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要杜絕冷暴力,這對孩子的傷害不可估量,比打罵孩子更可怕

2020-08-26 圖圖爸爸

文丨圖圖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

打罵式教育孩子對於現代教育來說是已經在面臨淘汰了,但是各位家長可能不知道,打罵孩子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在「這件事」面前,其他的都是浮雲。

還有什麼事情是比打罵孩子更嚴重的呢?小編先來為各位讀者講個故事吧。我同學的女兒叫朵朵,她在幼兒園早教班裡認識了一個叫陽陽的小女孩兒,她邀請陽陽到家裡一起玩玩具。

兩個小女孩玩得很開心,一起玩芭比娃娃,還給芭比娃娃做了一件衣服,非常好看,她們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粉紅芭比」,朵朵非常開心,想馬上把這份快樂分享給媽媽,而此時的媽媽正在玩手機,聽到女兒叫她,只是淡淡地應了一句,就再也沒有說其他的話了。

很多人肯定覺得,「這個媽媽玩手機也太專心了吧,自己女兒叫她都聽不見嗎?」其實這件事情背後還是有原因的,因為之前朵朵因為發脾氣對奶奶說了不好聽的話,還沒有認錯,

所以,媽媽為了讓朵朵意識到錯誤給奶奶道歉,已經將近一周沒有跟她說話了。但是事後,同學卻告訴我說,她非常後悔她的做法,她說:「我永遠忘不了孩子那種失落的眼神。」

原來,朵朵遭受媽媽的冷落之後大眼睛裡的神採一下子就黯淡了下來,後面和同學玩玩具也無精打採的,吃晚飯的時候也感覺胃口很不好,這一天晚上,朵朵出奇地安靜,沒有哭也沒有黏著家長,到時間就乖乖地睡覺了。

不知道各位了解事情經過之後,心裏面有什麼想法,但是小編認為,家長為了懲罰孩子而不理孩子肯定是錯誤的,這是「冷暴力」!雖然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打罵孩子,但是「冷暴力」往往也是不可取的,「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句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有些時候爸爸媽媽們往往會忽略,不說話才是最尖銳的武器。

01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看完之後,各位爸媽再也不敢這麼做了

之前看過一本心理書,上面寫到:「對於孩子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打他、罵他,而是無視他」。也有一些著名的社會學家做過一個統計,有50%心理有問題的兒童,都是因為在家庭中經歷了冷暴力。

這個世界永遠是平等的,所以當父母對孩子使用了冷暴力手段之後,孩子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甚至是延伸到其他人身上,比如自己的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後代,自己的後代再受到影響,這樣一代傳一代可以說是一個連鎖反應了。

「冷暴力」可能會讓一個孩子走入無盡深淵。刷消息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13歲的小男孩從二十多層的樓縱身躍下,原因是因為自己犯了錯,父母對他很冷漠,雖然沒有打罵他,但是不跟他說話,不給他做飯,就仿佛根本沒有他這個人一樣,男孩由於受不了這樣的無視,於是乎就發生了這樣的悲劇。

有科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科學家讓三個人一起玩遊戲,分別是小紅,小明和小剛,小剛最先拿到球,他把球傳給小紅之後,小紅傳給了小明,但是小明並沒有傳給小剛,而是一直在和小紅兩個人傳球,很快小剛就感覺不到這個遊戲的意義了,他覺得自己被忽視了。

就在這時,科學家發現小剛的核磁成像表示,他的腦袋正有一處特別活躍的區域,而那個區域是孩子最敏感的區域,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感到痛苦。

由此可見,冷落對於一個人來說可能是比身體傷害更為嚴重的打擊,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誰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會得到別人的回應,特別是爸爸媽媽這種和孩子最親近的人,若沒有得到回應,只會讓他們的心靈遭到重創,甚至於像新聞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樣,對人生已經不再充滿希望。

有實驗證明,在冷暴力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情感都非常容易淡漠!統計學家做過這樣一個統計,大約有55%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由於在童年的時候遭到冷落而導致的,實施冷暴力的人當中包括了他們的同學,老師,朋友,但是家長佔的比例是最大的。所以有些時候最親近的人帶來的傷害往往是最大的。

一位童年被家庭冷暴力的人說:「家一點也不像家,那裡像是一個監獄,我感受不到愛,只有冰冷。」家本來應該是溫馨的,和諧的,但是卻由於父母錯誤的觀念,錯誤的做法導致一個好好的家變得支離破碎。哪個孩子生來就是完美的呢?

