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事了」,相信不少人都不止一次聽過這句話。很多父母都用這句話來為孩子犯下的錯誤逃避責任。但是,家長們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教育,那麼將來長大以後,更是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像每當我們在手機上看到一些老人很壞的新聞時,下面總會出現這樣的評論「是老人變壞了嗎?」,當然不是,這些老人其實就是很多年前的熊孩子。
家裡有男孩兒的要注意,這4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有出息
第1件:孩子犯了錯就要承擔責任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無法避免錯誤的發生的。但是孩子犯了錯誤時,很多家長都毫不在意,只是說一句孩子還小就這樣草草了事,把自己對孩子的溺愛當作疼愛。但是如果每次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家長都是這樣的態度。就會讓孩子出現這樣的錯覺:自己犯了錯誤之後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
在這樣的錯覺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難對自己行為負責,這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沒有責任心的人。
所以說在每次孩子犯錯了的時候,家長最好抓住這個時機,狠下心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在自己犯錯誤時是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的。這樣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引導下,明白是非對錯之分。長大之後犯了錯誤時,也能自己主動地承擔責任。
第2件:讓孩子努力學習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有童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覺得孩子的童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很多家長都發表了這樣的意見:我是不會強迫自己的孩子學習的,因為我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什麼樣的年齡段就應該做什麼樣的事,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該認真學習。如果在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當父母的沒有狠心讓孩子認真學習,孩子可能會破罐子破摔,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差。
要知道現在的社會競爭力非常強,如果在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就沒有辦法考上好的大學,沒有取得好的學歷,將來在步入社會的時候,就會被動地認為他的能力不足、他的實力很低,在與別人競爭的時候,會被淘汰掉,最終,無法走向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從而影響自己的一生。
雖然大家經常說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讀書是最為簡單且最好的出路。
所以說在孩子出現不想學習的想法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讓孩子認真努力地學習。
第3件:不該給孩子花的錢不花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有所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也都盡力去完成,但是也要注意不該給孩子花的錢不要花。
比如手機。很多上了初中的孩子,尤其是住校生,就會鬧著家長說要買手機,說我們班好多人都帶了手機,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開始動容,一時心軟就給孩子安排上了手機。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手機帶給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就連一個成年人都不能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更何況是一個孩子,一旦給孩子買了手機,讓孩子把手機帶到了學校,違反了學校的規定不說,對孩子的學習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所以不管家庭條件有多富足,在給孩子花錢的事情上,做家長的一定要心裡有度,但面對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時,該狠心的時候就要狠心拒絕,該花的可以花,但是不該花的一定要省下來。
第4件:讓孩子做家務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是非常非常疼愛的,甚至很多家長都不捨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總覺得做孩子的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其他的完全不重要。但是,在這樣萬事包辦的情況下,最終培養出來的並不是一個優秀的孩子,而是離不開家長的巨嬰。
家長們應該注意的是,自己是沒有辦法保護孩子一輩子的,將來孩子是要離開自己獨立去生活的,而想要獨立的生活是離不開做家務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務,這並不是不夠疼愛孩子,而是為了孩子在長大以後可以更好的生活。因為在孩子參與家務的事過程中,他能夠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更能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收穫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