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狠心」,你的孩子越優秀

2020-08-16 爸媽精讀

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有個盲人小女孩火了。

在山西陽泉,13歲盲人女孩蔡欣蕊憑藉優美空靈的嗓音俘虜了網友們的心,並迅速在網上躥紅。

雖然眼睛看不見,小欣蕊去的在唱歌、鋼琴、葫蘆絲、朗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還多次獲得國內大獎,2019年還獲得SAKURA國際青少年藝術家大賽童聲組一等獎。

小欣蕊是不幸的,因為出生沒多久就被確診先天性失明。

但小欣蕊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很會懂教育的媽媽。

媽媽沒有因為女兒的缺陷而緊緊把女兒護在羽翼之下,相反,她狠下心來讓女兒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媽媽不把她當盲人去對待,她學著刷碗,盛飯。甚至跟媽媽去買菜。讓她感到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

媽媽狠下心來做這些,其實鍛鍊女兒的獨立能力,因為終有一天,父母會離開,只有具備紮實的生存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

懂得放手讓孩子體驗生活,讓孩子在鍛鍊中自我總結,才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只有狠心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放心的孩子。

父母不「狠心」,孩子讓你不放心

我們鄰居王大伯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小林,全家人像寶貝一般供著。

假期裡,別的孩子都在太陽底下幫著父母幹活,小林在家裡吃著零食看電視。

小林踏入社會之後,無法面對殘酷的現實不肯吃苦,於是開始沉迷網絡,不務正業。

他一心想走捷徑,賺大錢,結交了一些不靠譜的人。

結果,一下子欠下幾十萬的高利貸。

因為還不起錢,追債人上門,父母才知道實情。

面對巨額債務,父親和小林發生激烈的爭執,真沒想到小林竟一氣之下,喝農藥自殺了。

所有人都在唏噓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

殊不知,在他幼年時,正是父母捨不得「狠心」讓他歷經生活的挫折和困難,待在溫室裡的他,根本看不到生活的本來面目。

最終才讓沒有一技之長的他,無所適從,釀成了這個悲劇。

父母最大的悲哀的是,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卻怪孩子不會飛翔。

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將來他就要受苦,他身邊的人也會跟著受苦。

越不捨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巨嬰不是一天養成的,飛天的鳳凰更不是。

父母「狠心」,讓孩子的人生更優秀

杭州男孩堅堅今年16歲,自小先天性雙目失明,目前是浙江省盲人學校初二的一名學生。

8歲那年,堅堅在學校聽到老師的琴聲,被美好的音樂所感染,便立志要學習彈鋼琴。

堅堅說,當時媽媽帶著自己找了很多家培訓機構,卻都沒有人願意教他。

幸運的是,在連續被6家培訓機構拒絕後,堅堅終於遇上了自己的「伯樂」老師。

學琴的過程非常艱辛。

這位老師雖然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教,在練習跨音區彈奏時,由於看不見,堅堅老是出錯。

媽媽就想出一個「狠心」的辦法:在鋼琴按鍵之間黏上縫衣針,按到正確琴鍵時上面沒有縫衣針,而一旦按錯了就會碰到針上。

有時還會扎出血來,針,扎在兒子的手上,卻扎進了媽媽的心裡。

媽媽一邊擦淚,一邊說:「我也心疼啊,但沒辦法,畢竟他學習的出路少。」

正是媽媽的狠心,讓兒子的黑暗的世界裡變得五彩繽紛,也讓他有機會與這個世界盡情擁抱。

作家李月亮曾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

父母的「狠心」裡,藏著對孩子最濃烈又隱忍的愛,是在為孩子優秀的未來人生「保駕護航」。

正確使用「狠心」,讓孩子更優秀

1、父母的「狠心」,始於放手

廣州一名6歲男孩在攤位上幫媽媽打包賣滷菜,因動作熟練幹勁十足引起網友關注。

視頻中,因高溫天氣,男孩的頭髮被汗水浸溼,餓的時候還會直接在攤位上吃起媽媽做的涼麵。

男孩母親翁女士說,大概是從四五歲起,孩子在攤位上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包、掃地、擦桌子之類的。

