走得更順一點。獨立堅強,才是女兒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呀!後來,我和朋友們聊了為什麼對待兩個孩子的方式不同。我的朋友說:兒子貧窮,女兒富有。兒子將來要放出去闖,當然得狠點。女兒以後嫁了人,自然就有人疼,養得嬌氣點無所謂,還能讓她更自愛。
  • 陪女兒步行9.8公裡:特級教師教女成才,「小事兒」看出用心程度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秘訣,那就是——以身作則,共同成長。人生的課堂從不存在所謂的專業人士,即使在學習方法或學科知識上,身為教師的家長可以給予孩子更科學、更專業的指導,但作為父母,也必須在育兒路上苦心探索、踐行。回眸與女兒相處的十幾載,深感父母更重要的責任是引領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使其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 樂嘉為磨鍊女兒的意志,狠心將4歲女兒送去少林寺修行,後來怎樣
    樂嘉為磨鍊女兒的意志,狠心將4歲女兒送去少林寺修行,後來怎樣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家長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拿出十八般武藝,在孩子的教育上狠下一番功夫。對於一個孩子如何成才,成為怎樣的人才?每個家長的標準、方式都不一樣。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裡取得優秀的成績,有的家長則是希望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因為這些需求之下,各種補習班、輔導班、興趣班層出不窮。
  • 《安家》:養育男孩,為什麼媽媽要更狠心?
    劇中,那個差點將房似錦扔在井裡,心心念念一心為兒子的潘貴雨,最後卻將兒子養廢了。為了寵兒子,她不惜一直坑女兒,女兒房似錦中考第一名,本可以上縣一中的重點高中,潘貴雨卻說:「明天,你必須到城裡你大姨夫的表舅家,他們剛剛添了孫子,你去給他帶,掙錢供你弟上大學。」
  • 一個65歲母親哭訴:「啃女兒」養兒子,換不來兒子「一個好」
    他們自己沒本事,卻有本事啃女兒,壓榨女兒的錢財養兒子,女兒過得多辛苦,他們看不到,兒子稍微有點挫折,馬上心疼不已,害得女兒老大不小沒人敢娶,有這樣的父母是女兒最大的悲哀。現實生活中,這樣無底洞的父母不在少數,他們行駛著父母養育之恩大如天的權力,無休止地「啃女兒」養兒子,抱著養兒防老的舊思想觀念,無限度的溺愛兒子,到最後得不到兒子的感恩,更換不來兒子一個好。
  • 為什麼養男孩比養女孩累?生女兒的樂了
    都說女人生完孩子,前兩年是最難熬的階段,但對於生兒子的寶媽來說,兩歲之後才是「噩夢」的開始,被氣得上竄下跳都是常事。有一組數據顯示,生兒子的寶媽,要比生女兒的寶媽平均壽命短8個月。男孩因為腦幹中有較多的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比女孩多,所以他們天生體力更強,活力更旺盛,因而也更讓寶媽操心。看完下面這些,你就知道為什麼養兒子要比養女兒累!1. 男孩語言理解能力發育較晚,共情能力差,你給他講道理他根本聽不進去,每天說的口乾舌燥還是沒效果,打又不敢打;哪像女孩子,感知能力發育早,講的道理她都能明白。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父母想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弟弟才2歲,父母就想著讓22歲的姐姐來養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家庭資源會嚴重傾斜給兒子,而女兒就是現實版的「蘇明玉」。 她爽快拿錢給大兒子出國留學,給二兒子旅遊,輪到女兒上輔導班就不行,女兒學習好也不能上清華,必須去上不要錢的師範大學。
  • 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差勁的父母,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弟弟才2歲,父母就想著讓22歲的姐姐來養了。 出於貧窮確實無奈,可是生男娃之前,有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感受呢? 不成想,等長大自己攢了錢,也要一併為弟弟「奉獻出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家庭資源會嚴重傾斜給兒子,而女兒就是現實版的「蘇明玉」。
  • 你越「狠心」,你的孩子越優秀
    在山西陽泉,13歲盲人女孩蔡欣蕊憑藉優美空靈的嗓音俘虜了網友們的心,並迅速在網上躥紅。」,孩子讓你不放心我們鄰居王大伯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小林,全家人像寶貝一般供著。8歲那年,堅堅在學校聽到老師的琴聲,被美好的音樂所感染,便立志要學習彈鋼琴。
  • 養男孩女孩差距真大?8張圖告訴你,養兒子VS女兒孩的區別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養兒子和養女兒的這8個區別吧~1、 關於聽話往往在喊孩子吃飯、洗澡時,女兒會快速回覆你,而兒子就是你叫破嗓子,他也無動於衷,自顧自的沉積在自己的世界。、過家家;到上學後,男孩數理好,女孩文科好,都可體現了男孩邏輯力強,女孩記憶力棒。
  • 從8歲獨自在家,為給弟弟買房至今未嫁,30歲醒悟要為自己招親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但是今天的故事卻是狠心的爹娘把一個8歲的女兒舍在家裡,帶著4歲的兒子去外地打工了。當我們聽說把一個8歲的女兒舍在家裡,十幾年沒有回來看過女兒,對這個女孩的父母更是恨之入骨,天下竟有如此狠心的爹娘呢?