哪個孩子沒犯過錯呢?孩子犯錯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父母可以採取很多科學有效的措施,為什麼偏偏要這個最不明智的行為呢?這樣做,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02陷入冷暴力的家庭,家長如何做才能把傷害值降到最低?

有一本書叫做《冷暴力》,猶如其名,是專門講冷暴力,其中有一段話讓小編非常印象深刻,「冷暴力的目的是造成對方的不安,而採取這種措施的父母,似乎想要讓孩子從不安中反思自己的錯誤。但『這種』精神虐待會破壞孩子的意志,只讓他們馴服聽話,卻不讓他們反抗。」之前說過,經常被使用冷暴力的孩子可能會用同樣的行為來傷害別人,傷害自己,這對他們以後的社交,還有組建家庭都會造成不良後果,所以作為家長,就應該及時止損。

家庭出現了冷暴力不可怕,只需要從此刻打破冷暴力!杜絕冷暴力是防止造成嚴重後果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其實冷暴力存在於很多角色之間,夫妻之間也是很明顯的,我們不如從這裡開始分析。

之前採訪過一位妻子,她說自己長期對丈夫使用冷暴力,本想著可以平息自己的怒火,但是沒有想到她越發不想和丈夫說話,她明白這樣下去只會讓家庭破裂,所以她就給自己制定了一條規定,「堅決杜絕冷暴力!及時止損。」

作為父母也是一樣,也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規定,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也許嚴重到你忍不住想打罵,也許嚴重到你忍無可忍,但是你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不理孩子。

一些父母將冷暴當作是自己冷靜情緒的一種方法,但是其實這是父母失敗的體現,教育孩子的時候,連自己的情緒都沒有辦法控制的父母,是永遠不會教育出一個成功的孩子的。

消除冷暴力,必須要從根本入手,那就是別把孩子想得太完美。父母出現冷暴力的行為,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生孩子氣,生孩子氣是因為孩子讓自己失望了,那為什麼孩子會讓自己失望呢?

其實把所有孩子做錯的事情統計下來,仔細看看都是一些非常小的事情,而且對於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父母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孩子,認為「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你不可以」,「為什麼我小時候可以,你現在不可以」,希望大家能夠清楚,今時不同往日,別把孩子想得太能幹,每個孩子都需要從錯誤中成長起來,別用你的完美主義思想去看待孩子!

麗麗已經很多天沒有理自己的孩子了,原因是因為自己教了很久孩子「師」字怎麼寫,但是孩子總是寫成「帥」,每次看到這種場面,麗麗就會氣不打一出來,想著隔壁家的孩子都會寫很多複雜的漢字,自己的孩子寫一個這麼簡單的字都要學幾天幾夜,所以麗麗才會越想越生氣,從而忍不住對孩子實施了冷暴力。

每個孩子的人格還有能力的發展是不同的,也許有些孩子就是天生會落後於別人,但是不代表孩子就是差的,龍應臺在小說中寫到:「孩子你慢慢來」,就是為了告誡天下父母,不要急於求成,不要把孩子想得太過完美,只要做到了,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可愛的。

與其每天都苛責孩子,冷暴力孩子,不如試著改變自己的想法,降低對孩子的期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等他慢慢長大,也許不是那麼優秀,但是至少是身心健康的,這何嘗不是一個孩子慢慢變優秀的過程呢?

