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比暴力還可怕,對孩子不聞不問,傷的不止是孩子心

2021-01-15 騰訊網

我們常說,不要對孩子使用家庭暴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經認識到了不能打罵孩子。但家庭暴力遠不止這一種,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冷暴力也是一種家庭暴力,帶給孩子的傷害一點不比肢體暴力少。

好孩子突然跟人私奔,被找回後的一番話,讓家長更意外

小周家的孩子莉莉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孩子就特別獨立,特別讓家裡人省心。後來上小學上初中,孩子成績都很優異,小周和丈夫沒為孩子的學習頭疼過。

臨近期末考試,莉莉卻突然失蹤了,小周趕緊報了警。根據調查,莉莉是跟一個男人坐火車去了外地,小周一家人更是擔心得不得了。可當孩子被找回來後,卻堅稱這個男人是自己的男朋友,自己和他在一起很快樂很溫暖,自己沒有被綁架而是私奔。

「你怎麼了孩子,他給你吃什麼藥了,你怎麼變成這樣了啊?」小周又著急又疑惑。

「別跟我在這犯病,趕緊說清楚跟我回家!」莉莉父親也動了氣。

「你們平時管過我嗎?問過我的成績我的情緒嗎?你們回家就是各幹各的,家裡像個冰窖一樣。在你們眼裡我是乖乖女,但我心裡根本不是這樣的!」莉莉聲淚俱下地說道。

聽完孩子這番話,小周和丈夫突然感覺原來孩子好陌生,原來自己對於孩子的關心這麼少,原來孩子已經受傷這麼深。和其他很多家長一樣,小周原本以為不打罵孩子就是好家長,沒想到自己在孩子心裡的形象已經這麼負面了。

冷暴力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傷害?這3點很突出,家長卻很難看見

1、孩子性格陰沉憂鬱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玩,他們希望父母是他們的好玩伴,但如果他們在父母這裡總是得不到回應,還很少得到該有的關心,他們的心也會一點點冷下來。尤其是當他們進入青春期以後,想法變得更複雜更深入後會覺得更孤獨,性格變得陰沉憂鬱。

2、孩子不善處理人際關係

一個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其實全看他所在的原生家庭裡親子之間是如何相處的,親子之間的互動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的練習。父母對孩子不聞不問,孩子也就學不會如何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學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

3、孩子內心容易缺乏安全感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是非常有意義的,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具有安全感的成長環境。反過來,家長不表達出來自己對孩子的愛,孩子可能也就認為父母不愛自己,或者是自己不配得到別人的愛,從而很缺乏安全感。

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身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健康聰明又優秀呢。只是冷暴力不像肢體暴力那麼容易辨認,以至於很多時候家長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構成了冷暴力。

哪些行為算冷暴力?這3種行為要警惕,家長別不在意

1、總是忽略孩子聲音

家長容易認為孩子不懂事,很多想法就不成熟,不值得考慮,因此常常忽略孩子的聲音,殊不知孩子心裡也是會失落的。

比如之前去逛山姆超市,一對夫婦詢問女兒想吃哪一種蛋糕,可孩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後,家長卻跟沒聽到一樣直接選擇了另一種。後來孩子又提出想回家後一起看某部動畫片,父母卻直接說「小孩子的東西,你自己看」。之後小女孩幾乎沒怎麼再說話,臉上寫滿了委屈。

2、父母或其中一方失職

很多人生下了孩子卻還沒有成為父母,每天忙著自己的事情,很少關心陪伴孩子。尤其是很多寶爸,把照顧孩子陪伴孩子的任務全部交給了寶媽,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之後矛盾爆發時寶爸可能還很懵,但孩子心裡早就有怨恨了。

3、很少陪伴孩子或者陪伴質量太低

白天忙著工作忙著應付外人,有時候回到家裡確實想一個人靜會兒,從而忽略了陪伴孩子。但這樣的狀態不能常態化,不然孩子就成為了犧牲品。

而且陪伴並非在孩子身旁就夠了,如果孩子一個人在玩玩具看書或者寫作業,而父母在一旁玩手機沒有參與進來,這樣的陪伴就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孩子同樣會感到孤單。

在肢體暴力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時,家庭冷暴力也是時候得到重視了。有時候問題的癥結恰恰出自這些不容易被看見的地方。

既然生下孩子,我們就有義務好好地愛孩子,而非像懲罰一樣對孩子不聞不問。

大家平時會注意不對孩子冷暴力嗎?還有哪些行為屬於冷暴力呢?

