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片,家庭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2020-11-18 校長傳媒



【唐七專欄】

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片,家庭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原創作者|唐七(前線在任幼師)


我們聽到「家暴」這個詞,想到的就是可怕!家庭暴力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加劇了不良行為的產生、加劇了親子衝突、極易產生孩子不良的性格特徵、成為孩子的攻擊性示範、會使孩子產生抑鬱症等等。


第一、加劇了不良行為的產生。


當問及未成年犯「家裡人對你怎麼樣」,選擇「經常打罵」的有16.1%。相關分析表明,被家裡人「經常打罵」的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比例高於沒有選擇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事實上,打罵孩子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加劇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第二、加劇了親子衝突。


父母打罵孩子的直接後果,不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嚴重的問題是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對父母產生排斥心理,並成為「離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調查表明,未成年犯離家出走,有一半以上與父母打罵和責備有關。



第三、產生不良的性格特徵。


調查中,當問及未成年犯「你認為自己性格有何特點」與「家裡人對你怎樣」,兩組數據的相關分析表明,在家裡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內在動因,而父母的打罵則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產生的重要根源。


第四、父母的暴力行為成為孩子的攻擊性示範。


兒童具有強烈的模仿他人行為的傾向,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他們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對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權威性越強,孩子模仿得越起勁。孩子長期受到父母打罵,就會模仿父母的懲罰性行為,學會粗暴、打鬥、殘酷,並照父母的這種示範來攻擊別人。


第五、會使孩子產生抑鬱症。


還有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抑鬱症,這些父母都是以打孩子罵孩子的方式來愛自己的孩子的,其實冷暴力也算一種家庭暴力,這種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更大的,在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會有輕微的抑鬱症,這種病症一旦得到刺激就會變得更加嚴重。


第六、自卑


比如張愛玲。


眾所周知,在張愛玲小時候,父親常常毆打她、繼母變著法子欺負她,最終把她趕出了門,親生母親也不願撫養她。她的童年生活,幾乎生活在家暴與厭棄的夢魘下。


在和胡蘭成結婚前,她早已知道對方有妻室,胡的花心早已人盡皆知,但她仍舊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對方的花言巧語。


「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這句話,折射出張愛玲內心低廉的自我評價。因為真正的愛,是平等的呀。


很多家長的覺悟和思想很低,相信我說到這兒還是有很多家長不贊同或者覺得矯情。在現實生活中我也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家長,每次勸說的時候他們都會用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怎麼聽話?」「我們那個年代都這樣」諸如此類的話,我聽到了之後真的非常氣憤。這些老舊的思想害了多少個家庭?摧毀了多少孩子?希望家長們可以重視起來,找到自身的缺點,用愛去教育孩子。



家庭和諧對於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許多家庭家暴的不是孩子,而是父親家暴母親。曾經我家的樓上住著一對新婚夫妻,他們有個可愛的兒子。好景不長,每到晚上的時候,我都能清楚的聽到樓上撕心裂肺的喊叫,和他兒子的哭鬧。我在想,這個孩子得有多麼痛苦啊!他還那麼小就目睹了父親打母親,他們沒有做到父母的責任。,這對於孩子的影響很深。


「如果11歲的那一年,我第一次目睹我的爸爸打媽媽的時候,我能夠衝出那個門縫,能阻攔我的爸爸打媽媽,也許後來的一切都不會發生。」


2017年,時年38歲的女導演黃莉站在《演說家》的舞臺上,緩緩講述了折磨自己二十多年的家暴問題。


爸爸打媽媽,媽媽打她,年幼的黃莉陷在家暴的漩渦裡,苟且偷生。


但回憶起往昔,她最大的感受不是憤恨卻是自責。她責備自己沒有衝出來,責備自己無力保護母親。


一、基本生活信念的破壞


我看到過很多遭遇家暴的孩子的現實狀況,他們在學習、人際交往上存在各種問題,長大以後,也往往工作不順、家庭不和睦、沒幾個交心的朋友,他們的孩子,也更有可能成為家暴的受害者。


究其原因,是因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家暴行為,改變了孩子的基本生活信念,使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產生了態度上的改變,扭曲了正常的生活發展路徑。


