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打罵孩子,父母懂得這3點,對孩子嚴厲更有方法更有效

2020-12-20 萌寶的保衛戰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嚴厲的父母形象,讓孩子尊師長有規矩,在生活中會顯得更有教養。但是往往也有很多父母在對孩子嚴厲的這件事情上沒有把握好一個度,常常把嚴厲理解為對孩子責罵和指責。這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不但沒有適當的誇獎,反而總是詆毀孩子;在孩子做錯的時候更加言語相向,態度激烈。

小編覺得這樣的家庭可能表面看起來孩子是比較聽話懂事的,但是也會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的隱患,很容易在某一瞬間就爆發,引起孩子更多的過激行為,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小編身邊也有許多走兩個極端的父母,一個是過分的寬容和寵愛,另一個就是過激的責罵和否定。但小編覺得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父母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肯定和讚美,而在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也應該嚴厲的懲罰孩子,並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後果,這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任。

像小編的小侄子,家人對他很寬容寵愛,只要小侄子想要什麼都會盡力滿足,慢慢的等到小侄子長大之後,欲望也越來越大。而當小侄子提出某一些不太能夠滿足自己的要求的時候,就會開始抱怨並且貶低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就會變得非常橫行霸道。

而像小編的同事小青,他對女兒就十分嚴厲,覺得自己從小也是在這樣嚴厲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不論孩子做得好與不好都會都沒有讚賞過孩子。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也十分優異,但是小青卻沒有讚賞過一次。慢慢的女兒也開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得不到其中的成就感,成績也開始下滑。那麼對於經常打罵孩子和不經常打罵孩子相比較,到底在以後孩子的性格和觀念養成中會有一些什麼差距呢?

首先孩子的性格會有一定的差異。父母經常打罵的孩子,以後會比較容易躁怒;而父母比較冷靜很溫和的對待的孩子,以後也會更加理性的思考問題,行為舉止也會更從容。小編覺得如果父母總是打罵孩子,孩子其實會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慢慢的會形成這樣的觀念,以後不僅僅脾氣會比較暴躁,而且對待事物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處理方法。

其次對於孩子的受挫能力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如果經常打罵孩子,孩子會形成一種恐懼的心理,當面對困難的時候,挫折感會淹沒孩子的積極感,久而久之就會選擇退縮,形成自卑的心理;而選擇溫和冷靜的處理方式,不打罵孩子,並且跟想要跟孩子一起面對困難的父母,以後的孩子會更加的有信心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也會有自我修復和自我鼓勵的能力。

當然對於孩子的暴力傾向,會有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小編覺得長期打罵孩子的父母,自然會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個不好的形象,也會讓孩子效仿,認為只有這樣的解決方式才是正確的,到孩子長大之後,也會形成這樣的觀念和性格。經常打罵孩子,孩子的怨氣比較多,久而久之抑鬱在心裡,等某一天爆發之後,後果也不敢想像了。

小編認為父母應該學會正確的跟孩子相處,不僅僅能夠提升溫馨的家庭和親子關係,也能夠讓孩子在從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也歡迎在下面給我們留言。