現在孩子上學了,但放學之後還是會來旅店陪自己買東西,因為沒時間陪他去遊樂場或其他玩,自己常常感覺很愧疚。

但孩子不以為然,還一直覺得媽媽辛苦,想做多一點,為媽媽分擔。

只有讓孩子經歷過生活的不易,他才能體會到父母賺錢養家的艱辛。

2、父母的「狠心」,更要鬆緊有度

很多父母一心想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也要注意尺度,否則過猶不及。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貴州織金火車站進站口,一位10來歲的小女孩哭得面紅耳赤的,哭得不知所措。

原來小女孩父親為了考驗女兒,把她扔在了火車站,自己先行離去,讓小女孩獨自買票,坐車去外婆家。

可父親卻忘了,小女孩從來沒獨自坐過火車,不懂如何買票、安檢、檢票,在她心裡像被拋棄,頓時失去安全感了。

孩子太過於依賴、沒有獨立意識,父母該重視,但以鍛鍊孩子的名義,狠心過度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沒有心理準備,就面對突如其來的陌生的經歷,對孩子來說,猶如單純小綿羊遇上野狼,唯有恐懼、無措。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產生的是負面心理情緒,影響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父母心中應有一把尺,這樣可以量出「狠心」的度,恰到好處的「狠心」,才不會弄巧成拙。

父母「狠心」,亦要細心,以孩子的生命安全為前提,去鍛鍊孩子。

以愛的名義,守護孩子成長;以「狠心」的方式,教育孩子生存。

這樣,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健康,未來也更自由。

股神巴菲特曾經對孩子說:「吃苦,會讓人一生受益。」

所以,他教育兒子從小自食其力,步行上學,沒有豪車接送,離開大學後也不給他零花錢,兒子創業,爸爸也不肯出錢。

股神的兒子悲慘到要去銀行借錢,一度成為坊間流傳的笑談。

但巴菲特的想法卻很有遠見:你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既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也沒有一技傍身。

回望過去,一片混沌,展望未來,一路渺茫,不知前方去往何處。

愛孩子,不要只滿足眼前廉價的快樂,而是要「逼」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來對抗生活的風風雨雨。

為了孩子的將來,請做一個適度狠心的父母吧!