二、降低自我價值和自尊。


我們通常以為,自尊和個人的成就有關。成就越高,自尊越強。


但有的人,即使做出了一番世人認可的成就,仍然會感到自卑和怯弱。


這是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而長大後的成就並沒能彌補這一部分缺失,導致他們沒有足夠的自我價值作為內在的支撐。


成為更好的父母,用愛對待自己的下一代。


很多成人有家暴的傾向,就是因為他的父母也有暴戾的行為,他們潛意識中模仿了父母,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家長要從根源上平息了自己的憤怒,就可以用更好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孩子。

相信你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他被伴侶家暴,也避免了他受到自己情緒的迫害。


當你在親子教育中,能夠用不一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孩子時,也就意味著你已經打破了原生家庭的惡性循環。


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片,所以不要對你的孩子使用家庭暴力,更不要對你的孩子用冷暴力,其實冷暴力比那些人身攻擊的影響更大,其實最好的教育不是打不是罵,而是家長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行為去引導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本文為唐七老師原創投稿)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前所處的家庭,孩子為人父母之後所處的家庭是「再生家庭」。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影響,有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再生家庭」,所以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持續的,難以斷絕的。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前所處的家庭,孩子為人父母之後所處的家庭是「再生家庭」。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影響,有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再生家庭」,所以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持續的,難以斷絕的。
  • 有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然而原生家庭父母不和睦,不光是吵架,還包括冷戰,都容易讓孩子對兩性關係的看法產生偏激。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固然是父母教育引導的結果,但孩子個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是父母所造成的。因而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化。
  • 父母吵架家庭不和,對孩子的一生有多大影響?千萬杜絕心理陰影
    世界上存在很多在家暴中成長的孩子,而迄今為止,大多數醫學文獻都會關注家庭暴力對受害者的影響,據統計,每年有320萬美國兒童會目睹家庭暴力事件的發生,父母吵架、家庭不和,到底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多大影響?千萬要杜絕孩子的心理陰影!
  • 從「張培萌家暴事件」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你家有暴力嗎?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家暴也會遺傳,往往發生家暴的家庭,在他們的從小生活的家庭中發生家暴的次數都比較多。家暴對孩子的影響很多時候大人爭吵在孩子眼中是一場世界末日,父母家暴對孩子心理的損傷卻是無法癒合的。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只有父母的愛,但是家暴只能給他們帶來傷害。
  • 夫妻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為了孩子,希望你們別吵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了,父母無論從性格還是言行舉止,都影響著自己的孩子。父母對孩子壞的影響,標誌著他們是孩子「最差的老師」,經常吵架的父母,會給孩子的一生蒙上陰影。
  • 父母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遠比你想像的要大很多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最早開始接受教育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不能給孩子健康的學習環境,後果是不可設想。家暴對於孩子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全面的爆發出來。父母俱全、家庭和睦的學生表現較好,感情也比較穩定,吸毒的比率也比那些來自父母離婚的家庭低得多。而要維持家庭和睦要從日常的生活細節做起,親人多做感情交流最為重要。
  •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會間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趨勢。 當然,這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如果家庭充滿了身體和語言上的暴力,那麼孩子一定是好的。那麼,這樣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有什麼危害呢? 父母可能想了解家庭暴力對子女的影響。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能有多大?
    具體是指:在兒女還沒有結婚組成新的家庭,仍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而子女成婚後,新組建的家庭一般喊作喊作「新生家庭」,直到他們子女的出生的那一刻才會變為「原生家庭」。確實如此,當小孩子開始模仿學習的時候,第一模仿對象就是孩子的父母。作為父母的脾性和習慣,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被孩子通過學習的方法傳承下來。