孩子在一生中會犯很多錯誤,是不是家長每一次都要靠冷暴力去解決呢?可能一次兩次成功了,但是使用的次數越是多,對孩子的打擊和傷害越是強大,孩子遇到問題了,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協商解決,試著體會一些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父母將會一直陪伴著孩子成長,有些時候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成長都不為過,人無完人,希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能夠溫柔相待,冷暴力只會帶孩子走入深淵,相信這是每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相關焦點

  • 警惕冷暴力,父母這樣對孩子,比打罵更可怕
    作者:橡皮老師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家庭中的冷暴力多發生在夫妻之間父母對孩子冷暴力大多分為兩種:一.1.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不願和別人交流溝通,心理不能健康地發展;2.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很冷漠,對他人也是漠不關心,甚至有可能成為冷暴力這個「接力棒」的傳遞者;
  • 家庭教育中,比打罵更可怕的是父母「軟暴力」,家長切勿情感勒索
    家庭教育可以說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自身的家庭教育沒有做好,那麼即使學習再好都沒有用,所以原生家庭教育的影響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在和睦的家庭和生活在暴力的家庭裡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種"新型暴力"比打罵更可怕,那就是父母"軟暴力"。
  • 冷暴力比暴力還可怕,對孩子不聞不問,傷的不止是孩子心
    我們常說,不要對孩子使用家庭暴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經認識到了不能打罵孩子。但家庭暴力遠不止這一種,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冷暴力也是一種家庭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一點不比肢體暴力少。
  • 忽略比打罵更可怕!家庭暴力不一定是拳頭,這種行為對娃影響更大
    導讀:忽略比打罵更可怕!家庭暴力不一定是拳頭,這種行為對娃影響更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忽略比打罵更可怕!家庭暴力不一定是拳頭,這種行為對孩子影響更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型「家庭暴力」正悄悄腐蝕孩子童年,不是打罵,反比打罵更可怕
    導讀:新型「家庭暴力」正悄悄腐蝕孩子童年,不是打罵,反比打罵更可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型「家庭暴力」正悄悄腐蝕孩子童年,不是打罵,反比打罵更可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種比暴力更可怕的傷害,家長沉默不語,慢慢的把孩子逼入絕境
    有一種傷害比暴力更加的可怕,父母調成靜音模式,把孩子慢慢的逼入絕境。這種傷害遠遠比你能看見的傷害要大很多。現在的家長因為工作的壓力過大,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已經沒有太大的精力去打罵孩子了,唯一能選擇的就是對孩子使用冷暴力,把自己的情緒調成「靜音模式」,用這種方式去懲罰孩子,會把孩子慢慢的逼上絕境,讓孩子用以後的一生去治癒童年。其實冷暴力無處不在,不單單是在父母教育孩子上,情侶和婚姻中同樣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 有一種傷害比暴力更可怕:父母調成靜音模式,孩子慢慢被逼入絕境
    有一種傷害比暴力更可怕:父母調成靜音模式,孩子慢慢逼入絕境父母對孩子的冷暴力,也是新型家庭暴力的一種,其殺傷力比起打罵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育兒上,很多父母意識到打罵孩子是不對的,但卻轉為用更為隱蔽的方式來懲罰孩子——&34;。
  • 遭遇家庭冷暴力應怎樣收集證據,家庭冷暴力的離婚賠償
    無論是誰發起家庭家庭冷暴力,也無論是哪個人的責任,或夫妻之間誰對誰錯,尤其身為父母,要對孩子抱有一份責任,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對父母的心願。但家庭冷暴力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雙方,對孩子的心理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的家庭冷暴力已經使孩子的性格發生了改變。遭遇家庭冷暴力怎麼收集相關證據?
  • 多數父母還在對孩子施加的6大冷暴力,殺傷力遠超打罵,快停止
    導讀:多數父母還在對孩子施加的6大冷暴力,殺傷力遠超打罵,快停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數父母還在對孩子施加的6大冷暴力,殺傷力遠超打罵,快停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一種傷害比打罵更可怕:當家調成靜音模式,孩子童年正被摧毀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熱鬧的家庭氛圍更讓他們覺得開心了。,靜音模式的父母更可怕我看過一個電影叫《無問西東》,裡面的妻子劉淑芬,一直都遭受著丈夫的漠視,他們的婚姻岌岌可危,這裡我們先不探討這段婚姻的失敗,到底是誰的錯誤。
