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從出生就沒有得到老天的厚愛,先天缺陷。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讓這個小小的生命更加脆弱。隨著一天一天長大,她終歸要獨自面對風風雨雨。不管她有沒有條件,有沒有能力抵禦寒風暴雨,抵禦陰晴圓缺,她都得面對,都得向前,而她能否走好以後的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生家庭的影響。
當家庭中出現先天缺陷的孩子時,父母絕對不能心軟。不能覺得老天已經對孩子不公,自己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縱容。父母應該狠下心來,讓孩子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也要創造條件努力向前。父母要想明白,孩子最後只能自己面對這個世界,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幫助她,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生存的能力。
老家農村,有一個天生聾啞的女孩。女孩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膚、瓜子臉、柳葉眉、唇紅齒白,頭髮有點自來卷,看起來就像一個洋娃娃。如果她坐在那一動不動,儼然一個小公主。誰能想到,這個女孩聽不見聲音,不會說話。也許老天帶了一絲憐憫之心,賦予女孩絕世容顏。
小女孩的家境中等偏上,吃喝不愁,她有一個弟弟。父母對兩個孩子很寵愛,特別是對小女孩。因為先天缺陷,父母對女孩傾注了更多的關心、愛和縱容。小女孩每天除了吃就是玩,一點家務都不幹。女孩比弟弟大兩歲,但大部分家務和農活都是弟弟幹,她在一旁休息。
其實,父母完全有能力把孩子送到特殊的學校接受教育,但父母擔心孩子在外面受罪。小小的孩子,一個人在外面,如果被欺負了也不會說,不放心。寧願把孩子放在眼前,天天照顧。農村父母沒什麼文化,想法也很簡單,就是不想讓孩子受委屈。
誰能想像,一個農村女孩穿得比城市裡的孩子乾淨、時尚,皮膚水嫩,白裡透粉。父母像伺候公主一樣,伺候著女孩。以至於女孩成年後空有其表,不會幹任何活。她沒有任何生存的能力,只能靠他人照顧。我想說,孩子在父母家是公主,一旦到了婆家,誰還把你當公主?如果什麼都不會,你想想會怎樣?
女孩雖然聾啞,但總不能在家裡待一輩子,也要嫁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也有媒人上門提親,對方也是一個殘疾人,腿部殘疾,走路很吃力,不能幹重活。男人跟我們村相鄰,騎車幾分鐘的路程。女孩父母認為還算合適,徵詢了女孩的意見後,同意了這門親事。
剛結婚的時候,男人一家人對女孩很好。我想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女孩長得漂亮,生出的孩子也一定漂亮,他們想要一個漂亮的寶寶;二是,女孩家給了豐厚的嫁妝,父母怕孩子受委屈、受窮,結婚時,錢是錢,東西是東西,嫁妝多出習俗很多倍。女孩在婆家也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但幾年以後,女孩被婆家退回來,不要了。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女孩什麼活都不會幹,不但不能給家庭增力,還得有人照顧她。最重要的是女孩不能生育。結婚好幾年,女孩一直沒有懷孕。在農村,傳宗接代很重要。女孩既不能生孩子也不會幹活,被離婚早晚的事。
這樣,一個大美女被退回到娘家。而此時,她的弟弟已經結婚,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女孩生活在家中,依然不幹活,即使幫忙也是很簡單的活。兒媳婦很不滿,以至於家庭中時不時就會產生矛盾。女孩聽不見,不會說,但她會看臉色,知道自己不受弟妹的歡迎,但她無處可去。
父母也在左右為難,心疼女兒,但也不敢得罪兒媳婦,自己還得靠兒子養老呢。只能是自己多幹活,時不時也會教女兒幹一些活。女孩經歷了結婚、離婚,也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平時很努力地學習幹活。但因為身體缺陷,她也就能夠達到自理,完成簡單的家務。
女孩在家呆的時間越長,弟妹就越不滿意,時不時甩臉色,指桑罵槐,暗指家中養了一個廢人,連個孩子都不如。這時,父母才後悔,他們應該從小培養女兒,讓孩子學一技之長,起碼能夠自食其力。如果自己離去,留下聾啞、不能自理的女兒怎麼辦?靠弟弟養老,很難!
想當初,已經把女兒送到特校學習了,因為太擔心硬把孩子接了回來。在家中,也沒有教孩子幹活。如果孩子樣樣是把好手,不至於離婚,他們可以領養兩個孩子,依然能夠幸福地生活。而現在,孩子大了,再從頭學習很難,父母已經把孩子養廢了。
在娘家的這段時間,也有媒人上門,想幫助聾啞女找婆家。他們把目標鎖定在村裡的貧困戶,一個叫五蛋的男人。這個男人家境非常貧困,而且身材極其矮小,目測應該不到一米六。他因為身材和家境,人都接近四十了還沒有結婚,更沒有自己的房子,租了一個廉價小平房。
男人本身也沒有什麼本事,除了種地,就是打點小零工,只能說湊乎地活著。當媒人上門給五蛋提親時,五蛋居然拒絕了,他的理由是,他不會娶一個不會生育且被退婚的聾啞人。就這樣條件的男人也不願意接受聾啞女。老天對聾啞女不公,但其父母把不公加大了。如果當初他們能夠狠一點,把孩子送出去學習或者把一些活讓女兒幹,女兒也許不怕嫁不出去,不怕沒人要。
我們村裡有另外一個聾啞女,當時已經55歲,家務活、農活樣樣是好手,老公、兒子,甚至兒媳婦對聾啞女都很尊重,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過得很甜蜜。這個聾啞女的父母對女孩很嚴厲,小時候從幹家務活開始,慢慢到各種農活,幾乎不讓聾啞女閒著。父母不是不愛她,而是更愛她。她的父母深知,愛她就要對她狠一點,先狠後甜,要讓孩子有生存的能力,至少不被婆家嫌棄。
我想她的父母很聰明,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兩個聾啞女命運相同,但結果不同,很大的原因在於父母的引導。當孩子有缺陷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能心軟。社會很殘酷,而孩子終歸要獨自面對世界,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具備生存的能力,這樣才是愛孩子,你的溺愛和縱容是在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