相關焦點

  • 冷暴力比暴力更致命
    母親一邊哭一邊罵著父親怎麼,當時父親忽然就暴怒了,手裡的皮帶被姐姐搶走了,父親可能是氣急了,拿著傍邊的小凳子朝母親砸了過去,當時,還太小,也不知道我在想什麼,蹲在母親身邊的我看到父親那砸起凳子的時候,我撲到了母親身上。當凳子砸到了我頭上,才止住了這場暴力。我還記得,當時父親是拿菸絲來給我止的血,傷在了我後腦勺上,頭髮被剪短了一大片。
  • 幼兒園「暴力」少了,但是「冷暴力」卻更傷孩子,家長怎麼應對
    幼兒園是一個孩子們最初接觸的社交圈子,最開始的父母總會怕孩子因為環境的陌生而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應。之前也有很多的關於幼兒園老師或者同學對孩子進行暴力行為的新聞,總讓家長看得心驚膽戰。不過現在因為治理得當,幼兒園的暴力事件減少了,但是冷暴力卻出現了。那天小侄女從幼兒園裡回來的時候,一直打噴嚏,一摸她的衣服,有一部分還是溼噠噠的,頭髮的發尾也還帶著不少的水汽。
  • 幼兒園蔓延的「新型冷暴力」,也許正在傷害著你的孩子
    總是產生一些憂慮,不止是在孩子吃喝方面,在剛剛面臨人際交往的孩子面前,父母更多的是會怕孩子在幼兒園會受其他孩子的欺負,交不到朋友。」遠遠不止我們想像的只有肢體上的碰撞那麼簡單,如今在幼兒園當中也發生了一種新型的冷暴力,孩子在經歷這種暴力的時候,父母從攝像頭中會難以察覺,因為它並不像孩子之間的打鬧那麼明顯,而且這種新型冷暴力對比常見的暴力來說對孩子成長上的影響也是更為嚴重的。
  • 有一種傷害比暴力更可怕:父母調成靜音模式,孩子慢慢被逼入絕境
    孩子跟她說話的時候,她也不會回應。還直接調大了電視的音量,示意孩子不要再說話。孩子拉著媽媽的衣服,喊「媽媽」,媽媽卻一把推開了他。小男孩癱倒在地,所有的傷痕化作光點,吞沒了他。那一刻,男孩才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傷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別的孩子是被打之後的紅色,而他是被漠視的藍色。
  • 家庭中要杜絕冷暴力,這對孩子的傷害不可估量,比打罵孩子更可怕
    不知道各位了解事情經過之後,心裏面有什麼想法,但是小編認為,家長為了懲罰孩子而不理孩子肯定是錯誤的,這是「冷暴力」看完之後,各位爸媽再也不敢這麼做了之前看過一本心理書,上面寫到:「對於孩子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打他、罵他,而是無視他」。也有一些著名的社會學家做過一個統計,有50%心理有問題的兒童,都是因為在家庭中經歷了冷暴力。
  • 警惕冷暴力,父母這樣對孩子,比打罵更可怕
    經常使用冷暴力的父母,有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將其作為教育孩子的「好手段」,其實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認為自己不被父母所愛,覺得父母隨時會拋棄自己,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孩子變得敏感又脆弱。父母對孩子冷暴力大多分為兩種:一.
  • 「沉默不是金」 冷暴力與肢體暴力誰更可怕?
    那麼,在感情當中如果遇到這種「沉默」,其實就不一定是金了,而是十足的「冷暴力」。冷暴力的表現是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和心靈上受到侵犯和傷害。還有人說:冷暴力只是不說話,比拳打腳踢的肢體暴力要好一點,傷害也小,真的是這樣嗎?18年前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讓很多人開始關注家庭暴力中的肢體暴力。
  • 父母對孩子冷暴力會讓孩子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創傷常常指熱暴力,責打罵、性創傷等等。有一種特別強烈暴力經常被人們忽略了,就是冷暴力。冷暴力指的是我不看你,不跟你講話等等。當孩子遭到懲罰或做事出現了錯誤的時候父母親需要要給孩子臺階下。很多的父母親在教育中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是孩子去求著父親。如果你經常讓孩子為了父母親的指責去認錯和求饒,那麼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呢就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其實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哪怕這種自尊帶有某種原始的品質,就是可能有點不真實,可能有點自我為中心,可能有點脫離現實。
  • 跟冷暴力一樣可怕的,是吞噬一個人的欲望
    >冷暴力,是關係中級別很高的殺傷力,比吵架還高。到底什麼是冷暴力呢?交流少、情感淡漠,就是冷暴力嗎?很多夫妻住在一起,各過各的,也很和諧,沒覺得這是冷,更沒覺得這是暴力,甚至覺得彼此不怎麼打擾是一種美德。所以客觀上不存在冷暴力,它只存在於主觀體驗。那,冷是怎麼產生的呢?為什麼會有人體驗到冷?甚至要用暴力來形容?
  • 有種「新型冷暴力」在幼兒園中流行,家長不知情,孩子卻在經歷
    當然,緊張的人不止是孩子,還有他們的家長。因為從上幼兒園開始,孩子就要一點點離開家長,試著去慢慢獨立生活了。語言暴力在幼兒園中還有一種暴力,是語言暴力。有些老師在管孩子的時候很容易用這種語言暴力來對待孩子,雖然這種暴力看似沒什麼,但其實對孩子的傷害也很大。