願每一位在父母「狠心」下成長的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姿。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和男人相處,女人越狠心,男人越離不開你
    大多數女人在進入愛情後,都會有一個「心軟」的通病,常常都「狠心」不起來。這是因為,女人們總以為,只要「心軟」就能留住男人。然而,現實的感情裡,「心軟」的女人往往都會被男人傷害,而「狠心」的女人卻會被男人深愛。
  • 優秀都是被「逼」出來的!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出眾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那些當初被父母逼著上興趣班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說:你今天逼了孩子,明天他有了本事,但是埋怨你當年太狠心。你今天沒有逼孩子,明天他一事無成然後埋怨你當年沒逼他。你想要哪個埋怨?這位答友道出了一個教育的真相: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要捨得「下狠心」。在講究方式方法的前提下,狠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暖心
    02 父母捨得用孩子,孩子才會越有用人並不是天生就知道生活不易的,那些懂事的孩子之所以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只是因為他們見過父母的難。想要擁有一個暖心的孩子,父母先要捨得「用」孩子。下面這位媽媽,在「用」孩子這一點上就足夠捨得。
  • 為什么女人越「狠心」,男人越放不下你?答案只有一個
    為什么女人越「狠心」,男人越放不下你?女人對自己「狠心」,讓自己變得更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可大可小,大多數人都是能將就就將就,不願意去改變,一是因為太痛苦,二是覺得沒必要,因為感覺現在的自己也生活得挺好的。
  • 越催娃"越不上進",父母狠心做好這三點,孩子不自律不優秀都難
    父母要狠心做好這三點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孩子磨蹭越催越不上進,我們要狠心做到以下三點。此時的狠心可能換來的就是孩子明天的幸福。如果你家孩子在3~6歲,正好是養成自律好習慣的時候,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套
  • 父母在這5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優秀,家長別不忍心
    >「狠心」一點,讓孩子自己面對苦難,學會獨當一面,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利。父母在這5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優秀1、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絕對不代勞現實生活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後來都怎樣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規矩也是常識,一個遵守規矩的孩子才會更優秀,更加讓人省心。
  • 人際關係中,越狠心越容易得到認同的5個原因,你知道嗎
    如果你在人際關係上不夠狠心的話,就會影響你跟對方之間的交往,甚至你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在人際交往中越狠地位越穩的五個原因:一、為了同事的利益敢出頭---好多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敢這麼做如果換個思路,換個角度,用這種行為去處理你所結交的人的問題,特別是關乎於利益的問題。不用多說,人家肯定會對你報以特別感激的姿態。
  • 越有格局的父母,越是「狠心」,越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
    可憐天下父母心,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目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功,將來生活得好,將來幸福。要想孩子將來幸福少吃苦,要想孩子將來成功一帆風順,那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各種能力,要讓孩子從小能吃「苦」。《治家格言》裡說得好:「寧吃少來苦,不吃老來貧。」
  • 學會做一個「壞媽媽」,你越「壞」,孩子越優秀
    學會做一個「壞媽媽」,你越「壞」,孩子越優秀天下父母都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養育孩子。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就沉醉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中,但是憂愁隨之而來,應該怎樣養育這個孩子成了父母心中最大的問題。為了讓孩子能夠茁壯成長,成年之後能夠「頗有建樹」,父母們使出渾身解數,因各自養育孩子的方法不同,養出來的孩子性格大相庭徑。
  • 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要捨得「三管」,越狠心越好
    導讀: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要捨得「三管」,越狠心越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要捨得「三管」,越狠心越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裡有男孩兒的要注意,這4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有出息
    家裡有男孩兒的要注意,這4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有出息第1件:孩子犯了錯就要承擔責任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無法避免錯誤的發生的。所以說在每次孩子犯錯了的時候,家長最好抓住這個時機,狠下心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在自己犯錯誤時是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的。這樣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引導下,明白是非對錯之分。長大之後犯了錯誤時,也能自己主動地承擔責任。
  • 你的要求越高,孩子越容易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優秀
    導讀:你的要求越高,孩子越容易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的要求越高,孩子越容易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惜花重金投入,從小送孩子參加早教班,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領先同齡人。其實,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重視物質投入,更要關注精神層面的培育。有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是否做到了呢?
  •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越「狠心」,孩子就越容易有出息?
    孩子出生後,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成才,因此會特別注重教育。但如何讓孩子的教育變得有意義,是很多父母都要面對的問題。你的「狠心」,有可能會換來孩子的出息,將來對你的感激。相反,父母「狠心」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會自信有擔當,獨立能力、抗壓能力都比較強。
  • 女孩具備這四種習慣,越長大越優秀,你的孩子佔了幾條?
    有一些女孩在關鍵時刻的臨場反應,讓大人都自愧不如,比如下面這位孩子。案例:6歲的梅梅跟3歲的弟弟是家裡的兩個活寶,每天都把父母逗得非常開心。但是由於父母工作繁忙,不上學的日子裡兩個小傢伙基本上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度過。奶奶家裡雖然沒有什麼好玩的,但是有一臺電視機,成為了梅梅最後的依靠。她總是跟著弟弟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動畫片的播放。
  • 家長在以下方面越「捨得」,孩子成長得越優秀,看你是否符合
    導讀:家長在以下方面越「捨得」,孩子成長得越優秀,看你是否符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在以下方面越「捨得」,孩子成長得越優秀,看你是否符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付狠心男人,這3件事你越懂,他越會對你上癮求挽回!
    ——對付狠心男人,這3件事你越懂,他越會對你上癮求挽回!她叫豔欣(化名),31歲,今年是她走進婚姻的第六年。剛結婚時,兩個人恨不得每天都在一起,即使是老公出差,也會電話不斷報備。身為女人要知道,生活不僅僅只有愛情,你不是失去他就等於失去了全部,你還有父母、朋友和工作。無論想不想複合,都要接受失去的痛苦,學會面對問題,努力調整情緒,避免因情緒失控,而導致無法挽回的地步,當然你可以承認錯誤,但是不是現在。
  • 父母越捨得給孩子花錢,孩子就越優秀嗎?
    家長願意投資孩子,給孩子花錢,孩子就越有可能接觸到高於他階級的人。看到身邊的人都那麼有錢,再看看自己…不過從發展來看,我就讀的大學確實還不錯。想要成為別人嘴裡的優秀,天賦努力和眼界缺一不可。父母對自己越捨得「花錢」,孩子就越優秀~~
  • 為什麼家長越「不管」,孩子成績反而越優秀?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過一個現象,有些父母看似不怎麼「關心」孩子學習的,孩子的成績反而很優秀,越是緊張孩子學習的家長,其孩子的成績倒是越學越不理想。,給別人的感覺是,這些孩子什麼補習班都上,卻越學越不好。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徵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