  • 步行3公裡來幼兒園的小朋友
    這種情況,做媽媽的只能忍著狠心離去,丟下小朋友匆匆離開,這時候做媽媽的如果不快走,必定會心軟、心疼、暗自落淚。有時候我甚至會懷疑:孩子太小時,送去幼兒園會不會不應該?可能好多人會說,就要小小年紀讓他學會獨立,總有一天會離開媽媽!是的,孩子會離開媽媽,但是,到底什麼時候離開為最佳時間呢?2歲、3歲、5歲?不知道。
  • 這一對夫妻當著孩子的面瘋狂毆打8歲小女兒,兒子也上手打人!
    就在昨天,媒體在網上曝光了一對父母,他們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兒,瘋狂毆打八歲的小女兒,但是在吃飯的時候,他的兒子也上手打了她!這一對夫妻當著孩子的面瘋狂毆打8歲小女兒,兒子也上手打人!就在昨天,有一段大概三分鐘左右的視頻被發布到網上,瞬時間引起了很多的輿論。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出眾
    這位答友道出了一個教育的真相: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要捨得「下狠心」。在講究方式方法的前提下,狠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7歲時,朗朗要上學,父親便見縫插針地讓兒子練琴,當時朗朗的時間表是這樣的:早上5:45起床,練1小時琴;中午回家吃飯15分鐘,練琴45分鐘;晚飯後練琴2小時,節假日加倍練琴。同齡人睡懶覺的時候,朗朗已經起床練琴;同齡人遊戲玩耍的時候,朗朗還在練琴。
  • 想要個女兒,所以把兒子當成女孩養,現在寶媽後悔了
    但是鄰居一直想要的女兒,因為家中已經有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南南是最小的弟弟,面對家裡三個孩子都是男孩。媽媽特別想要一個女孩子,但是南南一出生,發現還是兒子,這讓媽媽覺得很失望。因此媽媽心中生出一個想法,那就是將南南當作是女孩子養。因為媽媽在懷孕期間,準備的衣服都是給女孩子的,直到三歲之前的都買了。
  • 可怕的爸爸竟然把女兒的學費吃光用光,不讓女兒上學到底是為什麼
    1三月開學季,大家都喜氣洋洋的準備去上學,只有一個小女孩靜悄悄的,躲在家裡哭泣。我們這裡是中緬邊界,離學校還有30公裡。村裡的孩子,要上學,要麼去住校,要麼家裡人去租房子帶。小女孩叫李曉曉,今年上初二了,住校生,是我家隔壁鄰居。前幾天他爸爸把她的學費花光了,現在她沒錢去上學,所以委屈的躲在家裡哭。
  • 姐姐拒養2歲的弟弟卻被父母告上法庭,揭露了千萬中國女孩的悲哀
    但直接把養兒子的重擔扔給女兒,一個靠自己的咬牙堅持,才得以完成大學學業的22歲女孩,又能負擔得起?光是奶粉錢,紙尿布,小孩衣服的費用,體弱,看病打針的錢,足以掏空兩個工作穩定的大人的褲袋,何況是一個剛剛踏出校門,一清二白的女孩。
  • 姐姐拒養2歲的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生為女孩,我很抱歉
    但直接把養兒子的重擔扔給女兒,一個靠自己的咬牙堅持,才得以完成大學學業的22歲女孩,又能負擔得起?光是奶粉錢,紙尿布,小孩衣服的費用,體弱,看病打針的錢,足以掏空兩個工作穩定的大人的褲袋,何況是一個剛剛踏出校門,一清二白的女孩。
  • 女兒一定要富養?家長適當的「狠」,其實對女兒才是好事
    對於很多人來說,家裡有個女兒就是需要好好疼,打也不能打,犯了錯就往爸爸身後一躲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對待兒子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子,稍微犯一點小錯誤,爸爸就可能嚴厲的教訓他。有的寶爸可能還會用家法,用武力伺候兒子。對待兒子和女兒不同的方式,可以說是十分偏心了。
  • 女孩要「富養」?其實更要「狠養」,養女兒才是真的不輕鬆
    過去,大部分家庭都非常想要一個兒子,可能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怪,想著養兒能防老。但現如今,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更多家庭都願意生養一個女兒,不僅因為現在大家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減弱了不少,而且女兒更加乖巧,更加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