  • 你對孩子冷暴力嗎?父母的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如果直接了當的問家長會對孩子「冷暴力」嗎?很多家長的回答一定會是「不會」。但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不關注孩子。孩子小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來自於家長的陪伴以及安全感。而很多家長對於「陪伴」,可能有什麼誤解。身體是在陪伴著孩子,心卻已經不知道飛到了哪裡。一邊陪著孩子,一邊刷著手機,這也叫陪伴孩子。忽視孩子的成長,不關注孩子,這也是冷暴力的一種形式。2. 對於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愛答不理。
  • 遭遇家庭冷暴力應怎樣收集證據,家庭冷暴力的離婚賠償
    家庭冷暴力的極限會使很多受傷害的人產生報復心理,如果嚴重了,還會產生極端的做法。可能會自殺,甚至傷害自己的親人,如果家裡有孩子還有可能傷及孩子。無論是誰發起家庭家庭冷暴力,也無論是哪個人的責任,或夫妻之間誰對誰錯,尤其身為父母,要對孩子抱有一份責任,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對父母的心願。但家庭冷暴力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雙方,對孩子的心理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的家庭冷暴力已經使孩子的性格發生了改變。遭遇家庭冷暴力怎麼收集相關證據?
  • 法國短片《傷痕俱樂部》| 家庭「冷暴力」給孩子留下的心理傷痕
    短片圍繞著「傷痕」展開敘事,孩子們因傷痕在一起,男孩對於「傷痕」的認知轉變,「傷痕」對於每一位孩子的傷害和痛楚。「藍色」和「紅色」的區分,是引發觀眾的討論,關於家庭暴力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冷暴力並不比肉體暴力更「美麗」。
  • 一種比暴力更可怕的傷害,家長沉默不語,慢慢的把孩子逼入絕境
    有一種傷害比暴力更加的可怕,父母調成靜音模式,把孩子慢慢的逼入絕境。現在的家長因為工作的壓力過大,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已經沒有太大的精力去打罵孩子了,唯一能選擇的就是對孩子使用冷暴力,把自己的情緒調成「靜音模式」,用這種方式去懲罰孩子,會把孩子慢慢的逼上絕境,讓孩子用以後的一生去治癒童年。其實冷暴力無處不在,不單單是在父母教育孩子上,情侶和婚姻中同樣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 幼兒園的三種「冷暴力」,別不當回事
    學校暴力時不時的霸屏,各種暴力問題層出不窮,不僅僅發生在高中、初中、小學。有些家長會認為幼兒園裡總該是一片淨土!其實,幼兒園的"冷暴力"甚至可能比校園更可怕。校園暴力會有淨土?幼兒園"冷暴力"的三種方式,每一種都會孩子們身受其害。1、被老師忽略在幼兒園中,一個班級的孩子基本都在三十人左右,老師們需要把每一位孩子都照顧好,但切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特別是一些靦腆的孩子。
  • 幼兒園裡的冷暴力,孩子在默默承受,大部分家長卻並不知道
    學校暴力時不時的霸屏,各種暴力問題層出不窮,不僅僅發生在高中、初中、小學。有些家長會認為幼兒園裡總該是一片淨土!其實,幼兒園的&34;甚至可能比校園更可怕。校園暴力會有淨土?2、被老師嚇壞了的孩子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在吃飯、上廁所等都需要老師協助,對這類孩子,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有時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的口頭言語,就對孩子進行指責,說笨、蠢類的話語,這些話話老師自已可能忽視了,但小朋友切記在心裡。
  • 「冷暴力」正在讓我們的孩子們走上絕路
    我甚至覺得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想過自殺……」看完她的留言,我想起一位老師說過的話:比起急火攻心的家長,那些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家長更糟糕。冷暴力,在無形中有著強烈的摧毀力量。父母間冷暴力久了,它便會變成一把無形的刀,刺傷孩子的心。被害者的肉體雖然毫髮無損,心靈卻早已千瘡百孔。
  • 除了校園欺凌,「校園冷暴力」更可怕,孩子學會這3招才免受欺負
    導讀:除了校園欺凌,「校園冷暴力」更可怕,孩子學會這3招才免受欺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除了校園欺凌,「校園冷暴力」更可怕,孩子學會這3招才免受欺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可怕?全優加來告訴你
    很多人說到家庭暴力,就想到女性群體,往往忽略到孩子也可能遭受到家庭暴力,並可能會留下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究竟父母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暴力? 全優加表示,不僅僅是身體的上的暴力才叫家庭暴力,語言、冷漠、父母對孩子的不理解,都是家庭暴力的體現。
  • 媽媽把孩子丟高鐵上:父母的冷暴力,像針一樣扎孩子的心
    ,哪裡算暴力?」 法國有一部幼兒動畫片叫《汙點俱樂部》,講述的是4個被家庭暴力過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汙點。,侮辱,蔑視,威脅,讓孩子承受超過他們承受能力的責任和工作,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這是另外一種暴力。」。