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格局的父母,越是「狠心」,越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

2020-10-24 敏西園長

可憐天下父母心,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目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功,將來生活得好,將來幸福。

要想孩子將來幸福少吃苦,要想孩子將來成功一帆風順,那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各種能力,要讓孩子從小能吃「苦」。《治家格言》裡說得好:「寧吃少來苦,不吃老來貧。」

苦難守恆定律告訴人類:每一個人一輩子吃的苦總是恆定的,這就是遵循了能量守恆定律,小時候吃的苦越多,長大了就基本不吃苦,未來就越幸福越成功。

聰明的家長,越有格局的家長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年少時吃點苦,長大了就不吃苦了,未來就能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的方式去過幸福的生活。



那就究竟讓孩子吃哪三種苦,對他未來的發展生活有幫助有好處呢?

1、勞動之苦。

讓孩子吃勞動的苦,培養孩子從小學會做家務,「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說,在幼兒時期,孩子學會自己吃飯,不要爸爸媽媽餵飯,學會自己穿衣服,學會自己整理玩具等等,培養孩子從小就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生活!

上一周,我看到我們小區一位老媽媽從快遞取回一個碩大的包裹,原來是上大學的孩子郵寄回來穿髒了的換洗衣服。二十好幾的人了,自己的髒衣服每個月還要千裡迢迢打包從外地寄給媽媽幫著洗。不知道這位媽媽有何感想?

真正的愛不是嬌慣,不是包辦代替,不是保護,而是讓孩子離開了我們當父母的,依舊能把生活過得好。「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讓孩子吃勞動的苦,在勞動中,在動手中,在操作中,孩子就學會了各種能力,各種生存能力,才能讓他們長大了,享受未來美好的生活,就能輕鬆控制和很好的駕馭自己的生活。「只要能吃苦,黃土變成金」!


每個人無論是努力學習考取好大學,還是努力工作,還是所謂的取得的成功,最終的終極目的就是家庭美滿,幸福,好好生活。

2、學習之苦。

俄國著名的大作家詩人屠洛涅夫曾經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學習的苦」。

可見,父母讓孩子吃學習的苦,是真正的愛孩子。父母讓孩子小時候,多勤奮,多努力,多吃點苦,有時還真的有必要「狠心」的「逼」一下孩子,讓孩子吃學習的苦,為的是孩子未來幸福,讓他看到更好的世界。

著名鋼琴家郎朗,那就是要感謝他的父親陪他,逼他,每天練習鋼琴,郎朗在自傳裡說:「即使每年的大年三十,他也要練習好幾個小時的鋼琴」。周杰倫說他要感謝他的媽媽,當年逼他練琴,不然就沒有現在的功名成就。

3、堅持之苦。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的成功,都是持之以恆堅持的結果。

柏拉圖說得好;「成功的唯一秘訣就是堅持最後一分鐘。」

元元小時候特別喜歡小提琴,父母給他買了小提琴,報了私教,練了兩年後,元元覺得太辛苦,不想再拉了。父母又想到上了初中的元元學業也越來越重了,所以,在「快樂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父母就應允了元元的要求,不想練就不練了唄!

因為這一件事情的半途而廢,元元後來學什麼,都會給自己找「臺階」了,實際上,這孩子很聰明的,但是就因為小時候,學什麼東西只要遇到困難中途終止,所以聰明的元元,沒有上到理想的大學。

牛頓: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

元元現在的不如意,最重要的是因為元元小時候對小提琴學習半途而廢,讓他堅持性這種品德缺失,所以長大了的元元,有時候還很後悔,聊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他這樣說:「要是當年,我爸爸媽媽逼著我堅持把小提琴學完,我也許現在是一個很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了,我有我的愛好,我的生活會過的滋潤一些,輕鬆一些也就沒有現在這麼苦啦,那時候小貪玩,不知道用功呀,真有些後悔」!



世上沒有「後悔藥」,所以要抓住孩子的各種關鍵期、保鮮期,讓孩子學會吃堅持的苦,才知道幸福來之不易。

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越有格局的父母,越懂得讓孩子從小多吃苦,長大了,就不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別在吃苦的年齡選擇安逸,只有年少時多努力,多吃一些「苦」,長大後你會為自己的努力而幸福吶喊!