相關焦點

  • 父母打罵孩子,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生活中,這三類父母常打罵孩子1、懶於和孩子溝通的父母有的家長屬於沒耐心的一類,你告訴他要溝通,不要用打罵方式教育孩子時,他們自己往往都聽沒耐心聽下去,更難把溝通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2、認為打才能立竿見影的父母有的父母認為,打罵是最簡單有效,立竿見影的方式。
  • 當孩子犯錯,家長別總是打罵孩子,三招讓娃更加乖巧懂事
    但是現在生活條件、教育觀念早就轉變了,使用打罵技巧,不能真正的對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適得其反。2.家長情緒控制力不強很多家長經常有難以抑制的暴躁情緒,明知道打罵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但卻控制不住。
  •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打罵都不聽的話,那就餓幾頓或是直接對孩子「放狠話」。孩子犯了錯,作為現在的家長,你會如何懲罰他呢?以下幾種常見的家長懲罰孩子方法你是否用過。打罵「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如果一頓沒用那就兩頓」,在面對孩子出現的錯誤時,打罵這種方式非常常見。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咬人?父母用這4個策略應對,比打罵更有效
    為出牙期的孩子準備磨牙棒當孩子處於出牙期,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根磨牙棒,用來緩解孩子因為長牙而出現的不適,除此還可以準備一條比較軟的毛巾讓孩子咬著、或是啃蘋果等都可以滿足這一期間的特殊需求。教會孩子用語言進行表達孩子咬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父母要與孩子多對話,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從而避免咬人的行為。3.
  • 孩子容易發脾氣?別嚴厲制止,懂得幫孩子提升「情緒粒度」更關鍵
    但是他的媽媽並沒有一絲讓步的表示,而是默默地站在一邊,仍由孩子哭不停,想等孩子哭完了就走。生活中有很多這種類似的情況發生,小孩子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因為內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大吵大鬧,不得到就尚不罷休,這讓父母感到十分頭疼,特別是在公共場合。
  • 父母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情商會更高,將來更吃香
    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首先父母自己要有高情商,會說話,父母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的情商會更高,將來去哪都吃香一、媽媽愛你一個情商高的人,首先就要具備積極樂觀的性格心態,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積極樂觀呢?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從小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往往更加積極樂觀,而那些從小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則是內向並且有暴力傾向。
  • 父母別只懂得管教,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這樣孩子犯錯更有意義
    主要原因有以下五點:1孩子處於被動教育的狀態父母如果沒有讓孩子參與到管教過程,這種教育模式很容易變成一種單向的管教方式,僅僅是父母對孩子進行說教,站在權威的地位對孩子進行管束。2孩子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很多孩子是家裡的小皇帝,因此父母對於他們並不存在威懾力量,這就導致孩子的教育問題更加棘手。孩子沒有自律,父母也沒有威嚴,這使得孩子即使犯錯誤很懂得耍滑頭,表面跟你承認錯誤,但是到下次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科學研究:父母越嚴厲,孩子越叛逆!比吼罵更有效是這樣管教
    前幾天,老家的表哥來家裡做客,聊到孩子他就唉聲嘆氣。原來,表哥小時候對兒子非常嚴厲,動不動就打罵,現在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對爸爸卻非常冷漠,而且性格叛逆,表哥讓他往東,孩子一定往西,以此來作對,讓表哥非常懊惱,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 孩子總是用哭鬧「威脅」父母,父母這樣做比妥協、發脾氣更有效
    有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經常哭。只要是孩子不高興了就會用哭表達情緒,餓了會哭、生病了會哭、沒睡醒會哭……這是在孩子剛剛幾個月時的狀態,但是有些孩子已經過了這樣的年齡段了,還是會經常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意,而這時的「哭」就帶有了某些目的性,用哭來「威脅」父母。
  •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這些懲罰孩子的方法比「打罵」更管用!
    有家長說孩子實在太調皮,已經超過了自己的底線,再不打,以後更厲害,等闖出大禍就晚了。對孩子的教育中,「打」是否被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呢?其實「打」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影響力頗深的教育方式。經常被打罵教育的孩子及其容易對父母產生畏懼心理,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會與父母交流,同樣會為了防止被打而撒謊,這都是成長使然。2:打孩子傷及他的自尊生氣之時就想打孩子,不打怕管不了孩子,但又怕管教太嚴對孩子成長不利,打孩子等於對孩子的一種否定,或者是做錯事情的懲罰,這會在小時候傷及他的自尊,從而進一步影響他的性格發育。