  • 浮躁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這種原生態的浮躁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雖然父母的初衷是好的,農民工吃的苦不想讓孩子再嘗一遍,所以每日裡嚴格的要求孩子,希望孩子學習好有好的前程,但是過程太過於浮躁粗暴。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個人早上的精神狀態能決定好多事情。試想一個人從睜開眼睛聽到和面對的就是訓斥和不滿,他的心情會好嗎?帶著這種情緒去上學,他的注意力會專注嗎?會有好的學習效率嗎?
  • 小女孩被繼母家暴住進ICU?原生家庭的創傷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這個家庭自從父母離婚後孩子跟了父親,父親重找了一個帶孩子的重組了家庭。每次父親打算出遠門打工,小孩就讓爸爸不要走,不然媽媽打我。孩子口中的媽媽就是孩子的繼母。而她父親以為她媽媽說的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打了下也沒太在意,直到這次孩子被打成重傷住院。雖然繼母已經被抓起來,追究了刑事責任,但是孩子身體的復原卻需要很多時間,而且能不能復原目前也不好說。
  • 父母關係不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別拎不清,不要再無所謂
    在父母吵架期間,孩子並不是在事情之外的,在心裡孩子甚至會想要試圖自己介入,來分解父母之間的衝突。因此,父母之間關係不和睦,會對孩子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對孩子有哪些影響?而且孩子因為年齡小,不懂得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很有可能會將錯誤的根源歸結到自己身上,從而產生強烈的難過感和無助感。父母這樣將孩子過早的強行的拉入成人的世界,承擔他們本不該承擔的心理負擔,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
  • 原生家庭的家暴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曾經我的一個會員,是一位非常具有古典美的女生,說話輕聲細語,個性溫柔可人,可是卻非常的牴觸感情,身邊追求的人一大堆,可就是只要一和她說談對象的事情,就像身後有惡魔在追她一樣,再深入的和她進行交流以後才知道,她從小就是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面,因為獨生子女的原因,她的母親只生了她一個,從她懂事開始,看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媽媽擋在自己面前的背影還有每次被打後默默抱著她哭泣的樣子,漸漸的她再也不相信婚姻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可怕?全優加來告訴你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 很多人說到家庭暴力,就想到女性群體,往往忽略到孩子也可能遭受到家庭暴力,並可能會留下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究竟父母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暴力?
  • 原生家庭是孩子變壞的原罪嗎?下一個朱朝陽會是誰?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在這幾年的熱播劇裡都可以看到。小時候的很多概念的形成,也是從家庭生活中得來的。如像家暴、重男輕女、以及感情選擇等,都會在無形中被影響。孩子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那些,都是你平日裡傳達給孩子的。
  • 無聲的早教:夫妻和睦,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小然(化名)是一位三歲孩子的全職媽媽,老公家暴,動不動就是一頓打,她慣常的狀態是抱著孩子哭,卻無力改變。 不僅僅是家庭暴力,有的夫妻之間,瀰漫著冷暴力,同一屋簷下,有時候互相鬥氣,一天說不了三句話,如果開口,就是為了一件瑣事吵架…… 然而,這樣的家庭還是存在著。
  • (父母必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如果並非切身體會,你也許永遠無法想像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原生家庭對孩子生長有影響嗎?原生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氛圍,對於這個問題在家長調查報告中還是呈兩極分化,一部分家長覺得從小就要讓孩子在愛的氛圍裡生活,接受高等教育薰陶才能培養出活潑開朗智慧的孩子。另一部分很明顯在這方面的想法就雲淡風輕的多,可能這也是因為家庭貧富問題,只要是有書念不缺吃喝就好,剩下的都是靠命了!
  •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耶魯大學:父親帶的孩子智商更高
    ,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父母關係緊張經常吵架,不同情況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因此當家庭迎來新成員之後,夫妻之間就又多了一重責任,要努力經營好這個家庭。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認為,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和睦的家庭關係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懂得如何去愛,父母之間的相濡以沫會讓孩子對家有更深的信賴。而如果家庭關係差,父母之間經常吵架甚至於暴力相向,會給孩子內心造成陰影,對感情、婚姻的憧憬降低,進一步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婚姻觀,人生觀形成。
  • 離異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小林就是這樣。有人說是家暴,有人說是因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還有人說是因為毒品;很慶幸的是,關於父親的一切,包括他的容貌,她都不記得了。後來,母親再婚,有了兩個弟弟,可是小林卻被一直藏在外婆家,像是個從未存在於人間的孩子。
  • 父親就是孩子的鏡子 別讓孩子遭遇家暴
    父親就是孩子的鏡子 別讓孩子遭遇家暴所以如果在家庭中也許一開始孩子只是看到父親摔東西而已,但久而久之,父親一旦動起手來形成家暴行為,孩子不但身心受到傷害,也會學到父親家暴的行為,以後孩子也會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