相關焦點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暖心
    在這張小小的紙條上,女孩用了5種顏色的筆來書寫,並且還畫上了4幅可愛的卡通畫,雖然字跡稚嫩,但卻能夠看出製作紙條之人的用心。女孩之所以製作這個紙條,一是擔心父親因為交通管制而繞路會遭到乘客的誤會,導致差評和投訴;二是父親剛開始跑網約車,擔心他的好評數不夠,所以想要儘自己的一份力,讓父親不要那麼辛苦。
  • 這三種「苦」,孩子從小越能吃,長大以後越有出息
    在當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如今的孩子也變得越來越驕縱,天熱怕曬著,天冷怕凍著,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要什麼給什麼,孩子只負責開心就好。 每個父母都想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怕孩子吃苦,其實,你越不想讓孩子吃苦,將來孩子就要吃苦,你越不想孩子流淚,將來孩子就要流淚。有三種「苦」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吃,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才會更有出息。
  • 白巖松: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
    ,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那些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孩子一定是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足以說明他們比那些被挫折打敗的孩子更優秀。關於教育孩子的「竅門」,白巖松直言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 白巖松: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是啊,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他更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你今天對他的「狠心」,只為換得明天他被世界溫柔以待。 01 大家還記得「28歲北大女博士獲聘名校教授」的消息嗎?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宣布,北大博士李琳任該學院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
  • 真正有格局的家長,會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將來孩子會成大器
    或者是因為不忍心,或者是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改變。可是要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父母管教的孩子自然會變得十分任性,這樣的孩子在沒有父母包容的地方會更難生存下去。3. 捨不得讓孩子獨立,孩子就沒有生存能力「包辦式家長」看似什麼事情都為孩子處理妥當,為孩子付出很多,但是其實卻是在害孩子,因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沒有學會獨立的機會。
  • 白巖松直言: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那些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孩子一定是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足以說明他們比那些被挫折打敗的孩子更優秀。關於教育孩子的「竅門」,白巖松直言父母也需要提升自己,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 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 國慶精選
    你看到她如今的衣食無憂、名利雙收,卻沒看到她十幾年來,吃盡了讀書的苦。老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今天你不吃讀書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讀書的苦總有盡頭,生活的苦,卻是無邊的暗夜,無窮無盡。曾見過一些家長,在孩子讀書偷懶時一味謾罵責備,或者直接放任不管。
  •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對他百依百順!現在捨不得讓他吃的苦,只會攢著成為以後更大的困難。只有學會「狠心」,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才能無懼風雨。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01自律的苦最近,一則的視頻上了熱搜。
  •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你看到她如今的衣食無憂、名利雙收,卻沒看到她十幾年來,吃盡了讀書的苦。老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今天你不吃讀書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讀書的苦總有盡頭,生活的苦,卻是無邊的暗夜,無窮無盡。
  • 光「心疼」沒用,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才是有遠見的父母
    等孩子長大了,當遭遇一點點挫折時,只會怪父母沒能力把他們留在溫室裡。所以,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從小有意識地給孩子一點吃苦的經歷,孩子成長才會更順利。第一種苦:自理的苦之前看過一個報導,日本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幫助父母做家務。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6種苦
    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誠然如此。現在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會吃一輩子苦。真正的愛,不是給他一個保護罩,而是教會他在暴風雨來臨前做好萬全準備。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六種苦。
  • 李玫瑾:不想養一個「逆子」,就讓孩子吃這3種苦,越吃苦越有福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家長捨不得孩子吃苦,對孩子有求必應,所以孩子的底線才越來越低,甚至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認為,如果家長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孝順父母,就必須讓孩子吃這3種「苦」,而且越吃苦越有福,家長千萬不要一時心軟,見不得孩子吃苦。
  •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忍心讓孩子吃這3種苦,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可是孩子十分要強,分析了自己的弱項是英語之後,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時讀英語,一個學期之後,老張的孩子成績穩居班裡前五名。有人說老張的教育方式太過殘忍,其實有眼界和格局的父母都懂得放手讓孩子獨立,因為早點讓孩子吃苦,孩子就能早點成熟。
  • 家裡有男孩兒的要注意,這4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有出息
    「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事了」,相信不少人都不止一次聽過這句話。很多父母都用這句話來為孩子犯下的錯誤逃避責任。但是,家長們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教育,那麼將來長大以後,更是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你越「狠心」,你的孩子越優秀
    但小欣蕊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很會懂教育的媽媽。讓她感到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媽媽狠下心來做這些,其實鍛鍊女兒的獨立能力,因為終有一天,父母會離開,只有具備紮實的生存技能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
  • 長期給孩子這3種「好吃的」,會讓他越吃越笨,很多媽媽忽略了
    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肯定都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有些媽媽最早從胎教開始,就已經吃些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如深海魚、堅果、雞蛋,保證整個孕期營養均衡,才能生出健康的寶寶。可很多媽媽忽略了,長期給孩子吃這3種「好吃的」,會讓他越吃越笨。
  • 長期給孩子這3種「好吃的」,會讓他越吃越笨,很多媽媽忽略了
    可很多媽媽忽略了,長期給孩子吃這3種「好吃的」,會讓他越吃越笨。別亂給寶寶喝鮮榨果汁在部分媽媽眼裡,鮮榨果汁和水果一個級別,甚至要高於水果,畢竟「濃縮的才是精華」,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寶寶,多喝點總沒有壞處。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家長都捨不得
    我覺得很有道理,教育孩子就應該趁早並且狠心,否則孩子以後難有出息。不少家長就是因為狠不下心來,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捨得批評,還一味地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家長們要狠心教育孩子,你越是狠心,孩子就越是出色。
  • 這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惜花重金投入,從小送孩子參加早教班,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領先同齡人。其實,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重視物質投入,更要關注精神層面的培育。有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是否做到了呢?
  • 白巖松:真正有眼界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可謂是全面發展的優秀孩子;在白巖松的教育觀裡,認為父母既要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又要狠心一點,真正有眼界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苦」,才能有正確的金錢觀現在的父母都特別捨得為孩子花錢,很多孩子從小衣食無憂,習慣了大手大腳地花錢,導致缺乏了正確地消費觀念,買東西都要追求名牌,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一種攀比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