  • 經常對孩子「吼叫」,孩子更自卑,父母可試試這4種「補救」方法
    分析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呼小叫、訓斥和打罵孩子,可能在短時間內比較有效果,讓原本不聽話的孩子變得聽話和懂事,但是時間久了卻可能讓孩子的性格發生改變,經常暴力性的對待孩子,不僅會讓孩子的內心感到非常害怕和恐懼,和父母產生隔膜和距離,另外,還會讓孩子感到非常自卑,膽小,還有可能會形成討好型人格,這樣對孩子的將來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孩子愛頂嘴,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有用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不要一味責罵犯錯,是個人就會犯錯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當大人犯了什麼錯誤的時候,總是可以很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就好像根本沒有犯錯一樣。而同樣的錯誤放到小孩子身上,大人就會對孩子一頓批評責罵,更甚至還會動手打孩子。
  • 孩子調皮不愛聽管教?父母善用「暗示效應」,比打罵更有效
    面對孩子的不聽話,頑皮,小斌的父母很是頭疼,以往都是好言相勸,說盡一切的好話來哄孩子,要不就是和孩子說著各種大道理,哪知道孩子根本就不買帳,導致後面小斌的父母想到了用以暴制暴的這個方法來對待孩子。但是自從對孩子實施打罵教育之後,小斌變得不那麼活潑了,經常就是耷拉著腦袋悶悶不樂的樣子。 打罵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傷害?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孩子不聽話,父母說好幾遍都不管用,看著不聽話的孩子就惱火,有時候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更加叛逆,更不聽家長的話,有些家長管教幾次之後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會放棄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自己發展,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孩子犯錯怎麼辦?教你三招搞定,比強迫孩子認錯更有效
    導讀:家有熊孩子,當爹媽的每天都是提心弔膽。因為一不注意,孩子可能就幹了件「大事」,而且有可能是接二連三,這讓父母著急上火,忍不住嚴厲斥責,伸手就揍,可這樣孩子真的能意識到錯誤嗎?這應該是大部分父母的初衷。如果孩子自己能說出來問題在哪,家長加以引導,讓孩子知道後果的嚴重性,那以後再有類似情況孩子就不會再錯了。我家草莓喜歡玩水,剛開始總是把衣服弄溼。
  • 家庭中要杜絕冷暴力,這對孩子的傷害不可估量,比打罵孩子更可怕
    文丨圖圖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打罵式教育孩子對於現代教育來說是已經在面臨淘汰了,但是各位家長可能不知道,打罵孩子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在「這件事」面前,其他的都是浮雲。雖然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打罵孩子,但是「冷暴力」往往也是不可取的,「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有些時候爸爸媽媽們往往會忽略,不說話才是最尖銳的武器。
  • 對於孩子來說,比家長的打罵更可怕的,是家長的「軟暴力」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小慧的父母平時對小慧十分嚴格,總是對她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一旦小慧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會表現出十分失望的樣子,還會和小慧哭訴自己的不容易。這讓小慧壓力很大,但是,看著父母的樣子,小慧又說不出來什麼,只好默默承受著這種壓力。
  • 當知道孩子犯錯後,學會這4點遠比批評更有效
    昨天看動畫片裡有一個劇情,劇裡的一個男孩子總是不小心搞破壞後,就跟他的妹妹和朋友說:「噓,千萬不要和我的爸爸媽媽說,你們得幫我保守這個秘密。」於是我也開玩笑的問孩子:「你是不是也跟他一樣,搞破壞了就瞞著我們,然後能補救的就補救,不能補救的就等著我們自己來發現呀?」
  • 父母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情商會更高,將來更吃香
    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首先父母自己要有高情商,會說話,父母常對孩子說這一、媽媽愛你一個情商高的人,首先就要具備積極樂觀的性格心態,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積極樂觀呢?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從小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往往更加積極樂觀,而那些從小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則是內向並且有暴力傾向。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疫情期間,鄭州的一位大姐被兒子氣得幾近崩潰。「我裝一袋水泥是1塊錢,4萬多塊錢,我得裝4萬袋子水泥啊!」原來,大姐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