  • 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片,家庭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家庭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原創作者|唐七(前線在任幼師)我們聽到「家暴」這個詞,想到的就是可怕!家庭暴力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加劇了不良行為的產生、加劇了親子衝突、極易產生孩子不良的性格特徵、成為孩子的攻擊性示範、會使孩子產生抑鬱症等等。
  • 家長這3種無意識的行為,對孩子帶來的冷暴力想像不到,該反思了
    文 | 齊麗娟現如今,家長打罵孩子的暴力現象已經不多了,都是千方百計寵著孩子,可是你知道現在有種暴力叫做冷暴力嗎?什麼叫冷暴力?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冷暴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家庭冷暴力,二是職場冷暴力,實際上都是一種精神虐待。身體上的痛苦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折磨可是致命的。
  • 99%的人都對孩子使用過的冷暴力,這種傷害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大
    今天去接孩子,看到了特別令我感觸的一幕: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在那裡哭鬧,媽媽很生氣丟下了一句話:「你要是想哭就在這裡哭吧,我回家了!」然後媽媽轉身走了,孩子哭的更厲害了,拉著媽媽的衣服追著,嘴裡說著:「媽媽,對不起。」「媽媽,我錯了。」「媽媽,你抱抱我!」孩子的媽媽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繼續往前走,孩子跟在後面哭著、喊著,看著好讓人心疼。
  • 「堅果科學」父母間的家庭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如何的影響?
    不幸的家庭,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多半是存在心靈創傷的。那麼,父母之間的家庭冷暴力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怎麼樣的影響?當父母之間出現家庭冷暴力了,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家庭中冷戰對孩子的影響確實很大,且很複雜。對於孩子而言,家庭有很多意義,除了人以外,成員間的關係是提供孩子安全感的保障。處於冷戰中的孩子,可能是相對焦慮的。
  • 孩子因這4件事情更易受傷,比打罵還可怕的教養,你是不是也在做
    比起"棍棒底下出孝子",一些更"有毒"的教養觀念和與之對應的行為,而且發生得更普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也更深刻、更隱蔽。 用冷暴力對待孩子。很多父母覺得只要不打罵孩子就可以了,但當他們想要懲罰孩子時,會採取一些更加偏向精神虐待的方法。比如說,有的父母會在大街上扔下孩子、任由他哇哇大哭,說:"不要你了!
  • 比打罵更讓孩子絕望的家庭暴力,大多父母都做過
    導讀:比打罵更讓孩子絕望的家庭暴力,大多父母都做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打罵更讓孩子絕望的家庭暴力,大多父母都做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有一次我去了朋友的房子。
  • 「新型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比打罵還嚴重,很多父母卻忽略了
    當然不是,有一類被稱為「新型家庭暴力」的行為,正在許多家庭上演,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甚至比打罵還要更嚴重,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卻沒意識到或者主動忽略了。表哥有個9歲的兒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成績在班裡排在中遊。對此表哥表嫂都很不滿意 ,因為二人都是985畢業的,可以說自小就是學霸。然而如今他們唯一的兒子,卻沒有繼承他們兩人優秀的基因,只能排到班級中遊,這實在是讓兩位學霸父母丟盡了臉。
  • 「打罵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父母可要重視
    」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武爸爸這個人和他的名字一樣,一看就是暴躁易怒的大塊頭。因為武爸爸在打孩子的時候下手沒有分寸,每一下力道都是實打實地落在孩子的身上,特別疼。雖然在武爸爸的「打罵式」教育下,兒子從來沒有給他惹出什麼大問題,但是這對孩子心靈和身體上的雙重傷害,卻比武爸爸想像中要更加嚴重。
  • 法國短片《傷痕俱樂部》| 家庭「冷暴力」給孩子留下的心理傷痕
    短片圍繞著「傷痕」展開敘事,孩子們因傷痕在一起,男孩對於「傷痕」的認知轉變,「傷痕」對於每一位孩子的傷害和痛楚。「藍色」和「紅色」的區分,是引發觀眾的討論,關於家庭暴力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冷暴力並不比肉體暴力更「美麗」。
  • 不打不罵的新型"家庭暴力"正在上演,無數孩子正在被無聲的傷害
    談起冷暴力,大家並不陌生。夫妻之間如果有一方習慣用冷暴力來解決問題,選擇在沉默中彼此消耗,那麼另一方一定會相當痛苦。在育兒上,很多父母意識到打罵孩子是不對的,但卻轉為用更為隱蔽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冷暴力。對孩子不打不罵,卻將他們拒之千裡。新型家庭暴力正在上演,孩子終將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