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有個盲人小女孩火了。
在山西陽泉,13歲盲人女孩蔡欣蕊憑藉優美空靈的嗓音俘虜了網友們的心,並迅速在網上躥紅。
雖然眼睛看不見,小欣蕊去的在唱歌、鋼琴、葫蘆絲、朗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還多次獲得國內大獎,2019年還獲得SAKURA國際青少年藝術家大賽童聲組一等獎。
小欣蕊是不幸的,因為出生沒多久就被確診先天性失明。
但小欣蕊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很會懂教育的媽媽。
媽媽沒有因為女兒的缺陷而緊緊把女兒護在羽翼之下,相反,她狠下心來讓女兒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媽媽不把她當盲人去對待,她學著刷碗,盛飯。甚至跟媽媽去買菜。讓她感到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
媽媽狠下心來做這些,其實鍛鍊女兒的獨立能力,因為終有一天,父母會離開,只有具備紮實的生存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
懂得放手讓孩子體驗生活,讓孩子在鍛鍊中自我總結,才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只有狠心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放心的孩子。
我們鄰居王大伯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小林,全家人像寶貝一般供著。
假期裡,別的孩子都在太陽底下幫著父母幹活,小林在家裡吃著零食看電視。
小林踏入社會之後,無法面對殘酷的現實不肯吃苦,於是開始沉迷網絡,不務正業。
他一心想走捷徑,賺大錢,結交了一些不靠譜的人。
結果,一下子欠下幾十萬的高利貸。
因為還不起錢,追債人上門,父母才知道實情。
面對巨額債務,父親和小林發生激烈的爭執,真沒想到小林竟一氣之下,喝農藥自殺了。
所有人都在唏噓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
殊不知,在他幼年時,正是父母捨不得「狠心」讓他歷經生活的挫折和困難,待在溫室裡的他,根本看不到生活的本來面目。
最終才讓沒有一技之長的他,無所適從,釀成了這個悲劇。
父母最大的悲哀的是,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卻怪孩子不會飛翔。
慣子如殺子,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將來他就要受苦,他身邊的人也會跟著受苦。
越不捨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巨嬰不是一天養成的,飛天的鳳凰更不是。
杭州男孩堅堅今年16歲,自小先天性雙目失明,目前是浙江省盲人學校初二的一名學生。
8歲那年,堅堅在學校聽到老師的琴聲,被美好的音樂所感染,便立志要學習彈鋼琴。
堅堅說,當時媽媽帶著自己找了很多家培訓機構,卻都沒有人願意教他。
幸運的是,在連續被6家培訓機構拒絕後,堅堅終於遇上了自己的「伯樂」老師。
學琴的過程非常艱辛。
這位老師雖然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教,在練習跨音區彈奏時,由於看不見,堅堅老是出錯。
媽媽就想出一個「狠心」的辦法:在鋼琴按鍵之間黏上縫衣針,按到正確琴鍵時上面沒有縫衣針,而一旦按錯了就會碰到針上。
有時還會扎出血來,針,扎在兒子的手上,卻扎進了媽媽的心裡。
媽媽一邊擦淚,一邊說:「我也心疼啊,但沒辦法,畢竟他學習的出路少。」
正是媽媽的狠心,讓兒子的黑暗的世界裡變得五彩繽紛,也讓他有機會與這個世界盡情擁抱。
作家李月亮曾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
父母的「狠心」裡,藏著對孩子最濃烈又隱忍的愛,是在為孩子優秀的未來人生「保駕護航」。
1、父母的「狠心」,始於放手
廣州一名6歲男孩在攤位上幫媽媽打包賣滷菜,因動作熟練幹勁十足引起網友關注。
視頻中,因高溫天氣,男孩的頭髮被汗水浸溼,餓的時候還會直接在攤位上吃起媽媽做的涼麵。
男孩母親翁女士說,大概是從四五歲起,孩子在攤位上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打包、掃地、擦桌子之類的。
現在孩子上學了,但放學之後還是會來旅店陪自己買東西,因為沒時間陪他去遊樂場或其他玩,自己常常感覺很愧疚。
但孩子不以為然,還一直覺得媽媽辛苦,想做多一點,為媽媽分擔。
只有讓孩子經歷過生活的不易,他才能體會到父母賺錢養家的艱辛。
2、父母的「狠心」,更要鬆緊有度
很多父母一心想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也要注意尺度,否則過猶不及。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貴州織金火車站進站口,一位10來歲的小女孩哭得面紅耳赤的,哭得不知所措。
原來小女孩父親為了考驗女兒,把她扔在了火車站,自己先行離去,讓小女孩獨自買票,坐車去外婆家。
可父親卻忘了,小女孩從來沒獨自坐過火車,不懂如何買票、安檢、檢票,在她心裡像被拋棄,頓時失去安全感了。
孩子太過於依賴、沒有獨立意識,父母該重視,但以鍛鍊孩子的名義,狠心過度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沒有心理準備,就面對突如其來的陌生的經歷,對孩子來說,猶如單純小綿羊遇上野狼,唯有恐懼、無措。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產生的是負面心理情緒,影響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父母心中應有一把尺,這樣可以量出「狠心」的度,恰到好處的「狠心」,才不會弄巧成拙。
父母「狠心」,亦要細心,以孩子的生命安全為前提,去鍛鍊孩子。
以愛的名義,守護孩子成長;以「狠心」的方式,教育孩子生存。
這樣,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健康,未來也更自由。
股神巴菲特曾經對孩子說:「吃苦,會讓人一生受益。」
所以,他教育兒子從小自食其力,步行上學,沒有豪車接送,離開大學後也不給他零花錢,兒子創業,爸爸也不肯出錢。
股神的兒子悲慘到要去銀行借錢,一度成為坊間流傳的笑談。
但巴菲特的想法卻很有遠見:你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既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也沒有一技傍身。
回望過去,一片混沌,展望未來,一路渺茫,不知前方去往何處。
愛孩子,不要只滿足眼前廉價的快樂,而是要「逼」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讓他們有資本來對抗生活的風風雨雨。
為了孩子的將來,請做一個適度狠心的父母吧!
願每一位在父母「狠心」下成長的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姿。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